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心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jzzxyy../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人民路1号
医院服务热线:0716-8881888
挂号预约
预约挂号方式
1、电话114预约:患者拔114后,根据语音提示进入预约挂号系统。
2、荆医热线8881888电话预约。
3、现场预约:一楼大厅支助中心。
4、网上预约:请点击
预约挂号流程
电话→询问病人姓名、需要预约的专科专家及时间→登记→询问病人办理就诊卡→(有卡者)登记卡号,留下联系方式,→在预约的当日持卡在大厅服务台领分诊号,然后到所约科室按号顺序就诊。→(无卡者)根据病人所报信息为其办卡,病人在约好的当天凭身份证领卡并补交1元钱办卡费。→分诊后到所约科室按号顺序就诊。
现场预约:直接登记卡号及联系方式,由一楼登记预约时间科室及专家,并为其做好分诊,病人在就诊当日报姓名及联系方式等,领取分诊号后到所需就诊科室就诊。
预约挂号规范及要求
1、每天一楼支助中心负责上班必须检查预约专家本,若出现忘记办理预约现象,按科室奖惩条例处理,并负责为病人处理好就诊问题。
2、同一身份证号单次限预约2个专家号。
3、违约达到2次进入系统黑名单,取消预约资格。
4、病人需凭预约登记的身份证或病历及短信到医院领取挂号单。
5、如因出诊专家有特殊情况当日不能出诊者,病人可要求相应专家接诊治疗或要求退挂号费,其它病人以当日出诊专家为准。
病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
服务理念 让病人满意,让家属放心
服务口号 有我在,就诊请放心
门诊服务功能
1、导医、咨询,负责为病人联系医生、预约专家及检查。
2、负责病人的分诊、刷卡、排号工作,维持各诊室就诊秩序。
3、免费测量血压,提供轮椅、平车、茶水。
4、免费护送行动不便、对环境陌生的病人就诊、检查和入院。
临床服务功能
负责病区取送标本、血液制品、急救药品、会诊单、24小时为临床提供外勤服务。
负责协助护士做好病区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工作及陪检工作。
负责协助护士做好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
负责协助医技科室打印、下送各类检查报告。
综合服务功能
负责保洁公司的管理、保证医院良好的诊治环境。
负责陪护公司的管理,规范医院陪护服务。
介绍:
荆州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50年3月,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古城中心,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遗址所在地,是江汉平原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儿童中心。
医院现编制床位2200张,年门诊130万人次,年出院7.4万人次, 年手术2.8万台次。在职职工2000余人,拥有正副高级职称425名,博、硕士360余名,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100余名,硕士生导师60余名,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专家11人,省级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8人,市级学会主任委员18人。现有38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和61个专业学组,14个临床研究室和1个临床研究中心、6个科研创新团队。2014年,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项,荆州市科技进步奖9项,鉴定科技成果15项,其中国际领先1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文章收录7篇。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7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8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28项。先后有普外科、肛肠科、泌尿外科、骨科、口腔科、麻醉科、急诊医学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儿科、检验科、护理等13个专科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称号。急诊急救、心胸外科诊疗、肿瘤综合诊疗、介入诊疗等学科在江汉平原享有盛誉,能够独立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肿瘤射频消融、肿瘤热疗技术等三类医疗技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通过国家药监局认证,生殖医学部通过卫生部评审。是湖北省全科医学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内外妇儿等18个专科是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糖尿病、助产、血液透析、手术室、急诊科、ICU、肿瘤科、PICC及伤口造口专科是湖北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长期以来,医院秉承“大医精诚,格物致知”的荆医精神,“尽力尽智、至善至美”的服务理念,认真履行“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善”的职业使命,全力为广大人民人群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百姓放心示范品牌医院、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文明示范医院、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荆州市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省级重点专科之一,设有二个住院病区(消化内科一病区、消化内科二病区)、普通及专家门诊、内镜室、消化功能检测室及消化内科实验室(生化室,免疫室)、病房内镜室。
住院病区拥有开放病床数60张,配备有先进的重症监护与抢救设备,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特别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化腹水、重症肝炎、急性重症胰腺炎、炎症性肠病以及急性中毒的抢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成功地救治了许多急危重患者。科室以临床医疗技术为研究中心,密切关注当今国内外消化领域新业务及新技术的开展,注重理论创新及优势项目人才梯队建设,目前已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体系、内镜下微创手术。
消化功能检测室广泛开展24小时pH监测及消化道动力检测,为日益增多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提供有效的检查方法。
ICU
ICU是湖北省省级重点专科,湖北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湖北省地市级医院最早建立的ICU病房,下设重症监护病床20张。
ICU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装配有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ICU配备有适合使用的病床及防褥疮床垫。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ICU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每床均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
另配备肠内营养输注泵2台,便携式监护仪2台。ICU还配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血液灌流装置、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输液加温设备、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体外起搏器、床旁B超机、X光机、闭路电视探视系统等。
专家:
科室 医生
肝胆外科 聂传庚 孙振刚 王保春 王锐 王万艮 辛晓红 白宇鹏 胡勤民 杨忠民 张武 胡涛 杨志奇 胡勤明
消化内科 任谢明 代绍军 龚治林 杨元胜 张克难 廖晓宏 陈海燕 汤绍迁 谢明 冯安明
眼科 赵汉池 余永红 聂尚武 王晓琴 郑世英 刘剑萍 许鸣 孙小玲
介入医学科 黄陵生 费西平 饶定虎 杜新华 刘四斌 刘佩武
心血管内科 李光艮 胡纲 戴鸣 路朝兴 李欣 胡 钢 许臣洪 胡 沛 张云峰
耳鼻喉科 王植军 谢琼 王钦 万俐佳 熊欣
神经内科 龚道恺 李厚林 张祥海 刘邦会 龚道凯 姚长江 付爱军 刘帮会
肿瘤妇科 周炜 杨京琼 王绍珍 辜振玉
疼痛科 梅祖胜 王力甚 王作俊 李方 吴良全 李圣平 肖元初
中医肛肠科 王玉华 周启昌 覃秋玲 李芳梅
妇科 张莹静 朱顺先
血液内科 鲁志英 黄知平 虞泳知 虞咏知 董莉 张利铭 唐元艳 熊涛
外科(小儿) 李斌 康宁 吴全杰
口腔科-颌面 唐祎 徐 靳 罗汉民 贺国权 章宏毅 熊林 周先略
胸外科 黄江平 汪长学 谢模彦
神经内科(小儿) 曾炎珍 尹忠歆
皮肤科 王仑 石庆 柳兵
性病科 赵复炎 曾同祥
呼吸内科 张家洪 马经平 胡钢 黄河 龚建化 曾金武 许臣洪 李光银 张云峰 黄 河 戴鸣 李欣 马经平 张家洪 胡忠平
神经外科 陈涛 金保山 王代旭 黄元奎 李先松 高文宏 陈金华
血管外科 易春华 陈文奎
内分泌科 曾姣娥 宁尚侠 万靖 喻道元 杜爱民 曾娇娥 王景丽
整形美容科 田方兴
泌尿外科 朱敏 张先觉 陈忠军 王建国 陈世祥 周家杰 杨光华 丁 坤
骨科 吴昌金 熊健 方荣华 王克军 尚平 张皓 王志贵 佘远举 廖全明 许永涛 刘军 陈顺广 鲁厚根 严林 陆圣君 马亮 裴洪 孙之煜 谢亮
肿瘤中心科 金志良 潘险峰 陈亚君 王家桥 黄伟荧 徐炎华 戈长征 胡传杏子
急诊科 易贤林
麻醉科 向强
普外科 孙振纲
影像医学中心 刘四斌
乳腺科 徐正丰
甲状腺、血管外科 陈文奎 童彦初 龚龙 胡锟 秦露
胃肠外科 冯安明 庞典付 龚志林
血液风湿 虞咏知
妇产科 林静 王绍珍 王仙荣 郑德萍 张莹静 李翔 皮洁 范翠芳 朱顺先 林静 居文惠 刘书芳 郑霞 王首玉 郑晓丹 张正娥 张水蓉 吴小玲 刘荣 李晖
肝胆胰脾外科 肖元初 王万垠 胡继明
检验医学部 张万胜 梅冰 李承彬 吴刚珂 王昌富
ICU 黄陵生 李良海 金平 李梦秋
高压氧科 喻道元 钟广芝
儿科新生儿专科病房 毛利平
生殖医学部 皮 洁 何驰华 边疆 皮洁 边 疆
病理科 龚平 郭华雄
核医学科 刘子陵 苏是苍 卢荆 刘文斌 陈成 杨飞涛
超声科 龚兰
中医科 覃秋玲 王玉华 杨楷 刘琼 李云文 黄荣高
感染性疾病科 杨忠民 刘维嘉
肾内科 张克凯 彭家清 徐立 熊燕 秦 鹏 周松林 徐 立 熊 燕
胸心外科 谢模彦 汪长学 黄江平 何德林
甲状腺、血管外科(外3) 陈文奎 易春华 童彦初 胡锟 龚龙 秦露
口腔科 徐靳 章宏毅 唐祎 罗汉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刘辉 鲁海涛 王钦 姜义道 谢琼 王植军 万俐佳 熊欣
整形美容外科 田方兴 艾建华 王圣早 文汉东 董洁
肿瘤科 胡传杏子 周炜 戈长征 潘险峰 石伟民 石学军 陈亚君 黄伟荧 徐炎华 王家桥
麻醉手术科 王年云 向强
普通外科 张克难 孙振纲 彭志万 黄烨 庞典付
小儿外科(外3) 吴全杰 李斌 康宁
乳腺外科(外4) 孔珺 肖昌蔚 董超 陈登峰 马婕 邱涵 黄远丽 余敏 徐正丰
肝胆胰脾外科(外1) 王锐 胡涛
康复理疗科 潘俊 江飞舟 李佳蓉
儿科 余孔贵 毛利平 万申红 胡荆江
新闻:
我院护理品管圈在全市竞赛中一举夺魁
为纪念“5.12”国际护士节,进一步推动护理品管圈活动在全市医疗机构的深入开展。4月20日,由市卫生计生委、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联合举办的“2015年全市护理品管圈成果展示竞赛”在我院内科七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全市40余所医院360多名护理人员参与竞赛观摩,会议特邀15名荆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担任竞赛现场评委。
本次竞赛来自全市15家医院的26项品管圈进行每项8分钟的汇报,在历时四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各位选手以多媒体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的丰硕成果。各项品管圈严格按照活动的十大步骤,从选题、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确定、解析到对策拟定、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进行文献查询和循证支持,甘特图、柏拉图、鱼骨图、冰山图等品管工具的熟练运用,多形式采用音频、视频、情景剧、真人互动等丰富表演内容,展示了品管圈队伍的创新性、技术性和团队性。各参赛队的智慧比拼和精彩表现为评委和现场观众带去了一场视听盛宴,让在座的评委及同仁们都感受到了品管圈无穷的魅力,掌声和欢笑将竞赛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
我院护理部精心组织选送了2个品管圈, 由胡君娥护士长任圈长的“筑巢圈”——《降低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 胡雅琴护士长任圈长的“贝倍圈”——《降低婴幼儿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立足临床、立足患者,集中静脉治疗专科小组、儿科片区护理人员智慧,运用品管圈的科学方法,降低PICC带管并发症和婴幼儿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解决临床护理中难点问题,提高了护理的专业化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两个品管圈分别由李曼护士长、朱艳护士长和胡雅琴护士长作项目汇报,充分展示了我院在品管圈应用中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以及专业精深的学科内涵,体现了护理、医疗与医技等多部门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以PDCA循环大圈套小圈在实践中应用完善持续改进的的方式,得到评委和现场同仁的一致好评。经过激烈角逐, “贝倍圈”摘得桂冠, “筑巢圈”获得第二名。
赛后,荆州市卫计委副主任刘祖新、副主任彭康、副主任闵涛、工会主席杜宾出席并进行表彰颁奖,对所有参赛人员给予高度肯定,对获奖人员表示祝贺,对我院荣获一等奖的项目提出殷切希望,要求“贝倍圈”全体圈员发扬戒骄戒躁、团结奋进的团队作风积极备战,代表荆州市参加湖北省护理品管圈活动竞赛。
据悉,护理部将拟于6月份举办2015年护理品管圈开题汇报会,力争使品管圈活动成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常态化应用手段在各病区广泛实施,成为我院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