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网上挂号_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szfy120./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副2号

电话:029-33320926

挂号预约注意事项

     说明:我院网上挂号目前只限于“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专家,其它科室专家来院即可就诊。

    1、 为方便患者就医,我院网上挂号预约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实施,目前只限于“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专家,其它科室专家今后将陆续开展预约服务;

    2、网上预约免收网络预约手续费。门诊挂号费及其它收费标准按正常就医患者同样对待;

    3、网上挂号预约受理时间为次日起一周内的预约,预约第二天的专家,须在当日中午12点前进行,中午12点后不受理次日预约;

    4、每周一的预约截止到每周五中午12点,其它时间不变;

    5、网络预约采用实名制,预约姓名必须和证件姓名相符合,否则按废约对待;

    6、预约成功的患者就诊当日需带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按预约时间前30分钟到门诊办公室确认,核对信息,领取挂号预约票。

    7、患者如需变更/取消预约,请在预约前一天12点前进行,须先取消先前预约后再重新进行预约。
    8、将未能如约就诊的身份证号/IP列入黑名单,三个月内不允许网上进行预约;

    9、预约时采用实名制,姓名与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不符者不予预约,且列入黑名单,三个月内不允许进行网上挂号预约

    10、专家门诊时间因故变更或取消等,以挂号处当日公布为准,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11、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请于节假日前一天中午12点以前预约节假日门诊,节假日门诊以医院公布的节假日门诊安排为准。

网上挂号预约流程

    1. 进入网上预约窗口后,选定科室,再选择科室下方的专家并点击其姓名;

    2. 选择星期并点击“预约”;

    3. 操作步骤:选择专家点击——预约——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选择日期、时间段——提交预约——您的预约已成功,请牢记预约号码,按时来院就诊;

    4. 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注意:请记住您的预约号码,否则无法完成就医过程;

    5. 患者就诊时,首先到我院二楼门诊办公室挂号预约窗口根据预约号码换取当日就诊的挂号票。

    6. 请患者在预约时段提前30分钟来院就诊。未按预约时间段就诊者,预约自动失效,患者只能按普通就诊顺序依次就诊。

    7. 专家、专科门诊时间以挂号处当日公布为准。

    8. 预约时患者需留下有效联系方式(家庭电话或手机号码),以便医生停诊时及时通知。

    9. 周日、节假日暂时不提供预约服务。

    10. 请以预约时段提前半小时到本院挂号处领取号单,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特殊情况以挂号处当天公布为准。

    11. 因特殊情况发生变更,专科、专家门诊时间以挂号处当日公布为准,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12. 要预约第二天,必须在当日17:00点前进行,17:00点后不能预约明日。

    13. 咨询电话:029-33320926


入出院办理温馨提示

尊敬的患者:

您好,首先欢迎您到陕中附院就诊,为了您就医快捷,方便,我院住院处特告知以下事项:

一、①号和②号为住院交费窗口

1.患者办理入院时,须带医生开具的住院证及一定数额的押金到①②号窗口办理。

2.续交押金时,请出示您的有效票据(押金票或一日清单)到①②号窗口办理。

3.缴纳住院费用可采用现金、刷卡、支票三种方式。

4.办理缴费时,钱票请当面点清,押金票据请妥善保管,出院时必须交回。

5.医保、合疗患者办理完入院手续后,须到医保、合疗窗口办理入院登记。

二、③号和④号为出院结算窗口

1.出院结算时请带以下材料:㈠.出院许可证(医生、护士须签字)  ㈡.诊断证明 ㈢.住院所交全部押金票

2.合疗患者办理出院结算后请到合疗办理补偿核算手续。

三、⑤号和⑥号为合疗领款窗口

1.办理合疗领款时,请经办人在合疗报销审批表“领款人”处签“经办人”姓名并注明与患者的关系,最后在签名处按上手印。

2.合疗表每张均需签名按手印。

四、⑦号为查询窗口

日常办理业务:发放科室病人一日清单,查询病人费用,复印丢失发票等等。

五、住院交费窗口24小时办理业务。

六、其他窗口办理业务时间:

上午:星期一~星期六8:00—12:00下午:星期一~星期五  14;00—17:00

(五一到国庆节期间下午办理业务时间为:14:30-17:00)

感谢您的阅读及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不足之处,请多谅解。

祝您早日康复!  


住院流程

住院流程:

1.住院患者持医生开具的住院证到住院部一楼住院窗口办理住院手续;

2.患者在办理入院手续时应说明自己是普通患者、医保患者或农村合疗患者等情况;

3.持办理完住院手续后,持住院证到相应病区交护士站即可。

住院预交金缴纳说明:

1.预交金因病情、病种不同各科室的最低标准不同;

2.预交金可采用现金、刷卡、支票三种方式交纳;

3.急诊及其它原因不能交纳预交金者,可采取担保的方式先行办理住院手续;

4.当患者账户金额不足时,科室护士会及时提醒患者二次交纳预交金;

5.请妥善保管好所有预交金凭证,办理出院手续时需回收该凭证。

住院注意事项:

1.患者持医院急诊、门诊医生所开具的住院证到住院处入院窗办理入院登记手续,请勿让陌生人代为办理。

2.办理入院登记时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住院预交金。

3.缴纳住院费用可采用现金、刷卡、支票三种方式。

4.住院期间发生欠费时,请及时补交住院费,以免影响正常的用药和治疗。

5.办理缴款手续时,钱票当面点清,并请妥善保管预交收据,切勿遗失,该预交金收据在办理出院手续时要回收。

6.办理入院手续后,病员应立即到病房,请护士安排床位。入院窗口24小时办理住院、续交押金业务,节假日照常上班。


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坐落于古都咸阳,渭水河畔,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它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医院始建于1937年,原名“陕西省咸阳人民医院”,经多次改扩建,医院快速发展。

目前医院占地156亩,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800张,设有临床科室50个,医技科室10个,专科专病门诊53个。医院坚持“质量建院,特色兴院,人才立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形成了“名医辈出、人才济济、名科林立”的大好局面。

医院现有职工2100余人,高级卫生技术人员239人,传承博士后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人,陕西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3人。拥有以“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32位,郭诚杰教授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国针灸传承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16名,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名,省、市级“三五”人才、“215”人才7名。拥有以“博士后创新基地”等为代表的18个医疗、教学、科研、文化基地。一流的专家团队,使我院成为西北之最。

重点学科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驱动力,医院拥有以中医脑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妇科学等为代表的20个国家中管局、省教育厅、省中管局重点学科;医院不断追求卓越,把专科建设作为带动全院质量生机的突破口,以脑病科、骨伤科、肿瘤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代表的2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成为医院的发展支柱。各重点学、专科在临床诊疗中中医药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诊疗技术独特,凝练出专科优势病种114个,中医特色疗法63种,院内特色制剂36种。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术、专药的专科建设新格局。

从医术精湛的重点学、专科,再到勃勃生机的潜在优势科室,我院外科系统有着辉煌的业绩,涌现出很多本领域知名医学专家,各科室拥有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人才梯队,更重要的是他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医院塑造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护队伍,成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了放大中医惠民益众的服务效果,使人民群众更好的享受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现我院名医、名科、名院优势,医院创建了古色古香、具有浓郁传统中医文化氛围的国内最大的名医馆,我们的名医馆精英荟萃,专家云集,诊疗技术水平领先,汇聚了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等近百位中医界著名专家,融中医诊疗、养生保健、经验传承、学术研究、中医药文化展示为一体。名医馆以“权威专家亲诊、辨证沟通认真、治疗方案确切、全程服务温馨”为服务宗旨,为群众提供体贴到位的“一对一”诊疗服务。我们本着注重实效,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的原则,将通过名院、名馆、名医、名术,再配以同仁堂的品牌中药,为广大群众提供最传统、最优质、高水准、高品位、高疗效、有特色的中医临床诊疗服务。

医院转变观念,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科研,使学术活动常态化、规模化,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院配备有各种精良的、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临床诊疗的需求。

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两个直属教学单位。中医系是我校建校之初设立的主干院系,拥有传统优势专业——中医学,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中医临床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医学专业2002年被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系是我校实力雄厚、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教学、科研、医疗的重要基地,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05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称号,2006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作为教学医院,我院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和优势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临床技能熟练的医学人才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将秉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坚持“中医特色突出,医疗水平过硬,就医环境优良,服务水平一流”办院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我院以“文化强院”为基础,在培育医院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把大医精诚理念、良好的医德医风融入到医院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中,以品牌塑造为重心,以优质服务为保证,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推荐科室:

儿一科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是建院以来最早成立的临床科室之一,是本院重点临床专科,科室自创建以来,经过几代儿科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梯队健全、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亦是中医儿科及中西医结合儿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以张卉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是儿科硕士研究生点,陕西省儿科继续教育基地。学科人才济济,拥有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护理师1人,主治医师、讲师1人,主管护理师1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师7人,专业护士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人,学士学位7人。其中,张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考试中医儿科命审题专家,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刘晓萍主任医师为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罗世杰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国家中医药考试中医儿科命审题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及咨询专家、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秘书。刘乾生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郭亚雄主任医师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学员。学科与陕西中医学院实验中心长期合作,具有较为固定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实验管理人员,具备雄厚的临床和科研能力。

本科室集新生儿、普通儿科疾病治疗及儿童保健为一体,发挥中医药优势,发展专科特长,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注重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对小儿反复感冒、肺炎、哮喘、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过敏性紫癜、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等专病治疗特色,整理总结并形成一系列诊疗方案,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中医内外结合治法的研究,如对小儿脑瘫、遗尿、厌食、腹泻,采用中医独特的手法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开展儿童营养咨询,心理发育行为测定,早期教育,婴儿抚触按摩等。住院部设有病床50余张,拥有多功能监护仪、高频呼吸机、多功能婴儿培养箱、光疗暖箱、经皮测胆仪、雾化器、理疗机等设备,治疗有特色,护理技术娴熟,廉洁行医,以高超的技术,解除患儿病痛,努力实现优质、高效服务。尤其是中医疗法在治疗小儿常见病机儿童保健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例如小儿推拿、捏脊疗法、穴位贴对冬病夏治治疗及预防小儿常见病疗效确切。


脑病一、二科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陕西省中医重点学科、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建科三十年来,在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名中医闫咏梅教授引领下,培养出一支德艺双馨、团结协作的团队,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医大师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2名,省级中医师承导师3名,陕西省名(老)中医5名,博士后导师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现有编制床位136张,6个专科门诊,3个名医工作室,并配有中西医结合脑病康复室,是西北地区建科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脑病专科,床位数居国内“三甲”医院前列。科室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7名。长期以来,科室专业方向明确,中医特色突出。在积极挖掘吸纳传统中医药经验的同时,不断汲取西医治疗脑病的新技术、新方法,坚持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预防与治疗结合、急救与康复并重、针药并用、多途径治疗”为基本点,形成一套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独特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体系,疗效突出。先后培养硕士生127名,博士生4名,师承人员9名。教学、科研、临床整体水平高,综合实力强,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的辐射影响力。

本科室首席专家张学文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陕西省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医年鉴》《中医杂志》《中医教育》《中国中医急症》《现代中医》等多种学术杂志、报刊编委,1990年被国家两部一局确定为首批全国500名需配备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名老中医专家之一,199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9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同时科室先后涌现出徐涛、陶根鱼、杨秀清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名老中医、院级名老中医多人。目前在国家中管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卫生系统白求恩精神奖先进个人、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闫咏梅教授的带领下,脑病科正依托重点学科平台蓬勃发展。

长期以来,科室对于脑病的诊治,始终坚持发挥中医的优势,不断挖掘吸纳传统中医药在脑病诊治方面的经验,坚持以辨证论治为临床核心,采取多途径用药,针药并用,结合其他外治法,综合治疗。尤其是中风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方面,总结出一套优于传统中医及单纯西医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如中风病急性期,根据辨证论治选用“通脉舒络液或清开灵”,配合中药或鲜竹沥灌肠通腑泻浊,醒脑开窍;必要时用中药雾化吸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这些均有助于促醒,降低颅内压、稳定病情,从而降低了中风病急性期死亡率;疾病稳定后配合针灸、推拿、电子生物反馈、中药熏洗、药浴、足底按摩及肢体、语言功能训练等多种方法,促进中风康复,降低病残率和病残度,取得了肯定疗效,同时对于中风病并发的血管性痴呆、中风后抑郁症、震颤麻痹综合症等,也给予积极的防治。

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6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15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出版《临床脑血管病》等脑病专业著作8部。


专家:

科室     医生

超声诊断科     姚秀芬

病理科     王军

针灸脑病科     杨秀清 陶根鱼 杨志宏

儿科     刘乾生 罗世杰 韩玲 刘晓萍 宋启劳 张卉 郭亚雄

肺病血液病科(呼吸血液内科)     张玉英 杨秀玲 阴智敏 高洁 魏耕树

肿瘤科     王克穷 王院春 彭轶霞 文汉英 王会仓 李仁廷 孔平孝 陈光伟 王希胜

药剂科     韩会玲 杨长江

肿瘤心胸外科     王建华 任小朋 侯俊明

检验中心     权志博 周雪宁

眼科     王晓玲 寇宁 张莉 张智军 仝警安 杨整军

针灸推拿科     刘志斌 雷政权 郭金友 郭学亮 赵锦梅 贾成文 张卫华 刘智斌 何玲

骨科     刘继华 朱长庚 李彦民 李智斌 种清治 袁普卫 张根印 窦群立 李堪印 李小群 李引刚 杨富国 杨利学 昝强 刘德玉 郝阳泉 孙智平

介入诊疗室     岳黎明

耳鼻喉科     张雄 肖全成 童红霞 王云芳 牛生录 陈改娥

磁共振室     徐会吾

中医男科     姜华 朱国平 宋继刚 张彦峰

皮肤烧伤科     许鹏光 蔡国良 孙丽萍 马拴全 马宽玉 李治牢 张娟莉

核医学科     孟繁松

糖尿病科     屈云 宋宗良 张洁 袁志敏

麻醉科     张玉勤 鲁晓红

综合病区(中医科)     张建荣 殷克敬 徐涛 王朝宏 杜雨茂 郭诚杰 张学文

脾胃病科(消化科)     卫华 刘晓勤 唐尚友 王捷虹 沈舒文 刘力 杜晓泉 汶明琦

肾病科     雷根平 李敏 林源 刘春莹 马居里

中医妇科     侯秀环

口腔科     段刚 雷明辉 徐长德 崔立丰

脑病科     白黎明 闫咏梅 刘淑霞 白泽 王亚丽 缪峰 李军 刘修庄

放射科     李朝文 金怀星 张鹏天 贺太平 严晓燕 程天立

普肝一科(肝胆普外科)     周军 裴书文 武昌学

心病科(心内科)     王志坚 王乾 张翠英 张治祥 汶医宁 刘建荣 李联社 赵明君 陈玲

放疗科     郭明

肛肠科     高强强 冯群虎 崔亚萍

妇产科     肖新春 李晓燕 张淑莲 杨鉴冰 王秀莲 南振军 杨芳娥 袁惠霞

脑外科     王毅 刘建军 郭耀州 王更新 张毅 胡珍渊 赵晓平

普肝二科(普肝腔镜外科)     陈志国 孙建飞 杨兴武 张家墉

肝病科     李日向 侯宝峰 黄峰 解新科 郝明霞 常占杰


新闻:

 陕西省骨伤临床专科培训班在我院举行

      8月1日,由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我院承办的“陕西省骨伤临床专科培训班”在名医馆六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多家基层医院的骨科医师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崔晓萍副院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词,对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表示欢迎,希望大家珍惜相互交流的机会,认真学习,共同提高。学习班由骨科教研室主任杨利学主持。

      本着切实为广大基层医师着想,传授真正的骨伤诊疗方法的宗旨,学习班特邀我院及省内知名骨伤专业专家教授,以讲座的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他们的学术思想、分享他们的临床经验,并展示了近年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新技术、新进展。

      此次学习班的召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提供高水平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