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网上挂号_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512-57539199

地址:     昆山市中山路142号

介绍: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原玉山医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玉峰山下,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昆山特色,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综合性医院,承担了玉山镇及周边地区几十万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并拥有正仪、巴城两家分院,是昆北地区的医疗集团中心,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1988年被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称号,1998年成为昆山卫生系统第一家花园式医院,2000年11月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冠名为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02年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

医院占地面积12121平方米,核定床位210张, 现有医务员工317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107名,拥有一批在昆山地区具有较高声望的名老中、西医师。自1997年以来,医院自酬资金添置及更新高新医疗设备264台,包括西门子螺旋CT、丹麦产"AC33型纯音听力计"、"AT22型自动声阻抗测听计"、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多功能监护仪、进口产床及美国产"脑干诱发电位诊断仪"、意大利"吉特乳腺X线机"等,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检测手段,促进了医院的业务发展和技术进步。

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方针 ,走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成功开展了"系列乳癖合剂择时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种植义齿信息储存提取及模拟三维重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实验与信息化管理研究"等科研项目,并获得一项省级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获苏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和昆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市二院与上海仁济医院联合创办了昆山首家儿童疾病诊治中心,2000年成立了乳腺疾病专科诊治中心,2002年又开设了泌尿专科诊治中心,所开展的医技项目在全市处领先地位,医院现共有特色专科 15个,已形成的系列特色专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为适应昆山外向型经济建设发展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医院加快卫生改革步伐,加强人才培养和结构调整,以德才兼备和优胜劣汰的人才管理原则,通过医护人员竞聘上岗的方法选拔任用医疗骨干,目前已拥有昆山名医四名,昆山名中医二名,昆山十佳护士一名,昆山市拔尖人才2名,一个拥有各科医疗技术骨干的中心已初具规模。


专家:

薛云鹏

男,脑外科副主任医师,脑外科主任,1987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曾在三甲医院从事脑外科近20年,擅长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脊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对脑外伤、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有很深的造诣。

周珏平

男,副主任中医师,从事皮肤科专业领域工作40余年。曾受聘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其学术成果荣获苏州市委颁发的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擅长于牛皮癣、青春痘、黄褐斑、白癫风、脱发及尖锐湿疣、复发性疱疹的中医中药等的综合治疗。

张杰

男,骨科副主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十余年。1999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8年~2011年任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三(骨一)科病区主任,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06~2007年进修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善长四肢、关节、脊柱等创伤骨折的手术及治疗,在国家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及治疗方式。

钱选华

女,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0年,有丰富的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邵静鸣

男,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市二院医事办主任,曾在上海瑞金医院进修消化内科。擅长肝病和胃肠疾病的诊治,每周一上午在内镜室做胃、肠镜。


新闻:

我市出台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医药价格改革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苏州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医改试点城市,昨天,由苏州市物价局、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财政局联合制定的《苏州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并计划在本月28日起施行。

根据省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公立医院将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的药品(中药饮片、医院制剂除外,下同)加成后减少的合理药品差价总额,通过提高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护理、诊疗、手术和传统中医等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财政投入进行补偿。同时医药价格改革与医保支付方式、财政保障机制、医院运行机制等改革政策同步实施,总体上不增加患者个人支付的费用负担。

苏州市区(含园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所有未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公立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与公立医院同步实施医药价格改革。

为确保改革的稳妥推进,发挥改革的积极成效,我市还将出台一系列医改配套措施。一是健全监管制度,落实医改后公立医院价格指导,建立合理用药价格监测制度,完善公立医院价格信息公开制度,督促公立医院加强内部价格管理,提升物价管理人员政策落实、内部监管能力。二是实行动态管理,做好医改实施后续评估工作,建立检验检查价格专项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人均检验检查费用增长与检验检查项目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医改实施一年后进行整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当调整医疗收费。三是防控政策风险,为保证公立医院价格改革水平相对稳定,放开的部分医疗项目公立医院在医改六个月后自主定价。对困难群体的救助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医疗救助待遇。四是强化政策协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凡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按医疗保障部门相关政策执行。部分补偿率不到位的公立医院通过同级财政差别化补偿政策进行平衡。五是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医药价格综合价格改革的舆论引导和宣传,让媒体、百姓及时准确了解改革政策,强化医疗价格改革后价格变化的预警分析,做到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保持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畅通,及时处理医药价格的咨询和投诉,化解价格矛盾。

据了解,我市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是2005年由省里统一制定的。十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成本不断增加,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护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检验和大型设备检查的原材料价格下降,业务量加大,项目价格偏高,检验与大型设备检查的价格已经有了下调的空间;城市综合性公立医院药占比高达45%左右,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矛盾突出。在昨天的采访中,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次医药价格改革综合改革,目的就是通过改革补偿机制,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序解决突出的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政策摘要

1.明确检验组套价格。制定大生化检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等3个常规检验套餐价格,公立医院可根据规定的项目内涵进行调整,但价格不得高于组套价格。

2.控制和减少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为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特需病房床位比例不超过总开放床位数(不包括加床)的10%;取消无陪护理、心理干预、螺旋CT超层、家庭式陪伴待产等12项医疗服务项目。

3.省下放部分医疗服务项目由市定价。病房床位费、社区卫生服务及预防保健类、物理治疗与康复类、中医诊疗类(不含中医综合)等项目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卫生计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

4.放开已形成竞争、社会化服务部分医疗项目。精神心理卫生、中医综合(不含中医辨证论治费)、辅助生殖技术等项目价格,由公立医院自主定价,调价周期不少于6个月。调价时应提前一周公示并告知所属价格、卫计、人社部门后执行。

5.省明确不调整的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委托市定价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保持不变。按照《江苏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及相关规定执行。

6.保持合理的差价。除二类、三类公立医院以外的其他公办医疗机构按二类公立医院改革后医疗服务价格的90%执行。

7.已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同步调整相关医疗服务价格。

市民有话问

改革会增加病人负担吗?

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整体不会增加病人负担。此次价格改革是补偿机制的改革,注重医院、患者、政府之间负担的平衡。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差额,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总体上能够补偿药品加成差额的85%左右,不足部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解决。同时要求医院加强内部管理,主动控费。患者负担整体上不增加,特别是对涉及特殊群体的价格不调整,如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项目价格不调整,不调整项目达1625项,加上定价权限下放各市的不调整项目,超过30%以上。

经过前期测算,这次改革对高血压、糖尿病等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慢性病患者次均费用有所减少,如上述所举的例子;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因治疗方式、个性化需求的差异、药占比低等原因,有可能个人负担会有所增加,如口腔治疗的患者。因此,诊疗感受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