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嘉兴市海盐县
地址: 泾海路559
相关新闻:
海盐加强区域卫生协作造福百姓
1月21日,海盐县口腔医院与嘉兴市第二医院医疗合作签约揭牌仪式顺利举行。根据协议,今后三年,嘉兴二院将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对县口腔医院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协作指导,同时确定牙周科、种植科等作为协助学科,充分利用会诊、病例讨论、讲课、专家门诊、手术等形式开展合作,在管理、技术、科研三方面帮助县口腔医院学科建设以及培养人才团队,全面提高县口腔医院的医疗诊治水平。
据介绍,嘉兴二院口腔科创建于1953年,现为嘉兴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临床科室。尤其是在种植牙、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综合治疗、颌面部创伤急救、牙体牙髓病治疗、口腔正畸和口腔修复方面,业务量、业务能力居市内领先地位,在市内有较高的声誉。
县口腔医院是全市唯一一家县级公立口腔医院,也是海盐规模最大的口腔专科医疗机构,近几年医院对医务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进行培训,医院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换,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县口腔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仍无法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
“此次嘉兴二院与我们医院结为友好协作医院,我们一定会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学习专家们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的县级口腔专科医院。”县口腔医院院长姚亮说。
然而,此次县口腔医院与嘉兴第二医院成为协作医院是海盐加强区域卫生协作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海盐大力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区域合作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2010年海盐县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2012年浙江省人民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对海盐县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牙进行重点扶持;2013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全面托管海盐县中医院;2014年海盐县妇保院与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海盐县康宁医院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别建立协作医院关系……
在县级医院积极向外借力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海盐还做好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工作,探索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成员的区域“2+10”医疗联合体,在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海盐县人民医院住院分部”,在通元镇卫生院设立“海盐县中医院住院分部”,其他10家基层卫生院分别成为6家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指导医院,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辐射,从而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县级医院这一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县级医院与上级医院的协作,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同时把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以此推动海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试点工作,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海盐县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让城乡居民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推进5年多,海盐县在着力破解“看病贵”、“看病难”等难题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此同时医改也逐渐步入深水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如何进一步提升?县城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海盐县在深化医改的道路上正进行着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力促城乡居民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医疗联合体
实现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随着“以药养医”格局的打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老百姓不再因为看病贵而对大医院望而却步。与之相反,县城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患者稀少的问题随之显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县卫生系统工作会议上获悉,海盐县正式成立“2+10”医疗联合体。海盐县人民医院、海盐县中医院、海盐县妇幼保健院等6家县级医院分别与12家基层医疗机构结成医疗联合体,其中海盐县人民医院与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盐县中医院与通元镇卫生院结成“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这种新型的合作模式主要通过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使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结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松散型医联体要根据受援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而紧密型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增挂县级医院住院分部牌子,其合作关系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县级医院将开展一系列临床、科研、带教、培训等工作,将管理、技术、服务等“打包”输出,进一步提高受援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改善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医疗联合体的成立最主要的就是要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优秀的医生、护士等都能够下到基层,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通过3年时间全面提升受援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力争使辖区内的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床位使用率达到50%以上,使受援基层医疗机构达到甲等乡镇卫生院水平,并持续改进和提高。
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中心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对于部分老百姓来讲,去县城大医院看病距离远,人多,挂号难,问题很多,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又担心医疗设备、医疗服务质量上是不是很好。为了充分利用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海盐县成立7个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中心,在深入推进医改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就基层医疗单位放射诊疗服务来说,项目内涵偏少,从业人员经验不足,放射会诊中心的建立就可以让基层医务人员将病患相关医学影像上传,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就能够通过区域影像信息系统实现放射检查诊断与会诊功能。其他几个中心也是出于相同考虑而建立的。”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顾永良介绍,7个中心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城乡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减少重复检查,节省人力等成本,加快城乡医疗一体化进程。
据了解,此次建立的海盐县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海盐县消毒供应中心、海盐县病理诊断中心等7个中心均挂靠于海盐县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克服基层医疗单位设备简单、服务能力不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受到限制等问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海盐6家创星接种门诊顺利通过县级评审
海盐县卫生计生局组织专家组对全县2015年申报创建浙江省三星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6家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县级评审。在给予通过的同时,专家组还对预防接种门诊的硬件设施、服务流程及资料整理等方面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尽快落实,以顺利通过市卫生局的复评和省卫生计生委的终评。
据悉,此次申报创建浙江省三星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是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塘桥街道海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秦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步镇卫生院、百步镇横港卫生院和通元镇石泉卫生院。
这6家预防接种门诊自2012年完成规范化门诊创建后,积极投入到星级门诊的创建中。通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接种门诊不仅在硬件、环境等方面打造出温馨、舒适的接种环境,更在软实力上有了明显提升,人员素质、服务质量、预防接种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都更加完善。
为打造星级的服务水平,工作人员还积极开展特色拓展服务,开设短信预约平台,并定期组织开展妈妈课堂和家长学校,面对面地向孕妇和儿童家长们宣传免疫规划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的同时,更是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建立了交流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双职工家庭,6家预防接种门诊还在每周六上午开诊,以满足双职工平时无闲暇时间带孩子接种的需求,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