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六安市立医院网上挂号_六安市立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六安市立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laslyy./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磨子潭路

电话:0564-3302120/3302111

住院须知

1.病员入院,经本院门诊或急诊医生签发入院登记单后,到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住院病员应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配合治疗和护理,安心休养,争取早日康复。

3.住院病员未经许可不得自行邀请院外医师诊治,不得向医师要求不合理治疗或指名要药。

4.住院病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医护工作场所,不得翻阅病案及其他有关医疗记录。

5.住院病员不要随意外出或在院外住宿,如有特殊情况须经医师批准后方可离开,以免发生意外。

6.病房医师及护士查房、治疗期间,希望病员不要离开病室。

7.住院病员的饮食须听从医师的决定,不得自行随意更改。

8.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病员不能自行调换床位,非探视时间不得会客。

9.住院病员对医院工作有意见和要求,请及时向病房护士长反映,帮助医院改进。

10.住院病员可以携带必需的生活用品。贵重财物自行保管,严防遗失。

11.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按价赔偿。

1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病房每月一次的工休座谈会,接受健康教育及有关学习活动。

13.病员如对医疗费用有疑问,可及时到一楼大厅专用电脑自行查询。

14.医院是禁烟区,严禁吸烟,请病员自觉遵守并告知家属、陪客及探视者严格执行。


介绍:

六安市立医院于2006年8月12日开诊运营,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已逐步形成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六安市立医院目前在职员工95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10人,其中高、中级职称219人。核准床位900张,设置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8个,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

总院占地158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十三层外科住院楼,十一层内科住院楼,裕安120急救中心,门诊医技楼,专家楼,融办公、就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行政服务楼,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

六安市立医院2008年被安徽省卫生厅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受聘为“皖南医学院教学医院”。2009年成为安徽省立医院网络集团会员,安徽省卫生厅批准的安医大二附院长期对口帮扶医院,是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技术支持和业务合作机构。2011年与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元证劵股份有限公司、徽商银行等10家大型企业共同荣获安徽省“十一五”经济建设贡献单位。六安市立医院荣获“2011全国医改示范医院”;与安徽省立医院联合打造“皖西微创外科中心”;“血管外科中心”;与安医大二附院联合创建“安医大二附院口腔疾病六安诊疗中心”;巨资新建为市内领先的妇产科“特需病房”,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目前,全院职工凝心聚力,潜心拼搏,努力创建“三级甲等医院”。

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六安市立医院全体职工牢记“生命所托、健康所系、责任源于我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义赋予我身”的院训;以“拼搏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务实、协作攻关,诚信为本、责任至上,志存高远、厚德载物”为主要内涵的市立医院精神,成为凝聚人心、锐意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

六安市立医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先后捐助、救济、减免困难病人和困难群体医疗费用累计达壹仟伍佰万元。2010年6月我院发起成立了“六安市肾病病友联谊会”,2011年成立了“胡大一爱心基金会”。把爱心倾洒在人们心中,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以院长李方军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理念,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秀的人才团队、先进的医疗设备、规范的医疗管理、真情的医疗服务、温馨的医疗环境、实在的惠民措施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推荐科室:

普外科

我院普外科伴随着医院快速发展而快速成长。7年来,因医院发展需要,胸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从普外科分出。

普外科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发展,2012年8月经过评审专家组评审,确定为市第三周期重点学科。

经过7年的积累,人才结构渐趋合理,为进一步提升科室的品牌,提高在本地区的辐射及影响,今年再次将普外科分为三个亚专科:肝胆胰专科、胃肠肛肠专科、甲状腺乳腺血管专科。

普外科现有业务用房面积:3000m2;实际开放床位数:80 (张)。

 特色技术名称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007年引进腹腔镜技术以来,实现从四孔、三孔、双孔到单孔的跨越。2011年9月《经脐常规器械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六安市科技成果认证。同年12月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认证。6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从2007年的年100例快速发展到2012年的突破1000例,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同时团队内5人可以独立完成该手术的技术操作。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较广泛开展,是腹腔镜消化系肿瘤外科中最成熟的微创手术之一。2010年我科在六安市率先开展此项技术开展已获得成功,已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腔镜下手术。目前已完成60余例,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市级科技成果;我们将继续努力,总结经验 ,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2009年通过进修学习引进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2010年该技术获得六安市裕安区科技成果奖,目前月手术例数约15-20例。混合痔、环状痔、直肠粘膜脱垂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二、团队建设

普外科工作人员共计41人,其中19名医师,22名护理人员;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2人。大学本科17人,专科和中专24人。4人在省级医学会任委员其中1人担任中医肛肠学会副主委;有6人分别在市级医学会任常委,其中1人担任外科学会副主委,2人担任市微创外科分会副主委。专科带头人和骨干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带教能力。科里的年轻医师好学上进,有三人硕士研究生再读,一人已经通过所有的理论考试;科里的护士有二人取得专科护理证书。

三、学术交流

普外科已于2011年举办市级《外科微创手术继教班》1次; 2012年协办省级《腹腔镜外科应用继教班》和《省中医肛肠外科年会》。我们还开展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以及外科沙龙进行学习交流。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并积极撰写论文;开拓进取搞科研,目前,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开展和推广,已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在本市率先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获得满意效果,正在申报科技成果。工作开展的同时,近三年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有二十多篇在省内外核心期刊发表。


神经外科

六安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2006年8月12日,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经过数年来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有床位25张,现为六安市立医院重点学科,根据医院发展和规划,将扩展床位至60张。

1)我科一直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扩展业务范围并强化专业技术梯队建设。我们积极的参加国内神经外科学术科研活动,培养全科人员更加良好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力争发表更多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含量的学术论文。我们将以更加专业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更加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态度奉献于我们的病人!

2)我科已与北京、上海、南京各神经外科中心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得到上海仁济医院、安医一附院、省立医院、安医二附院以及省中医学院神经外科各位专家技术支持。

3)目前我科已常规开展各种危急重症颅脑外伤急救手术,脑出血显微及微创手术,大脑凸面肿瘤、前颅底脑膜瘤、听神经瘤显微手术,脊柱全椎板或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全脑血管造影与动脉瘤介入手术;正在积极开展的颈内动脉斑块剥脱与三叉神经痛射频消融手术;努力用更加优良的专业技术服务病人!

科室电话: 0564-3302028           主任办公室电话:0564-3302045

常规开展项目

1、重症复杂颅脑损伤的救治

2、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

3、功能神经外科与脑康复

4、脑肿瘤的手术治疗

5、椎管内肿瘤

特色治疗技术:

2013年六个新技术项目:

1.颈内动脉斑块剥脱术(CEA)

2.显微外科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外伤性脑梗死中的研究及应用

4. 三叉神经痛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5. 软通道治疗颅内血肿

6. 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的临床应用


专家:

科室     医生

妇产科     徐学珍 姚红 芮永 徐雯


新闻:

攻“心”术——我院心胸外科首例心脏手术成功实施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是一项高风险、高难度、高科技、涉及面广、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手术,需要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和术后监护四个“军团”共同作战,配合得好才能打胜仗,否则就要败北。

此次,为了两例心脏手术的顺利开展,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姚红多次主持召开多学科协调会、术前病例讨论会、筹备会等,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10月 2 日 10 时,院长姚红主持会议, 我院专家委员会的各专业主任们悉数参加。会议就两例心脏外科手术时间、手术人员、手术流程、各环节的预案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同时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实施,拟特邀安医一附院著名心脏外科专家葛建军教授及其团队前来指导。

10月 4日9:00 时,由医务处牵头组织,心胸外科、麻醉科、心内科、ICU等多名专家进行专项术前讨论会。罗兴成副院长在会上强调成功完成此次心脏外科手术任务的重要意义。经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治疗组、保障组2个工作小组,全程负责围手术期的各项工作。罗兴成副院长为治疗组组长,李荣成、赵刚、俞学锋、刘宝、王盘如、陈晋、汪寒梅等为成员,全程负责围手术期的治疗工作,所有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接受调度,一切工作服从安排。心胸外科、ICU抽调工作人员24小时监护室待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周晓霏副院长为保障组组长,高宗宝、朱承、王孝生等为成员,负责治疗过程中所需器械、耗材、药品、血液等调配,保证水电供应正常,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10月4日14:30时,赵刚主任主持心脏外科手术应急演练,医疗、护理、麻醉、监护各科最专业人员对实施手术时可能突发的情况进行了训练演习,药品、器械、总务等后勤保障部门,更是细致到了备用电源的试用,大家想到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制定了应对措施,确保人员、设备、环境均以完美状态呈现在关键时刻。
10月5日,是两例心脏手术的前一天。一大早,姚红院长就亲自主持召开各有关科室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紧急调度会,强调手术要遵循“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的技术与服务理念,仔细考虑复杂手术前后的每一个细节,竭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一举成功,一锤定音。

10月 6日 9时,安医一附院心脏外科的精英团队赶到医院后,顾不得舟车劳顿即参加会议。会上,各专家逐个环节研究,逐个步骤推演,反复讨论、沟通、磨合,最终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手术操作制度和流程,如开胸怎么开、怎么建立循环、插管怎么插、台上台下如何呼应、如何消毒以及药品器械耗材需哪些以及如何使用等等,都遵照非常细致、严格明确的统一规范。

手术后,心胸外科陈华护士长和ICU汪寒梅、赵金金、陈晋轮流倒班守护着患者,保证在他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医生和护士陪伴。每隔30分钟,他们都会为两个患者测记心跳、血压、血气、K、Na、Cl等各项指标,为她们翻身、揉背。每隔一段时间,会喂患者开水、测量尿量等等。怕患者的家人担心,医务人员经常与两位患者的家属沟通交流,告诉他们患者身体状态以及恢复情况。

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直视手术的开展,不仅代表一个医院的救治能力,更是一个医院整体实力综合提升的具体体现。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创造了裕安区首次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历史,填补了区域内心脏外科手术的空白。这是我区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市立医院人为人民健康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据了解,自2014年3月,医院派出以赵刚主任为队长的心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医护人员共计10 人心脏外科团队赴安医一附院专门学习心脏外科专业技术。历经一年废寝忘食的努力,他们终不负重望、不辱使命,取得了真经,练就了硬功。在二尖瓣置换、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等心脏外科手术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皖西乃至周边地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均可到我院放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