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铁路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bxtlyy./
地址: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迎春街25号
邮编:117000
电话:024-42101479
介绍:
本溪市铁路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始建于1909年,是本溪市建院最早的医院。2004年从铁路移交地方,隶属于本溪市卫生局。医院占地面积11975平方米,设床位320张,现有职工532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97人,担任市级专家委员理事职务的有25人。医院环境温馨,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服务一流。
医院下设门诊部、住院部、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沿线卫生所。门诊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血液透析科、放射科、药剂科、检验科、功能科、供应室、患者服务中心等20多个科室。住院部设有3个内科病房、3个外科病房、妇产科病房、工伤慢病科及康复科。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血球计数分析仪、飞利浦双层螺旋CT机、日本岛津1250X光机、CR机、美国惠普彩超仪2台、动态心电图机、脑电图机、多功能麻醉机、胎心监护仪、动脉硬化检测仪、骨密度检测仪、日本奥林巴斯腔镜系列等大型尖端设备300余台件。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走科技兴院、人才立院、管理强院、以德治院之路,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深受山城百姓的称赞。外三科与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联合开展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费用低,疗效好,已成功为数百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介入手术,均取得较好效果。医院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开展微创介入手术,诊治疼痛科疑难病症患者。我院被评为“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协作医院”。 我院中医科与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引进风湿骨病的最新诊治技术,采用纯中药制剂,配合中频药品导入仪,针药并用治疗各种风湿骨病,疗效显著,已为4000余名风湿骨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我院外二科引进肛肠疾病治疗新技术,在采用多功能肛肠治疗机及药物注射疗法治疗肛肠疾病的基础上,引进痔疮套扎技术设备,采用微创无痛术, 一次性全程无痛,轻松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脓肿、复杂肛瘘、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肛肠疾病,及时为肛肠疾病患者解除病痛。我院妇产科环境温馨、设备先进、技术高超、服务一流、价格低廉,倡导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开展子宫肿瘤、卵巢囊肿、宫外孕、剖宫产等手术,手术施行美容式切口,剖宫产术后正常3天即可出院。产妇住院期间,由取得国家专业催乳师资格的护理人员为产妇免费提供催乳服务。妇产科门诊配置了LEEP刀、阴道镜、宫腔镜等先进设备,开展微创妇科诊治技术,系统诊治各种妇科炎症、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治疗、无痛上取环、无痛人流术、药物流产等。我院内二科率先在本溪市开展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连续四届被卫生部脑防办授予该技术协作医院,已成功开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各种脑出血740多例。我院内一科收治呼吸、循环、肾内科疾病患者,急诊急救设备先进,技术精湛,对肿瘤患者采取胸腔内置管治疗胸腔积液,实行三阶梯止痛,有效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我院内三科被评为“本溪市医学特色专科”,设有本溪市和沈阳铁路局职工医疗保险特种病定点门诊,系统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合并症的诊治工作。我院外一科收治普外科、肿瘤外科疾病患者,技术精湛,服务创新,被评为“辽宁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我院血液透析科引进德国贝朗透析机,已进行血液透析数万人次,价格优惠,服务周到。佰年健康体检中心以一体化网络管理、人性化环境流程、一站式优质服务在全市同行业中处领先地位。我院新建的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楼环境温馨,服务一流,为10个社区的8万多居民提供卫生均等化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深受广大居民的好评。医院于2013年在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楼成立了工伤慢病科及康复科,合计增设床位70余张。
医院领导班子根据医院现状实事求是地重新定位医院发展方向,突出医院文化理念,用发展观念、服务观念、经营观念指导工作。在环境改造上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为患者营造舒适、便捷的诊疗空间,改造门诊布局、美化住院环境,简化就诊流程等,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推荐科室:
内三科
床位数:20张
现有人员情况:医生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
护士5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
现任科主任: 李延铭 主任医师
本溪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溪市第三届营养协会理事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
1995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多年来一直从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擅长慢性病健康宣教,拥有丰富的糖尿病、高血压临床治疗经验,曾撰写《糖尿病足的分级分类和治疗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治疗》、《Ⅱ型糖尿病胰岛素
治疗现状及进展》等多篇医学论文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
外一科
现有床位数:24张
现有人员情况: 医生9人 其中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3人
护士11人 其中主管护师1人
现任科主任:王慎亮 副主任医师 我院外一科主任 本溪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掌握甲状腺手术、乳腺肿瘤手术、胃、结直肠肿瘤手术、胆道手术;擅长疝修补术、肛肠手术等,在我院开展动静脉瘘形成术,填补了我院技术空白,具有丰富的普外科疾病诊治的经验。在《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等医学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于2008年在沈阳军区总院进修学习普外科及肝胆外科,熟悉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及腹腔镜腹外疝手术。2014年8月参加中华医学会在青岛举办消化道疾病外科诊治新进展于腹腔镜规范化手术研修班学习,了解了腹腔镜外科最新进展与规范。
2014 年10月王慎亮到北京世纪坛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国内著名腹腔镜专家张能唯教授,专攻腹腔镜手术,熟练掌握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腹腔镜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他积极参加了解放军总医院301及中日友好医院短期学习班,学习胰腺肿瘤、胃癌精益治疗、3D腹腔镜临床应用,了解腹腔镜外科最前沿技术与临床思维。
王慎亮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廉洁行医,多次收到患者及家属的锦旗和感谢信,以良好的医德赢得患者的信赖。
专家:
科室 医生
外一科 赵长海 宫承本
针刀诊室 刘庆波
外二科 孙跃凯 唐荣夫
妇产科 吴洪娥
儿科 杨安荣
内一科 于晓旭
血液透析科 贺献花
内二科 任中秀
内三科 李延铭
新闻:
我院成功抢救一名突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
5月18日早上,一位到我院外一科腔镜室咨询预约胃镜检查的患者突发心脏、呼吸停止,命悬一线,外一科、内一科、手术室、功能科等16名医护人员经过50分钟全力抢救,终于使患者起死回生,再创抢救生命的医学奇迹。
5月18日早上8:30,家住南芬的赵某与妻子到我院外一科腔镜室咨询,准备预约胃镜检查,赵某在外一科走廊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骤停。
听到家属的呼救声,外一科护士长徐三燕第一个冲了上去,凭经验判断病情危急,马上呼救,徒手救治,嘱护士建立输液通道,腔镜室医生张士美冲到跟前,发现患者口唇发绀、瞳孔散大、心跳呼吸停止,立即为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正在胃镜室准备作无痛胃镜的手术室麻醉师辛志强立即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正在查房的外一科主任王慎亮跑过来就地投入抢救,心脏按压,急救用药、吸氧、接心电监护仪,同时电话通知内一科主任于晓旭紧急会诊和急救。
时间就是生命!王慎亮、辛志强快速果断向护士下医嘱:肾上腺素静推、利多卡因……护士长徐三燕带领训练有素的护士快速准确地执行着,同时张士美和王慎亮持续替换着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辛志强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内一科主任于晓旭跑步赶到现场,冷静果断组织指挥抢救,要求必须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再增加3组静脉通路及抢救药品种类,追加抢救药品剂量,加强生命体征支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肺、药物复苏,同时保护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避免出现并发症,要求专人记录口头医嘱及病情变化,嘱人通知院领导。她先后6次为患者电击除颤,除颤间歇王慎亮、张士美轮流进行心脏按压,他们三人交替电击、按压,全然不顾患者小便失禁,尿液沾满了他们的衣裤,一刻不停地坚持着,个个大汗淋漓;手术室周主任、辛志强和李南南辅助挤压气囊;其他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给药;功能科吴丹反复进行心电检查;内一科护士长陈彦及时为除颤仪充电,保证除颤仪正常使用;内二科主任任中秀、内三科主任李延明赶来参与抢救;副院长夏晓光、院长助理刘东、护理部主任曹丹珠等组织现场、安慰家属,人人竭尽全力。抢救过程快速有序,现场气氛凝重紧张。
1分钟、2分钟……5分钟的抢救黄金时间过去了,心电波形没有变化;1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反应;15分钟又过去了……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复苏的希望也在一点点减小,气氛更加紧张,但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没有一点点的松懈,更没有放弃,仍然持续进行着心脏按压、药物复苏、挤压气囊……
经过近50分钟的心肺复苏,终于在9:20左右,患者面色由青紫逐渐转为红润,心电波形从室颤逐渐转为正常,患者出现了窦性心率和自主规律呼吸,并恢复意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血压126/87mmhg。现场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每一个参与、见证这场生死抢救的人都露出激动、喜悦之情,在外一科走廊另一端静静观战的住院患者及家属群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应患者及家属要求,患者生命体征逐步平稳后转入上级医院住院治疗。患者妻子在现场目睹了医护人员50分钟的抢救过程,患者起死回生后,其妻子说:“幸运,我们太幸运了。如果在外面,而不是刚好在医院,如果没有本溪市铁路医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我爱人就过去了。等他病情好转后,我一定要回来送感谢信,要把参与抢救的医生、护士都写上去,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该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经过医务人员50分钟急救,能成功复苏可以说是个奇迹。这得益于我们医院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救治方法得当和坚持不放弃。体现了我院医务人员过硬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得益于我院坚持不懈的急救培训和完善的应急机制,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这一切,才创造出了感天动地的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