地址:章华台西路与二零六省道交叉口东侧
电话:(0394)5441006
介绍:
商水县人民医院建于1950年,经过49年的建设,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康复、健康咨询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现在,医院占地近百亩,设有病床380余张,职工4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64人,拥有高级职称的36人,中级职称的12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240人,荟萃了全县的医疗权威。医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每年选派10余名中青年医师到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校和医院学习进修,更新了知识,引进了新技术,还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技术骨干。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6项。如带蒂皮瓣移植术、股骨头植换术、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左右半肝切除术、心内起搏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阴式子宫切除术等,全院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9部,科研成果6项,送出进修50人,带教学生400名,参加自考函授60人。
相关新闻:
商水县谭庄镇卫生院 深化医疗改革 改善就医环境
商水县谭庄镇卫生院在院长郭三中的带领下,注重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内容的内涵建设,加强新农合管理,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推进卫生院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卫生院环境综合整治和病房建设为重点,改善就医环境。该院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有计划、分阶段进行环境整治,美化外部环境,规范内部环境。该院规范科室标牌,统一设置公示栏、宣传栏,在走廊候诊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板、温馨用语提示牌,体现人性化服务;在院内植树种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配备了桌椅板凳,方便患者休息。该院狠抓医院文化建设,精心编制院歌院训,职工挂牌上岗、文明行医,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为亲人”,共同构建和谐医院。在2013年商水县卫生院环境综合整治和规范化病房建设首次检查中,谭庄镇卫生院名列第一名。
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切入点,全面深化卫生院体制改革。为落实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方针,该院先后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医改岗位设置、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确保了医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自2010年7月1日起,该院配备的所有药品均实行零差率销售,将国家基本药物和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复印下发到各临床科室,通过学习培训,并制定用药制度,引导、改变了医生原来的用药习惯。为做好竞聘上岗工作,该院逐人核对执业(从业)资格、学历、进入岗位时间和在岗情况,清退13人;拟订了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照因需设岗、按岗聘人、合同管理的原则落实竞聘上岗工作。该院制订了《谭庄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对照方案首先由各科室组织对职工进行工作质量考核,实行百分制打分,然后由单位组织进行工作质量考核,最后将两者考核结果结合后发放绩效工资,既确保了医改的顺利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契机,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群众享受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该院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认真实施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卫生所健康教育室为突破点,认真做好村医培训工作。去年该院共建立居民健康纸质档案61965份,累计建档61965人,纸质建档率为100%;建立电子档案60106份,电子档案建档率为97.0%;落实乙肝接种2378人次、卡介苗接种815人次、脊灰接种3247人次、百白破接种3423人次、麻疹接种947人次、流脑接种2086人次、乙脑接种1704人次、甲肝接种1446人次,孕产妇登记接受健康体检正规管理754人,传染病报告45例;完成2次高血压规范管理2288人、糖尿病规范管理106人、重型精神性疾病规范管理200人;常年设置发热门诊,认真开展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了全镇儿童的身体健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以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规范新农合运行。为进一步规范新农合的运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该院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免除挂号费,实行医生首诊负责制,符合条件的病人直接入院,免费供应营养晚餐,对住院病人实行一日清单制度,出院病人一月内随访一次。为减轻患者负担,该院今年再次降低药价,坚决杜绝大处方、特价药,让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了新农合带来的实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院2014年被省爱国卫生委员会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被县卫生局评为“先进单位”。
商水县练集镇卫生院发展纪实:发展特色科室惠及一方百姓
“这个医院的理疗室太好了。我来的时候腿不能走路,两个胳膊不能抬,什么活都干不了,经过医生王清林的治疗,现在胳膊好了,腿也基本痊愈。我这几十年的老病还能治好,真是太感谢医院了!”来自商水县练集镇闫桥村的段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商水县练集镇卫生院发展特色科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练集镇卫生院在院长王健君的带领下,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不断改善就医条件,增加医疗设施,加强服务管理,走出一条以特色科室为中心、医院全面发展的新路子,使该院驶入发展快车道,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得到群众好评。
不断改善就医条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2014年,一幢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病房楼正式投入使用。项目楼建成后,该院又斥资几十万元购买了进口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普勒、大型DR等诊疗设备,不但缓解了就医难问题,而且为患者病情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今年该院又投资80多万元建成中医和理疗科室,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来自该镇朱集的石大爷对记者说:“我心脑血管有问题,经常来医院看病输水。医院的医生不但医术高,而且从不向我们患者发脾气。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问他们,直到我们理解为止。他们从不把我们当外人看待,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也好,在这住院我们都很满意。” 这是该院推出的“亲情服务为患者”的成功典范。只要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做到真诚服务,让患者满意。几年来,该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给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及时提供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细心、耐心、诚心、热心服务着每一位病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扎实有效。该镇王楼行政村雷大娘告诉记者:“我们老年人现在体检都不用去医院了,镇里的医生都是定期到我们村给我们做检查。检查结束,医生们还告诉我们注意事项。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国家富裕了,我们老百姓也跟着享福,还是国家政策好啊!”这位大娘难掩心中的激动。几年来,该院共为全镇51186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同步录入51186份电子档案,管理高血压患者3876人、糖尿病患者819人、老人4633人、0~6岁儿童3978人、孕产妇500多人。这些数字背后,是该院医护人员辛勤汗水的结晶,是他们冒酷暑、战严寒辛苦劳动的果实。
“王院长每年都来我们行政村几次,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尤其是群众体检的时候,他都亲自组织实施,就怕工作中有失误。我们村医都很感动!”来自该镇马庄村医王伍吉如是说。几年来,练集镇卫生院院长王健君跑遍了全镇各个行政村,用行动和汗水服务全镇人民群众,同时也得到群众的信赖和称赞。
审时度势,发展中医康复医学科。“单位搞好搞不好,关键看领导。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出路。”王健君说。他针对基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各种疼痛疾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的状况,大胆提出发展中医理疗。早在一年前,他就派年轻、有能力的医生到郑州骨伤病医院和周口中医院进修学习,为发展中医理疗提供技术支撑。不久的将来,理疗科将是该院又一个亮丽的闪光点。
“我们现在还申请了国家项目资金,将投入136万元,建成一所集养老、康复为一体的养老院,积极为全镇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治疗等健康服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始终以提升民众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己任,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全力打造先进的医疗工作单位,为人民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王健君信誓旦旦地说。
周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靳磊一行到商水开展慰问活动
2月3日下午,周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靳磊,副市长洪利民,市政协副主席姚建华带领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的相关负责人来到商水县进行慰问,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浓浓的节日祝福送到他们身边。
靳磊一行先后来到困难职工魏月、赵月莲和劳模高玉兰及姚集乡段堤村困难户查纪贤、张道的家中看望慰问。得知他们都患有疾病、因病致贫时,靳磊详细询问她们的病情、治疗以及医保报销等情况,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积极治疗,安心养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一定能够渡过暂时的难关。
在姚集乡敬老院,靳磊详细询问老人们的生活起居情况,送上1万元慰问金,并仔细察看了敬老院老人公寓、餐厅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叮嘱敬老院工作人员要悉心照顾好老人们的饮食起居,让他们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随后,靳磊来到周电环保设备和县供销社百货大楼等困难企业进行慰问,在为企业、企业特困家庭送上慰问金的同时,靳磊叮嘱有关部门要多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和需求,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确保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