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24-88504938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366号
介绍:
沈河中医院是沈阳较早创建的一所集医疗、护理、康复、预防、科研为一体的二级中医专科医院,沈阳市中医专家临床研究会挂靠本院,我院的中医疮疡外科被列为辽宁重点专科、沈阳市重点专科。
沈河中医院坐落于沈河区市府大路366号,建筑面积达4600平方米。现有职工132人,医务人员占93%,中高级人员占35%,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药师2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5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名中医1人,辽宁省名中医3人,编入国家人事部出版的《中医专家大辞典》2人。“皮肌炎临床研究”获科技成果、市科技进步奖。
沈河中医院年门诊量在30-35万之间,连续多年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物价信得过单位”、“老百姓信得过医院”。扩建后的中医院,以崭新的面貌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优美的医疗环境,全院职工以无比高涨的激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契机,在卫生改革的大潮中,坚持对患者的“十项承诺”,为振兴中医事业再创辉煌。
专家:
科室 医生
中医骨科 张玉平
中医内科 高奎泽 齐连仲 耿天益 王宝林 赵松 李德时 郑培林 王俊明 罗忠义 马中夫 陈宝刚 王丹
针灸科 范士玺 杜庆良
按摩科 骆桂明 赵德武
中医皮肤科 刘菊芳 李心红 李林 鲍旭 姚子芬 雍校军 程文彦
肛肠科 高洪惠
中医外科 袁田 张艳华 史容姣 王蒲宁 韩隆惠 付兰芳
中医妇科 李秀英
评价:
离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比较远,叔叔几周前看过,感觉就诊很满意,身体恢复的真不错,男科沈大夫非常专业,这次过去临检室检查设备崭新,检查环境有一点差。
离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很近,爸爸三个月前看过,感觉就诊还算满意,身体恢复的真不错,耳鼻喉科韩主任很速度,这次过去耳鼻喉检查设备比较好,休息区环境舒服。
前天去的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化验环境有点闹,离医院很近,钱老师看病还不错,做检查多面,奶奶恢复的稳定。
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分子生物室设备年月经久,医院诊疗环境吵得很。
整体来说比较认可。国庆的时候我和阿姨去的泌尿外科,王医师看后说的广泛,感觉比较认可,就是医院离我家的距离不算远,需要花费些时间,不过车还是比较多的。内科很先进看着比较新,阿姨觉得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较高。
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做内科检查的郑某非常不错,检查的化验单据都很细致,价格比较合理,对这次就诊比较肯定。
新闻:
沈河区: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
500多种常用药品“零利润”,数十万户家庭建立健康档案,上百名社区医务人员上门为居民服务……卫生事业关系民生,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让群众方便得实惠,是沈河区卫生事业大发展的根本落脚点。
近年来,沈河区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致力民生,崇尚务实”的执政理念,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全力抓好创新社会管理、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沈河区卫生局通过努力创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健康指数,探索出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医改沈河模式”;如今一个又一个医疗卫生“民生工程”建在了老百姓的生活圈内,全方位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创新理念,医改范本
补齐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
宽敞、明亮的诊室,无异味的观察室,配有舒适沙发的输液室……
“以前生病往大医院跑,不仅挤得不行,而且医疗费用太高,看病成了大难题。如今,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各方面设施也齐全,看病问题在社区内就能解决”。1月4日,沈河区居民冯国章老人走进沈河区新北站卫生服务中心,十几元的看病费用让老人感动不已。
“像她这样的70岁以上的老人,在基层的卫生机构可以享受到多项医疗优惠。”新北站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闫嘉平介绍说,近年来沈河区推行各种惠民医疗服务举措大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还使医疗界长期存在的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现象得到根本的遏制,病人成为最大的赢家。
沈河区支持卫生事业建设其范围之广、资金投入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仅2011年以来,沈河区新改扩建4个卫生服务中心、11个卫生服务站、50个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室;自109名健康管理员去年7月份下社区以来,沈河区医务人员逐步拉近了与社区和居民间之间的距离,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区共开展咨询指导82659人次,流动人口建档11628人次,随访90岁老人2921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25元标准。
“作为卫生服务部门,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沈河区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说:“卫生系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创建人民满意的卫生服务事业。沈河区各医疗机构着眼提高群众就医的温馨感、舒适感和尊严感,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
自2008年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以来,沈河区政府累计投入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近三亿元,先后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空气消毒机等基本设施设备,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就医环境,更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管理和诊治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沈河区在沈阳市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沈河区通过一系列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观念和发展模式不断转变,社区卫生服务重心实现了由基本医疗向公共卫生服务的转变。为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沈河区对500余种常用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药品统一采购和配送。从2008年4月到现在,累计让利居民约三千余万元。
“社区医生经常到家巡诊,对我的身体状况非常了解,能很快确诊,对症下药,省时省力又能少花钱,自己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1月3日,沈河区低保户张昭丹大爷走进沈河区爱心惠民慈善医院,张昭丹大爷做完全身检查享受多项优惠减免医疗服务。
“沈河区政府投入巨资保障特殊群体得到最温暖、最省钱的医疗服务。一名低收入患者来就诊,一百元钱的药费,通过多项惠民政策的减免,个人只需要花二十几元。来惠民医院看病,患者可以享受到意想不到的实惠;在沈河区居民有病往基层医疗机构跑,已经成为常态。”沈河区爱心惠民慈善医院院长刘莹晖介绍说,目前该院门诊患者个人自付比例从61.44%降到24.29%,住院患者从58.16%降到11.17%。目前,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体到惠民医院就诊享受“六免六减”优惠政策的同时,在药品零差价基础上实行3折收费,此举大大为困难群体缓解了看病贵难题。
创新服务,一心为民
立体化卫生服务模式 全方位保障居民健康
在新北站卫生服务中心,每周都有来自于医大二院的著名专家到这里坐诊,患者们满意地说:“这些专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就医难题,还可以帮忙联系大医院治疗,老百姓不用走远道,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2012年沈河区探索社区卫生双向转诊服务,该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去年4月24日正式与市红十字会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双方制定了工作方案、流程,对转诊患者的辅助检查费、住院床费等有一定的优惠,真正实现了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到目前已上转病人553人次,下转2108人次。
如今,在沈河区各街道内,区卫生局正在建设“一站式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创新社会化管理的又一个创举。一站式卫生服务体系将把涵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心理等各环节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带到社区,并分别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开展培训、咨询等工作,形成创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作为一名精障康复者,我的画能卖出几千元的高价,实在是太意外了,我们从心里感谢康复站的工作人员!”2012年12月初,沈河区举办第三届精障患者书画手工艺展活动,此次活动是三届以来作品数量最多、种类最多、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参赛人数达343人,共上报11个种类715件作品,筹集义款近3万元;沈河区先后对区内520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完成了登记筛查、诊断评估,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病患者资料库1892人。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沈河区还开展了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管理,该区对6年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分析,申报“沈阳市科技成果奖”,并召开了“沈河区社区卫生服务高血压防治工作研究成果鉴定会”,与会的各位专家对该区推广高血压俱乐部工作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达到了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目前该区共发现高血压病人37266人,糖尿病人13029人,通过全区建立的37个高血压会员俱乐部这一活动平台和健康教育大课堂,登记管理率均达到100%。
中华医药、博采众方,沈河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沈河区高度重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全区制定了《沈河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辟出了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立了中医科、中药房、理疗康复室等。开展八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和不少于300种的中药饮片,并为居民患者提供煎药服务。
目前,沈河区所有的卫生服务中心、50%以上的卫生服务站,已开展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复发病,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社区康复体系。沈河区现已通过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专家组评审。
医疗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医疗人才的培养,为打造一支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结构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沈河区定期组织部分医护人员轮流、分期参加省、市学习培训,到去年底,该区共选送了493名全科医生参岗位培训……
成果是显著的,成绩是喜人的。如今沈河区卫生系统先后获得:沈河区中医院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状,沈河区在参加的全国社区慢病知识挑战赛中获得全国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在“迎全运卫生监督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并被市卫生局授予“卫生监督先锋号”的光荣称号,其中单项二人获第一名并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沈阳市健康教育所举办的“沈阳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市卫生局举办的全市医院财会制度知识竞赛活动中,沈河区卫生局代表队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先进集体,并夺得个人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
创新体制,贴近民生
医疗资源倾斜基层 拓展服务职能 健康管理全覆盖
沈河区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正在从“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保障群众不生病、少生病。”除了看病以外,沈河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健康管理职能,服务方式向上门服务和主动服务转变。
近年来,沈河区组建了79个责任医师团队,分片负责全区各个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医师不仅要为所服务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还要对于有慢性病的患者及时跟踪、回访,医护人员的手机号码向社区居民公示,沈河区还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社区医师述职”活动。
社区卫生网格化服务管理是沈河区卫生局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管理体制,此举就是将每个社区分成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约1000户左右居民,实行“定人、定位、定责”全天候的卫生管理和服务。“网格医生”将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到各社区重点人群每一户居民,特别是对一些较偏远及老弱人员较集中的社区,加强了巡诊力度,赢得了治疗最佳时间。
在国家新医改方案中,提出将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体检。其实,沈河区早已先行一步,沈河区已经连续7年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逐渐增加项目,由原来的6项增加到现在的十余项,沈河区还为90岁以上老年人配备了家庭医生,签订家庭医生契约合同,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目前该区已为数十万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为了让健康档案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沈河区2009年末成立沈河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单独为医疗机构搭建了卫生专用网络平台,该区先后投入600余万元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辖区居民健康状况,科学、规范管理慢性病人群,已形成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医疗、社区重点慢性病管理的全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