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曙光南路4号
电话:(0517)87063066
相关新闻:
淮安94万人有了签约家庭医生 到2020年有望全覆盖
日前,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2016年将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事实上,淮海晚报记者从我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了解到,早在几年前,淮安已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主要针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及用药指导、就医预约登记服务、转诊服务等。据了解,目前,全市共组建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服务团队5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服务团队159个。主城区有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具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条件,覆盖率为91%;县区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实事项目,覆盖率100%。全市在重点人群中免费签约938578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20%左右,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签约率达63%左右。
在“就医难”、“看病贵”的现实背景下,签约家庭医生能带来什么改变?如何保障医疗质量?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利
【居民就医更便利】
上门服务
看病无需排队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清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淮安市城中人民医院)的两名医护人员来到了华城小区。
在65岁的吴亚泽阿姨家里,责任医生王小凤登记了吴阿姨家所有家庭成员的信息,给吴阿姨及其家人测量了血压,测量发现吴阿姨属于临界高血压。王医生表示,临界高血压是指血压值在正常血压与确诊高血压之间,具有一定的高血压风险。于是,王医生询问了吴阿姨的饮食、作息习惯,是否有家族高血压病史以及有无不良嗜好等后,给吴阿姨建立了一份家庭健康档案,并进行了危险因素评估和健康指导。指导建议包括如何调整不合理生活习惯、每周运动频率等,十分全面。
吴阿姨很享受这种签约式服务,她说:“以前觉得血压还不是太高,就懒得去就诊,现在社区医生上门服务,不用挂号排队就能有效监测我的身体状况,还可以向他们打电话咨询,觉得特别方便。”
据了解,清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3年10月份全面启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旦签约,终身保障。”相关负责人陈永峰表示,一般的健康家庭,家庭医生团队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有慢性病病人的家庭,则视情况提高随访频率。“比如按高血压危险等级分类的话,如果病人达到三级,属较严重,一周就要安排1至2次随访,实时监测病情。当病人如有需要,我们要随叫随到。”
为签约居民提供主动上门、全程服务等,这是家庭医生为居民就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健康管理
可长期监测病情
淮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0年开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成立了1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个团队服务1个社区,截至目前,与中心签订了“健康服务协议”的家庭占到75%以上。
据该中心副院长徐婵介绍,社区每户家庭都可以与家庭医生团队签订“健康服务协议”。不过,从现阶段情况来讲,家庭医生的服务重点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病人和行动不便的人,长期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
家住淮海花园小区的夏女士今年65岁,她的丈夫王先生十几年前因脑溢血左侧肢体偏瘫,平时扶着墙也只能勉强走上十几步,行动不便。此外,王先生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听力和视力也不大好。
夏女士告诉记者,与淮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健康服务协议”后,家庭医生团队每周至少来一次,给她们量血压、做检查,还给老伴做康复指导。与夏女士签约的责任医生张锦告诉记者,家庭医生团队会定期访问签约家庭;每半年还会上门为他们免费健康体检一次,包括心电图、B超、生化检查等项目;对老年人、行动不便和患慢性病的重点人群,家庭医生团队还保证每个月至少上门服务一次,为他们检查并提供医疗康复指导。
事实上,家庭医生的重要职能,就是在平时生活中提供日常健康评估、家庭护理、康复指导、远程健康监测等服务。对社区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慢性病病人,还可给予办理家庭病床服务。“总的来说,家庭医生提供的可以说是一种‘从生到死,连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徐婵说。
【多种办法解困惑】
费用难题
上门服务免费
据了解,清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是免费的,哪怕是相对复杂的家庭病床,也仅需支付床位费和病人治疗中所需的药物费用。这让负责人陈永峰有些担心,在他看来,目前的工作对家庭医生缺乏激励。他告诉记者,目前清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仅有8人,如签约病人越来越多,这8名医生的精力肯定跟不上,“服务跟不上就会让市民误解,毕竟这种免费签约的医疗很廉价。”
此次七部委发出的《意见》提出,要健全签约服务收付费机制,合理确定签约服务费,并明确,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摊。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市卫计委与市物价局结合淮安实际,研究制定了“淮安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此前已在多个县区试点,将于近期正式发布。其中制定了4个差别化有偿签约服务包,给居民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提供“私人定制”,供各社区医院选择使用。
人手不足
信息化水平低
除了收费问题,信息化水平低导致的人手不足也是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临的另一大尴尬。就以清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按规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组成。陈永峰表示,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本就有限,这样一来,全科医生和护士工作量就都比较大。
据陈永峰介绍,中心每一位签约患者都要建一份健康档案。“由于2013年我们就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所以很多健康档案是几年前做的。几年之后,很多家庭档案里的人口信息、疾病信息、健康信息有非常大的变化。由于信息化水平还不完善,我们中心靠人工不断核实和更新患者信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担心目前的信息化水平并不足以承受过多的签约要求。”
对此,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对签约服务对象主要健康信息的自动收集更新与互联互通,的确能使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真正活化起来。“目前,淮安的综合健康管理平台还不健全,不过已有县区正在建设,距离全面推广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专家免费的医疗服务”
昨天下午,淮安市淮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前来求医问诊的患者熙熙攘攘,医护们异常繁忙。原来该中心请来了一批省医疗专家、教授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诊疗和就医指导。
义诊专家共15位,来自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肿瘤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省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等省内著名医院、大学,包括神经内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儿科、肿瘤科、麻醉科、中医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的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以及公共卫生专家。
78岁的潘如珍老人两膝关节疼痛多年了,听居委会通知说淮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省级专家来义诊,昨天一吃过午饭,她就带着以前的就诊记录来到了该中心。记者见到她时,南京鼓楼医院的戴玉田教授正在为她仔细诊断,并给她开了用药方子。在三楼的儿科诊室,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不满一岁的孩子求诊于专家。三天来孩子一直拉肚子,挂了水也不见好,这可急坏了全家人。省人民医院的秦锐教授针对症状,指导孩子口服用药,并建议补充一段时间的肠道益生菌。看病之余,教授看到孩子头发稀少并且黄,指导年轻的妈妈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锌。
在口腔科,朱先生推着腿脚不方便的母亲急匆匆赶来,母亲前些年安上的假牙最近出现了问题,正好请专家“仔细瞧瞧”。“老百姓平时接触医疗专家不容易,特别是年迈的老人,这次淮东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请来这么多专家,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免费的医疗服务,真正是方便、实惠!”朱先生高兴地说。
“考虑到社区居民中慢性病、疑难杂症比较多,这次请了15位省医学专家和教授来中心义诊,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专家服务。”淮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王子林向记者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在半天的义诊中,医疗专家和教授们为约300名居民提供了诊疗和就医指导。
江苏省淮安市二院医疗集团组建一周年
走出协作共赢新天地――江苏省淮安市二院医疗集团组建一周年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响应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要求,与2010年7月29日成立由8所基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盟的淮安市二院医疗集团,通过一年的运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集团已发展到14家,走出了一条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分工协作共赢的新路子。
为实现预防、保健、社区全面发展的目标,淮安市二院利用自身优势,与社区卫生机构进行协作,该院本着以管理和技术为纽带,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了以下九条措施:1、 建立医疗机构管理信息平台、互动信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高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效益;2、 建立医疗技术合作平台,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提高医疗水平,促进医院发展;3、建立学术交流制度,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创新,全方位培训人才,组建学科梯队,促进学科建设;4、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有效实施双向转诊制度;5、实施资源共享,集团成员间可直接开据检查、检验申请单,特殊情况优先检查、检验,及时反馈检查、检验报告;6、 医疗集团成员间优先接纳转诊病员就诊住院,并给予医疗集团约定的优惠待遇;7、集团成员间加强科研协作,进行科技创新;8、集团内提供医疗设备故障的诊断和维修,尽可能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9、集团核心医院定期、不定期派专家到集团成员医院坐诊和查房。
集团组建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建立了医疗技术合作平台。根据集团成员单位需求,医院每周按排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到社区坐诊,目前已累计派出260名专家,提升了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有的中心已建成省、市卫生服务示范单位;二是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医院通过学术交流、讲学、办班及免费进修等形式,为基层人员“充电”,提高了卫技人员的业务技能,同时也让他们及时了解了最新医疗动态;三是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医院开通了4条绿色通道:1、社管办负责转诊服务;2、客服中心全程住院服务;3、直接转入病区住院;4、职能科室挂钩就医服务;极大地方便患者大病顺利住进医院。据统计,从各中心、站转诊病人以30%速度递增,从各县区转来的新农合病人也在不断增加,真正做到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四是实现了是医疗资源共享。开设了检查、检验直通车,方便患者就诊。集团成员单位医生可直接开据各种检查和检验单,来淮安二院检查。现已检查800余例;五是开展了社区健康教育讲座。根据集团单位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专题,目前已安排讲座6场,受益人数逾千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六是对集团成员单位进行全方位指导。医院定期派出专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疗质量、护理、感管、病案等工作指导,现已对淮西、长西、淮钢、淮东四个社区进行指导;七是集团内实行例会制度,每月一次例会,对集团内工作进行汇报和总结,协调解决集团内相关事宜。八是实现了后勤保障资源共享。集团的组建,为集团内单位设备维修、保养提供方便,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