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网站:://.ytyhdyy./
地址:芝罘区毓东路20号
电话:0535-6691999
门诊挂号方式
我院目前提供五种挂号方式,供您选择:
一、自助挂号:06:30-11:15
12:00-17:15(冬季至16:45)
患者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在自助机办理诊疗卡后,即可在自助机挂号、缴费,还可预约一周内专家号源,省时、方便、快捷,现场配有导引员进行指导操作。
二、手机APP挂号:我院上线使用“烟台毓璜顶医院”掌上医院,可在手机服务终端进行预约、当日挂号、缴费、预约检查、报告查询、健康教育知识查询及其他信息查询。
当日挂号:00:00-11:15(上午)
00:00-16:30(下午)
下载安装手机APP,注册账户,关联在我院办理的“诊疗卡”后,即可按提示进行相关操作;若没有办理“诊疗卡”,预约成功后,就诊当天请持患者本人二代身份证至自助机办理诊疗卡后进行取号、就诊。
三、网络预约:.95169.(24小时)
四、电话预约:95169(全国拨打仅收市话费)
五、人工窗口:07:30-11:15
13:50-17:15(夏季)
13:20-16:45(冬季)
重要提示:窗口当日号源均为各种途径未挂出的剩余号源,自助机号源、手机APP号源与窗口当日号源同步。
门诊就医指南
一、烟台毓璜顶医院为无假日医院,双休日及节假日照常门诊。
挂号时间:窗口上午7:30—11:15下午冬季13:20—16:45,夏季13:50—17:15
自助机当日挂号时间:上午号6:30—11:15下午号06:30—16:45(夏季至17:15)
掌上医院手机APP当日挂号时间:00:00-11:00(上午)00:00-16:30(下午)
挂号当日有效,隔日不退号。
二、开诊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每年(11月—4月)13:30—17:00,(5月—10月)14:00—17:30。急救中心(急诊内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产科)、东区儿童门诊24小时开诊。
三、预检分诊:当您初次就诊或无法确定就诊科室时,请到预检分诊台咨询,由分诊护士指导您就诊。
四、就医流程
1、挂号:目前开设6种
预约挂号方式: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自助机挂号、掌上医院手机APP挂号、院内电话预约专线、人工窗口挂号。各楼层及候诊区域均设有自助挂号机,中区门诊1-3楼、东区门诊1楼均设有人工窗口,就诊时请务必携带二代居民身份证、医保卡等。请您在初诊时真实、完整填写病历首页内容,复诊时请携带门诊病历本和既往诊查资料挂号就诊。
2、就诊:挂号后请您根据号序以及提示的候诊时间点,统筹安排好您的来院时间,到相应科室候诊,等待呼叫就诊。
3、缴费:经医生诊查后,持“居民健康卡”在自助机上缴费,或持病历本到挂号收费处缴费,或通过掌上医院使用手机在线支付。所有项目缴费后请在一个月内使用,过期作废。
4、取报告:门诊各检查、检验科室均配有自助打印报告机,请按规定时间到自助打印机上扫描条码,自助打印报告单和胶片,或通过掌上医院使用手机查询相关检验、检查报告。
5、回诊:取报告后回候诊区,由分诊护士安排回诊。回诊仅限三日内,超过三日请重新挂号就诊。
6、取药:持缴费导引单或诊疗卡到药房,按照导引单或手机提示短信提示的窗口号,到指定窗口排队取药。
7、住院:若需住院治疗,医生会将入院申请录入系统,请持门诊病历或居民健康卡、医保证、身份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五、药品属于特殊商品,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予退换。
六、如您需要办理诊断证明、病假证明及麻醉专用病历时,请携带相关资料到中区二楼【门诊服务中心】办理。
七、需报销门诊费用者,请到收费窗口办理发票业务
入院流程
1、需要住院诊疗时,医生会开出电子住院申请,请携带门诊病历(或居民健康卡)、病人身份证、医保证(医保病人)等到住院处办理入院登记手续。
如当时未带病人身份证、医保证,请于住院48小时内携带二证到入院登记窗口办理补登手续。
2、入院时需缴纳住院预交金,请您备好银行卡或现金。住院期间需再次续缴预交金的,请携带住院费用日清单(或前期预交金收据)到住院处办理补缴手续。
出院、结算流程
出院时,请您携带住院预交金收据办理出院结算:
1、医保病人需携带病人身份证、医保证及代办人身份证办理出院结算(同时进行医保结算)。如有其他报销(如商业保险等),请于结算时告知住院处工作人员提前复印发票,过期不予复印。
2、参加生育保险患者,出院时请携带相关证件到医保办审核后再到住院处结算。
3、未进行医保登记的出院医保病人按以下流程办理医保结算。
到医保办领取住院补登证明/填写相关项目/医保审核/医保报销(请您携带病人身份证、医保证、代办人身份证及结算发票到医保报销窗口结算)
介绍:
烟台毓璜顶医院始建于1890年,其前身是美国长老会创办的教会医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现已发展成为烟台市最大的综合性医疗保健中心、三级甲等医院、山东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大学医学院暨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3亿元, 其中医疗设备资产8.7亿元。拥有TOMO刀(托姆刀)、PET-CT、256层极速CT、3.0T磁共振、全身X刀、直线加速器等高精尖仪器设备。在岗职工3900余人,其中,高级、副高级职称485人,教授、副教授184人,博士及以上学历262人、硕士835人,博导、硕导118人,享受国务院特贴、国家卫计委及省突贡专家14人,全国学会委员及省级学会副主委78人。编制床位3000张,年门诊量20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12万余人次,各类手术6.8万余例。
医院设有50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其中中医老年病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内科等9个专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等24个学科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器官移植、腔镜手术、内镜技术、介入诊疗是医院的四大品牌技术。年开展肾脏移植160余例,腔镜微创手术8000余例,内镜诊疗技术36400余例,介入诊疗技术14800余例。代表医院学科发展方向的生物治疗、干细胞移植、基因检测、生物芯片诊断等“六个十技术”也实现了全面突破,技术层次和规模均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医院建有国内一流的中心实验室,设有“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着国家“863”、“973”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其中两项“863”填补了山东卫生系统空白。成功获得5枚符合国际公认鉴定标准的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掌握人类胚胎克隆技术的国家。生物芯片实验室为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全国设立的5家分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分中心,搭建了生物芯片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端平台。2011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层次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0项。461篇SCI论文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39.06,居国内地市级医院前列。
近年来,医院以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化医院为目标,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研发了医护工作站、电子病历、移动医护、LIS、PACS、手术麻醉、物流管理、全成本核算、办公自动化、数字图书馆等100余个信息系统,覆盖了医疗、护理、行政、后勤的所有科室。其先进性、适宜性、可拓展性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等均居国内前列。先后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首批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单病种质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基地,并获得全国首届卫生信息化推进优秀奖。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经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认证,达美国电子病历采纳模式六级水平,是全国仅有的三家医院之一。
医院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休斯顿安德森肿瘤中心,德国巴伐利亚州利希藤菲尔斯医院、杜塞尔多夫大学附属医院,荷兰乌特勒兹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多家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烟台-广岛中日肿瘤中心、中德国际关节培训与治疗中心等合作机构,先后派出100余名医护人员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进修深造、攻读学位。
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系统开展了医院文化建设工程,并坚持临床一线为患者服务,职能科室为临床一线服务的“双向服务”理念,形成了深蕴尊重关爱理念的服务品牌,实现了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医院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执行医药服务价格十佳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推荐科室:
风湿免疫科
烟台毓璜顶医院风湿科创建于1998年,为山东省最早成立的风湿病专科之一,技术力量达省内先进水平。科室设有床位46张,年出院病人1200余人次,现年门诊量超过20000人次。科室现有医疗人员12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占90%以上。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汤艳春主任医师现任烟台市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学习,对国内风湿病专业的研究进展有深入的了解,在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科室采用规范化检查、规范化诊断、规范化治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大动脉炎、白塞氏病、成人Still病、骨关节炎、脂膜炎、IgG4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我院有设备齐全、技术全面的免疫学实验室,与北京协和医院抗体检测中心接轨,近年来不断开展了许多新的检验项目,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抗磷脂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IgG4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我科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肌骨关节系统超声检查,现拥有独立的风湿科超声室,医院投入100万元专科经费购置超声仪等设备,现科室可完成炎性关节病、炎性肌病的关节超声检查,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关节的穿刺抽液检查、关节腔给药治疗。关节超声检查已被医院确立为“新技术项目”,从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各方面保证技术不断发展。
我院风湿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带动本地区风湿病事业的发展,带头筹建了烟台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多次主办烟台市风湿病年会及不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加强与其他医院的技术沟通及协作,发挥在烟威地区风湿专业的龙头作用,不断提高本专业的学术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风湿科在中华级及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风湿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严谨求实的态度为每一位风湿病患者热忱服务,解除痛苦。
血液内科
烟台毓璜顶医院血液内科是胶东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血液专业学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全省本专业排名第三,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人才梯队合理,现在职医护人员50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6人,博士研究生5人,其余医生均为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2人,全国学术团体委员2人。
血液内科下设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红细胞系统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出凝血疾病五个亚专科,开放床位130余张,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出院病人2千余人次。科室突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检测”三大特色技术,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年完成10余例,血液成分单采50余例,细胞遗传学检测1000余例,分子遗传学检测500余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科室的专业优势特点。该项技术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达到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自2000年血液科始应用该项技术对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进行治疗,最长存活期迄今已达15年,状态良好。自2011年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功开展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0余例,在省内处领先水平。
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是血液科的另一技术特色。血细胞单采技术包括白细胞单采术、血小板单采术及红细胞单采术等,可清除体内过高的血细胞,在血小板增多症、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救治中起重要作用。自2007年科室始应用COM.TEC细胞分离机对高白细胞性血液病行白细胞去除,每次去除率达30%,减少了高白细胞血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行血小板单采,清除率可达93%以上。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此项技术去除过多的红细胞,每次去除率达30%以上。该项技术的应用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日,改善病情,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还可应用此项技术对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行干细胞采集。
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是血液科的第三大特色。该科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染色体显带技术,对骨髓培养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用于各种血液病的细胞遗传学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等,为临床提供了准确的检验依据。基因检测技术在血液病方面应用广泛,我们综合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用于进行白血病相关基因检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检测以及微少残留监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白血病的精确诊断及分层治疗提供了依据。
血液内科多次举行省、市级专业学术会议及讲座,注重与其他医院的技术沟通及协作,发挥在烟台地区血液专业的龙头作用。每年接受大量下级医院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的救治;每年到下级医院会诊及救治疑难患者20余次。定期举办淋巴瘤及骨髓瘤的患者教育,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近年来,血液科获省级科研立项1项,市级科研立项5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3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年接受见习、实习及进修医生100余人。
专家:
科室 医生
呼吸内科 嵇焕盛 毛琦善 王金德 谢广顺 李航 秦朝辉
保健科 李萍 王洪敏 宁鲁蓉 牟正彬 孙少俐 宫鑫
ICU 刘鲁沂 孙艺铸 梁作鹏 梁亚凤 夏永宏
康复医学科 夏洪祥 王学新 苏路侠 张鲁诚 赵树玲
肾内科 徐成江 李鹏 钟百灵 张青 张燕
皮肤科 王福胜 夏秀娟 康尔恂 张淑花 徐德华 周素荣 陈先进 高冬 姚先平
腹部外科 姜立新
普通外科 曲金龙 蒋家著 郭军 张翼飞 郭吉田 孙华君 吕忠船 郑海涛
小儿外科 姜志娥 周致红 于文涛 曲金龙
骨外科 刘洪涛 陈志强 刘胜淳 孙洪亮 王光达 刘晓阳
心脏外科 魏振宇 史举彤 田茂洲
血管外科 杨牟 车海杰
肿瘤外科 李刚 李玉华 邢建华 朱世光 杨世春 国长军 宫向前
胸外科 汤义军 仲崇文 张宏伟 郝明文 王朝阳 彭笑怒
口腔科 王升志 成洲 丁雨仁 赵文广 张学香 金慧君 初青 吴雅珍
烧伤整形美容科 陈才远 黄勇
风湿科 袁威玲 王明玉 汤艳春
肿瘤内科 张良明 孙萍 姚连昌 耿冬梅 陈旭芳 成瑜 陈剑
血液内科 王笑蕾 秦友平 初晓霞
肝胆胰脾外科 周先亭 宋占文 许政 孟珂伟 孙世杰 孙立臣 黄庆先
神经外科 潘树茂 关茂武 王云波 汤国太 吴鑫 修春明 陈鸿光 赵庆平 张在强 刘杰 赵炜 陈永安 张洪涛
眼科 孙秋香 孙英 高磊 徐雁冰 王卿 高波 卓旭英 范慧君 修彩梅 李元彬 蔄雪静 宋少杰 于宁 闫桂刚 马进生
神经内科 于国平 孙旭文 乔学壮 李华 李冰 刘济跃 刘竹丽 郭京洲 宋孚霞 刘宏 梁志刚 李萍 刘世玲
内分泌科 高伟 王大平 陈述林 王淑艳
肿瘤放射治疗科 王雪宜 宋轶鹏 陈尔成
肛肠科 玄元杰
感染性疾病科 蒲增慧 赵茂茂 蒲增惠
中西医科 梁绪国 娄桂兰 薄守波 潘承业 邹勇 顾友谊 范会兵 马智刚
泌尿外科 高振利 姜仁慧 柳东夫 王建明 孙德康 王琳 杨典东 石磊 刘庆祚
耳鼻咽喉科 张庆泉 宋西成 王锡温 任忠 朱宇宏 邢建平 张杰 张天振
妇科 姜学强 王彦 侯建青 宋志云 刘永平 王桂青 崔青 刘梅芳 刘爱勤 刘国红 王永军 初永丽 王绍光 高华 夏敏 杨瑛 刘志芬 姜秀平 杨红英 王正蓉 常素文 曲庆兰 董福荣
消化内科 黄留业 王明春 崔俊 吴承荣 李绥军 王莉 周福润 刘一品 刘运祥
心血管内科 杨军 刘少荣 刘文波 陶志刚 方毅民 张传焕 李建平 陈红英 孙晓健 任法新 仲琳 李留东 于滨
儿内科 初清 李丽霞 李春香 于惠芹 徐慧 刘建秋 柳雪梅 蔡维艳 万代红 李爱敏 周广玉 丁艳洁 李坤霞
产科 刘志芬 柳红杰 姜秀平 周萍 李宁 张雪梅 渠力平 徐爱群 钟淑贞 张宁 马华刚 刘式景 姚丽华 郝翠芳 王璇 初青 李坤霞 周广玉
生殖医学中心 郝翠芳 曲庆兰 张玉华 沈肖方 张 宁 刘晓妍 单英华 王梅梅 包洪初 王 雄 庄丽丽 王昕荣 刘雪梅 黄 鑫 葛 丽 赵冬梅
耳鼻喉科 姚玉健 邢建平 文真 宋西成 张庆泉 朱宇宏 栾建刚 张洪昌 王锡温 张杰 张宝玉 任忠
医学影像科 苏续清 谭业颖 姜进军 刘奉立 张秀珍
整形美容科 陈才远 黄勇
泌尿内科 钟百灵 徐成江 张青 李鹏
重症监护室 刘鲁沂 梁亚凤 梁作鹏
实验中心 李建远
放疗科 王雪宜 宋轶鹏
变态反应科 唐宁波 孙月眉
风湿免疫科 汤艳春 袁威玲 王明玉
脊柱外科 刘胜淳 刘洪涛
预防保健科 戚加永 牟正彬 孙少俐 李莉 宫鑫 宁鲁蓉 王洪敏
小儿内科 李丽霞 丁艳洁 柳雪梅 曲滋玲 李春香 高建华 刘建秋 蔡维艳 万代红 徐慧 于惠芹
中西医结合科 顾友谊 赵锡堂 马智刚 渠力平 付毅敏 范会冰 周世章 梁绪国 薄守波 邹勇 娄桂兰 潘承业
介入放射科 孙博林 房台生 刘胜 宋雪鹏 郑延波 姜文进 生琦瑞
肝胆外科 刘小方 周先亭 宋占文 董国生 孟珂伟 孙立臣
创伤骨科 孙煜杰 王新 陈志强
烧伤科 张英男
肾脏内科 钟百灵 徐成江
体检中心 裴静芳 张清华 姜翠芳
新闻:
我院更名为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2016年5月28日,青岛大学召开了医学部成立暨工作大会,我院杨军院长、于国平副院长等领导出席会议。会上,我院正式更名为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杨军院长代表七个临床医学院在大会上发言。
据悉,青岛大学医学部现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和护理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和影像医学系三个学系,我院为第四临床医学院。
大会还对获得教学查房大赛奖励的中青年教师、英语教学比赛奖励的教师以及年度临床教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