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徐州市电力医院网上挂号_徐州市电力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徐州市电力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地址:徐州市堤北煤港路中段

电话:0516-87927648(总机)

介绍:

 徐州市电力医院位于徐州市堤北煤港路中段,是一家国营二级甲等医院。

专家:

    冠心病:屈健

    断肢再植:孙青

    心脏病:屈健


相关信息:

金湖供电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10月16—20日,江苏省金湖县供电公司特邀徐州电力医院对750名在职和离退休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供电公司广大职工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呈亚健康状态的人数也略有增加,该现象引起了公司领导以及全体职工家属的高度重视,为确保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该公司本着对员工及其家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每年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一次体检,达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此次体检有基本的彩超(肝、胆、脾、胰,双肾、前列腺)、心电图、全胸片、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查等,本次体检使广大员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较清楚的了解,体检结果提醒公司所有员工,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千万不要忽略自己的身体;日常要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力争自己有充分的精力和一个好的身体投入到工作中,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光发热。


徐州低保户慈善家的三次“新生”

【往事】五年前的除夕,徐州残疾人慈善家、“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创始人郑复生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时任徐州市委书记的徐鸣登门看望了他,并与他促膝交流如何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市领导的关心给了郑复生莫大的鼓励,也给他的慈善事业铺垫了更高的台阶。五年后重访郑复生,记者发现,与当年贫病交加的境况相比,如今的他从生活到事业均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闻】站在郑复生的新家前,记者看到,门两旁的大红“囍”字,与新贴的春联交相辉映,传递着主人的喜气盈盈。

“那年市领导来看望我时,‘心缘’还没有办公场所。他临走时给相关部门留了个话:找间房子,帮郑复生把心缘志愿者服务队办好。后来,湖滨办事处想办法给协调了这两间平房。”郑复生说,去年结婚时,因家里房子实在太挤了,只得把新房临时安在“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一间办公室里。他身边多了新婚妻子胡议文的陪伴,原来清冷的家,也变得温馨而整洁。

45岁的郑复生是位残疾人,因患有强直性脊椎炎,全身关节僵直,他不能低头、弯腰、曲腿,靠拄双拐才能勉强挪步。就在贫困与病痛中,他却用惊人的毅力创办了国内首家民间志愿者组织——徐州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15年来风雨无阻地为特困病残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受益者达百万人次。

说起最近五年来的变化,郑复生用了三个词概括——“坐下”了、入党了、结婚了。对于郑复生来说,每一桩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由于不能曲腿弯腰,郑复生每天只能直挺挺地站着或躺着。坐下歇一歇,在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举动,却成了他患病20年来无法实现的梦想。

2008年,在千名志愿者和社会群众的联名申请下,省、市两级慈善机构全额资助他11万元医疗费用,送他去上海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后,他被安排在徐州电力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就在这时,上级党组织批准了郑复生的入党申请。“走上慈善道路是我的一次重要抉择,而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人生的又一次开始。”郑复生说,他至今记得2008年11月25日在病床上宣誓入党的情景:“鲜红的党旗挂在病房里,湖滨西社区党委书记徐树启站在病床前,带领我举起右手,一字一句宣读入党誓词。”

2009年6月17日上午,郑复生康复成功。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中,他手捧鲜花,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上。这是他20年来第一次坐下。那一刻,42岁的他泪眼婆娑。

去年初,在泉山区湖滨西社区党委的批准与帮助下,郑复生的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成立了徐州市第一个爱心党支部,成为社区党委下属的第五个党支部,郑复生当上了支部书记。

付出爱的同时,郑复生也在收获着爱。“去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收获了爱情。”2011年11月20日,一场简朴的低碳婚礼轰动徐州——郑复生带领6辆电动车组成的车队迎娶新娘胡议文。

“我们是前年去广州参加一场公益活动时在列车上认识的。我行动不便,一路上都是她照顾。”一脸幸福的郑复生说,两人当时就聊得很开心,下车后开始通过手机、QQ交流。经过一年多的深入了解,两人意识到彼此正是自己寻找的另一半。去年6月份,胡议文辞去深圳的工作来到徐州。

胡议文告诉记者,她是安徽阜阳人,在南方打工,曾经有过一段不幸婚姻,一度对爱情不再抱有希望。“在火车上见到他后,就被他的个人魅力吸引,也被他的真情打动,我愿意今后照顾他,让一直为爱心公益事业奔波的他也拥有一份爱。”

湖滨西社区党委书记徐树启很了解郑复生:“郑复生没有正式工作,至今仍靠每月800多元的政府低保生活,是徐州唯一的专职志愿者,也是全国罕见的‘吃低保的慈善家’。”然而,生活的艰难磨灭不了那份热情和信念。“五年间,我能坐下了,还入了党、结了婚,这些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次新生,我很珍惜!”郑复生说。


徐州市抗震救灾23名电力员工凯旋

     昨日下午5时许,经过连续20余天的奋战,徐州供电公司医疗救护队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结束了在四川地震灾区的救护任务,平安归来。

昨日下午5时许,当23名电力勇士走下车时,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家人几乎都认不出自己的亲人了:他们个个晒得黝黑,显得那么憔悴和疲惫。同事和亲友簇拥着勇士们,鲜花、拥抱、泪水,大家尽情地分享凯旋带来的喜悦。

“如果灾区有需要,我们时刻准备再出发。”徐州供电公司医疗救护队领队、党委书记韩冰和其他凯旋的队员一样,虽然有些憔悴和疲惫,当他代表救护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时,神情又是那么的坚定。

5月13日,徐州电力医院成立了救援队,携带10多万元药品器材,在韩冰书记的带领下连夜赶赴地震灾区。次日晚上,他们在国网公司四川抗震救灾医疗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进驻灾区开展救助工作。5月15日晚上7时38分,接到上级指令后,另有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二批医疗救护队又启程奔赴灾区支援。医疗救护队员们每天冒着余震的危险,不分昼夜地连续工作,饿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在户外的草地上稍作休息。

在20余天里,他们转战都江堰、绵阳、梓潼、江油、北川、安县、映秀等受灾地区,共救治伤员3762人次,指导卫生防疫1194人次,消杀面积10217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