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网上挂号_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dmu-1./

通讯地址:大连市中山路222号

邮政编码:116011

电话: 0411-83635963

欢迎使用预约挂号

为方便患者就诊,我院开展预约挂号服务。您可凭身份证提前一周预约专家门诊。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欢迎广大患者使用。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07:30—11:30,

下午12:30—16:30;

预约地点:二楼东区预约挂号窗口;

预约电话:83637363、83635963-3281;

其它事项:

1、取号时间为当日上午9:30前,下午14:30前。逾时视为自动放弃预约挂号

2、您须在预约时间内到一楼、二楼各挂号窗口取号,取号时必须出示与预约时相符的有效证件。

3、如因事不能如期前来就诊,请您提前一天通知预约接待处。三次无故放弃预约的患者视为违约,您将不再有下次预约机会。

4、预约时请您留下准确的联系方式,以便专家出诊时间有变,及时与您沟通。


缓解就诊高峰 为患者提供多途径预约服务

从患者感受出发,建设群众满意医院一直是大医一院始终不变的宗旨。医院不断探索服务新模式,在辽南地区率先推行7:30开诊,早半个小时开诊,有效缓解了患者就诊早高峰挂号难的问题,解决了上班族看病需告假的难题,并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为了满足部分患者利用午休时间就诊的需求,医院率先将门诊午休取消,中午正常出诊,为患者提供了便利,一定程度缓解了市民看病难的问题,许多市民为大医一院的便民新举措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大医一院不断扩大预约诊疗服务。已成功开设窗口预约、电话预约、网站预约、龙卡银医预约及诊间预约等多途径预约方式。逐步推行诊间预约,分时段挂号,让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专家诊疗;在全市率先推行医生实名制出诊,变盲目性就医为有针对性就医,不仅满足了患者的诊疗需要,方便患者选择自己喜爱和信任的专家,同时提升了专家们的服务水平。


预约方式

1、电话预约:83637363或83635963-3281;

2、现场预约:大医一院一部门诊二楼东侧预约挂号窗口;

3、诊间预约;

4、银医服务:拥有建行龙卡的患者可登陆建行网站预约专家;

5、拨打114预约专家;

6、微信预约:在微信公众号中查询并关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注后可实现预约挂号等多项功能。


门诊须知

1、初诊、复诊(看结果)、咨询、开药等均须挂号,采取实名制挂号,同时购买《门诊医疗手册》,医保患者注意出示医保卡,挂号为当日当次有效。

挂号地点(一部):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在一楼门诊大厅,眼科门诊独立挂号;二部、三部挂号地点都在二楼。每次复诊时应带《门诊医疗手册》(全市通用)、我院或外院的检查结果,以供医生参考,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2、挂号时间:

上午:07:15~11:30

下午:12:30~16:30

3、挂号费:1元

诊察费(按级别分):

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级专家诊     50元

享受大连市政府津贴级专家诊   15元

教授级专家诊                  6元

副教授级专家诊                4元

平诊                          2元

注:年龄在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免挂号费。

4、看专家诊的提示:

(1)建议您在挂专家号之前,请先看平诊,做些必要的辅助检查,这样可以节省看专家诊的时间及次数。

(2)专家出诊时间可查看门诊大厅滚动屏幕、大厅服务台、及本院网上专家出诊表。(以当日挂号室的信息为准)

(3)专家门诊可以提前一周预约挂号

预约电话:83637363、83635963-3281。

预约窗口:门诊二楼东区。

5、门诊楼层索引(一部):

B1 F(门诊西侧):磁共振室 核医学放免室

1 F 门诊挂号 急诊科 放射科(X—光摄片室、CT扫描室、影像会诊室、影像报告室) 核医学科(诊室、ECT检查室、甲状腺专诊、骨密度室) 血液净化室

2 F 妇科 外科 乳腺摄片 外科药局 办理住院 医保审核 简易门诊 中医康复科(诊室、针灸、理疗) 内科药局 中心采血室 血液检验 体液检验 内科 门诊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门诊部

2 F(通道)病房心电图 血液内科专家诊室 控烟门诊

3 F急诊ICU 急诊病房 血库 皮肤科(诊室、性病门诊、激光美容室) 口腔科 支气管镜室 内镜诊疗室 结肠水疗室 肿瘤科 神经内科(诊室、心理门诊、经颅多普勒、脑电图、肌电图、电脑平衡、诱发电位、动态脑电图、感觉定位检查) 耳鼻喉科(诊室、听力监测室)

4 F行政办公区 检验科 儿科门诊、病房

眼科门诊楼(总院急诊楼南侧):眼科门诊


转院、转科制度

1.限于本院技术设备条件所限,对不能诊治的患者,由科内讨论或科主任提出,经医务部报请院长或业务副院长批准(本院职工需医疗保险部同意),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2.住院病员和门诊病员需转外省治疗时,应由科主任提出意见,经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同意。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不得转外省治疗。

3.病员转院、转科,无论什么病例,如估计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后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较重病人转院时应派医务人员护送。病员转院时,应将病例摘要随病员转出;出院时,按卫生部规定应由接诊医院写治疗小结,退回我院交病案室存档。转入疗养院的病员只要病历简要。

4.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室同意,转科前需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登记,按联系时间转科。转出科应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转入科写转入记录,并及时进行检查治疗。

5.对非本专科室范畴疾病患者和边缘性疾病患者需要转科治疗,转出科室需及时联系相关科室会诊商定转科事宜。

6.科室之间协调有困难,可提请医务部协调确定下一步收治科室,或提请全院大会诊,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7.实行患者评估后,履行知情同意,做好转科相关准备。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转诊、转科理由及不适宜的转诊、转科可能导致的后果,获取知情同意。

8.在转科时由专人(医护人员)护送,病历资料由专人保管。


介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30年,经过8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由一部、二部、三部及泉涌部四个疗区组成。现编制床位3700张,年门急诊量216余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9余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3万余例,是辽南综合实力最强、百姓最信任的三级甲等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下设教研室23个,三级学科39个,医疗科室82个,医技科室13个,行管科室25个,建有25个教学基地,承担8个层次、18个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中西医结合和临床医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辽宁省中西医结合疑难危重病重点实验室;临床护理学、心血管内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中西医结合急腹症外科、骨科为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15个。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医院以绝对优势获批脑血管、心血管诊疗中心、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重症医学中心4个中心17个基地。在国内率先整合急诊、门诊、住院于一体,按国际化标准打造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已全新开诊。中英再生医学应用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授为“国家级干细胞移植与再生医学科技合作基地”,使医院成为该领域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院。辽宁省中西医结合疑难危重病重点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辽宁省首个再生医学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唯一的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神经病学已成为辽宁省高等院校一流特色学科,并依托我院承办的东北三省唯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心律失常团队被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辽宁省神经疾病转化医学中心、辽宁省心血管疾病转化医学中心、辽宁省肾脏疾病转化医学中心成功申报获批。拥有8个省级医疗中心,分别为辽宁省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中心、辽宁省急症医学中心、辽宁省心律失常治疗中心、辽宁省骨关节疾病治疗中心、辽宁省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治疗中心、辽宁省心身疾病治疗中心、辽宁省远程会诊区域医疗中心、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

医院拥有职工3900余人,有6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35%的医生具有博士学位,医院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其中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名;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评委1名;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49名;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1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0名;博士生导师29名;300余人有国外研修经历;165人在相关学术团体任职,其中42位专家在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66位专家在省级学术团体任职,12人担任中华牌杂志编委。

医院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医疗工作为中心,走内涵发展道路。2000年至今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03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达210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1项。SCI收录的文章达418篇。近年来有数百项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其中以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肺栓塞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干细胞移植术、钬激光和关节镜治疗关节疾病、小肝癌和小肺癌早期诊断、微创外科、膀胱癌的综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波前相差引导下准分子激光个体化角膜切削术等为代表的一批医疗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专科医师培训首批试点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骨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介入治疗推广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头痛中心、欧洲皮肤病性病学会国际视窗交流项目中国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胃肠动力研究中心暨培训基地、全国准分子激光手术培训基地、全国先天性唇腭裂治疗中心、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辽宁省“防盲治盲”培训基地、辽宁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医院。

随着学术地位的不断提高,医院每年主办和承办多次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与美国、日本、瑞典、荷兰、德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2001年引进了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千分制考核及垂直管理体系》,使医院由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日臻完善的微机网络系统,使医院管理逐步向数字化管理过渡。

近年来,我院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围绕“质量、服务、管理”三个关键点,本着“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医院院风,积极探索医院管理的新思路,不断提高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

医院连续三次荣获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并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国家卫生计生委患者满意度调查,我院在全国各大医院中位列第五,其中四个单项位列第一;2014年,在最具权威的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地级医院竞争力”100强榜单中,我院位居第五,是东北地区唯一进入榜单前十的医院;我院获得由权威机构中国医院协会评选的2014年“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称号,是大连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辽宁省内仅两所医院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报社授予我院“中国百佳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健康管理机构”;2014年,在省卫生计生委与健康报社联合评选的“百姓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活动中,我院以得票最多、省内三甲医院排名第一的优势获得此殊荣;2014年5月,我院代表大连医科大学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并以绝对优势获得总决赛最高奖项特等奖。在2014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大型调查中,我院位居全国12位。在“2014中国最具公信力医疗机构(三甲医院)”排行榜中,以全国第七名的优势居东三省之首。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拥有完整的医疗、教学及科研体系,在胃肠病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方面有先进的技术。科室现有医师33名,其中博士12名,硕士19名,留学归国人员3名。设有病房三个,内窥镜中心一个,年出院人数近3000人,床位利用率达100%以上,治愈及好转率达95%,诊断符合率达95%。胃肠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对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消化内窥镜室设备先进,年胃肠镜检查及治疗人数达2万人,开展20余项诊治技术,包括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及套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胃肠道息肉电凝电切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钳夹止血术等,多项治疗居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科研实力雄厚,在肝硬化干细胞移植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胆红素清除的相关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

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及辽宁省“十一五”教育课题、辽宁省及大连市科研项目等多项,曾多次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大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三等奖、大连市新技术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多项。


消化内镜科

 消化内镜科现有专职医师6人,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比例占33.3%。学科带头人宫爱霞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全国委员、辽宁省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学科建立了以消化道早癌诊治,诊治性ERCP、超声内镜、小肠疾病诊治等4个亚专业方向,基本涵盖了消化内镜的最新发展技术。

除了胃镜、肠镜常规检查以外,窥镜室还能做什么微创治疗?

目前消化内镜科开展的技术有:

超声内镜、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三腔喂养管或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胃造瘘术、银夹止血术、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或套扎术、食道或胃异物取出术、食道狭窄球囊扩张术、食道支架置入术、贲门失迟缓内镜下隧道技术(POEM)、贲门肉毒素注射术以及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一系列微创治疗,其中ESD、POEM、ERCP这三项手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一、内镜粘膜下剥脱术(ESD)

ESD简介:

胃肠道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胃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在肿瘤中致死率居第二位,胃癌发病率为14.1 /10 万,死亡率为10.3 /10 万。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0%。结直肠癌发病率14.2/10万;死亡率6.9/10万。而早期胃癌预后良好,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84%-99%。

正常的消化道粘膜经过癌前病变逐渐发展成癌需要一个过程。故早发现、早治疗癌前病变及早癌是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外科手术曾被认为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标准方法,外科手术虽然可以完全切除病灶,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平均住院天数25天,存在医疗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术后生活质量差等问题。对癌前病变、早癌寻求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是医生梦寐以求的目标。内镜治疗创伤小,既能保证肿瘤完全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化道早期癌选择内镜治疗已为越来越多的医生所接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日本首先开发了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技术,通过内镜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面积的表浅病变,是内镜技术发展的有一个里程碑。国内只有少数三甲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我院开展此项技术2年,是大连市唯一一家独立完成该项技术的医院。


新闻:

大医一院“掌上医院”上线啦!

 近日,我院“掌上医院”正式上线,百姓只要在微信公众号中查询并关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仅可以看到医院最新的医疗动态与新闻资讯,而且可以实现预约挂号、排班查询、报告查询等多项功能,同时,患者在该院所有的医疗信息都将自动归档,形成个人医疗档案,显示在“个人中心”中,为后续的医疗服务提供详尽而有效的完整资料。

     随着“掌上医院”的开发,我院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智慧医疗也将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诊疗服务。患者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个院区看病,可以通过“掌上医院”预约挂号、查询报告、查询看诊结果。较传统方式,应用“掌上医院”就医可以减少排队次数,节省看病时间。在我院实名制就医的患者,只需在微信的公众号一栏,搜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添加关注,即可做建档、挂号、查询报告等操作。如准备就医时,患者可在“自助服务”中,选择“排班查询”了解各科室每天的专家出诊情况,并可以直接预约。在就诊过程中,通过“看诊记录”可以实时了解候诊状态,合理安排就医环节。如在看病过程中进行了各类检查或检验,可通过“报告查询” 进行检查报告单和化验单的查询。
     “掌上医院”最大的突破,在于实现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以预约挂号为例,“掌上医院”的号源完全做到了实时动态,公开公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一院挂号难的老问题。“掌上医院”的另一个亮点就是“个人中心”——现代人虽然有了健康保健意识,开始有心保留个人医疗档案,但纸质文字资料难免有丢失或损坏,对后续的诊治带来不便,可能需要重复检查,加大就医成本,“个人中心”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用户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了就医经历,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都将自动储存在“个人中心”,这对于个人就医资料整理有重要的意义。今年我们有望彻底废除手写病历,实现电子病历,届时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所有的医疗信息都将自动存档,“掌上医院”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将更加详实。
     目前,“掌上医院”已经实现了“居民健康卡”联动,拥有居民健康卡的患者,预约挂号后可持“居民健康卡”在自助挂号机缴费取号,无需排队,更加节省时间。还没有办理“居民健康卡”的用户,可持二代身份证,到大医一院专门的窗口进行办理,也可以持二代身份证到建设银行全市的各网点办理。

“掌上医院”使用方法

1、打开“微信”,在“公众号”查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院官方服务号。

2、进入“自助就医”,点击“个人中心”,填写注册信息成为我院掌上医院用户。注册用户前提,患者必须已经在我院实名制就诊。如从未实名制就诊的患者,请到窗口持身份证、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证件挂号就诊。就诊后,即可注册成功。

3、“掌上医院”用户注册成功后,将为您提供预约挂号、专家排班查询、报告查询、看诊记录查询、候诊状态查询等自助服务功能。

4、同时“掌上医院”还提供医院概况、科室介绍、医生介绍、医院新闻动态、健康知识宣教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