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烟台市肿瘤医院网上挂号_烟台市肿瘤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烟台市肿瘤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535-6012685
 
地址: 烟台市芝罘区世回尧路98号
 
介绍:
 
烟台肿瘤医院(烟台市职业病防治院)是市卫生局直属的一所以肿瘤、职业病防治为特色的综合医院,是山东省卫生厅批准的烟台市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和职业健康查体资格的唯一单位,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医疗机构。其肿瘤、职业病、消化、颈肩腰腿痛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烟台市抗癌协会、肿瘤防治办、化疗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均设在该院。
 
烟台肿瘤医院占地30亩,业务用房2600平方米,开放床位260张,职工278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60多人,济宁医学院兼职副教授30人,在职研究生8人,设有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外科、妇科、放疗科、化疗科、职业病科、中医科、眼科、口腔科、特检科、病理科、放射科、检验科等诊治科室,组建了急救中心、职业健康查体中心、内窥镜治疗中心、颈肩腰腿痛中心、乳腺疾病防治中心,配备了高能直线加速器、X-刀、模拟定位机、热疗机、螺旋CT、DSA、彩超、电子胃镜、电子大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X光机、电子阴道镜、全自动病理切片机等大型诊断设备,可开展手术、放疗、化疗、介入、中医、微波治疗等综合性治疗。
 
烟台肿瘤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业务发展思路,加强了与北京、上海、天津等肿瘤专业机构的业务联系,聘请了4位国家级教授担任医院肿瘤医学顾问,加快了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的引进步伐。近年来,共有180余项新技术项目投入临床使用,提高了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效益。先后有20项科研技术项目通过了国家、省、市专业技术机构的鉴定,有8项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
 
烟台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大力推行人性化的服务,连续7年被评为“烟台市文明单位”,曾荣获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改革大潮中,以辛献远院长为首的领导集体,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拼搏,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加快发展,为推动医院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奋斗!
 
 
专家:
 
科室 医生
 
放疗科 郭敏花 韩宝山 张淑玲 刘爱娜 修光宏 李殿祖 葛兴萍 王晓东 刘海德 姜国香 刘自民 乔丽
 
内科 邢育清 赵家忠 崔毅
 
化疗科 曲维庆 张恩宁 王萍 仲昭坤 付爱芹
 
中医科 蔡新凤
 
病理科 姜英
 
放射科 陶德成 赵汉田
 
口腔科 于洪光 孙巧华
 
成瘾医学科 赵开健 隋玉清 李友好 王新民 翟成顺 盖修海 战波 史懋功 李则夫
 
急诊科 于淑香 柳海滨
 
心血管内科 曲少萍
 
皮肤科 赵传义
肿瘤外科 刘曙亮 杨建波 徐立成 王瑞生 常建焕 于金书 李元治 贺书杰 鞠传荣 隋诚
 
妇科 孟宪凤 张庆悦 吴丽杰
 
妇产科 翟晓玉 张春晓
 
超声科 侯甫晓
 
检验科 于永焕
 
骨科 刘春山 黄立诚
 
眼科 孙佑波 林淑英
 
老年病科 朱顺英
 
消化内科 辛献运
 
 
相关新闻:
 
倾情肿瘤治疗30年 建国内一流区域肿瘤诊治中心
 
她是医生,德艺双馨,用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点燃肿瘤患者生的希望;她是烟台抗癌协会会长、市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打造肿瘤学术交流平台,引领烟台市乃至胶东地区肿瘤事业发展。她就是烟台山医院、烟台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恩宁。张恩宁倾情肿瘤内科治疗30年,致力于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胶东地区率先建立多学科(MDT)综合会诊制度,实施肿瘤微创治疗,主持创建无痛病房,成为肿瘤患者坚实的依靠。
 
1988年胶东地区首家放疗及化疗专业科室建立
 
日历翻回1988年,在烟台医疗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烟台山医院、烟台市肿瘤医院大肿瘤科成立,是胶东地区最早成立的放疗及化疗专业科室。经过27年沉淀积累,肿瘤科室软硬件水平均得到了脱胎换骨般的提升。期间,德艺双馨的医疗团队建立,新的医学理念和治疗设备不断更新,为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福音。
 
张恩宁介绍,2014年大肿瘤科仅出院病人就有9000余人。“在职医护技人员161人,医疗65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22人,占33.8%;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占71%;临床药师1人。”张恩宁说。临床经验丰富、人才梯队合理的专家团队,是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人才基础。
 
对于硬件配备,张恩宁更是如数家珍。2011年-2013年烟台山医院对肿瘤专科建设,在原有瓦里安600C/D直线加速器的基础上,先后购入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一体化数字后装治疗机、大孔径CT机、氩氦刀冷冻消融、内科胸腔镜等大型设备。肿瘤科病房床位281张。医院设有“科技发展基金”,分批选派相关专业人员前往法国、德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区进修学习。
 
长时间的积累和高水平的软硬件配备,烟台山医院大肿瘤科瞄准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在充分整合优势医疗、科研、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区域肿瘤诊治中心。
 
多学科综合会诊患者获益的最佳途径
 
被诊断癌症或疑似癌症的患者,通常都会跑很多家医院、很多专业的专家,多听意见和治疗方案。但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常常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为此,烟台山医院、烟台市肿瘤医院与世界肿瘤诊治前沿接轨,成立了11个“肿瘤规范化诊疗”小组,实施肿瘤多学科(MDT)综合会诊,对于入院的每一位肿瘤患者,组织相关的多个专业的专家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多学科综合会诊,让患者接受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共同会诊,让患者少走弯路,治疗更有效,创伤小、疗效高、毒副作用低,不但让患者活得久,更让他们活得好。
 
去年,一位83岁的肺癌晚期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今年又出现新的病灶,考虑到她的病因,张恩宁请来胸外科大夫、肿瘤内科大夫、放射治疗科大夫、微创治疗科和影像科大夫,五个科室专家坐在一起进行多学科会诊。
 
“经过会诊得出结论,患者80多岁,手术不适合;因为有转移,还有伴发的心脏病,也不适合用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对肋骨转移我们可以进行放疗;肺部的转移病灶离血管比较远,肿块小于3公分,可以进行冷冻治疗,这就是多学科会诊。”张恩宁说,“通过多学科会诊,大家会集思广益,用最优势的资源,让患者损伤最小,产生最好的效果。MDT是最使患者获益、让患者少走弯路的最佳途径。”
 
张恩宁介绍,目前的肿瘤治疗趋势主要是靠综合治疗,“所谓的综合治疗,是指将现有的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在不同治疗阶段,针对病情和病理分期,采用不同办法,以此提高肿瘤治愈缓解率,最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微创治疗 打破“6个月”的生存期魔咒
 
51岁的王先生患胰腺癌,腹部剧烈疼痛,并且伴随身体黄疸特别严重。“当时会诊时,患者面色像橘皮一样黄、尿的颜色也很深,呈酱油色。”张恩宁回忆说。
 
张恩宁副立即召集介入科、肿瘤放疗、化疗、影像、微创等相关科室会诊,因为王先生身体出现了多学科复杂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专家小组决定先放置支架,解决患者体内的黄疸。黄疸问题解决后,王先生脸色没有那么黄了,之后专家又给予氩氦刀冷冻治疗,同时进行碘125放射粒子植入术,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后又进行了生物细胞治疗,至今王先生已经正常生活工作了三年,打破了胰腺癌只有6个月生存期的“魔咒”。
 
“微创治疗将会成为未来肿瘤综合治疗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微创治疗不单单在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中取得了很好的姑息治疗疗效,在早期肿瘤患者疗效上部分肿瘤也取得了与传统手术相同的疗效。”张恩宁说, “以肝癌为例,目前对于小肝癌,尤其位置比较特殊的小肝癌,只要技术过硬,微创(冷冻或射频消融)几乎可以取得和手术一样的效果。”张恩宁表示,现有的微创治疗手段主要有氩氦刀冷冻技术、射频消融、微波热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等,这些治疗手段在肿瘤综合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让许多没有手术机会或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病人重获新生。去年,世界先进的瑞典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落户烟台山医院,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开创了肿瘤放射治疗新时代。
 
目前,烟台山医院、烟台市肿瘤医院积极投身于医院的肿瘤规范化诊治和多学科合作建设,并高点定位,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法国圣玛洛医院、南特大区教学医院集团、德国St.Elizabeth、Prosper医院等国际权威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建设国内一流的区域肿瘤诊治中心,造福烟台百姓。
 
精确止痛让肿瘤病人无痛生活
 
时光回到1985年,张恩宁刚参加工作。从那时起,她与肿瘤内科结缘,治疗了近万名肿瘤病人。转眼间,从事恶性肿瘤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近30年。期间,张恩宁主持了无痛病房的创建,倡导了全院肿瘤MDT(多学科会诊),使得来院治疗的肿瘤病人普遍受益。
 
2011年开始,卫生部倡导在全国范围内创建50个“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烟台市肿瘤医院成为首批创建单位之一。这个以“让癌症患者无痛生存”为目的的示范病房也被称为“无痛示范病房”,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无痛”两字意义重大,代表着生存状态的改善和更为积极的治疗态度。
 
“无痛病房的肿瘤病人达到基本无痛。因为病人不疼了,精神状况好了,也方便配合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家属压力也会减小。这是我们规范治疗迈出的坚实一步。”张恩宁说。
 
相关链接:
 
张恩宁,烟台山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肿瘤临床协作中心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常委,山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姑息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协作中心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烟台市医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烟台市肿瘤性疾病质控中心主任,烟台市抗癌协会理事长,烟台市政协委员,曾获山东省卫生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烟台市肿瘤内科权威专家,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0余年来,在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及淋巴瘤等多种实体肿瘤的综合治疗及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她带领并指导相关肿瘤专业科室开展了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介入治疗、腔内化疗、时辰化疗、疼痛病人的三阶梯镇痛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胸腹水热灌注治疗、高频热疗化疗增敏的治疗等技术项目的综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改善并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她及时吸纳国际治疗肿瘤的新理念、新方法,致力于肿瘤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让肿瘤患者受益。
 
烟台山医院大肿瘤科:烟台山医院大肿瘤科,成立于1988年,是胶东地区最早开展肿瘤规范化诊治的专业学科,是山东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烟台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是烟台市抗癌协会挂靠单位、烟台市医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拥有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科研基础扎实、富有创新活力、人才梯队合理专家团队。在职医护技人员161人,医疗65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肿瘤科分六个亚专科:肿瘤化疗专科、肿瘤放疗专科、骨肿瘤专科、肿瘤微创治疗专科、肿瘤生物免疫及靶向治疗专科、乳腺肿瘤专科,具有较高的肿瘤综合诊治能力。开放床位281张,构建起肿瘤放疗、化疗、手术、热疗、生物细胞治疗、介入治疗、肿瘤微创治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治疗体系,肿瘤规范化诊疗和肿瘤微创治疗极大地提高生存质量和治愈缓解率,让肿瘤患者高质量地生活。
 
 
烟台山医院专家做客大众网 讲解肿瘤防治
 
多学科会诊评估制度
 
疗效高、毒副作用低
 
被诊断为癌症或者疑似癌症的患者常常因为不同科室专家给出的不同治疗方案二迷惑,为解决这一难题,烟台市肿瘤医院、烟台山医院实施了肿瘤多学科会诊评估制度,成立了11个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肿瘤专家组,对于每一位来院的肿瘤病人,为病人检查后,由肿瘤外、放疗、化疗、影像、病理、心理等相关科室进行全面会诊评估,根据每位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向,多学科合作,科学客观的制定个体化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肿瘤多学科会诊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内接受规范科学的治疗,解决了肿瘤病人要到许多科室就医的局面,这样做实现了肿瘤治疗疗效高、毒副作用低、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所以说,对于肿瘤病人来说,一确诊肿瘤,选择正规的专业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是最重要的。
 
肿瘤患者治疗存误区
 
规范诊疗可有效规避
 
对于肿瘤患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张院长介绍,一是治疗不足,比如有些病人讳疾忌医,得了病不承认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吃偏方或仅靠中药,使早期肿瘤变成了晚期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该做的手术或放化疗而不做而早早送了命;二是治疗过度,比如有些早期肿瘤仅靠手术就可以治愈,偏偏术后无休止的化疗、放疗、中药等,或做几个疗程的治疗足矣而偏偏无休止的治疗,劳民又伤财。
 
因此一旦确诊得了肿瘤,选择专业的医院、专业的医生很重要,肿瘤的诊疗发展非常快,恶性肿瘤也有着严格的诊疗规范,这些诊疗规范不论是来自美国、欧洲还是卫生部,都大同小异,同时这些诊疗规范更新非常快(也就是每年更新),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断的学习提高,是很难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诊疗技术,因此既要考虑医院的规模,更要考量医生的专业素养、综合治疗的能力,这是保障获得规范诊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