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县后底120号
电话:(0573)85022492
介绍:
由原平湖市红十字会医院、原平湖市眼科医院合并成立的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湖市当湖中心医院)、平湖市无偿献血办公室、平湖市疾控中心犬伤门诊(即动物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已于8月8日顺利搬迁至原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原市红十字会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设施设备齐全、技术力量全面的综合性医院,承担着辖区内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工作。原市眼科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家眼科设备最先进、技术最成熟的眼病防治中心,同时也是平湖市白内障康复中心,年手术达1000多例,是以眼科、儿科为特色的专科医院。
鉴于原有医疗特色,新成立的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湖市当湖中心医院)集原两家医院精华于一体,被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授牌为“平湖市眼科中心”和“平湖市口腔疾病防治中心”。中心下辖1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着当湖辖区内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目前,医院拥有东芝彩超、日立彩超、数字化摄影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线遥控电透仪、麦瑞血球仪、尿液分析仪、麻醉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法国产眼AB超、进口超声乳化仪、手术显微镜、电脑验光仪、电脑视野仪、眼电生理仪,以及日本奥林巴斯纤维咽喉镜、500MAX光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医院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搬迁后的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湖市当湖中心医院)拥有在职职工202人,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192人,中高级职称人员64人。门诊科室设有:全科医疗科、中西医内科、外科、妇科、中西医儿科、骨伤科、口腔科、眼科、屈光门诊、皮肤科、五官科、中医科、针灸科、推拿科、小儿推拿科等30多个临床科室及检验、放射、超声、电生理室等医技科室。开展的特色业务有:口腔内外诊室从事口腔常见病的中西医治疗和牙齿再植术、牙齿矫正、种植牙修复等。口腔修复诊室主要开展国内外先进的隐形义齿、烤瓷、水晶瓷铸造牙齿修复,以及常用的全口桩冠覆盖义齿、即刻义齿的设计和制作。眼科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视网膜病的门诊治疗和手术;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以及眼部外伤的诊断治疗;对屈光不正的矫正,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弱视、斜视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湖市当湖中心医院)新院坐落于当湖街道县后底120号,市民乘坐公交2路车可直接到达。医院地处市中心,新址面貌焕然一新,就医环境良好。全体员工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秉承“服务由我完成,满意由您肯定”的服务理念,以创“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为目标,竭诚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关新闻:
省卫计委领导实地调研平湖卫生计生工作
11月19日上午,浙江省卫计委副主任张平一行7人到平湖,对卫生计生工作进行综合调研。嘉兴市卫计委主任吴燕、副主任朱东,平湖市副市长顾玉峰等陪同调研。
近年来,平湖市卫生工作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核心,以巩固和提升“浙江省卫生强市”为抓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对卫生计生的投入不断增加,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卫生综合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0%,基层门急诊和住院人次占比分别达到62.53%和15.84%,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超过20%。计生工作紧紧围绕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不断完善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到2015年末,平湖全市户籍人口总量控制在49万人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2以下;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6%以上;群众满意率95%以上;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工作在全省领先。
张平副主任一行先后查看了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市计生指导站和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了解市一院基本情况、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及与浙江医院合作办医情况;与呼吸内科医务人员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与浙江医院合作办医的具体细节。并表示基层医院要紧紧抓住与上级医院合作办医的机会,深入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促进医院建设,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平湖市计生指导站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面积2052平方米。张平副主任一行对指导站标准化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环境建设、计生服务等各项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工作成效明显。在当湖中心医院,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嘉兴市基层特色专科——口腔科、中医堂,切实感受了基层硬件设施改善和专科能力提升给群众带来的方便,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在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了座谈会,平湖市卫计局吴云昉局长简要介绍了平湖卫生计生工作情况和卫生计生机构改革推进情况。平湖市医改办,发改、财政、人力社保、卫计局分管领导和市一院领导等分别就此次调研涉及的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情况、“十二五”规划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编制、社会办医政策导向、“三医”联动机制、公立医院改革、规培人员待遇等,结合平湖实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张平副主任表示:经过实地查看和座谈交流,深切地感受到在平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平湖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健全、功能完善、规模适宜、发展均衡,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基础完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健康教育、孕产妇管理、基层卫生改革、中医药服务等工作特色明显;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同时建议平湖在“十三五”卫生计生规划编制的时候,参考省级规划的指导性指标,着重体现规划对资源配置和功能布局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加快卫生计生融合发展。
平湖市三措并举力推医疗救助利民惠民
近年来,平湖市不断推进全市医疗救助民生工程迈上新台阶,提升利民惠民实效。2016年度,市财政按全市户籍人口人均16元筹措,安排医疗救助金688万元,包含上级拨款258万元),调增250万元,合计938万元;共为因病困难群众5500人次支出住院医疗救助金866.68万元,为4775名低保对象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费用167.125万元;启动罕见病(戈谢病、渐冻症、苯丙酮尿症)救助备案工作,目前该市已有2人申请备案。
一是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平湖市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办法》,将救助对象扩大到一般城乡居民,尿毒症救助对象惠及全市户籍人口,2016年,救助尿毒症患者897人,其中民政救助163.65万元,慈善救助123.70万元。及时提高救助力度,统筹范围内费用经新农合(医保)报销后,低保人员救助80%自负金,低保边缘救助70%自负金,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金额12万元;特殊困难人员列入“救急难”范围,经“救急难”救助后,将基本生活仍有困难家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2016年共救助31人18.6万元。
二是及时跟进救助对象。为确保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低保、低保边缘对象及时享受医疗救助政策和“一站式”服务等优惠政策,在低保和五保对象动态调整后,及时调整医疗救助对象。据统计,目前该市共有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8123人,其中低保对象4705名,低保边缘户3418名。
三是全面推开即时即报结算。通过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切实缓解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减轻患者经济压力,2016年,全市“一站式”救助2257人次,救助资金436.46万元。坚持以住院大病救助为主,根据医疗救助对象的不同需求开展救助,包括资助参保参合、住院救助等,2016年共为农村低保、五保和孤儿等对象近5千人资助参保参合资金167.125万元,支付住院救助对象5500人次866.68万元。
平湖市中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疗协作签约揭牌
6月19日下午1点,在平湖市中医院四楼会议室,“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蒋劲松教授团队工作室”及“慢病下肢静脉硬化技术推广工程项目平湖市示范基地” 签约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平湖市中医院院长赵金龙和蒋劲松教授分别致辞讲话。
血管外科是目前一门崭新的、发展迅猛的学科,主要治疗与全身血管疾病相关的学科,包括静脉性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久治不愈的静脉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门静脉高压(分流断流术)等;动脉性疾病,如急性动脉栓塞、脉管炎、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及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血管闭塞症等;全身体表及深部动静脉畸形、血管瘤、淋巴管炎等等。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是浙江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血管外科之一,是浙江省目前唯一获得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颁发的慢性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技术最高层次的全国中心示范基地资质的科室。2015年血管外科静脉曲张微创治疗2100余例,居全国第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数量名列浙江省血管外科首位。学科带头人蒋劲松教授为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在国内血管外科界有较高的影响力及学术地位,科室对血管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今天,蒋劲松教授团队将携手平湖市中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平湖市中医院将正式成立“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蒋劲松教授团队工作室”和“慢病下肢静脉硬化技术推广工程项目平湖市示范基地”。团队、基地成立后,通过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平湖市中医院血管外科的全面帮扶,充分依托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精湛的技术优势、强大的专家团队,加强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提高医院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为平湖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仪式结束后举行了下肢静脉疾病新进展继教项目。蒋劲松教授和嘉兴医院的许浏主任分别对静脉曲张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评价和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做了精彩演讲。来自平湖市中医院的三位专家分别就内科、骨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问题以及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问题做了重要交流。来自全市各医疗单位相关专业的1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