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妇幼保健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ykfybjy./
地址:辽宁站前区建设街89号
电话:0417-3311085
介绍:
营口市妇幼保健院前身系市妇幼保健站成立于1953年,1981年改建为市妇幼保健所,1993年由所建院,被评为妇幼保健二级甲等医院。几经搬迁,目前坐落于营口市站前区建设街89号,南临市中心血站,东临市中医院和营口东升商业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业务用房2400平方米,其中检验室220平方米。保健院现有在职工作人员54人,其中业务人员43人,包括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7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0人。设有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基层保健、统计信息、健康教育、妇科、儿科、新生儿遗传疾病治疗等临床保健科室,医技科室4个,同时设有营口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拥有全自动生化检测仪、酶标仪、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自动洗板机、微量元素检测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实时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等较为先进设备。是营口地区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
市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发扬“团结、创新、求实、发展”的兴院精神,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特色办院、科教兴院、改革活院”之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曾30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
营口市妇幼保健院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斗志,为全市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创建和谐营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科室:
儿童发育行为门诊
营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 主要开展:
一、正常儿童的行为发展,儿童养育的最佳环境的构建(即正常儿童教养、教育和行为指导)。
主要从儿童早期刺激、早期干预、喂养指导、均衡营养、心理健康和疾病预防等入手。着眼于儿童智能、体能与良好个性的全面发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为广大儿童及家长提供不同的儿童保健服务和咨询指导,并给0—6岁儿童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开展的项目有:
1、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对儿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由医生判断其营养及生长发育水平,提出指导性意见。6个月之内每月一次,6-12月每两月一次,0—1岁全年9次,1—3岁全年4次,3岁以上全年2次。
2、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及时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将儿童个体生长曲线与群体生长曲线相对比,及早发现问题,找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
3、儿童营养评价及指导
儿童营养的好坏,不单涉及到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儿童营养评价可以了解儿童的膳食结构,对儿童营养现状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儿童,提供专业指导。尤其对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3岁以下儿童的喂养情况,提供充分的指导。
4、儿童智力测查
通过测查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并指出儿童当前的优势和不足,有的放矢地为家长提供指导。
5、儿童气质测查
气质是影响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既有先天的遗传性,也受后天环境影响。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而盲目地去教养孩子,很容易与孩子产生冲突,甚至导致儿童出现行为问题。通过气质测评,可以帮助家长识别孩子的气质特征,并指导家长如何根据孩子的这种个性特点来实施科学的教养方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6、儿童早期发展指导
儿童早期发展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从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期入手,对儿童早期发育指标进行评价,对于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测查年龄:适合于6岁以下的儿童。
为了满足营口市儿童成长的需要,营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特购买了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评估软件。欢迎各位家长带你的宝宝来检查、咨询等。
营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
咨询电话:0417--3311291
相关新闻: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通过省级验收
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我院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必须成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我院检验科于去年底进行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申报。
在组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期间,院领导班子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投入资金约5万元用于实验室房间改造和改善,并增设必要设备和物品等。同时实验室相关人员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首先对涉及的艾滋病抗体检测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技术规范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其次按照艾滋病检测相关规范的要求,制订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SOP文件共计三十一个。第三多次与市疾控中心的有关专家沟通,不断完善实验室各项工作。第四在省下发艾滋病实验室验收评估标准后我们又按标准进行了自检自查,自行整改。
2013年6月18日省市专家及卫生局相关领导来我院对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行全面验收。听取相关人员汇报后,对实验室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检测人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
我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已经通过省级验收。
科普:
胎儿超声遗传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一、 轻度侧脑室增宽
轻度侧脑室增宽的定义为直径>10mm,而<15mm,如侧脑室直径<10mm则被认为属于正常生理范围。临床上将轻度侧脑室增宽分为孤立性和非孤立性两类,不伴有其他超声可见的结构异常者,称之为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如并发其他超声可见结构异常或其他染色体异常软标记者,则为轻度非孤立性侧脑室增宽。
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无论双侧或单侧预后均较好,约1/3病例孕期可自行消失,92.7%病例存活,85.2%病例发育及智力正常;相反,非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常合并染色体异常、宫内病毒感染及神经系统畸形,如脊柱裂、Dand--walker(丹迪—沃克)畸形等,预后不佳,病死率高达56%,存活胎儿有45%在出生后出现发育迟滞。因此,临床上必须利用排除法对侧脑室增宽进行诊断,要进行仔细的超声检查,对非孤立的应做TORCH病毒学检查及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
二、 脉络膜囊肿
脉络膜是脑室内产生脑脊液的场所,位于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脉络膜内出现簿壁囊肿称之为脉络膜囊肿,可位于单侧或双侧脉络膜内,检出率约1%,以妊娠中期多见,如果是单发及直径<10mm的单独囊肿,多无临床意义,90%以上在24--28孕周后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但有1%--2%的脉络膜囊肿的胎儿伴有染色体异常,常见18-三体或21-三体征。因此,对年龄>35岁,尤其产前血清学筛查阳性的孕妇或超声检查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或遗传标记者,应建议行染色体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