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阜新市中医院网上挂号_阜新市中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阜新市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418-2823403

地址:     阜新市海州区新华路115号

介绍:

阜新市中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我市唯一的一所中医结合疗法诊治以结石、骨伤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阜新地区中医医、教、研中心,辽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交通肇事、太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阜新市中医院有国家级专病中心一个,即:全国中医泌尿系结石医疗中心;省级重点专科一个,即:辽宁省重点中医骨伤科;市级重点专科二个,即:阜新市腔内泌尿外科和阜新市血液净化专科。现有职工320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6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0人。开放床位310张,设有内、外、妇、儿、肛肠、中医特色疗法等30余个临床和医技科室。

为提高诊疗水平,近两年,医院添置了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生化分析仪、全套血液净化系统、双排螺旋CT、CR、C臂X光机、胃肠镜、膝关节镜、高频钼耙乳腺X线机、新型碎石机、输尿管镜等大中型设备百余台。

阜新市中医院荟萃市内知名老中医,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各种尿石症、胆石症、骨折、骨病、间盘病等骨科疑难病症,断指再植技术,在省内及市内属领先地位。

阜新市中医院以优质的服务,为您选择疗程最短、疗效最高、痛苦最小、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案,回馈家乡父老的厚爱!


专家:

科室     医生

皮肤科     周玉华 吴影 董建华

中医妇科     裴中原 王丽英 于淑娟 赵士荣

中西医结合泌尿科     刘建东 岳惠卿 周颖 靖凯 李更佐 耿德伟 吕立平 董淑华

变态反应科     李丽

骨伤科     陈跃山 包大军 白少英 方炜 杨学成 郭晓峰 魏秀娥 靳玉良 袁庆华 李铁成 郑义 王有 敖阳 马凤革 朱强 姜颖韶

中医内科     高亚军 韩建国 安淑萍 邢丽 李齐昌 吴晓晨 马德元

普外科     白景和 王昊 沈涛 于众 高军

神经外科     信铠


相关新闻:

辽宁阜新编制民生保障“安全网”解民后顾之忧

“ 儿子工作有五险一金,家里老人住院有医保报销,这几年啊,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谈起近年来身边不断出现的喜人变化,市民王雅芸感触颇深。

“十二五”期间,我市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医疗和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张纵贯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安全网”驱散了百姓的后顾之忧,兜起了群众的幸福生活。

家住彰武县的何阿姨今年“双喜临门”,一是古稀之年的母亲健康出院,新农合给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二是缴纳的养老保险到了年限,何阿姨也跟城里人一样,开始“领工资”了。“每月1000 多元,按月打到卡上,生活再无后顾之忧了。”何阿姨的一番话,道出了社会保障网络给市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方针,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今,社会保障制度已从城镇扩大到乡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就业群体扩大到非就业或就业不稳定的群体,一张覆盖面更广、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医疗涉及千家万户,如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是一道待解的难题。“推进基本医疗和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被纳入到《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改革的同时,不断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和报销比例,使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新年刚过,在阜蒙县新农合和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一站式”服务中心,家住于寺镇的付大爷将整理好的材料交给工作人员,接下来就是等待新农合报销款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资金到账了。“只要把材料一交,不长时间报销的钱就打到卡里了。新农合和大病保险一块儿办,省事儿!”对我市近年来新农合服务的不断完善,前来办理报销业务的居民感触颇深。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农合制度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筹资标准提高到500元,筹资总额较“十二五”初期翻了1番多。截至2015 年9 月底,全市实际筹资19.5 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5.6亿元。参合农民受益712万人次,次均住院补偿费用达到3211元;新农合基金支出17.2亿元。积极推进市级统筹、支付方式改革。重大疾病保障在原有确定的8种基础上增加扩大到22种,重大疾病保障能力不断放大。全市救治农村重大疾病患者2.24 万人,涉及医疗费用2.48亿元,新农合补偿支出1.45亿元,人均补偿6472元,实际补偿率达到了58.5%。

针对农村居民看病难,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我市同时将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全市10所二级以上医院分别与东梁镇中心卫生院、哈尔套镇中心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如今,我市卫生资源结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更加均衡。

细数5年来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就医体验越来越好,基本生活更有保障,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健全。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络,描绘出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图景,构筑起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美好生活。


医疗惠民 撑起健康保护伞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在标准化的村卫生室里,基本的诊室和医疗设施一应俱全,处方制度、药房制度上墙,百姓看了一目了然。“以前村里没有诊所,不管大病小病都要跑很远。现在村里有了卫生室,真是太方便!”去年,阜蒙县新建的100所村卫生室相继完工,对于新建起来的卫生室,村民们交口称赞。

村卫生室建设是我市近年来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十二五”期间医疗惠民的生动缩影。

2011年,我市将“推进基本医疗和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纳入《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人才促进技术创新智慧运营”三大卫生计生战略,人民健康指标进一步优化,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7.6岁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来,我市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优化。

2014年底,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7.6 岁,较2010 年73.21 岁提高4.39 岁;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9.65/10万、婴儿死亡率3.7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3‰,分别较省“十二五”规划12/10万、8‰和9‰的目标低2.35/10万、4.24‰和4.37‰;婴儿死亡率比我市“十一五”末的5.149‰下降1.389‰。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6.2%。

卫生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市卫生资源结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医疗资源更加优化、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更加均衡。

截至2014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5.4张、执业(助理)医生数2.15 人、注册护士数2.17 人,分别比“十一五”末的3.34张、1.76人、1.68人增加了61.68%、22.16%和29.17%,达到国家“十二五”要求,医护比达到1:1.24。

“十二五”期间,中央投资15544万元支持我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431 个,总建筑面积达142925平方米。落实城市二级以上医院的医生在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前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满半年的政策,统筹组织实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全市10所二级以上医院分别与东梁镇中心卫生院、哈尔套镇中心卫生院、伊吗图镇中心卫生院、佛寺镇中心卫生院、阜蒙县蒙医医院等20余所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新农合筹资标准实现“十连涨”在阜蒙县新农合和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一站式服务中心”,家住于寺镇的付大爷将整理好的材料交给工作人员,接下来就是等待新农合报销款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资金到账了。“只要把材料一交,不长时间报销的钱就打到卡里了。新农合和大病保险一块办,省事儿!”对我市近年来新农合服务的不断完善,前来办理报销业务的农村居民感触颇深。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今年,我市新农合筹资标准由400元/人/年提高到500元/ 人/年,各级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人均380 元,实现了筹资标准“十连涨”。为满足大病保险一站式服务的需求,目前,全市7个县(区)均已成立了新农合和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一站式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报销服务。全市还统一印制了“一站式”报销服务牌匾和经办流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农合制度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筹资标准提高到500元,筹资总额较“十二五”初期翻了1倍多。截至2015年9 月底,全市共实际筹资19.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5.6亿元;参合农民受益712万人次,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补偿费用达到3211元;新农合基金支出17.2亿元。

积极推进市级统筹、支付方式改革。重大疾病保障在原有确定的8种基础上增加扩大到22种,重大疾病保障能力不断放大。

全市救治农村重大疾病患者2.24万人,涉及医疗费用2.48 亿元,新农合补偿支出1.45亿元,人均补偿6472元,实际补偿率达到了58.5%。

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市完成了卫生专网的建设工作;已完成市级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与省级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对接工作,各县区农合办和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定于2015年12月10日前全部完成与市级新农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对接工作;已在市内四个区内使用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

市中心医院、阜矿集团总医院进行了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利用居民健康卡可以在医院内进行挂号缴费、查询打印报告结果等各项应用。健康卡建设试点县彰武县截止2015年11月末已发卡2.3 张,另有5万张已经制卡完毕近期将发放到参合农民手中,并将实现全县32万参合农民人手一卡的目标,并且使健康卡在全市所有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域内所有医院使用,达到用卡就医结算的目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卡的金融和卫生联合应用、及时持卡就诊、及时结算的功能。

药品零差价销售惠及城乡百姓2011年以前,患者在细河区东苑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平均药费为55.53元,而2011年以后,这里的门诊平均药费降为25.22元,下降率达54%。这里的药品价格为什么会下降如此之多?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深化医改以来,我市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

自2011年4月1日起至今,我市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两县五区均已成立药品结算中心,设立了采购周转资金,药款实行统一集中支付,彻底实现了医药分开。目前,全市所有公立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有序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我市统一招标的9家药品配送企业,均能在48小时内将基本药物送达基层医疗机构,加急配送4小时即可抵达。

目前,我市两县9家县级公立医院已于2015年8月31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药品零差价,目前该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细数五年来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卫生计生领域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医疗卫生事业如同温润的春风,惠及万千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