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民中路641号
电话::89102208
挂号须知
一、门诊须知
1、医保病人来院就医应持《医疗保险手册》和卡,向挂号处人员领取一个条形码(下次就诊凭此条形码挂号)挂号人员根据病人就诊所需的专科挂号。
2、病人凭条形码和《医疗保险手册》到医师处就诊,接诊医师根据病情从电脑录入所需的药物和检查项目后,到收费结算窗口凭条形码、医保卡结算。然后凭门诊发票取药、检验和治疗。
3、门诊医疗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或个人自行承担。未建立个人账户的参保对象,门诊医疗费用全部自负。
4、医保病人门诊用药由医师按用药规定,根据病情需要开药,参保人员不得要求指名配药和超量配药。门诊每次配药量;一般疾病不超过七天量,慢性疾病不超过十五天量,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精神病、癌症、糖尿病、冠心病不超过一个月量(限量限贴使用的中药饮片普通疾病7贴、恶性肿瘤14贴)。
5、参保人员要求外配处方请到门诊服务中心或医保办盖外配处方章。
6、特殊病种病人门诊就医诊治和医疗费用结算时要主动出示《特殊病种门诊医疗卡》。
7、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可申请《特殊病种门诊医疗卡》,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肾透析;组织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抑制剂、脏器(心肺、肝、脑、肾)功能衰竭症;脑血管意外恢复期;高血压病Ⅲ(有心、脑、肾并发症之一者);糖尿病(合并感染或心、肾、眼、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心、肺、肾、肝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者);精神病。
二、住院须知
1、参保人员需要住院时,应持有效身份证件、《医疗保险手册》和《医保卡》到住院结算中心办理入院手续(24小时内刷卡),刷卡后《医保卡》交住院结算中心保管,《医疗保险手册》交病区,出院时归还,否则出院不能直接刷卡报销。
2、入院时收取预交款贰仟元,当自理费用超过贰仟元时,应及时补交。出院时需个人自付部份的医疗费用由医院与病人直接结算。
3、参保人员根据病情应当出院,经医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院的,自医院发出院通知之日起,一切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自负。
4、医保病人因下列原因之一住院的不能在我院刷医保卡结帐报销
(1)参保人员因违法犯罪、自残或自杀、斗殴、酗酒、吸毒所发生的医疗费;(2)机动车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大面积食物中毒及有其他赔付责任发生的医疗费;(3)出国、出境期间发生的医疗费;(4)参保人员被暂停、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期间发生的医疗费;(5)其他按规定不予支付的医疗费;(6)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和支付标准范围以外的医疗费用。
5、参保人员的工伤、生育医疗费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城乡居民医保病人就医须知
一、门诊就医须知
1、普通门诊就医者,请出示社会保障市民卡,符合政策范围内的中药饮片和中医诊疗项目按规定在收费窗口直接刷卡报销,一个医保年度内累计净报销限额为500元(具体见医疗待遇)。柯桥区城乡居民医保本院门诊不能享受待遇。
2、特殊病种门诊就医者,请出示社会保障市民卡(特殊病种病人要主动向收费人员提示病种名称(特殊病种申报程序见下四),符合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规定在收费窗口直接刷卡报销。
二、住院就医须知
1、参保人员住院时需出示病人本人的社会保障市民卡到住院注册处办理入院手续,按规定可报医疗费用出院时可直接刷卡报销,社保局一律不再受理发票报销,若至出院结帐时不出示社会保障市民卡,则作自费处理,责任自负。
2、入院时收取预交款贰仟元,当自理费用(含起付线)超过贰仟元时,应及时补交。出院时需个人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由医院与病人直接结算。
3、我院住院起付线800元,同一医保年度内多次住院的,第二次起付标准以入住医院起付标准的50%计算,第三次住院起不再计算起付标准。(住院医疗费用具体待遇享受见医疗待遇。)
4、参保人员根据病情应当出院,经医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院的,自医院发出院通知之日起,一切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自负。
5、市区、柯桥区城乡居民医保病人因下列原因之一住院的均不能刷社会保障卡结帐报销。
(1)参保人员因违法犯罪、自残或自杀、斗殴、酗酒、吸毒所发生的医疗费;(2)机动车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大面积食物中毒及有其他赔付责任发生的医疗费;
(3)出国、出境期间发生的医疗费;
(4)参保人员被暂停、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期间发生的医疗费;
(5)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和支付标准范围以外的医疗费用。
(6)其他按医保规定不予支付的医疗费。
城乡居民健康卡“一卡通”你问我答
一. 什么是城乡居民“健康卡”?
卫生部整合新农合就医卡和医院就诊卡,推出了全新的城乡居民“健康卡”,此卡具有身份识别、区域共享、金融、信息存储等功能。根据卫生部“健康卡”可以与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的要求,我市为方便广大城乡居民,经市政府同意,将以社保卡(医保卡)、新农合卡和自费就诊卡作为个人“健康卡”。居民持卡可在绍兴市范围内联网的医疗机构无障碍就医,凭卡享受卫生信息化所提供的健康服务。
二. 为什么要实施“健康卡”一卡通?
我市卫生信息化起步较早,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化已达到了相当水准。但是,卫生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单位间的信息不能共享,即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和“烟囱”。给城乡居民的健康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为此,国家、省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卫生信息化建设,我市在决定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被确定为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3521工程”的试点城市。两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共同目标都是要实现卫生信息资源的共存共享,以达到为居民建立起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程健康档案,实现健康管理面对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实行健康卡的一卡通。
三. 城乡居民“健康卡”有什么作用?
城乡居民健康卡“一卡通”,对于社会、政府、管理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居民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城乡居民,健康卡的主要作用是:
1、一卡识别身份,提高就医效率。
就诊时,持卡人可实现预约、挂号、就诊、收费、查询等一卡通,不再需要具备不同就诊医院的就诊卡或条形码,也为先就诊后付费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就医效率。
2、临床信息交换共享,提高就医质量。
就诊时,持卡人在联网医院内的门急诊、住院的诊疗信息(如:检验报告、诊断摘要、医嘱处方、出院小结、病案首页等),可以被医生快速查询和调阅,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病史信息,避免因关键病史信息缺失而造成的误诊、漏诊,提高就医效率和质量。
3、近期同类诊疗情况提示,节约医疗费用
就诊时,持卡人近期在其他联网医院的同类用药、检验、检查情况,电脑会自动提示医生,医生将视情况考虑避免相同用药、相同检验检查,有效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减少医疗费用。
4、网上查询检验报告,减少往返奔波。
持卡人登录绍兴卫生信息网://.sxws..,点击区域卫生检验报告查询栏目,按提示操作,就可查询在联网医院的检验报告,减少往返奔波。
5、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实现人生的全程健康管理。
持卡人在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所进行的预防、诊疗、体检、保健等卫生信息将被记录,形成个人完整的健康档案。同时,健康档案可被不同的医疗机构所调阅、补充,为个人的健康管理带来全新的体验。
6、信息化建设深化中,更多作用将实现
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深化,更多的功能将开发,如查询内容的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的互联、数据挖掘、智能服务等。
四. 城乡居民“健康卡”与社保卡(医保卡)、新农合卡自费就诊卡的关系
在我市,城乡居民“健康卡”即指社保卡(医保卡)、新农合卡、自费就诊卡,社保卡已基本具有卫生部所定“健康卡”的主要功能,新农合卡将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卡的整合,自费就诊卡是为不持有上述二卡的就诊者所发。以此三卡融合成“一卡”,建立全市的病人主索引、建立居民电子诊疗健康档案,建成全市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达到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五. 如何申请“健康卡”?
城乡居民“健康卡”一卡通服务,持有绍兴市社保卡(医保卡)及新农合卡的参保居民,不需要专门申请“卡”。居民只要持社保卡(医保卡)、新农合卡就可以在绍兴市区已联网的任何一家医疗机构无障碍就医。
自费就诊卡的标准与发放规定正在制定中,届时,无社保卡(医保卡)、新农合卡的就诊者可在初次就诊的医疗机构取得自费就诊卡,此后,凭此卡在各联网医疗机构享受区域卫生信息化服务。
六. 如何使用“健康卡”
1、持卡人在医疗机构就诊、体检时主动出示即可;预约挂号、网上查询时可按提示进行操作。
2、持卡人如再在联网医疗机构使用原条形码或就诊卡,就诊信息将无法关联,因此建议不再使用。
3、持卡人应严格遵守社保卡(医保卡)和新农合卡使用有关规定,不得将卡交他人使用。若违反规定使用,造成健康信息混乱和个人健康信息泄露的,由持卡人自行负责。
4、、妥然保管个人健康卡,遗失时到发证机构报失补卡。
七. 目前“一卡通”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
城乡居民健康卡“一卡通”目前可在下列医疗机构实现:
1、市区9家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第二医院、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绍兴市中医院、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绍兴市第五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口腔医院;
2、越城区(含开发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斗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灵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稽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鉴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皋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蕺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塔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上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的98家卫生服务站。
八. “一卡通”能实现全市联网吗?
城乡居民健康卡“一卡通”,目前只完成了市区医疗机构的联网,根据国家卫生信息“3521工程”建设目标和绍兴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将用较短的时间,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健康卡一卡通。目前,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正在抓紧进行县级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届时,全市的公立医疗机构都将通过市县两级平台实现互通共享。
介绍;
绍兴市中医院是融中西医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浙江省首批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始建于1928年,前身是张爱白先生创办的处仁医院,1981年正式更名为绍兴市中医院。2005年被市政府命名为绍兴市惠民医院,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中医院、浙江省平安医院、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浙江省绿色医院、绍兴市卫生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市直卫生系统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医学圣地、环境幽雅:医院占地面积38.6亩,建筑面积48300平方米。新门诊住院医疗楼古朴典雅,越医碑、张仲景雕塑、文化长廊透着浓浓的中医韵味。核定床位600张,现开放床位513张,病房整洁、舒适,内部设施一应俱全。
专家荟萃,人才汇集:在职职工680多人,高级卫技人员128人,国家级、省级、市级名中医12人,市级名医1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拥有一大批躬身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和中西医技术兼备的中青年新秀,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人才梯队。
特色医疗,专科优势:医院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开设18个主要临床科室,30个中医特色专科门诊,11个医技科室,开放内科、外科、骨伤科等12个病区,拥有脊柱关节病研究所、设施先进的重症监护、血液净化中心和体检中心。融传统中医药精华和现代科技,已成功创建1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脊柱关节病学为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省中医重点专科(颈腰椎病、肝胆病、肾病、关节病专科)、5个市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内科、中医眼科、脾胃病科、中医儿科),手足外科、肛肠科、中药剂科等3个学科已创建为第一批院级重点学科,2014年又有放射科、神经内科、中医康复科、西药剂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科列入院级第二批重点学科创建。各个学(专)科运用完整的治疗体系和独特的专科技术,临床疗效确切。风湿病、糖尿病、针灸推拿等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丰富,临床疗效肯定。各类关节置换术、断指(肢)再植术、肝癌切除术、关节镜、腹腔镜微创手术等技术成熟,“冬病夏治”、“冬令膏方”、“治未病”等中医特色门诊深得群众青睐。
设备先进,技术精良:拥有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磁共振、GE9900 C形臂X线机、飞利浦DR、意大利Villa拍片机、血透机、椎间盘镜、关节镜、美国惠普IU22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肺功能呼吸仪、德国卡瓦口腔全景机、PACS系统、中心供氧等先进医疗设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传承越医、科技兴医:绍兴市中医药文化研究所挂靠于我院,致力于越医文化的研究和传播。院内有中医药研究所,负责挖掘、指导中医药学术研究、中医药制剂的研究开发利用和省内外的交流协作。正在创建国家级流派传承工作室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各一个,中医药研究中心已被列入绍兴市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隶属于绍兴市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医院近年来共有50余项各类省市科研课题立项,完成科研成果鉴定37项,获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13项,市科技进步奖15项。
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医院坚持中医特色、错位发展,切实为老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努力建成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职工满意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推荐科室:
中药剂学科
学科下设三个部门:中药库、中药配方部、制剂室。学科带头人董军副主任中药师,绍兴市中药专业主委、绍兴市药事质控中心副主任,从事本专业24年,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学科现有本科生12人,大专生4人,中专及高中生8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11人,人员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学科成员近五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的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活血膏无铅化工艺的相关性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2008年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三等奖,目前学科正在进行新制剂研发工作。
中西医结合肛肠学科
中西医结合肛肠学科2011年列入院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学科本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采用微创、无痛的手术理念为人民服务。现有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两名,中医师一名。在相关领域发表的国家级论文十余篇。学科带头人:谢睿主治医师,绍兴市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具有扎实的中西医肛肠科专业理论知识,工作中注重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和西医特长,在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目前学科开展的检查有:肛门镜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全结肠镜检查。学科在以下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方面有明显优势:1、痔、肛裂、肛瘘、肛门瘙痒、肛周尖锐湿疣等常见疾病的手术及中医中药治疗。2、痔、瘘的微创治疗。3、手术后中药熏洗、中药换药治疗。4、炎症性肠病、肠易激惹综合症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5、盆底松弛、盆骶神经痛、出口梗阻型便秘、盆底失弛缓综合症等盆底疾病的生物反馈、中药调养及针灸治疗。
专家:
科室 医生
骨伤科 王家栋 方国华 姒学东 张胜军 凌义龙 林武 徐之江 胡关彪 沈国海 刘奕峰 钱淼忠 沈钦荣 高建共 丁积勇 谭伟 王洪灿 谢立江 郑建林
中医内科 于真健 董汉良 常青 郑淳理 沈元良 孙建宇 赵胜权 张祝华 沈惠善 王根荣 毛水泉 章联欢 王东 李慧娇 俞梅 孙利荣 石伟松 陶常青
普内科 刘兆龙 王东 富琳岩 胡再永
外科 戚仕均 冯水娟 冯刚
儿科 倪晓红 徐菁 倪小红
针灸科 王元潮 钟卫江 王原超 刘运海 凌关忠 娄月娟 刘忠群
口腔科 应丽珍
眼科 王连方 刘伟萍 项文莉
皮肤科 王燕
急诊科 方泉
妇科 蒋敏燕
康复医学科 张建林 刘登安 沈灏
耳鼻喉科 叶信娣 赵燕萍
新闻:
市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专委会首次会议顺利召开
为贯彻落实《绍兴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指导全市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5月19日,由绍兴市中医院牵头组建的绍兴市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专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市卫计委金红柱副主任、孙奇峰副处长到场指导,来自全市各级医院的专委会委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专委会主委毛小明院长主持。首先由市卫计委疾控处孙奇峰副处长宣读了《绍兴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公布绍兴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的通知》。市卫计委金红柱副主任为各位专家委员颁发聘任证书并合影留念。
会上,执行副主委周忠东院长助理代表专委会对《绍兴市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专业委员会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南2016版(初稿)》的编写过程和思路进行说明后,提请全体委员讨论并通过。
专委会主委毛小明院长在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专委会工作职责及今年拟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布置时指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专委会的工作,要围绕健康绍兴品牌,按照《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绍兴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有关工作要求,一要 发挥中医特色,助力提升能力:推动各中医医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影响力。以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治未病科建设及基层中医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创建等活动为载体,突出发挥其在区域内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的龙头作用,助推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为抓手,拓宽综合性医院与妇幼保健院中医专业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围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这一主线,按“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这一工作原则,通过在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层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提高群众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信任度,为建立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做出贡献。积极响应全市人民对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迫切需求,在群众健康理念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为发展我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促进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与中医药深度融合,为社会相关机构提供专业师资与规范培训课件,开展“你点我讲”服务,为发展我市中医健康服务业做出应有贡献。二要 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宣教阵地:即整合绍兴市中医药文化研究所、绍兴市中医药学会及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团队,整合越医名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利用媒体大联盟平台,整合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方式,在市卫计委的统一部署下,组织推荐专家以中医名家养生保健系列讲座、名医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和健康文化。整合并培养中医文化科普宣传队伍,指导全市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以治未病的理念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整合各医院病房电视、门诊显示屏、宣传窗等院内阵地与科技馆、图书馆、学校等院外宣传阵地。五是整合其他素养专业委员会资源,特别是与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等素养专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中西医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实施分级管理,发挥中医特色,创新工作形式,利用各级各类资源,重点做好一二三四五,即编好一本养生良方的书,做好二次师资培训课,完成三百任务,(遴选百名讲师、开展百场讲座、完成百场中医适宜技术义诊),建好四个阵地(院内阵地、院外阵地、媒体阵地、医务人员自身阵地),开发五个精品课件。
孙奇峰处长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专委会的“七易其稿”的工作指南表示了赞许,建议可以作为模板。同时,他提出专委会工作要把握好五方面关系,即“全市与属地的关系”、“专家与指导的关系”、“专业与通俗的关系”、“院内与院外的关系”以及“影响与实效的关系”,从而使得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获得实效。
金红柱副主任对专委会前期开展的工作高度肯定,他表示,中医养生保健专委会工作扎实,“七易其稿”的工作指南凝聚了专委会全体员的心血,这也是整个“健康绍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促进工作是为了将人们的理念从治病向治未病转变,而治未病在百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医。他提出,之所以要搞健康绍兴工作,正是因为百姓有需求、社会有需要和政府有要求,所以大家要有信心、动力和责任来做好它。他用看似简单的“接地气、讲实效、抓阵地”九个字对专委会的工作提出了要求。这里也充分涵盖了市卫计委对今年全市健康促进工作实施的核心要求,即符合百姓需求、想群众所想,整合资源,从不同的视线和角度提升原有工作,最终真正实现“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最后,他代表市卫计委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专委会能在市中医院的牵头组织下,在各级医院以及专家们的支持配合下,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充分履行好专委职责,发挥好专委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得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能真真正正从中医服务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