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威县中医院网上挂号_威县中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威县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319-6155190

地址:     河北省威县新汽车站往北500米路西临近106国道

介绍:

威县中医院创建于1981年,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诊疗功能齐全、服务质量一流的二星级县级中医医院。

该院设有科室30余个,床位60余张,医护人员65名,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20名。设备有进口B超、大型X光机、脑电地形图仪、多导心电图、纤维胃镜、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呼吸机、麻醉机、韩国进口煎药机等。固定资产100余万元。


专家:

科室     医生

内科     朱俊宁 董献东 胡培安 张坤英

妇产科     王红景


相关新闻:

威县中医院实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新模式

威县中医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变先交钱后看病为先看病后交钱,大大减轻了困难群众的就医压力。

威县李寨村的李建田今年78岁,几年前患了脑血栓,前几天再次复发来到威县中医院,可家里10多亩棉花还没有卖出去,儿子李新华就东拼西凑借了点钱准备先给医院交上。到了医院才知道,可以先住院看病,后交钱。李建田说,看病不掏现钱,不敢想。中医院康复科主任何芳说,因为交不起住院费而放弃治疗的情况过去经常发生。本来疗程是半月的,有的连一个星期都住不了。出院以后才能报钱,有的就不住啦,回家吃点药就算了,所以就造成了中风后遗症的病号特别多。

威县中医院推行的“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患者住院治疗,只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医保本,可以不用交一分钱先住院治疗。患者出院时,只需交纳除医保报销之外的少部分费用。从9月26号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以来,威县中医院门诊、住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

只需交纳医保之外的少部分费用,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压力,不过有些特别困难的群众一时连这些钱也拿不出来,威县中医院还开通了绿色通道。

威县中医院院长孙宏泰说,你给我签一份协议,延期还款协议。你承诺在一定期限给我还上,你就能走。医患关系和谐了,患者负担确实是减轻了。


国网威县供电公司:大手拉小手 爱心送温暖

3月3日,国网威县供电公司“邢襄黄绿红”青年志愿者来到威县中医院为30余名残障儿童送去了关怀和温暖。

在第5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该公司组织10余名“邢襄黄绿红”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以“大手拉小手、爱心送温暖”为主题的“青春光明行”志愿服务活动。在威县中医院残障儿童康复中心,30余名智障、脑瘫、聋哑等残疾儿童及父母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志愿者们为每名残障儿童送上了五彩积木、芭比娃娃等开发智力的环保玩具,手把手教他们摞积木、搭房子,陪他们聊天、识字,不时引来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和笑声。中午12时许,志愿者们为孩子们送上了热腾腾的元宵,为孩子们提前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元宵节。


威县在河北率先推行城乡居民“同病同保”

威县作为农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轨的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如今已经开始正式运行,城乡居民实现了“同病同保”,作为农民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增加了,一名威县居民全年最高可报销28万元

刘风臣是威县章台镇的一名农民,原本参保新农合;张云是威县县城的居民,原本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曾经在报销比例、就医范围、保障范围等方面享受不同政策的两个人,如今随着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运行,待遇没了差别。

作为全省首个“两保合一”试点,威县整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4月起,威县城乡居民医保结算网络平台正式运行,覆盖全县52.5万名群众。

医保并轨为农民带来了各方面的待遇提高。除实现了出院即报、提高报销比例外,原来城镇居民比农民能多报2400多种药,并轨后这些药农民同样也能报销。刘风臣前不久在邢台市第一医院治病,按照城乡医保政策报销了7274.22元,而如果按照新农合医保,只能报销5875.02元。

“两保合一”同样为县城居民带来了实惠。张云说:“合并后,医保一年为我们最高报销12万元,而原来是6万元。大病医疗保险待遇也由7万元提高到16万元。”

威县人社局副局长于在宽介绍,总体看,城乡居民医保运行后,可报销药品品种增多、特殊疾病病种增加,总体待遇水平上升。不分城乡,一名威县居民全年最高可报销28万元。

“两保合一”后,原本各自封闭运行管理、参保人员信息没有互通的两个系统合并运行,消除了人员重复参保的“漏洞”。于在宽说:“在信息整合中,我们发现了重复参保人员1130名,清理后可节省财政负担3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