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512-62528819
地址: 苏州市工业园区
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始建于1956年,后与斜塘人民医院、车坊镇卫生院合并,更名为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是目前苏州工业园区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附设斜塘分院、车坊分院并下延2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地域属地化进行一体化管理和运营。
医院本部座落在苏州工业园区葑春街,环境优雅,占地3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核定床位数250张。医院设有内、外、妇、儿、中医等临床科室18个,CT室、病理科等8个医技科室,并开设了高效、快捷、抢救生命的120绿色通道。
医院拥有螺旋CT、DR、CR影像系统、数字胃肠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体外碎石机、血透机、以及内窥电子胃镜、腹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齐全,能常规开展与二级医院规模相适应的各类手术和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呼吸衰竭、各类中毒等抢救。
医院承担苏州工业园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并完成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医疗保健、组派救灾医疗队等任务。
医院年门(急)诊160万人次,住院病人8000人次,手术3000台次,2013年业务收入2.1亿元。
相关新闻:
娄葑康复分中心落户娄葑医院
苏州工业园区康复中心娄葑分中心在娄葑医院成立,这是园区继斜塘、唯亭、胜浦三个康复分中心后,在区内设立的第四个康复机构。娄葑康复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园区实现了康复中心在四个街道的全覆盖,完成了园区基层康复机构的基本布局,能为园区约5000名持证残疾人以及有临时性康复需求的园区居民提供就近的康复设施和专业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康复中心娄葑分中心位于娄葑医院康复楼二楼,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设成人手法治疗区、儿童手法治疗区、器械治疗区及辅具适配厅等多个功能区,配备适合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多种康复设备,提供咨询、辅导、康复、辅具租赁等多项服务。中心总计投入130多万元。其中,园区慈善基金会投入40万元添置10多种、30余件专业康复设备,娄葑街道投入50万用于康复中心的基建改造;娄葑医院外筹资金40多万元进行配用添置设备和人员培训等。
娄葑康复分中心成立后,将探索四个街道康复分中心的互动合作,交流与培训,在园区建设和形成一个便民的康复服务网络,提升园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园区康复助残工作将逐步由街道向社区层面拓展和延伸,在园区所有街道和社工委,根据区域和需求分布,陆续设立20个社区康复辅具租赁点,让有需求的残疾人和社区居民,可以就近租用康复辅具。
当天,苏州工业园区聋人协会、苏州工业园区盲人协会、苏州工业园区肢残人协会、苏州工业园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苏州工业园区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等五个专门协会也宣告成立。这五个协会由园区残疾人的积极分子发起成立,将在园区代表残疾人利益,及时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也将团结和引领残疾人,积极开展适宜残疾人的多样化社会活动,实现残疾人的自我管理和相互促进,推动园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活动中,晋合置业(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凯悦酒店两家企业,专款捐赠腋拐、康复助行器、轮椅、血压计等价值20万元的康复辅具,供园区残疾人租借使用。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也向园区捐赠了一批电动轮椅和儿童轮椅,发放给有需求的残疾人使用。
娄葑街道教卫文体20年发展圆梦想
苏州工业园区内娄葑街道原是园区首期8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的启动区。20年来,随着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和扩展,街道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娄葑人尽享城市化的美好生活,圆了幸福生活的梦想。
教育事业迅猛发展1994年,娄葑街道仅有19个托儿所形式的幼儿园,有50个班级,1300多名幼儿,88名阿姨兼老师,承担着全街道的幼教工作。全街道有14所村办小学,93个班级,24名教师承教3115名学生。还有一所“娄葑中学”。所有学校基本是以自然村形成的,其校舍环境、学制安排、配套设施都处在当时农村级的“起步线”上。
园区和街道开发建设快速推进,以现代化学校标准,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超前谋划,统一标准建设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全部按照江苏省一类标准配备。2000年就率先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全面推行一系列奖学金制度。2008年至2010年,政府对娄葑教育投入1.4亿元,通过“达标升级”工程,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2011年至2013年,又投入1099万元,提升了教育技术装备。经过20年的发展和变迁,至今,娄葑街道区域内已有10个幼儿园,2所完全小学(娄葑实验小学、文萃小学),2所九年制学校(娄葑学校、星港学校),一所初中学校(园区一中)和一所高级中学(苏大附中)。实现了全街道中小学省教育技术装备达到一类标准。为娄葑居民子女进行“内涵提升”,创造了优良的基础教育环境和基地。
娄葑教育管理机制与时俱进。原幼儿园由妇联监管,后由成立的幼教中心直接管理。中小学在2006年至2008年经过达标升级,统一由园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师资质量同步提高,逐步优化为“有教师资质、有专业文凭、有教科经验”的高标准师资团队。当你走进娄葑地区的每一所学校,都会发现“校园环境一样美,教育设备一样实,师资队伍一样强”。使每个孩子都能实现均等教育美好的梦想。社区创建“市民学校”,成绩斐然。泾园北社区、葑谊社区、梅花社区等一批基层社区先后跨入了“省市现代化市民学校”的行列。群力社区还办起了园区首家“德善学堂”。
医疗卫生不断完善1994年前,娄葑区域内只有“娄葑中心医院”和“新苏分院”。农民看病一般都是在“大队合作医疗站”,医生是“赤脚医生”,看病就医处在极其简陋的初级水准。自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后,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做到了医疗卫生服务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使娄葑地区逐步健全完善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娄葑中心医院现发展成苏大附一院娄葑医院。现有医疗用房10800平方米、疗养用房5040平方米,门诊急诊大楼870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住院床位数达到250床位。同时改造了康复楼、血透室、门诊综合楼、手术室、供应室等,院区基本实行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的要求。数字化医院建设也初具规模。并与苏大附一医院联手建立急救站,拥有一支训练有素应急救护医疗队伍。
在娄葑医院发展壮大的同时,街道加强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点23个,形成了二级综合医院为骨干、社区医疗为基础,打造了15分钟健康圈,已使社区居民均能享受到舒适的基本医疗服务。居民全员实行医疗保险制,可凭医疗卡在城乡医疗机构完成挂号、检查、诊疗、缴费等全部流程。在医卫功能建设上着力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强化医疗装备。街道对娄葑医院累计投入了4000多万元,先后购置了CT、C臂机、数字胃肠、CR、DR、彩超、血凝分析仪、血气分析仪、自动生化仪、麻醉机、胃镜、腹腔镜、血液透析机、脑干诱发电位仪、光子治疗仪、麻醉监护仪等先进技术设备,极大程度提高了医疗诊断能力和水平。二是壮大人才队伍。娄葑医院总人数达762人,高级职称医护人员由原来的3名增加到43名,博士生学历1人,研究生学历14人,本科学历241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181人。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三是提升医疗技术。娄葑医院积极开展与上级医院医疗联诊、学科联建、人才联育、技术联推、项目联办,加强了重点科室的建设。2009年起娄葑医院先后成为苏州市残联儿童肢体康复定点医院、园区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白内障乳化手术定点医院;医院先后被认定为苏州卫生技术学院等五所院校、四个专业的实习教学基地。2012年医院年门(急)诊153万人次,住院病人8000人次,手术3200例。四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娄葑街道根据居民新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着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儿童提供规范、高效的免疫规划服务,做到了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100%;产妇管理率100%;对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得到了严格的有效控制;落实了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妇女病、两癌筛查及居民群众,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等实事工程。保障了广大居民百姓的健康幸福生活。
文化体育日益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体育事业是娄葑街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 “文化兴镇”的重要举措。文体的生命力在于群众性。娄葑街道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加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力度,全街道拥有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25.37万平方米,其中室外场地17.17万平方米,室内场地8.2万平方米,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已达0.33平方米,位于全市街道前位。
近年来,娄葑街道坚持“政府搭台、人民唱戏、服务于民、受惠于民”的宗旨,投入6000余万元建造了“文体中心”。每年投放20多万的文体活动资金,与基层社区联手开展以图书馆、健身房、电子阅览室、数字电影、体育健身、文化演艺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至今,全街道21个社区都建有图书馆、阅览室、露天文体广场和多功能活动中心。室外体育健身设施以及十分钟健身路径覆盖全街道。为社区群众读书看报、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舞蹈健身等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全街道注册成立的歌咏队、戏曲队、腰鼓队、舞蹈健身队等团队现有40多支队伍,队员达1200多人。这些团队积极配合街道“月月有活动、年年有计划、节日有安排”的文体繁荣计划,自编自演喜闻乐见的文体节目,长期活跃在在群众性文化体育的广阔舞台上。葑谊社区夕阳红艺术团,曾参加省农民体育节比赛、苏州广电总台和江苏综艺频道现场直播演出活动,先后荣获省第三届农民体育节 “三项大奖”、“江苏省最佳风采活力奖”、“苏州市优秀业余文艺团队”等荣誉;娄葑万紫千红空竹队队长周兴寿,2013年5月出国参加韩国空竹交流演出,被韩国授予“中韩民间文化交流使者”;2014年娄葑街道成功举办了“娄葑芡实文化节”,开展了芡实文化交流研讨会,推进了娄葑南荡鸡头米产业的发展。街道2010年起编辑出版了群众文化系列书《娄葑水八仙》、《娄葑夕阳红》、《娄葑创业者》、《娄葑社保情》,创作了《苏州,我可爱的家乡》、《油菜花金黄黄》、《园区太阳红、园区月亮亮》、《南荡鸡头米糯又香》等群众歌曲,极大丰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娄葑街道相继成功举办了苏州市第五、六、七届“娄葑杯足球赛“、六届娄葑镇体育运动会、九届娄葑社区文化联谊节、五届“社保杯”书画摄影比赛、两届全民健身节等一系列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街道曾得到过家乡籍原国家体委主任袁伟民对娄葑体育运动会发的两次贺信和贺电。娄葑街道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强镇”和“江苏省体育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娄葑文体站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三级文化站”、“苏州市文广系统先进集体”、“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优秀站”。娄葑放映队被评为“苏州市数字电影四进工程十佳放映队”。
“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政府为民办事的水准”。分管该项工作的娄葑街道副主任王宇坚定地表示,街道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有关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的方针政策,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凝心聚力,努力把这项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为民惠民大工程,进一步办实办细办好,谱写“中国梦”的娄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