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xcsyy./
地址:宣城市环城北路15号
电话:0563-3033505/3033529
介绍:
宣城市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是省辖宣城市最大的公立医院,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教学医院。并获全国爱婴医院、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诚信医院、省级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省级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三八红旗集体、市民主考评先进单位、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现开放床位1100张,临床科室28个,病区26个,医技科室9个;年门诊50余万人次、出院3万余人次、手术1万余台(次)。在岗职工1090人,其中,高级职称74人(正高14人),教授(副教授)14人,硕士100人,博士6人,中级职称200余人。
医院承担着宣城市辖区(五县一市一区)及周边近300万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任务。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院级重点学科14个、特色专科2个。三级医院专科技术齐备,常规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冠脉搭桥术、心脏起搏术、射频消融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先心介入治疗术、颈胸腰椎前(后)入路手术、后腹腔镜下肾脏及肾上腺手术、ERCP、ESD、腔镜下无金属残留胆囊切除术、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宫颈癌根治术、喉癌根治术等先进技术。同时,还拥有全市领先水平的超声诊断科,设备先进、检查项目齐全的病理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现拥有先进诊疗装备860余台套,影像装备处全省先进水平。
作为公立医院,我们始终突出保障病人利益,彰显公益性。在全省市级医院中率先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大型检查降价,药占比、耗占比全市最低,可报销比、实际补偿比处全市前列,次均费用处全省三级医院较低水平。
我们始终秉承“病人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和“博爱、仁和、诚信、创新”的医院精神,坚持走“医教研并重、质量兴院、服务兴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的集约型发展道路,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打造政府放心、群众满意、职工爱戴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而不懈努力。
推荐科室: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是宣城市重点学科,院级重点学科,宣城市泌尿外科学会主委挂靠学科,现开放床位40张。
学科现有医师10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医学硕士4名;护理人员10多名,其中专科护士2名。
学科开展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其中SCI三篇。学科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弋矶山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医院泌尿外科保持着密切地协作关系。
【专科技术】
全省同级医院领先技术:单孔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中应用;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全市领先技术: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大通道经皮肾镜双导管碎石清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经尿道等离子高危前列腺电切术;尿动力学在下尿路征候群诊断中应用。
常规开展项目:各种泌尿系统腔镜手术,尿路结石各种碎石方法,泌尿系统各种肿瘤根治性切除,泌尿系统整形,泌尿系统外伤救治,前列腺汽化电切;男性性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男性不育的诊治、前列腺炎康复治疗等。
【特色护理】以视频方式宣教;封闭式膀胱冲洗;改良皮肤造口尿液引流等。
【专科设备】经皮肾镜、多种规格输尿管镜、多种规格汽化电切镜、等离子电切镜、多种规格膀胱镜、Cyberwand碎石清石系统、钬激光碎石机、体外震波碎石机、Laborie尿动力系统、前列腺深部热疗仪、腹腔镜等先进设备。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是市级重点学科,院级重点学科,现开放床位近50张,配备有专科监护病房。
学科现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6人;护理人员20余名。
学科开展省、市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其中SCI、核心期刊数十篇。学科与上海、南京、合肥、芜湖等知名医院保持着密切地协作关系。
【专科技术】学科在脑外伤,脑出血等疾病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引入微创治疗理念,发展显微技术、介入技术、神经导航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在颅内、颅底及椎管内肿瘤的切除(如听神经瘤,垂体瘤,前中颅凹底、蝶骨嵴、窦镰旁、桥小脑角区肿瘤,脑室内肿瘤,椎管内肿瘤及各类大、小脑半球肿瘤)及功能性手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显微血管减压术);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微创治疗等方面处全市领先地位。同时神经重症监护治疗已形成系统性、规范化体系。
【专科设备】美敦力神经导航系统,Zeiss及Muller手术显微镜,蛇牌铣磨钻开颅动力系统,蛇牌双极电凝,Mayfield手术头架,西门子呼吸机,康诺控温毯,颅内压监测仪,专业的显微手术器械,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室(百级层流手术间)等。同时医院配备了先进的CT、磁共振及DSA(飞利浦)等先进设备。
专家:
科室 医生
神经内科 唐章龙 胡仁平 汪南田
九病区 神经外科 徐义昌
呼吸内科 陈学东 孙军
消化内科 王义文 刘有理
八病区 胸心外科 吴兵 吴梓星 唐金林
口腔科 张新干
骨科 胡炳铨 李军 左才红 陶忠亮 张平
肿瘤内科 张华满
普通外科 唐亮 应月强
五病区 儿科 金基福 李亚林 林海庆
六病区 心血管内科 方存明 熊胜江 程久佩
泌尿外科 丁银满 胡志华 张仁涛 张玉峰
内分泌内科 肖后生 王思宏
普外烧伤整形科 章社民 方锡才 刘登河
耳鼻喉科 张传勇
妇产科 章云霞 丁昌红 孙红梅 陈珉
新闻:
宣城市宣城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长郭翠玲先进事迹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四届优秀自考生单项奖、安徽省512护士节“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宣城市岗位能手、宣城市十佳操作能手、宣城市第三届“十大女杰”提名奖、宣城市人民医院十佳员工、连续多年先进个人、优秀护士长、发表论文数篇……在宣城市人民医院,集这诸多荣誉于一身的,不是别人,正是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多年的儿科护士长郭翠玲。
从2003年9月宣城市人民医院专设儿科以来,郭翠玲一直担当着护士长的职务,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井井有条,从最初的惶然应对到如今的从容不迫,郭翠玲用自己的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心,带领着儿科护理团队从稚嫩走向成熟,也护航着宣城市人民医院儿科的发展壮大。而郭翠玲也用自己的实力,成为了领导眼中能力超强的管理者、主任的好帮手、同事眼中严格且细腻的老大姐、患儿家长眼中充满爱心的“护士妈妈”。
“超人”郭翠玲
自1992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从外科到内科,再到儿科,郭翠玲辗转了多个临床科室从事护理工作,转眼间从事护理工作已经二十多年。每到一个科室,她细致、认真、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作风,都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赞许。
在赢得同事称赞的同时,郭翠玲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医院领导的认可。2003年9月,市人民医院决定设立单位的儿科,因为儿科工作性质特殊,任务重、压力大、技术含量高,在经过全院的遴选后,当时院领导决定将这个重担交给当时已是门诊部护士长的郭翠玲。
对于当时的郭翠玲来说,儿科护士长一职并不是个好差事——科室新成立,护理团队非常年轻,人力不足,护理上没有经验;加之面对的是患儿这个特殊群体,家长的要求超高,静脉穿刺和药物剂量的配备都比成人科室困难大得多……一系列的因素,让郭翠玲倍感压力。
面对压力,郭翠玲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至此,她开启了“工作狂”、“学习狂”模式——
开科之前,医院安排她到芜湖弋矶山医院进修学习,为期3个月的学习时间,郭翠玲仅仅休息了4天,整天扑在病房里,像一台机器一样疯狂地学习。弋矶山医院儿科的老师都不禁感慨,“你真是死命地学,将我们几年学习的东西3个月就学完了。”
开科之初,她顶着巨大压力,手把手带教年轻同志,经常和医生、患儿家长沟通,主动了解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手机从没关过,每当科室来了需要抢救的患儿,无论是夜间还是周末,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协助患儿的抢救处理。夜间急诊经常是患儿转危为安时天亮了,而她只是简单地吃点早饭又投入到第二天紧张的工作中。
当科室护理工作走上正轨,郭翠玲依然经常加班到很晚才下班,即便回到家,她也不会立即休息,而是拿出书本、查阅杂志,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但,郭翠玲毕竟是名普通人,并非真有“钢铁之躯”。长期的加班加点让她“元气大伤”,体力精力透支, 2009年开始,她经常头痛、呕吐,而且发作越来越频繁。2009年5月12日到28日,头痛几乎每天都会发作,连续输了17天甘露醇的郭翠玲仍坚持在工作岗位,经常是拔出自己的输液针头立刻进病房忙碌,直到2009年端午节那天,因剧烈的头痛、呕吐倒在病房里,医院安排她去南京检查治疗,检查结果为“不明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辗转南京、上海及北京多家医院仍未查出病因,疾病使郭翠玲离开了儿科护理岗位。
尽管暂时离开了儿科,但郭翠玲没有放弃她的护理事业和学习。在治疗期间她经常联系儿科护理姐妹,了解科室工作情况,鼓励大家积极学习,认真工作。生病前她护理专业本科自考还剩下论文答辩科目没有结束,但论文答辩要在蚌埠医学院进行,2009年10月,虽然在已就诊了多家医院,但此时她头疼、呕吐的症状并没有减轻。有同事劝她放弃考试,但她不甘心,笑着说“死也要将目标完成”,最终在一名同事的陪伴下,她带着急救药物赴蚌埠答辩。“身体太虚了,考试出来,我全身是汗。”郭翠玲说,让她欣慰的是,尽管过程痛苦,但结果令人满意——她顺利通过了护理专业的本科自考,且以平均80多分的成绩获得了“全国优秀自考生”称号。
在随后五年里,因身体虚弱,领导安排她去了职能科室。但她仍不放弃学习和帮助他人,工作之余,先后在宣城市糖尿病协会、宣城广播电台、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分校区、宣州区老年大学及多个社区开展免费健康讲座,为患者与健康人群普及疾病与饮食的关系,宣传健康的饮食行为方式,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女神”郭翠玲
“我们护士长就是好,她是我们的‘女神’。”在儿科护士中,孙文兵算是资历比较老的护士之一。对于护士长郭翠玲的崇拜,她从不掩饰。
默默奉献的精神、以身作则的标榜作用、严谨公正的管理、过硬的护理技能,每一项,都足以让郭翠玲成为儿科护士们心中的女神。
2006年腊月的一个晚上,临近过年。郭翠玲正准备利用休息时间去帮儿子买过年的新衣。然而还没进商场大门,医院领导里来了电话,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已经休克,血压急剧下降,需要紧急输血输液,但因严重血容量不足,多次静脉穿刺都失败,患者生命危在旦夕,让她立刻赶去手术室协助静脉穿刺。电话还没挂,郭翠玲就坐上了出租车,火速赶到医院,借着过硬的技术及强大的心理素质,及时开通了静脉通道,血液顺利输入产妇体内,经抢救产妇母子平安,郭翠玲也松了一口气。回到家,向儿子解释因抢救病人衣服没有买,懂事的儿子说“妈妈,没事,工作重要,衣服哪天买都可以啊”。
2014年,因发展需求,儿科原有的一层楼已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因此医院改建了四层“儿科楼”,楼层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大批刚毕业才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理人员,各方面因素对护理工作都是挑战。面对这样一个工作压力大、工作负荷重且技术要求高的高位,院领导几番考虑,在全院500多人的护理团队中逐个筛选,最终郭翠玲脱颖而出。于是院领导找到她,希望她能再次担任儿科护士长职务。而此时,身体稍见好转的郭翠玲没有丝毫犹豫,又重新回到儿科岗位,再次以“工作狂”的姿态投入其中……
新的儿科有51名护士,管理这样一个护理团队,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人力资源参差不齐,年龄、能力差距大。为了带领好这个护理团队,郭翠玲可谓是“费尽心思”。就拿每周护士排班来说,如何合理排班,郭翠玲就没少花心思。“工作能力如何?”“工作了几年了?”“工作态度可认真?”“她应该和谁搭档?”“安排在哪一层?”一项项地排列、一项项地分析,再综合考虑、合理安排,仅每周排班的这项工作就要花费3、4个晚上的时间。每天睡前及早上起床她都要再查一遍当日排班,对危重患儿多的楼层重点关注。她还为每楼层配备了对讲机,方便各楼层护理人员的协调合作,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除此之外,郭翠玲还利用自己积累多年的知识,每月给年轻的护士们培训营养及药物知识,让年轻人更快成长;她在外培训学到的护理新知识,回来后总是毫无保留地第一时间传授给大家;她针对年轻护士多的特点,开展“老带新”活动,增加年轻护士的安全感,减少护理隐患……这一条条措施、一个个制度,都让护士们感受到这个团队的奋进,也树立了护士长郭翠玲公正严谨的形象。
当然,严谨之余还有感动。在儿科工作的八年时间里,郭翠玲过年过节都在值班,并主动把自己的假期让给了其他身体不适的护士;同事家属身体不适,总是第一时间去探望;她还经常给上夜班的护士带早饭,让辛苦了一晚上的她们倍感温暖……在郭翠玲的带领下,儿科护理团队成为了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且充满活力的集体。
只要担当着患儿的护理工作,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时刻待命、随叫随到,这是郭翠玲对自己的要求。她说,工作要做,就要做好。作为护士长,更必须带头做好。
“天使”郭翠玲
在郭翠玲儿子小学4年级的一篇作文中,有着这样的描述“多少个夜晚,我半夜醒来,总看到妈妈伏在桌前工作学习。”每当想到儿子这篇题为《像我妈妈一样》的作文,郭翠玲心里是自豪的,但也有些许愧疚,因为对儿子、对家庭,她付出的很少,她不算是个好妈妈、好妻子。从儿子幼儿园到上大学,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从没有带孩子出去旅游过。
但对于在儿科看病的患儿来说,郭翠玲却是一位美丽的“天使”。
今年3月,一名8、9个月大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来儿科诊治。这是个“小胖墩”,圆圆的身体、肥嘟嘟的胳膊,让护士们在静脉穿刺中犯了难。穿刺了2针,都因血管太细而穿刺失败,一下让爱子心切、焦虑紧张的家长吵闹起来。郭翠玲闻讯而来,主动向家长道歉,耐心安慰,得知家长不愿孩子再次穿刺输液,她耐心地向患儿家长分析患儿的情况,并由她亲自为患儿进针,患儿家长在她那坚定的眼神下,同意再次穿刺,郭护士长果然艺高人胆大,一次性穿刺成功,患儿家长紧锁的眉头终于露出了笑脸,考虑到患儿家住乡镇,郭护士长自己担保从医院借来雾化器给家长带回家使用。一连串温馨的举动,让患者家长感动万分。在送走患儿后的那几天,郭翠玲每晚都主动发短信给患儿家长,询问患儿的情况,指导如何正确喂服药物以及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一个星期后,当家长来医院归还雾化器时,连声感谢。
这样感动的例子总是不胜枚举。前不久,市福利院送来了一名重度营养不良且患肺炎的脑瘫患儿,看到这样的孩子,郭翠玲心里总有些难过。每晚7点下班前,她都要仔细查看这个患儿,了解病情变化及当日护理情况。一天下班例行查看时,细心的她发现这名患儿的右脚踝和腰髋骨处有些红,便及时请来压疮组的医生前来会诊,协助处理。由于发现及时,患儿没有形成压疮。看着身体瘦弱、穿着破旧的孩子,郭翠玲心疼不已,她自己掏钱为孩子买来了衣服。
或许,正是郭翠玲无私地将母爱分给了这些患儿;或许,正是郭翠玲对待患儿母爱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成为了患儿眼中最美的“天使”。
有耕耘,肯定有收获,不间断的学习她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多年临床一线工作她练就了过硬的护理技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的沟通技巧。但郭翠玲说“成绩都是历史,只能代表过去,只要身体不再次倒下,我会一直坚持在护理这个简单而不平凡的岗位,因为被人需要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