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hxszyy./
电话:0373-6291464/6255999
E-mail:hnhxszyy@126.
地址:辉县市和谐路南段
介绍:
辉县市中医院建于1990年底。从一片空白起步,当时市政府只拨款2万元经费,给出优惠政策,靠集、捐、借筹资46万元,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得1900㎡的三层临街小楼,占地1.9亩,48名员工,40张床位,20多万元设备,13个临床科室起家,不等不靠,开始了艰辛创业的漫漫征程。经过20年风雨洗礼,现已发展成为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县(市)级中医综合医院,是联合国颁证的爱婴医院、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省重点县(市)中医院和新乡市明星中医院,是辉县市80万人民的中医医疗、保健、科研和康复中心,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多种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目前医院占地24584m2,总建筑面积27600m2,开放床位285张,固定资产6000余万,总资产7300余万元。
20年来,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医院人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不惜付出大量智慧、心血和汗水,从“特色办院、科技兴院、质量强院、服务立院、文化领院、从严治院”着手,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20年来,人员已发展到412名,其中正高级专家10名,副高级专家26名,中级73名。拥有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1名,河南省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培养对象2名,新乡市优秀专家3人,新乡市名中医1人,辉县市专业技术拔尖(优秀)人才17名。全院共完成各级各类科技成果23项,国家专利15项,参编著作23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开展或引进新技术项目200余项,在全省同行中名列前茅。
围绕“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临床科室建设,现设30多个临床科室,基本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设置齐全、功能完善的格局。其中拳头科室骨伤科最具优势,实力强、效益佳,享誉新乡辖区。该科以传统中医正骨手法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科技,对各种骨折、骨病、创伤的整复与治疗等取得明显效果,曾完成地厅级专题科研成果4项。现诊疗业务范围逐步向骨关节病、显微外科两个专业延伸。2003年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命名为“中医特色专科”。此外,脑病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肝胆科、烧伤科、风湿病科等为医院重点培育的中医特色科室,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积极引进、更新医疗设备,现拥有美产GE双排螺旋CT机、850毫安X光机、数字化X线诊断仪(CR)、美国百胜彩超、电子腔镜微创手术系统等精良设备300余台(套),总值逾2300万元,居本市一流行列。
医院坚持用文化统领职工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除坚持办好院刊《杏苑信息》外,不断完善逐步确立的办院宗旨、院徽、院歌等核心价值体系,设置内容丰富的中医文化元素版面、版画、专栏,在全院公开征集、确定“仁心仁术、恩泽苍生”院训,编印下发了《文明自律公约》、《员工应知应会手册》,确立了特定礼仪,浓重渲染了中医药文化精髓,使中医院渗透姓“中”氛围,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强大活力。
医院围绕“服务、质量、效益”三个主题,高举改革大旗,坚持不懈探索先进管理方法,强力推进规范化管理进程,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更新“行为准则、考核标准、绩效分配”等“三个方案”、“目标管理、竞争上岗、全程控制、动态通报”等“四个机制”和“教育、制约、监督、查处”等“八字方针”的管理模式,促进了两个效益的稳步攀升。
医院曾获“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中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单位”“新乡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新乡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县市级以上荣誉40余项,整体实力居新乡辖区同级中医院首位,居全省同级中医院前列。
为谋求更大、更快发展,彻底改变旧面貌,中医院人不畏艰难,与时俱进,确立了院区改造的宏伟蓝图,该蓝图分建设新病房楼和门诊医技综合楼、拆除旧病房楼和原门诊楼等工程。一期工程新病房楼于2006年7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主体高7层,建筑面积6900m2,总投资2280万元,预设床位300张。有中央空调、中心呼叫、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系统装置,设有高档综合手术室,是当今省内同级中医院中一流的病房楼,于2009年2月建成投用。二期工程门诊医技综合楼于2010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主楼高11层,建筑面积21800m2,预算总投资4100万元,为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封顶,预计2010年7月份可投入使用。整个院区改造项目完成后,医院将形成一个整体建筑群,门诊医技综合楼位居医院中心部位,通过共享大厅与新病房楼连接,外观设计雄浑壮观,充分体现中西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风格;内部设计科学合理,诊疗程序流畅,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这将极大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扩大业务范围,提升诊疗人次20-40%,为奋进全国示范中医院奠定了硬件基础。
推荐科室:
骨伤科
建院伊始,我院设立骨伤科,并确立为首个重点专科,从人力、财力等诸多方面加以扶持,使其迅速在医疗市场立足并显现优势。通过近20年的发展,骨伤科现拥有床位60张,医护人员30名,副高以上专家6名,自制制剂6种,完成成果专利11项,为“省中医特色专科”、省中医骨伤病协作组成员。2004年以来,年均门诊量3万人次,住院病人1400例,床位使用率达到110%,业务收入占全院1/4,在全市乃至周边县市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医院的王牌拳头科室。
该科以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为治疗特色,业务范围集骨伤、骨病、矫形、显微外科于一体。所采取的传统正骨疗法,操作简便,不开刀,病人痛苦小,花费少。(左上图为传统的手法复位法)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先后开展了治疗髌骨骨折、踝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等多项新技术,并分获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同时,逐步开展了股骨头置换、脊柱侧弯矫形 等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手术,引进了椎体成形术(PVP微创技术)、臭氧治疗技术等新技术,使普通骨折、多发骨折、骨折并发症、骨病以及骨科领域疑难病、危重病等都得到满意治疗。
近年来,为做大做强骨伤科,医院依托优势,努力延伸骨伤诊疗服务功能。一方面,从骨伤科选拔骨干,新设骨关节病科,主攻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骨折迟延愈合等骨病;另一方面,在全市首家开展显微外科技术(上图为断指再植手术),实施断指再造,填补了本地技术空白,明显提高了效益。为此,医院为其专门配备大型X光机、C型臂X光机、CR、骨创伤治疗仪、床头拍片机、高倍显微镜、数码照像机等诊疗科研设备,还建立了重症监护室、研究室等,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坚强支持。
肛肠科
我院重点专科,省中医肛肠病协作组成员,主攻临床上常见的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结肠炎、直肠癌等肛肠病,采用国内外著名专家史兆岐教授发明的“消痔灵”注射及中药灌肠疗法,治疗痔漏、结肠炎等疾病有明显优势。结合多功能肛肠病诊断治疗仪,具有诊断准确、操作简便、时间短、价格廉,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专家:
科室 医生
骨伤科 赵刚 赵清臣 潘乐意 马合肖 任桂兰 徐实现 郭长海
肛肠科 郭世宏 赵士运
中医内科 王振海 尚学瑞 王利君 闫红河 周玉来 宋卫东 赵世运 赵虎成 申品德
神经内科 朱成宗
急诊科 李庭喜 陈现伟 张菊新
外科 李强
妇科 张菊新
骨科 任桂兰 徐实现 赵清臣 郭长海 马合肖 赵虎成 潘乐意
中医外科 李强
新闻:
大医精诚 事业辉煌
2014年6月里的一天上午,一位看起来精神很好的徐老太太来到中医院办公室,说是要让工作人员代她写一封感谢信。徐老太太今年67岁,家住冀屯镇前姚村,曾患三高症、冠心病、糖尿病等10多年,最痛苦的症状是常常咳嗽上火、上腭疼痛,特别是晚上症状加重,难以入睡,在新乡等地住院治疗不效,慕名找到主任中医师尚学瑞求治。经认真辩证,服中药二周,症状完全消除。有感于尚医师医术精湛、说话和气,且解除了她多年来的病痛,说啥都要感谢一番。多年来,这样的事例究竟发生过多少次,谁也记不清楚了……
尚学瑞1962年生于赵固乡聂桥村,于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1978年考入焦作中医药学校,习医三年,19岁在冀屯镇卫生院参加工作,即把全部精力投入中医临床。他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勤于随访,精于思考,长于总结,别人夸他聪明,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罢了。对每一例患者,他都仔细望闻问切,认真辩证施治,力戒“相对须臾便处汤药”,从不随意马虎了事。当年,他便根据当地当时疾病发生情况,自拟“加减止痢汤”在临床推广获显效。随着临床的日益增加,他不满足于自己的理论水平,1985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干部专修科(大专)学习两年,1997年8月又获河南中医学院自考本科文凭,2001年参加了河南省首届“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培训班”学习。1992年始他致力于中医理论研究和老中医经验整理,先后完成了李天昌、赵启新、连芳等辉县籍老中医的经验整理工作,并在各专业报刊发表。1997年,35岁的他便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2004年起,他每周2天坐中医专家门诊,至今从未中断,即便是节假日也不例外。不坐专家门诊的日子,患者找到他办公室,他也一样耐心为患者诊治。这一年底,42岁的他又晋升为主任中医师,成为辉县市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他注重专业理论深造,中医理论功底和临床造诣深厚,长于脾胃病、热病、肺病及内科和妇科杂病。目前为止,他累计诊疗病人3万余人次,中医治疗率平均90%以上,病人复诊率82%。20多年来,他曾获“新乡市青年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参与成果2项,参编专著3部,编辑新乡市学术期刊5辑,独著或合著专业论文50余篇,并曾被《中国大陆名医大典》收载,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专业技术“优秀人才”、“拔尖人才”,斩获颇丰。
他还在医院管理上经验丰富。1984年,他22岁即被任命为高庄乡卫生院副院长,史称辉县市最年轻的“院长”;198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调入辉县市中医院,从此,他更是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医事业。他历任中医院办公室主任兼人事科长、院委委员、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2001年加任院长助理,2006年任党支部副书记至今,主抓党务、办公、人事、纪检、宣传、市场开发、共青团等工作。他还兼任河南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河南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新乡市中医医院评审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先后起草《百分制考核》、《中医院管理细则》、《工作人员职责和制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创建“学习型医院”方案》、《精神文明建设要点》、《行风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管理规定》等纲领性管理制度、方案60余种,并根据形势不断加以修订、完善。这些制度的制订和落实,不断推进了医院规范化管理进程,为创建“省重点县(市)中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医院办公室及行政管理工作一直居全市卫生系统前列。作为党支部副书记,他紧跟形势,积极协助党政一把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个一工程”、“标兵科室月评”、“九个3工程”、“假如我是患者大讨论”、“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教育、创优活动,努力培育医院文化和精神,为提高职工素质和推进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执笔撰写“深化医院改革的做法与体会”、“培育医院精神,推动医院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等多篇理论文章,推进医院管理。
他还擅长于科普和文学等创作,被辉县市委宣传部誉为“常青树”。20多年来,累计发表科普文章和言论、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1000余篇,主持撰写中医药“三进”工程科普稿49篇,曾获新乡日报、新乡市科协“科技兴市”有奖征文三等奖,为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扩大医院知名度做出了重大贡献。藉此,他出色完成了日常文秘和外宣工作。1996年以来,任《杏苑信息》和《医院工作通讯》总编,推动了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其中《杏苑信息》的办刊质量屡受各级领导和员工赞誉。建院至2006年,先后拟写总结、文件、计划、申请、请示、报告、经验介绍、讲话、证明、申报、剧本等各类文稿计1100余万字。2006年后,负责文稿审定把关工作,确保质量。他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24年来,累计在各级媒体发表宣传医院的消息、通讯等稿件230余篇,其中多篇报纸头版发表,并被聘为《医院报》、《现代护理报》、《新乡日报》特约记者或通讯员;先后编拍电视专题片、专题节目20多部(期),策划各种形式广告1000余条,参与编导文艺节目20余场,极大提高了医院信誉和知名度,在辉县市新闻界、卫生界及新乡市中医界享有较高声誉。可以说,辉县市中医院能有今天的辉煌,与尚学瑞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密不可分的。此外,他对行风建设、医院管理年活动、人力资源改革、中医药文化建设、青年团工作、举办重大仪式、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都尽职尽责,取得了卓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