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网上挂号_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349-2023484

地址:     朔州市振华东街平朔生活区

电话:     0349-2023484

地址:     朔州市振华东街平朔生活区

介绍:

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座落在朔州市振华东街享誉全国文明小区的平朔生活区内。是一所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医院。

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总床位120张,职工总数256人,其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中级技术医务人员有90人;设置内、外、骨、妇、儿、口腔五官、中医、感染性疾病控制等临床医技科室;拥有进口全身螺旋CT、CR、人工肾、多参数监护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万能手术床等大型高精设备160台(套)。

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龙头,坚持科技兴院,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各类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全院整体医疗水平。不仅内、外、骨、妇、儿等临床科室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救治水平高,而且骨科、口腔科等已成为各有特色的重点专科。急诊科配有先进的抢救设备,24小时接诊救治急诊患者。家庭病床科配备有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全天候为附近居民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医德,求信誉,服务周到,收费合理,药价公开,各种费用清单明了,承诺服务持之以恒,文明窗口无处不有,门诊、病房卫生清洁,院内草绿花香,可为患者提供舒适愉快的医疗环境。

建院以来,该院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4项,获市、局级科技成果奖12项。1991年被原煤炭部评为标准化管理医院,1993年被山西省评为“爱婴医院”,1994年被朔州市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单位,1995年以来连续被朔州市评为药品信得过单位,1998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指定为人身伤害“医学鉴定医院”。2000年5月被朔州市残联指定为白内障治疗中心。2004年荣获朔州市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被确定为“司法鉴定中心”。

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职工决心奋力开拓,争创市级医院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朔州市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

    脑梗塞:任建军

    根尖周炎:吴国庆

    白内障:滑秀萍

    肾结石:李昱

    胸膜炎:赵育梅

    感染:邵建华

    风湿病:佟永红

    子宫肌瘤:范德琴

    头痛:李晋平

    月经失调:范德琴

    青光眼:滑秀萍


新闻:

朔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群众乐享“医改阳光”



11月23日,虽然是周日,但是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依然人来人往,几个诊室都有居民在就诊。在内科一间病房内,61岁的黄玉莲正躺在床上输液。11月18日,她在家中不慎滑倒导致脑出血,家人把她送到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目前正住院疗养。“医院环境不错,报销比例高,医护人员服务也很好。女儿就在附近上班,送饭、照顾都很方便。”黄玉莲满意极了。

医疗卫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幸福。今年以来,朔州市紧紧围绕“医改”这条主线,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基层医改各项政策,积极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和黄玉莲一样享受着看病就医的便利。医改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普通百姓可能并不了解,但他们已经开始享受医改带来的诸多实惠。

一是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不断筑牢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2014年,朔州市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15.58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5.6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为96.13万人,全市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稳定增长。此外,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基金积累现状,城镇职工取消住院起付线,政策内报销比例本市1万元以下为99%,1万元以上为95%,居民医疗保险起付线根据医院级别分别为50元、100元、200元,政策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5%、70%、65%,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了390元/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黄玉莲就切实享受到了新农合报销带来的实惠。全市六县(区)还开展了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实施了“总额控制、基金预付、单病种付费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付费方式。为进一步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年,朔州市启动了“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改革。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药价虚高是百姓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朔州市69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1682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在此基础上,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平鲁区、山阴县、右玉县、朔城区、应县5个试点县(区)也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广大农民群众用药负担平均下降6%。 “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让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实惠。我住院这么长时间了,医药费用都没有我想的贵。”黄玉莲高兴地对记者说。

三是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为了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市卫生局多次对市内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并积极与市政府沟通,为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争取建设资金,强化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县级医院也强化重点科室建设,更新配置新型诊疗设备。硬件“硬”了,软件不能“软”。今年朔州市对全市138名乡镇卫生院人员和1693名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安排了36名二级医师对12所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此外,各家医院还积极创新服务举措,比如,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开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工程等,让患者就医更加方便。

据了解,朔州市将继续把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确保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进一步畅通医患沟通渠道, 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医改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