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盐城市迎宾医院网上挂号_盐城市迎宾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盐城市迎宾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515-8406953

地址:     盐城市盐南东路12号

介绍:

盐城市迎宾医院是经盐城市卫生局批准设立的二级非营利性医院,并经盐城市红十字会冠名为“盐城红十字会迎宾外科医院”。

盐城市迎宾医院东临迎宾南路,北面盐南东路,西近解放南路,交通便利,院内环境优美。医院为市区南部最大的医院,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专科特色的现代化医院


相关新闻:

老人两次血检数据相同 盐城迎宾医院配合调查

盐城的刘大爷因高血压,自2012年起,一直在该市一家名叫迎宾医院的民营医院做检查,结果显示,刘大爷的血粘度偏高,因此一直服药。可服药后,检查数据显示,病情没有好转。心存疑虑的刘大爷将迎宾医院给他出具的两份血液粘度化验单对比发现,时隔一个多月的两张化验单,三十项指标结果竟然相同,连小数点后两位都完全一样!再一看,去年的5张尿检化验单结果也一样。昨天,盐城迎宾医院向扬子晚报记者表示,该院已积极配合卫生主管部门调查,结果近日会公布。

两份化验报告时隔一个月 数据却惊人一致

年过七旬的刘大爷患有高血压20多年,每年都会例行体检。两三年前,在盐城迎宾医院查出血粘度偏高后,之后几乎一个月就去查一次血项。为了尽快缓解症状,刘大爷长期服药至今。

今年3月28日,刘大爷再次到盐城迎宾医院例行检查,29日化验结果出来后,血粘度还是像以往检查的一样高。经医生朋友提醒,刘大爷找出今年2月份的血粘稠度化验单对比了一下,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扬子晚报记者看到,这两份盐城迎宾医院出具的“血流变检验报告单”,除了送检医生、检验日期和报告日期不同之外,三十项化验项目结果连小数点后两位都相同。

刘大爷赶紧到盐城市一家三甲医院进行了相同的检查,发现自己的血粘度已完全合格。

刘大爷又从家中又翻出了去年5月份至8月份的尿检化验报告,时间分别是5月22日,5月29日,6月17日,7月18日,8月1日的五次尿检报告,数据竟然也是一模一样。这对于一直依赖检验报告治疗的刘大爷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医院承认有问题 正配合主管部门调查

3月29日下午,刘大爷带着化验报告单来到医院化验科,找到该科王信林主任。王信林告诉他,医院电脑设备坏了,测出来的相关数据,上传不到服务器上,打印出来的全是母板的数据。“每天前来做检查的至少有几十号人,电脑这么长时间坏了,受害的肯定不是我一个人。”刘大爷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盐城市盐南东路的迎宾医院,被告知王信林主任休息不上班。一位知情的医生透露,该院于上个月刚卖给上海一个投资集团,而刘大爷的雷同报告单一事,是以前医院领导人在职时出现的差错,和现在医院的领导无关。

该院一位刘姓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卫生部门已介入调查了两个星期,会给一个公正的处理意见。“我们积极地配合卫生主管部门的调查,医院就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很坦然接受这个问题。”

在记者提及是否是因设备导致相同化验单,对方称,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和医院相关科室的管理和个人的职业素质都有关。

卫生局调查了三次 结果还要等一等

4月3日,刘大爷整理了一整套完整的投诉材料,提交给了盐城市卫生局,到现在还没有回应。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盐城市卫生局,办公室一位姓张的主任告诉记者,医政处已经组织相关人员正在调查,何时有结果?张主任表示得问医政处,“处理需要一个过程。”

而盐城市卫生局医政处一位自称是从某医院借调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负责人不在。发稿前,记者辗转联系上医政处的戴处长,对方表示,对于此事他们分三次进行了检查。对于是否是因为电脑设备问题,及是否有其他患者和刘大爷有同样遭遇,对方一直强调结果没有出来,尚没有准确说法。“正在调查,专业性很强,还没有最后准确的回答,要等结果,定下来会说的。”

多说1句

医院“有病”也得狠狠治

去年5月到现在,将近一年了,医院都没发现,或者发现了没解决这个问题,不免让人联想:院方是真不知道还是有意隐瞒,或者是故意造假,编造虚假检验单骗人花钱“治病”?迎宾医院认错,但目前问题是否解决、或者如何解决,仍未明确。

医院“有问题”讳疾忌医,那老百姓还可以求助于监管部门来治治医院的“病”。遗憾的是,尽管早在本月初刘大爷就已经向盐城市卫生局递交了投诉材料,但直到昨天,该局的调查结果还要等一等——可是,那些去迎宾医院看病的患者又该怎么办?

笔者注意到,盐城市卫生局早在去年8月就发出了《关于开展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12月又发出了关于印发《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医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要“纠正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笔者认为,如果院方涉嫌故意造假,这样恶劣的情节,有关部门不仅要对其整顿,更应该严惩——这不是一般的欺骗,而是直接危害患者健康,或者影响疾病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盐城大病医保让重病患者重获新生

截至目前,盐城市大病医保制度已完整实施两个自然年度,基本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切实减轻了众多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让他们在历经病痛劫难之余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据了解,去年该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共惠及7951人,补偿共计4277万元,补偿率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平均提升7.92个百分点。

政策倾斜力争精准扶贫

盐城毓龙街道的小张身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日常生活靠低保金和父母微薄的收入艰难维持,尽管家境已十分拮据,每年还需支付大量的医疗费用。小张多次病重入院,整个人心灰意冷,及时的大病保险为他灰暗的人生照进了一丝光亮。

盐城市医保中心主动伸出爱心之手,及时将小张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保障范围,依靠财政补贴其保费支出,使小张得到继续治疗。出院后,小张拿到了大病保险再补偿的14.25万元,深有感触地说:“要不是大病保险,我对人生都不抱希望了。”

“大病保险作为‘扶贫’、‘脱贫’体系中的重要举措,如何做到更为精准、更加有的放矢,是这项政策日后完善的方向。”盐城市医保中心负责人介绍道:“提升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对弱势群体进行重点帮扶,是达成‘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这一政策初衷的正确路径。”

同步实施彰显制度公平

今年刚满40岁的黄先生在2014年被确诊白血病,之后辗转上海、南京等地治疗,两年的时间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原本富足的家庭经受着财力和精神两方面的巨大冲击。得知职工也有大病保险之后,黄太太终于放心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照顾丈夫身上。

去年底,前来代办报销事宜的黄太太感激地说道:“我爱人的病情最近稳定不少,这还是多亏了你们实行的职工大病保险制度,这次报完的钱又能支撑下一段的治疗了。”据了解,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大病保险对黄先生2015年医疗总费用个人自付部分补偿了20.17万元,最终报销率达87.60%,报销比例提升了9.30%。其实,盐城市大病保险政策在实施初始就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同步执行,实行同样的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让广大重病参保患者能公平地享受到普惠的政策保障。

实时结算免除后顾之忧

家住盐城市文峰街道的商大爷去年3月突发脑溢血,经第一人民医院抢救,虽然脱离生命危险,但身体出现了一系列后遗症,在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护理,每天一万多元的住院医疗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讲可谓是沉重的负担。商大爷一家对高额医疗费用一筹莫展,当了解到盐城市大病保险政策后,实实在在松了一口气。

盐城市实施大病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同步结算,商大爷出院刷卡结账时,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8.48万元的基础上,大病保险对这样的重病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又补偿了25.60万元。商大爷的家属激动万分:“本来以为基本医疗保险报完了,剩下的好几十万都需要自家到处凑钱,没想到现在又报了这么多,大病保险对我们的帮助真是及时啊!”


盐城:供给侧医改提升小康质量

盐城医改,持续为小康建设积攒“健康分”——去年,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综合得分及民生幸福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满意度指数得分,均列苏北第一、全省前茅,其中医改惠民权重颇高。

去年12月,盐城代表江苏接受国家“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评估”。领队的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朱宝铎对记者说,盐城以强基层为重点的医改,方向对、举措新,群众得实惠,有推广意义。

“盐城始终把加大农村医疗资源有效供给,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医疗均衡化,作为建设高标准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市委书记朱克江总结道。

3年12亿,加大农村卫生硬件供给

820万人口农业大市盐城,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民生自觉,建阵地、强基层,构建“苏北领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好医院看病。

率先全面启动省定标准化乡村医院建设。早在2014年10月,该市《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就明确:从2015年到2017年,通过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和市财政贴息方式,投入近12亿元,对全市基础设施薄弱的157个乡镇(社区)卫生院、1193个村(社区)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到2017年底,40%乡镇卫生院、6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达到省示范标准。如此高标准的投入建设规模,在全省不多见。

“民生工程能快则快,3年目标肯定提前实现。”市卫计委主任徐杰介绍,去年,市政府将50个乡镇(社区)卫生院、456个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倒排时间进度。市里先后召开6次现场专题督办会,整体推进。到去年底,投入近4亿元,分别超额116%和219%,完成58个乡镇(社区)卫生院和999个村(社区)卫生室建设任务。

面广量大的村卫生室,是达标升级重点。去年,东台市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59所、改扩建166所、完善95所村卫生室,全市超八成村卫生室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同时,对标准和重点村卫生室分别按2.5万元和4.65万元进行医疗设备“标配”,基层医疗均衡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受到省卫计委主任王咏红批示肯定。

如今,盐城市“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省级示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数量均列苏北前茅,从一个侧面说明基层服务网底建设迈上新台阶。

建医联体,加大农村优质医疗供给

医院好建、医生难请,如何让大医院名医到乡村坐堂问诊?盐城借力卫生信息化,鼓励市县两级医院上联省城大医院、下挂乡镇卫生院,组建医疗联合体,通过远程诊疗和人员、技术、管理“三下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瞧上“好医生”,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

市级医联体重在解决疑难病症,预约转诊。去年11月,省危急重症远程诊治网络医院、省人民医院冠心病中心盐城分中心同时在市中医院挂牌。该院又牵头县乡45家中医院,组建全省首个市级中医联合体,让群众就近享受中西医结合专家服务。

县级医联体重在精准诊治多发病,示范带教。盐都区主打特色专科“牌”——以区人民医院即市第三医院为核心组建医疗集团,市三院骨科、肾内科、肿瘤科等6个特色科室,分别结对帮扶6个镇和社区医院,科室主任兼任基层医院业务副院长,并配套“1+X”服务团队。两年内,要在6家基层医院打造出省级特色专科。

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县建湖,先后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组建3个医联体,覆盖全县16个镇卫生院和272个村卫生室,并建立远程会诊、临床检验、病理影像和消毒供应“四大中心”,促进县镇诊疗一体化,使基层首诊率迅速上升。去年,县域就诊率达到近90%,病人外转诊率下降7.2%;镇级床位使用率上升到70%,而县、镇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30元和320元。

村医签约,加大农村创新服务供给

面对农村外出务工增多、老龄化加剧现状,盐城积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为全国医改探路。

全国推广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就发轫于大丰,还赢得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全国农村基层卫生大会上点赞:“盐城村医把服务承诺与责任结合起来,把治疗与健康管理结合起来,使百姓少花钱少得病,村医也实现由‘赤脚’到‘穿皮鞋’的转型。全国都要以此为方向,为实现2020年每个农村家庭有一个合格家庭医生打好基础……”

“定期上门、随叫随到”,叠加服务。去年,全市已有50多万农民签约了乡村“家庭医生”,为其常年提供健康管理和规范诊疗。大丰区又推出居家养老医疗保健签约,拓展服务内容。该市还在大丰、盐都、亭湖区启动家庭医生制度示范中心建设,城乡联动,为群众提供更多便捷连续、低成本、个性化医疗服务。

为弥补村医力量不足,响水县以村组为网格单元,在老党员、老村医、老干部、老教师中选聘网格长,即村医助理,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这一创新举措得到省政府领导肯定。

为了加快村医“洗脚进城”,该市率先探索“乡编村用”“协议入编”等管理模式,首次将61名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稳定优化村医队伍。积极争取政策,计划5年内免费为农村定向订单委培1000名医学生,创新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村医素质高低,决定供给服务能力大小。今年,我们把‘村医强基’作为医改攻坚工程,扎实推进,力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