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中心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555-2882777/2881280
地址: 安徽马鞍山市湖东北路27号
介绍: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是由原马钢医院整体改制而成的一所非营利性医院,始建于1938年4月。现有职工1667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58人,硕士生导师3人,正副教授18人,主任医师28人,医学硕士、博士48人,研究生158人。开放床位1200多张,设有临床专业科室35个,医技科室11个。下辖6个院外门诊部,一所分院和一所职业病防治院,是马鞍山市功能齐全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为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医院目前已向全市开放,是马鞍山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定点医院,可为各类医保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的战略,紧跟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推进医院新技术的发展,铸就了一批具有该院特色,享誉省内外的技术品牌。
重点科室心血管内科在医院“强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以科研促学科发展,着力打造精干的专业团队,医疗技术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率先在该市开展了永久起搏器安装等10余项新技术。近年来在心脏介入手术领域发展迅速。年心脏介入手术达1000人次以上,跻身省内同级医院先进行列,两位学科带头人也分别成为省专业学会常委,市心血管病学分会正、副主任委员。其中一人被授予安徽省“第一届江淮名医”称号。
重点学科急诊科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装备精良的急救队伍,以 “一站式的创伤救治模式”在工伤和复合型创伤的治救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成为该地区工伤和大型复合型创伤的救治中心。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市重症医学分会和急诊急救分会正、副主任委员和省专业学会委员。
重点学科肾内科和血液净化中心一直注重以科研带动医疗、护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血液净化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多项技术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两项,部分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科共计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省医学会理事和专业学会常委。市肾脏病分会、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骨科是医院的传统品牌科室,尤其是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手术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已完成显微外科手术5000多例,成功率9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 项,其中《显微外科技术在四肢创伤修复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心胸外科在该市率先开展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等多项新技术,2006年又在该市率先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普外科1993年即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腔内微创手术在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除普外科以外,泌尿外科、妇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等科室均普遍开展了腔内微创手术。泌尿外科1997年在马鞍山市率先开展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目前科内90%以上的手术实行了腔内微创手术,居省内同级医院先进行列。烧伤整形科是该市唯一的烧伤整形专业科室,多年来,形成了具有医院特色的医疗技术,尤其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的治疗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救治了多例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病人,在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此基础上组建的医学整形美容科,秉承了该科在医学整形方面的技术优势,成为该地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医学美容机构,是马鞍山市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此外,消化内科、眼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专科等多项技术达到省内先进和市内领先水平。
为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医院相继购置了核磁共振仪、多排螺旋CT机、医用高能直线加速器、多种型号的彩超机、数字血管减影机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为医院医疗服务工作提供了设备支持。
目前,医院已完成信息服务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各医生工作站全面实行了电子病历,门诊系统增设了电子导医系统,多种方式开展了专家和相关业务的预约诊疗服务,为早晨空腹抽血的患者免费提供早餐,简化了医疗就诊环节,有效地缓解了“排长队”的老大难问题,明显改善了院内就诊条件。随着医院新建的住院部4号楼的启用,住院难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住院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院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医院,院内绿树环抱、草坪如茵、路灯明亮、环境幽雅,为病人提供了一处休憩疗养的理想场所。医院先后被评为马鞍山市文明单位,马钢公司文明标兵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
科室 医生
肿瘤内科 盛立平 汪宗玉 朱峰
相关新闻: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钱钧先进事迹
钱钧,马鞍山市中心医院的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大家都称他为“拿手术刀”的白衣天使。从事临床工作27年,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被评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市青年岗位标兵、市优秀青年专家、市十佳医生、市劳动模范等。然而这些荣誉对钱钧来说只不过是加在身上的光环,他更看重的是为病人服务,务必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要有高尚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真诚是病人的第一需要
病人最怕医院门难进,医生脸难看,担心医生不真诚对待病人。钱钧深知这一点,他尊重每一个患者,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对于患心血管病的更加同情,因为这种病发展快,致死率高,稍不注意就会给他们心理上造成阴影。所以和病人一开始接触他就和颜悦色,问长问短,细致的观察,耐心地和病人沟通。使病人感觉到自己回家了,钱钧就是他的哥哥或弟弟,把自己交给他放心。的确,在钱钧的眼里,病人就是他的亲人,就是他的中心。他总是以“假如我是病人”的换位思考来处理医患间的关系,时时以病人利益为重,为他们设身处地地考虑。多年的临床诊疗,每一位患者都被他的耐心、热心和细心所感动。
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是钱钧一直注意的。有一位患者得了心血管病,认为必死无疑,非常悲观。钱钧不停地安慰他,还坐在病床前,在一张纸上画心脏图,照着图给病人讲解手术的原理,使那位患者放下了包袱,积极配合治疗。还有位70多岁的老人,送来时已人事不省,老了人的儿子含着泪说:“医生,救救我父亲吧,就是手术失败,也不怪你。”当得知老人是别的医院不愿接受才找到他的,钱钧二话没说,就让老人住了下来。就这样,钱钧把巨大的压力转到自己身上,成功地为老人做了手术。
除了帮助病人减轻精神负担,钱钧还千方百计减轻病人的经济压力。他会根据病人的经济状况,设计最佳治疗方案,尽可能的减少费用。有年冬天,一位母亲带着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孩来求医,钱钧得知这位母亲下岗了,生活十分艰难。帮他左算右算,算出一个最便宜的治疗方案。同时又和有关单位联系,最后使原本应花3万多元的手术费降低到一万多。手术中,为了让患者尽量少花钱,他还主动联系自已的认识专家进行会诊。那位母亲感慨地说:“天底下竟有这样不知道赚钱的医生,处处为我们老百姓着想。”
一度,收受红包成了医院的痼疾,也给患者带来痛苦。钱钧心想,人家治病已经花了大钱,还要送红包,怎么受得了!他对所送的红包总是婉言谢绝,实在无法推掉,考虑到对方那种“不送红包看不好病”的错误心理,暂时收下,随后到住院处替病人交了押金,将收据交给家属,一位患者在结账时竟感动得泪如雨下。
忘我是医生必备的美德
钱钧常说,病人需要我们的时候,就是我们工作的时候。多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总是早晨提前半小时上班,先了解病人的情况:晚上推迟一小时下班,巡视完每一间病房,才放心地离开。每次上门诊,为了让更多的病人能在当天看到病,宁愿延长时间而放弃休息。一年365天,他几乎天天守在医院。连双休日节假日,都要到医院看望病人。只要有急诊,一个电话,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他总会迅速赶到。有一天深夜下着大雨,他刚从医院接诊了一位病人,回来家,已经是午夜了,才躺下,突然电话响了,说科里又收治了一位61岁的妇女,患急性心梗,全身青紫,大汗淋漓,情况十分危急。钱钧立即通知冠脉小组成员马上到医院集中。一刻钟后,导致病人心梗的血管被开通,症状明显减轻,一切恢复正常。全部时间只有50分钟,成功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实践使钱钧懂得,随着心血管病的患者不断增加,即使每个医生长出十双手也来不及应对,因此,预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他把预防工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积极主动地带领同事下基层,进社区,做健康倡导者,利用大医院的技术优势和资源帮助他们,满足社区群众的卫生需求。同时,积极宣传关于高血压、心衰、高血脂等方面的知识,还数十次到电视台、电台开展健康讲座,把预防工作做进千家万户。
对身边的人,他更不放过一切宣传机会。平时,只要病人或者家属来访,他总是苦口婆心地向他们讲解预防疾病的方法,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关系,如何预防高血压等等,常常说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回到家,累得一句话也不想多说了。
精湛的技术是攀登医学高峰的天梯
钱钧1988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自踏上这个充满挑战的岗位起,他就意识到,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为病人解除病痛;只有不断迎接挑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为了适应国内外心血管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此钱钧先后到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班、江苏省人民医院学习深造。自1996年参于市第一例射频消融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工作以后,就将他与手术刀联系到一起,率先开展了《双腔起搏器安置术》及《双心室起搏器治疗心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经皮冠脉造影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经皮球囊扩张术与支架置入术》、《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狭窄杂交手术治疗》等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多名患者获得新生,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多项技术填补我市空白,其学术成就获得了省内专家的认可。这些年来,经钱钧手术的病人就有达两千人,成功率达百分之八十。在这医学届也是不多见的。
钱钧十分注重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年来先后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篇,获得市科委科技进步奖1项,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4项。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上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钱钧深知,只有具备精湛的技术才能迎头赶上。他一边注意学习,一边将所学的本事应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的效果。
钱钧为病人捧出一颗真诚的心,几十年默默无声地奉献着,赢得了同事的敬重,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他所带领的团队开创了我市心血管领域多项第一。面对荣誉,他从不多言,他认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本应该做好份内工作,所有的荣誉对他来说都是鞭策和鼓励。
“对于陌生人的痛苦与不幸寄予极大的同情心而尽力去帮助他,那么他的心灵必定十分纯静美好,犹如那些珍贵树木,流出汁液为人医治伤痛。”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正是像钱钧这样的人,他必将像珍贵的树木那样永远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