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太和县中医院网上挂号_太和县中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太和县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thzyy./wele/index.php

地址:太和县团结西路59号

电话:0558-8519665/8519669

介绍:

太和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康复、养老、健康产业为一体的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县级首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安徽省太和中医药集团核心成员单位,以其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在全国业界享有盛誉。

医院规模较大。占地127亩,医疗用房面积1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4.1亿元。2014年门急诊病人66万人次,出院病人5.6万人次,手术1.6万台次。

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正式职工14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38人,高级职称69人,安徽省名中医5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4人,研究生107人,在读研究生106人,并被安徽中医药大学授予“研究生培训基地”。

学科建设齐全。开放床位1700张,设有52个专科专病门诊、17个医技科室、33个临床科室。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骨伤科、肝病科、预防保健科),省级重点专科6个(骨伤科、心病科、肿瘤科、针灸科、推拿科、肝病科),市级重点专科9个。

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全省县级首家全新进口的320排640层、64排128层螺旋CT,3.0T、1.5T核磁共振,以及直线加速器、大C臂、DR、体外循环机等总价值达1.9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

中医特色突出。拥有全省最大的非药物治疗一区(以针灸、推拿、牵引、经络共振、肢体功能恢复等治疗为主)、二区(以中药贴敷、足疗、刮痧、中药熏蒸等治疗为主)、儿科中医特色治疗区和心脏康复治疗区。

多元模式发展。组建安徽省太和中医药集团,目前已形成“三院两公司”的格局,即太和中医院、界首中医院、太和医养院、金正元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金正元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

医院先后获得各类荣誉400多项,曾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连续五届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连续八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医院,同时还荣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1年、2002年先后两次在我院举办“全国中医医院改革与发展研讨会”,2009年、2011年先后两次在我院举办全国中医医院院长现场培训班。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6500多家医院及政府或有关部门组团到我院参观学习;新闻媒体报道我院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累计达1600余篇(次)。

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张文康,时任省委书记王太华,省人大主任王光宇、孟富林,省长王三运,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程津培,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刘谦,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卫生部原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副省长谢广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原副局长房书亭、田景福、诸国本、于生龙,省卫生厅厅长于德志,原厅长高开焰,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等领导都曾到我院视察,给予很高的评价。陈敏章赞扬我院是:“艰苦奋斗的体现,实实在在的改革,深圳发展的速度,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张文康欣然为我院题词:“杏林春色浓,太和发秀枝。”王国强称赞我院:“一个贫困地区的县级中医院能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有这么多的病人,特色这么突出,中医文化氛围这么浓,确实非常不容易,这是许多中医院做不到的。”房书亭称赞:“全国省级中医看广东,县级中医看太和。”

回首过去,昔日铸就的宏伟丰碑,已成为今日事业的坚固基石;放眼未来,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太和中医院,正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而不懈奋斗!


推荐科室:

肿瘤内科

我院肿瘤内科成立于1990年,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皖北地区业务能力较强、中西医综合治疗水平较高的肿瘤专科, 2011年入选安徽省“十二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我科将大力实施“名科战略”,提高内涵,形成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特色鲜明的中医重点肿瘤专科,经过10-20年的努力,打造成安徽省中医肿瘤名牌科室。 

肿瘤科设置床位60张,病床使用率达130%,全年门诊量两万余人次,住院患者约两千人次,其中本县以外患者达30%以上。业务量在全安徽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中居于前列,深受广大患者信赖。我们始终倡导并采取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细胞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大力发扬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治疗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淋巴瘤、白血病等各种恶性或良性肿瘤,性质不明肿块,以及萎缩性胃炎、Barret食管炎等癌前病变。

多年来,我科始终致力于专科规模、人才梯队、技术优势、特色疗法、院内制剂、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预防保健科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2009-08-07)精神,我院治未病科成立于2009年10月。自成立之日起科室的发展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治未病工作纳入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确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医院成立了治未病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先后由于其华副院长、张桂华副院长分管,由医务科副科长陈光瑞任主任专管。逐步完善了治未病服务平台。在各临床科室的支持下,我科各项工作很快走向正轨,在本县域内的影响逐渐扩大。

    我科现有人员九名,其中中医人员七名,包括今年刚引进的一名心理学硕士,中医人员占总人数的78%。建筑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分为健康指导区、体检咨询区、健康状态评估区、健康干预区、体检区等共5个区域。共有设备20余件套,价值约80余万元,其中包括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设备和软件。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服务规范、技术操作规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服务流程。建立了健康管理数据库。开展中医体检评估,并且给亚健康人开出干预处方,指导中医健康干预。干预内容包括运动方案、饮食调摄、心理疏导、中药干预、非药物干预等。整合了我院非药物治疗区的资源,开展的治未病服务技术有针刺、灸法、火罐、推拿、贴敷、足疗、药浴、熏蒸、刮痧等。通过上门随访或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开展体检人满意度调查和健康改善情况分析评估,不断改进服务方法和干预方案。赢得了人民群众对于中医治未病的认可。

    由于我院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往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意识不强,认为有病了才到医院来,加上群众对中医治未病不了解,我科建科之初,无人问津,起步艰难。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医务人员下乡到集镇、进学校、进机关开展预防保健宣传和咨询,发放中医防病知识宣传单,让广大群众由认识到了解,最后接受中医治未病。今年上半年到我科接受治未病服务人数已经达到700余人。

    现如今人们对健康和预防保健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医预防保健的观念正深入人心,社会对中医预防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政策规范,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以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为发展目标,为广大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


专家:

科室     医生

肝病科     张桂华

中医内科     王启典 李成材

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     尹宏友

妇产科     韩雅 曹秀芳

呼吸内科     李乔

骨伤科     李俊宇 程启华 于其华 刘旭 张连友 姚先杰

儿科     颜鹏飞 高歧文

心病科     王朝亮 丁超

心胸外科     范松林

普外科     李福同 张金声 张鹏

肿瘤防治所     王明智 刘振昌 哈继忠 张均启

急诊科     班文明 史明松

泌尿外科     王东波

风湿推拿科     梁成名


新闻:

 蚌医一附院与我院建立医联体

7月2日下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我院医联体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我院举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洪巨,副院长刘晓林,党委、院办公室主任苏章,医务处副处长、医改办主任李小军,质管科副科长、医改办副主任黄明智,我院院长李福同以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签约揭牌仪式。仪式由太和中医院第一副院长颜鹏飞主持。

太和县中医院院长李福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首先代表医院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洪巨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太和县中医院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建立了友好医院的关系,在医院人才培养、技术提升、科室建设上都得到贵院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历届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李院长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双方借助医联体这个平台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积极拓展西医领域,将医院打造成“中医是龙头、西医逐潮流、中西医并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洪巨讲话中指出,太和县中医院是我省医疗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全国首家县级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全国县级中医院的标杆。希望两家医院以医联体合作为契机,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充分发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西医优势资源和太和县中医院的中医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急诊转诊、人才培养、技术、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互补长短,共同发展。

随后,王洪巨院长与李福同院长现场签署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太和县中医医院医联体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联体医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