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第二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566-8121032
地址: 安徽省池州区东至县东流镇长江路11号
介绍:
东至县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4年,地处江南古城--东流镇,是一家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于一体的县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有职工89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33人。医院编制床位100张,共设26个临床医技科室。年门诊量近4万人次,住院1200余人次。拥有数名全县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曾先后被授予“爱婴医院”、 “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关新闻:
池州市东至县城乡居民大病实现“二次报销”
近日,池州市东至县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截至目前,全县已首批补偿城乡居民大病患者2444例,补偿金额368.5万元。
据了解,东至县对城乡居民的大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基础上,给予“二次报销”,不限病种。参保人患病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后,只要超过该县确定的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即可进行保险补偿。
目前,该县已出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确保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全县所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人群,切实解决大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东至县积极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县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东至县积极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加快实现“90%的住院病人不出县,住院实际补偿比不低于70%”的医改目标。
一是制订“1+4”制度体系。即制订一个总的实施方案:《东至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试点工作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等;制订四个配套办法或细则:《东至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章程(试行)》、《东至县新农合基金按人头付费试点实施办法(试行)》、《东至县新农合2015 年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管理考核细则(试行)》、《东至县新农合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管理考核表》,确保试点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科学组建医联体。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服务人口、医疗能力及居民就医习惯等因素,东至县医联体试点分两大类型启动。由县医院、县中医院根据现有服务能力与13 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中的若干家组建医联体。通过逐步深化合作,最终形成紧密型医联体。确定服务能力较强、地理位置特殊的胜利镇、大渡口镇2 家中心卫生院单独试点,县级医院与之建立技术帮扶关系。
三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县政府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强化对医联体各医疗机构的投入,落实医疗机构基本建设、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等重要经费保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同时,改革医保基金对医联体的支付方式,按人头总额预算,实行“总额控制、按季拨付、年终决算,超支原则不补、结余全部留用”方式结算。
四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发改、卫生、人社、编办、财政、物价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考核评估。医联体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各尽其责,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运行。
东至县“提、调、保、合”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
一是提高县内县、乡医疗机构的报销水平。县、乡医疗机构政策性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90%。
二是调整重大疾病报销比例。重大疾病门诊放化疗比照住院执行,全年只收取一次门槛费。儿童白血病、儿童心脏病、尿毒症等患者实际报销水平达到80%以上,预计全年重大疾病报销患者将达到3617人次。
三是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业务。今年6至10月份与国元保险公司签订承办协议,出台大病保险实施方案。截至10月底,共对81人实行大病再补偿,补偿金额34.52万元。
四是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工作,年底前全县15个乡镇全面完成老农保与城乡居保制度衔接工作。启动二代居民身份证替换新农合IC卡工作,真正实现参合患者就诊一卡通。
2014年,全县参合479452人,参合率101.19%,预计全年办结参合农民住院补偿50127人次,补偿12257.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