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网上挂号_扬州市妇幼保健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yzfybj./

地址:扬州市国庆路395号

电话:0514-87361195

挂号须知

初诊病人请购买门诊病历,并认真填写病历首页,复诊病人请自带病历。医保病历照常有效。

挂专家或普通号,请您告知挂号室人员您所选择的医生。门诊各楼层均可挂号、收费。复诊仍须挂号。

军属、残疾人及其它优抚、慈济对象,请挂号后到“一站式”服务中心退回减免款。

“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您提供导诊、咨询、预约挂号和便民服务等。

作息时间:

上午 7:45—11:30

下午 14:00—17:30

夏季:

上午 7:45—11:30

下午 14:30—18:00

急诊:24小时值班

如有变化以大厅公示为准。


惠民医疗服务内容

一、功臣就医五免八减半

功臣指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烈属、革命残疾军人和1954年10月31日以前服现役的在乡老复员军人。

五免——免挂号费、肌肉注射费、普通门诊诊查费、急诊监护费、出诊费。

减半——收取普通针刺收费、普通灸法收费、临床检验收费、普通透视费、B超常规收费、手术费、普通病房床位费、常规

心电图检查收费。

二、军人、随军家属及未成年子女就医二免八减半

军人、随军家属及未成年子女仅限于住扬部队军人和批准随军的家属及未成年子女

二免——免挂号费、肌肉注射费。

减半——收取普通针刺收费、普通灸法收费、临床检验收费、普通透视费、B超常规收费、手术费、普通病房床位费、常规心

电图检查收费。

三、低保就医费用优待减免

特困职工就医时,免收普通门诊诊疗费;治疗费、大型医疗设备﹙含CT、核磁共振、DSA、ECT、彩色B超、PET等﹚检查费

按规定标准减免30%;住院治疗的,其住院诊疗费、床位费减半收取。

四、老年人挂号减免:老年人凭老人优待证就医减免1元钱挂号费。


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便民服务项目

一、便民措施:

1、免费提供针、线、剪刀、笔、一次性纸杯、卫生纸等;

2、免费提供开水、雨具;

3、替就诊者寄存保管物品;

4、免费发放计划生育避孕工具;

5、为外地患者邮寄检验报告单;

6、进行电话预约、网上预约服务并联系相关科室和医生;

7、免费提供轮椅、平车;

8、全程陪同外商、贵宾就诊;

9、陪同协助病情较重、年老体弱、伤残及行动不便者就诊;

10、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并护送至相关科室住院;

11、协助急危重病人去相关科室先就诊,再补办有关手续;

12、对有特殊需求的病人,如退药、补处方、补发票,协助办理;

13、为持有老年优待证的老年患者办理挂号费减免手续;

14、为扬州市功臣、军人和随军家属以及未成年子女持有双拥办、卫生局联合颁发的医疗优待证的患者办理相关费用减免手续。

二、咨询服务项目:

1、医院特色介绍、科室电话、所处位置;

2、专科、专家门诊时间;

3、健康知识、母乳喂养知识;

4、疾病相关知识咨询;

5、孕产期营养及检查事项;

6、孕前准备、婚检咨询、不孕不育相关检查咨询;

7、婴幼儿日常护理、喂养、异常情况等知识的咨询;

8、解读检验报告单;

9、预检分诊;

10、抽血、摄片、B超等检查前准备工作咨询;

11、检查、化验、手术、住院等相关费用问题的咨询。

“一站式”联系电话:87361181


介绍: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1年,1996年与妇幼保健所合署,2009年成为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等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医院占地面积22亩,坐落于风景秀美的瘦西湖景区东南,与史可法纪念馆和东关街隔街相望。在职职工75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9人,博、硕士研究生33人。年门诊总诊疗50余万人次,出院1.8万余人次。

近年来,医院围绕“彰显妇儿特色,深化学科建设”,在专科特色上狠下功夫,建成了具有妇幼保健特色的“婚检医学中心”、“妇女保健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节育技术中心”、“围产保健中心”、“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保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和“儿童保健中心”,着力于保健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妇女儿童为核心的医疗保健服务。

作为市区唯一的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医院产科年分娩7000余名新生儿。首创扬城居家式分娩环境,重视家庭的参与和选择,广泛开展无痛分娩、水中分娩,产前筛查(诊断)、孕前保健,产后康复、哺乳质量监测,并面向社会开展婴儿游泳等服务。妇科设微创、肿瘤、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宫颈病诊治等亚专科,广泛开展宫(腹)腔镜、盆底康复等项目;新生儿科配备中央监护系统、急救转运车等设备,面向全市及周边地区开展急救转运,抢救成功率达省市先进水平;生育技术科设层流手术间和实验室,成功为多个不孕不育家庭实施了“夫精人工授精”术;生殖健康科为“全国‘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示范门诊”,并首批成为“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

近年来,医院发展势头蓬勃,先后成为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妇产科医院联盟”会员单位、“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医院、中国医师协会首批“临床营养师(围产)示范基地”。

继“江苏省新生儿筛查中心扬州分中心”、“扬州市产前筛查(诊断)中心”、“扬州市儿童保健中心”三个区域性中心先后落户我院后,2014年,医院又被确认为“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技术指导单位”、“扬州市新生儿急救中心”,并正式成为“扬州市妇幼保健联合体”龙头单位。

医院将秉承“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妇幼卫生方针和“求精、求新、求实、求诚”的医院精神,努力营造环境温馨、流程便捷、价格合理的就诊氛围,全心全意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推荐科室:

儿科

普儿科为我院一级科室,现有医务人员36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以上医务人员10名,中级技术职称医务人员9名。科室设有普通门诊、儿科专家门诊、哮喘门诊,病区分别设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VIP病房等,病房设施齐全,充满童趣,并设儿童活动乐园,能满足不同层次住院病人的需求。

普儿科服务对象为扬州及周边地区的患儿,诊治范围包括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系统疾病等。该科多年来成功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多例,以及呼吸循环衰竭、休克、败血症、脑炎、抽搐等重症病例,成功诊治多例疑难与罕见病例。随着医院的改造与建设、大型设备的添置、检查项目的增加,也为儿科疾病诊治提供良好的条件。


新生儿科

002年,新生儿科被批准为扬州市首批重点专科,目前其学科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全省先进行列。

新生儿科为我院一级科室,现有职工42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医务人员9名,中级技术职称医务人员9名。依照国际标准进行新生儿病房设计,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普通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隔离病房、X线摄片室、探视接待室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生儿科不仅拥有合理的医护人才梯队,而且设备先进,实力雄厚,配备有多台开放式红外抢救台,多功能监护仪及中央监护系统、CPAP机、进口呼吸机及高频呼吸机、蓝光箱、进口可移动式蓝光床及婴儿暖箱、进口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及微量血糖仪、移动式床边摄片机、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空氧混合装置、氧浓度监测仪、脉氧仪、婴儿高压氧舱、输液泵、彩超、CT等专业诊疗抢救设备;“新生儿急救中心”配备急救转运专用救护车,车载转运暖箱、监护仪、输液泵、低压吸痰器、复苏设备、吸氧装置、急救呼吸机等等一系列抢救设备。


新生儿科技术优势明显,具有专科特色。可进行各种危重新生儿的监护,开展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早产儿呼吸衰竭,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胎粪吸入综合症、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光疗及换血治疗,以及早产极低体重儿或超低体重儿开展外周介入中心导管(PICC)进行全静脉营养治疗,张力性气胸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可应用高压氧舱技术对窒息和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及早期干预。

多年来,新生儿科共救治各种患病新生儿数万例,包括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新生儿休克、呼吸衰竭、新生儿硬肿症、破伤风、新生儿溶血病、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

自2000年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以来,先后收治了1000多例急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达98%,并成功救治一例体重仅980g的超极低体重儿。NICU的监护水平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达省内、国内先进水平。

新生儿救治中心

新生儿救治中心自2004年2月成立以来,已建立有一支出诊反应迅速、技术精湛、转运救护设备先进的新生儿专业医护救治队伍,提供对危重新生儿的院前急救,包括高危孕妇分娩、术前新生儿复苏及转运途中监护救治服务。5年多来先后与周边50余家基层医院建立了急救转运协作关系,辐射半径达100多公里,目前已转运危重新生儿达1300多人次,为急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近年来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获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


专家:

科室     医生

妇女保健科     陈华 姚祥根

儿科     戴小燕 王艳晴 刘素琴 叶冰松 周波 张燕萍 方晓琴 胡晓玲 魏蓉美 张坤明 徐晓群 单宁玲 张国芳 徐苏东 童淑英 陈智 谈绍安 尤传利

生育技术科     沈桂红

内科     徐咏梅 周晓勤

麻醉科     左美娟

生殖健康科     张华 洪菊生 周大国 祁天寿 任卫娟

群体保健科     王静

功能检查科     宋菊芬

病理科     张平 施丽芳 施莉芳

肛肠科     沈常平 魏占平

儿童保健科     王晓平 魏声华 于伟平

妇科     仇姝 赵晓雯 黄涛 程燕 魏桂兰 张玮 吴剑斐 陈灿明 王兴东 诸葛末伊 徐鸣 沈桂红

超声科     胡义刚 尤沛 刘茂功 周凯

青春期保健科     阮衍泰

新生儿科     吴新萍 陈晖

普通外科、儿外科     马达

产科     夏继红 顾小燕 陈新 顾春美 黄靖冰 孙星砚 顾晓燕

骨伤科     王加宽

放射科     季亚平 赵晨 叶晓蔚

乳腺科     杨晓红 史敏


新闻:

同胞们、亲人们,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2013年10月,由我市及无锡、泰州三市医务人员组成的第11期援助圭亚那医疗队队员于南京集训,培训外交礼仪、业务技能,强化英语学习。为期8个月的集训结束后,2014年6月,医疗队队员背负行囊、驰援友邦,远赴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南美国家圭亚那,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开始为期两年的援外生涯,书写他们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16年1月,医疗队队员终于迎来了两年援外工作期间唯一的一次探亲机会,重返故土,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亲人的身旁。

2月23日下午,我院在第一会议室召开了“援圭医疗队队员回国交流会”,全院护士长以上管理干部、部分临床医护人员及援外人员家属参会。副院长何晓燕主持会议。

副院长何晓燕简要介绍了援外医疗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意义。1963年起,我国派出赴阿尔及利亚的第一支医疗队。53年来,一批批援外医疗队队员远渡重洋,为第三世界人民健康、国家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医疗队员们在充分展示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国风范的同时,为构建中国改革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援外妇产科医生、院妇科主任张玮首先发言。张主任以“令人难忘”、“历经困难”、“非常痛苦”、“收获很多”作为报告的开篇之词,对圭亚那之行做了精炼的总结。随后,从口语交流、专业技术、业务开展、生活起居、集体活动、国际交流、领导视察慰问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援圭之行的体会和收获。

初到林登医院,受到圭国总统、驻华大使以及国家卫计委主任接见的喜悦尚未散去,语言交流的障碍、特殊国情造成的妇产科工作繁重——占全院工作量的80%左右、妇产科医生紧缺等因素给张主任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作为全院唯一的一名妇产科医生,起初阶段,张主任从早晨开始,中午连台,直到傍晚18:30左右手术才能暂告段落。回到驻地后,因夜间时常有妇产科急诊,只要电话响起,就要整装出发。连续数月,张主任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状态,常常一天只能睡到2—3个小时。期间,张主任协助完成了林登医院“腔镜微创中心”的建设,处理了大量危、急、重症孕产妇,圭亚那及国内媒体新华网、扬州晚报都曾以“二次高难度手术,保住了4条生命”等为题予以报道。

在坚持长达10个月的“单打独斗”之后,张主任终于迎来了他的新同事,来自古巴的第二位妇产科医生。伴随新同事的到来,工作量得以分担的同时,两国医生之间也形成了优势比较。通过交流合作,张主任以其多年的妇产科工作经验与精湛的技能赢得了新同事的信任与尊重,并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当地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弱后,驻地经常停水停电,因自来水管道故障频发,水龙头出来的水常常是褐色的,队员们苦中作乐,戏称之为“咖啡水”、“酱油水”、“可乐水”。为尽快适应援外生活,优化驻地环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医疗队员们主动参与驻地建设,绿化开垦、改造厨房,并积极组织集体活动,新建篮球场丰富业余生活。

报告PPT图片中,一张张与国家、省市领导合影的照片定格了援外人员的光荣与使命,而光鲜背后,凝聚了多少队员们的辛酸与汗水。回忆起一些细节时,张主任每每哽咽。张主任说:生活上的困难都好克服,最扰人的是浓浓的乡愁。每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队员生日等纪念日,队员们常常是眼噙热泪,相对无语。

报告结束前,张主任饱含深情、满怀自豪地表态:我们代表中国、代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我们有能力、有勇气圆满完成各项援外任务!

随后,被队员们尊称为“王大厨”的医疗队厨师王金洪,以生动诙谐的语言、苦中作乐的积极心态,对圭亚那之行做了回顾。作为全林登医院唯一的一名医疗队厨师,王大厨要负责全体队员的一日三餐。当地素菜价格昂贵、口感差、品种有限。为了给队员们改善伙食,每两周就要去乔治敦最大的集市采购。因为路途遥远交通困难,王大厨每次半夜就要起床,辗转坐船、坐车、步行,历时十多个小时才能买回新鲜可口的食材。

每天队员们出去以后,驻地仅留王大厨一人。当地治安相对较差,夜间枪击、刀伤事件较为常见。为保障队员人身安全,夜间队员出急诊,都是王大厨随行。为此,王大厨收养了一只德国牧羊犬作伴。

在林登,王大厨还度过了他的五十岁生日。当地中资企业同胞和队员们的兄弟情、来自人事处的微信与院领导的问候都令这一天成了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会议结束前,副院长何晓燕代表院领导对援外医疗队队员及家属表示衷心的慰问和感谢,对援外工作人员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激励队员们不辜负祖国同胞和全院职工的殷切希望,勇往直前,不负重托,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