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太和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taihehospital./
电话:0719-8801880/8801668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2号
预约方式及预约流程
预约挂号方式:
1、网站.taihehospital.或.yihu.预约
2、现场预约挂号(门诊一楼大厅预约挂号服务台)
3、电话预约挂号(8801668、12580、114)
4、关注太和医院微信或安装“太和医院”、“趣医院”App预约
预约挂号操作流程(网站、现场、电话):
1、预约过程:请告知预约科室、就诊时间或专家姓名
2、预约成功:患者将收到预约成功短信
3、预约取号:通过太和医院微信或安装太和医院APP、“趣医院”App预约挂号可持预约成功信息到分诊台取号;其它预约方式需患者凭有效证件提前15分钟到门诊一楼大厅服务台预约处核实身份,领取挂号单。
预约挂号操作流程(微信):
关注太和医院微信(十堰市太和医院),进入公众号,点击“就医服务”=>预约挂号,按页面提示进行预约挂号操作,挂号成功后会收到太和医院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预约挂号成功的消息,请在预约日期到医院凭推送消息就诊。
预约挂号操作流程(App):
安装“太和医院”APP二维码或搜索“趣医院”(安卓在各大应用商城,IOS在AppStore),下载安装App到手机。打开App,点击“立即预约挂号”,按页面提示进行预约挂号操作,挂号成功后会收到预约挂号成功的短信,请在预约日期到医院凭短信就诊。
就诊指南
一、来院路线:
在十堰市火车站坐5、4、10、8、15、29等路公共汽车到太和医院站下车即到;在亨运长途客运站坐5、4、10、8、15、29等路公共汽车向火车站方向坐一站路即到。
二、就诊常见问题:
1、就诊时间
平诊: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急诊:每天24小时为各种急救患者服务
2、挂号:
我院挂号形式有:
现场挂号:
预约挂号:
1、网站.taihehospital.或.yihu.预约
2、现场预约挂号(门诊一楼大厅预约挂号服务台)
3、电话预约挂号(8801668、12580、114)
4、关注太和医院微信预约
为了方便和节约您的时间,请尽量选择预约挂号
为了保障您的权益,请您在挂号时办理就诊卡,并在就诊过程中主动出示。
3、就诊:
挂号后,请您到各楼层分诊台登记,等侯就诊
就诊顺序以分诊排队单上的序号为准
请您注意看显示屏,听呼叫系统叫号后进入诊室就诊
医生看诊后,将在电脑上为您处置
4、缴费:
请您持就诊卡和检查单到收费窗口缴费,收费员将给您打印缴费票据。
5、检查/治疗:
请您持票据、检查单或条码单直接到相应的科室接受相关的检查、治疗。
6、取药:
请您按照缴费票据的提示,凭票据到一楼药房指定窗口取药。
就诊须知
1、医院实行无假日门诊。在正常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为平诊时间,其间急诊应挂急诊号,其余时间及节假日为急诊时间。为方便患者就诊,医院开设了预约门诊,从周一到周日均设有专家门诊为您服务。
2、门诊部由门诊楼1~4楼、济世大楼1~7楼、妇产中心1~4楼、眼科中心1~3楼和皮肤病防治中心以及儿童医疗中心1~2楼组成。
3、在病人服务中心或导医台填写病人信息单以便挂号时您的信息录入,然后到挂号收费处领取门诊就诊卡并进行分科挂号,门诊窗口人员提前半小时为您提供服务,若不清楚挂哪个专科可先在导医台进行咨询;为了对您的健康负责,请购买一份门诊病历,以便医生记录病情,指导治疗。请妥善保管好您的就诊卡和门诊病历,下次就诊时带来。
4、依照就医指南或在导医的指引下到到各分诊台进行分诊、在候诊区候诊,依照候诊区内的电子显示屏的提示到专科就诊。平(急)诊号当天有效,专家号当班有效。就诊前请自觉遵守就诊秩序,保持安静,依序就诊。
5、门诊收费处设在门诊一楼,根据儿童就诊的特殊性,单独设立有儿童医疗中心并实行一条龙服务;为方便你的就诊我们在门诊二楼外科中医科以及三楼内科、济世大楼五楼耳鼻喉科、六楼眼科、七楼口腔科、济世大楼十二楼、妇产中心1~4楼、皮肤病防治中心设有专科收费窗口,也可在此挂号或购买病历,以免除您上下楼之苦,为您就诊提供一点方便。
6、若您有检查项目,缴费后可自行或在导医的指导下前往检查(医技)科室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请您仍到您就诊的科室,完成您的诊断和治疗。
7、若您有治疗项目,请您在接诊医生或导医的指导下,前往治疗室进行治疗。
8、在门诊三次不能确诊您的疾病时,可到疑难病会诊门诊(设在济世三楼)要求会诊。
9、您若点名购药或开您已知项目的检查和化验单等,设在门诊大厅的病人服务中心和太和药市可为您提供方便。
10、为了您的就诊方便,特设的病人服务中心为您解决就诊中的各种困难,如预检分诊咨询,打印电子处方,为行动不便者免费提供轮椅,为偏远患者代寄检查、检验报告单等。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进我们的工作,在各导医服务台设有意见箱或意见本,接受投诉。请将您的宝贵意见反映给我们,以便更好地为您服务。
感谢您的合作、支持与信任!
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1、开展无假日门诊,患者全天候接受门诊医疗服务。
2、为门诊患者免费提供轮椅服务。
3、为门诊患者免费提供测量血压服务。
4、为外地患者免费提供邮寄医技检查报告单服务。
5、为外地患者联系住宿、预订车票、查询列车时刻表。
6、为只开药或者检查单的患者开设便民门诊。
7、帮助书写困难的患者填写挂号信息、病例封面信息等。
8、提供门诊就医咨询服务,如:专科及专家坐诊咨询、健康咨询、医技科室检查时间咨询、外地医保咨询等。
9、提供门诊预约挂号服务。
10、分楼层提供分诊、导诊服务,并设立流动导诊服务岗方便患者就医。
11、为门诊患者提供开水、口杯、针线、纸笔、剪刀、雨伞、老花镜服务。
12、为门诊患者提供免费寄存物品、为探视人员提供在院病人查询服务。
13、提供免费健教教育资料、健康教育处方。
14、提供处方明细查询,免费处方打印。
15、为医保患者提供医保卡设密码服务。
16、实行全省统一门诊病历,门诊病历“一本通”。
介绍:
十堰市太和医院(原郧阳地区人民医院)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中国商用车生产基地车城十堰。太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康复、培干等为一体的大型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师培养基地、中西部市州级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6地市州2600万人。
1965年,原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53名医务人员举家搬迁来到鄂西北山区建立了郧阳地区人民医院。武当山古称太和山,自古医道同源,为传承道教医药文化,弘扬大医精诚品质,1995年湖北省郧阳地区行署与十堰市合并,医院更名为十堰市太和医院。
目前医院拥有一个本部、两个分部(东院区、太极湖院区),托管两家医院(郧阳区人民医院、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总资产20.3亿元,建筑面积35.7万平方米,编制病床3260张,平均开放床位2802张,员工3926名,其中,高级职称专技人员625名,博士117名,硕士789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5人,湖北省政府转帖专家4人,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人才2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有国家二级岗位11人,三级岗位18人。医院2014年门诊量163万余人次,出院病人11.9万余人次,手术量5.52万人次。
医院设有58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康复科),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针灸科);3个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 25个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学部、病理科 、输血科、临床护理科等);2个国家级中医药研究与开发实验室;1个湖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人胚干细胞实验室)和1个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医院在细胞治疗技术、断肢再植技术、介入放射技术、创伤修复技术、康复医学技术、肿瘤防治技术、外科腔镜技术、内窥镜诊疗技术、微创外科技术、骨髓移植技术、试管婴儿技术等方面形成鲜明的技术特色和优势,是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湖北省小儿先心病治疗基地、湖北省产前诊断中心定点机构、湖北省听力诊断定点医院。
医院拥有PET—CT、3.0T磁共振、128排CT、IGRT直线加速器、10M回旋加速器、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
医院注重科技创新和科研转化,有230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18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卫生部及省、市科技进步奖,承担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成果数量及获奖等次在同级别医院中处领先水平。发表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以上论文15000余篇,其中SCI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120余部。
医院承担湖北医药学院的本科、专科教学任务及研究生培养工作,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医学部、湖北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多人,有22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太和医院注重管理创新,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推动医院快速发展:“三扶战略”、“五定方针”——引导学科科学发展;精益管理——优化流程,减少浪费;综合绩效管理体系——促发展,调结构;三级质控体系——将全面质量管理落在实处;持续开展主题年活动——每年一个主题,补长短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引领医院永续发展。
医院不断创新办院模式,大力发展医疗联合体和健康服务业,托管郧阳区人民医院、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兼并武当山旅游特区人民医院,与西苑医院建立支援型紧密联合体,创办太和健康投资管理责任有限公司,成立太和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十堰市首家母婴照护会所和十堰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会所,逐步形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产业集团。
推荐科室:
心内科Ⅲ
太和医院心血管内科Ⅲ病区现有医务人员3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10人,病区目前开放床位40张。下属血管疾病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及血管功能评估治疗中心。业务范围包括常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及顽固性高血压的介入手术治疗;常见心律失常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技术、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手术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心脏衰竭晚期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等心脏起搏治疗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左右心导管检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二尖瓣狭窄经皮瓣膜球囊扩张成形术等各种先进的心脏介入诊疗技术。新近完善了高血压规范化诊断治疗、无创性血管功能综合检查评估与治疗,常规开展特色无创血管功能评估(中心动脉压、动脉硬度检测、流量介导的内皮功能检测等)及血管疾病治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远程缺血预适应治疗),已筹备开展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肺功能评估及功能恢复治疗。年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3项,在本地区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栓抽吸技术、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微导管技术进行冠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现承担医院血管疾病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管理和运作,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院级课题5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国家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神经内科
太和医院神经内科是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湖北省卫生厅首批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基地、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和临床研究基地、湖北医药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及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医护人员9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0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7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20人,博士6人。
科室拥有四个病区,定编床位156张,并设置有独立的神经科学研究所,开设有睡眠障碍专病门诊,可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睡眠贴”治疗各种失眠症(包括抑郁性失眠和焦虑性失眠);
专家:
科室 医生
细胞治疗中心 李东升
心血管内科1病区 杨桂元 张群林 王玮 高星文 王崇全 何朝荣 吴瑞霞 詹中群 王俊峰
心血管内科2病区 党书毅
心血管内科3病区 曹政
神经内科 范华燕 叶天雄 何国厚 杨永森 张小乔 黄朝芬 王云甫 陈俊 罗国君 刘勇 刘光健 刘开胜
消化内科 余开森 刘重贞 童强 王小虎 王强 李胜保 吴道仁 张卫国 陈滋华
呼吸内科 任思群 涂明利 唐以军 刘为舜 雷怀定 罗国仕 刘先军 杜春玲 刘玉全 熊畅 张 晶
肾病内科 张建鄂 肖厚勤 张庆红 李涛 罗昌霞 王敷康 张永 白寿军 费沛 陈新河
血液内科 郭仁慈 万楚成 夏云金 章正华 姜铧 张霞 杨华强
内分泌风湿病科 朱大菊 李雪锋 胡 清 孙明谨 曾玉琴 余红梅 彭彩碧 蔡俊伟 黄成虎
普外科2病区 刘祥蓉 王家松 孙 勤 狄茂军 戴全武 王传斌 孙克新 屈振繁 黄 东 潘胜利 肖奋强 刘焱伟 杜 涛
普外科1病区 彭司惠 兰明银 江斌 李 恒 曾少波 周 平 严 斌 张敏 菅志远 王学军
普外科3病区 王 耕 漆子桂 惠 震 赵宗彬 潘俊峰 王明华 薛家鹏 王 群 李文仿 张丹峰 张 华 周 科
骨科1病区 刘仁寿 王平年 龚泰芳 卢 云 陈 文 何少斌 刘有余
骨科2病区 何明武 姚忠军 胡军 廖有乔 杨 帆
骨科3病区 王达义 常 巍 温国宏
骨科4病区 赵 猛 严永祥 党红胜 刘家国
神经外科1病区 王伦长 涂汉军 罗 杰 李新建 李东升 张 力 秦 军 王辉 黄宽明
胸心外科 袁守善 谢斌生 张 军 林称意
泌尿外科、男科 王晓康 姚启盛 李一明 王先军
妇产科 刘桃枝 陈双郧 张春莲 刘永珍 曹桂荣 赵昌银 刘雪琴 张丽萍 方彩云 张玉卿 明平云 宋 鑫 肖劲松 陈冬丽
儿一科 王大斌 蔡桂香 刘幼慈 涂自良 明 萌 桂卫星 齐旭升 王素梅
儿二科 陈宝芳 李 涛 王作军 谢集建 肖玉 张 琴 潘同国
儿三科 桂世澄 汤芙蓉 李敬凤 雷尚兵
麻醉科 付南安 刘菊英 秦成名 王贤裕 许先成 何顺厚 肖 锋 向 勇 熊良志 张红旗
皮肤科 周 辉 段德鉴 王震 赵红梅 陈建华 吴 蕊 唐吉云 田 斌
耳鼻喉科 戴熙善 李国义 伍启刚 何超 李全胜 严天赐 金家全
口腔科 许兴旺 冷卫东 罗志晓 陈启林 袁友国 陈 睿
眼科 张玉枚 黄剑云 许 玲 孙德凤 王玲丽 王志斌 孙 斌
干部病房、老年医学科 谢国建 潘庆敏 严 洁 王万铭 邹同庠
传染科 邱兴兰 张奉桂 任泽久 王明春 陈 悦 孟忠吉 李东 柯昌征 汤守兵 龚钰清
肿瘤科 熊奎 骆志国 王道梅 李志玖 燕 平 宋仕茂 明帮春 任建华
中心ICU 方志成
急诊医学科 肖 敏 张正军
中医科 朱奎华 谭华儒 王宗涛 王春梅 邓家荣 汪雪晴 陈长江 黄继远 方鸿秋
骨内科 王俊华 陶雪艳 李海峰 朱小虎 徐远红 王刚 冯金彩
针灸科 赵大贵 彭 力 穆敬平 程建明
中西医结合科 杨善章 王平仁 翁庚民 兰培敏 柏中喜 罗文波 陈汉玉 范利锋
检验部 张吉才
超声波科 董昌元 张文君 黄菊芬 贺 祎 王贤明 周 桦
输血科 刘久波 范金波 李海平
放射科 徐 霖 陈平友 杨守俊 仇俊华 杨 松 魏万清 余 刚 江广斌 杜恩辅 吴德红
磁共振室 张云枢 陈学强 罗庆华 杨 涛
CT室 陈伦刚
核医学科 刘 刚
高压氧舱室 李厚成
营养科 张汉语 汤 敏
防保感控处 陈贻淦 吴雅兰 柯玉清 尹 华
新闻:
敢于吃苦乐于奉献
今年4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应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的号召,我院病理科王铁延同志报名参加了湖北省第三批援藏医疗队,于2015年4月28日进驻西藏山南地区,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援藏工作。
山南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北接西藏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市毗邻,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还是藏文化的摇篮,是援藏工作的重点地区。
山南地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是整个山南地区唯一的病理科,承担着周围兄弟医院的病检工作,如藏医院、41医院、妇幼保健院、桑日县人民医院、加查县人民医院、曲松县人民医院等医院的病理标本诊断。
在了解医院及科室的条件后,王铁延同志运用太和医院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利用现有的病理设备,为该院病理科构建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病理诊断系统,并开展了如液基细胞诊断技术(TB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如PAS染色、网染、抗酸染色等新技术,为当地女性宫颈癌的筛查、肿瘤病理的诊断分类及靶向治疗、肿瘤及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了便利。引进的彩色图文报告系统,规范了病理报告格式,建立了规范的病理档案室。此外,还坚持每周定时在科内开展业务学习,对各级医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病理诊断水平。由于王铁延同志在援藏工作期间,圆满完成了援藏任务,被山南地区人民医院授予“优秀援藏医疗工作者”。
在高原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王铁延同志克服重重苦难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为藏族同胞的健康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并学习。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关怀下,300万藏族人民一定能建设一个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