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温州中医院网上挂号_温州中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温州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wzszyy./

地址:温州市信河街大士门27号

电话:0577-88223731/88239178

邮编:325000

介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创建于1923年。医院系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省级“平安医院”、“文明单位”、“绿色医院”,承担浙南地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培训等任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医院现有职工1500余人。医院总占地面积112.77亩,建筑面积13.39万㎡;现有核定床位880张,实际开放床位1025张。医院现有六虹桥新院区、大士门院区、景山院区、水心院区共四个院区。

 医院在肾病、肝病、胃肠、呼吸、肿瘤、心脑血管、康复、乳腺病、不孕症、先兆流产、盆腔炎、子宫肌瘤、颈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断肢再植再造、男性疾病、骨髓炎、脉管炎、肛肠病及结石病等专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具有地区领先水平。医院还是“全国中医肿瘤治疗中心温州分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温州分中心”、“温州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与市残联合作的康复实践训练基地。

 多年来,医院走“以中医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2004年医院成为浙江中医学院、温州医学院和江西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2008年成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成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中医药攀登工程名院建设单位,中医妇科、肾病科、肝病科被列为名科建设对象。医院学科地区辐射性强,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中医妇科、肾病科、康复科、神志病科;省中医重点学(专)科4个——中医妇科、肾病科、中西医结合老年康复科、肝病科;市级重点学科群2个——老年病学科群、康复医学学科群;市级重点学科6个——心脑血管科、康复科、骨伤科、中西医结合乳腺病科、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院级重点学科3个——针灸推拿科、检验科、呼吸科,保持了在地区中医药发展建设中的领先地位。

 医院全体职工在院党委和院长的领导下,竭诚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效、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推荐科室:

妇科

 温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浙江省重点名科。科室拥有一支以国家级名老中医马大正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团队,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住院医师8人,研究生4人,在读2人;温州市优秀中青年医师1人。科室年门诊人次达12万以上,拥有第六病区床位14张,十二病区床位60张;年住院收治人次达1200以上。

 科主任马大正主任医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省妇科分会委员。科室副主任雷丽红,副主任医师,江西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温州市优秀中青年中医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温州市(中西结合学会/妇产科学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妇科副主任孙云,副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温州市2010年度“新世纪551人才”培养对象,温州中西结合生殖委员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医类别考官。

 科研研究方面成就有:参加国家中管局联合课题1项;省科技厅、中管局课题、温州卫生局课题多项。其中《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马大正中医妇科医论医案集》的编撰获2008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三等奖。科室已出版专著9部,近年发表论文达100余篇。3年来连续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多次。

 本专科以先兆流产、异位妊娠、不孕症作为重点病种。每年收治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800例以上,应用益肾安胎膏外敷、保胎药膳、温灸耳穴等多种治疗方法,中医特色突出,治愈率达92%以上。全面开展各类妇科手术及宫腔镜、腹腔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异位妊娠,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疾病等等,深受社会的好评。门诊设有先兆流产、不孕不育、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宫颈疾病、乳腺疾病、女性性功能障碍等特色专科。拥有阴道镜、LEEP刀、CO2激光治疗仪,开展外阴赘生物、外阴白斑、子宫颈疾病的物理治疗,开展无痛超导人流及各项计划生育手术,有中医特色制剂1、2号中药灌肠液配合物理治疗。

景山中医妇科病区是目前温州市规模最大的集病床、厨、卫为一体的家庭式病房,地理位置优越,景色秀丽,环境幽静,树绿花红,空气新鲜,是保胎、胎教、疗养的绝佳胜地。


肾病科

温州市中医院于1993年创建温州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防治中心,同年设立血透室,开始血液透析。2002年5月成立独立肾内科病区。肾病科于2000年取得 "市311工程"项目,成为市十大重点学科。2004年完成省中医治疗肾脏病重点专科建设计划,2005年申请成为浙江省中西医肾脏病重点建设学科。

肾内科现有医护人员21位,透析中心7位。高级职称5位;中级职称3位;初级职称8位;博士1位,硕士2位;市级名中医1位。  学科设有肾病专科门诊一个;拥有36张床位及腹透室、结肠透析室的肾病专科病区一个;透析中心有血透机36台;肾病研究室有电子虹膜镜、冰点渗透压仪、奥林帕斯相差显微镜等设备;肾病图书室1个。专科特色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与研究、痛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肾结石的中医治疗、难治性肾病、难治性血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近年来年门诊量超20000人次,收治达400余人次。目前开展项目有血透、腹透、结肠透析、肾穿刺病理检查、红细胞形态检查、足疗等,现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在研课题各一项。


手术前后须知

心理准备:

因为手术对机体会造成损伤,加上麻醉对机体也有一定影响,术中及术后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病人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不安及抑郁等情绪。它会使健康状况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机体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降低,会增加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部分病人还会因过度紧张和焦虑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女病人经期提前。因此,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术前须做的检查:

入院后,先要做体检,了解潜在的健康问题,我们将对您进行连续的病情观察,定期测量生命体征。还要检查血常规、血型、大小便常规、凝血四项、肝功、乙肝两对半、生化常规、心电图、胸透、CT等,这些化验检查结果能提示您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并能了解您有无贫血、肝炎、心脏病及肺部疾病等。以上检查一般是入院后第二天执行。抽血须晨起空腹;大小便留取一般是早晨7时左右,然后放在护士指定地点。女病人还须将月经期告诉医生。

术前一天:

请勿离开病房,护士会给您做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剪鼻毛、配血(必要时)、抗生素药的过敏试验(需要时)、测血压、磅体重等。全麻、颈丛麻术前一晚20时后禁食,术前6小时禁饮水。

手术日:

测量生命体征,去除身上所有贵重物品及发夹、假牙、眼镜等,换上干净的病号服,需要插尿管者排净大便后静候护士通知。女病人来月经须告诉医生、护士。

病人如何配合:

遵循医生、护士的吩咐,练习床上大小便。

手术后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体位:

全麻、颈丛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呕吐引起窒息;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者,一般采取抬高床头30-50度的半坐卧位(特殊情况除外)。局麻可采取任意体位(建议术后几天采取半坐卧位)。

呕吐:

手术后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多因麻醉药物所引起。当病人发生呕吐时,报告医生、护士,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置弯盘于嘴角边接呕吐物,及时清理,保持口腔清洁。

饮食:

一般小手术或在局麻下施行的手术,如无不适反应,术后可根据不同疾病要求给以相应的饮食。部分口腔及喉部手术,病人不能经口进食,给予禁食或鼻饲饮食。禁食期间,可由静脉输液维持机体所需营养。手术后进食一般先流质,再半流,以后逐渐过度到普通饮食。如病情许可,术后病人不需要戒口,可以吃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食物,但避免进过热、过硬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活动:

由于手术创伤的打击,精神和体力的消耗,或害怕活动会影响伤口,病人都愿意卧床休息。其实不然,早期活动可增加病人的肺活量,减少肺炎、肺不张的发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下肢静脉淤血曲张,避免发生血栓;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和便秘;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避免排尿困难。初次下床活动时。要注意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要防止突然站立而出现头晕,避免跌倒,要掌握循序暂进的原则,从坐起、扶床行走过度到室内缓步行走。对于手术本身需要限制活动的病人,则不能过早下床活动。

体温:

手术后2-3天内,病人体温会有轻度的升高,大约在38℃左右,这种现象称为外科热。这是机体对手术创伤的一种反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多喝汤水。护士每天常规测量4次以上体温,目的是观察术后病人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疼痛:

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就逐渐加剧,特别在手术后当天下午或晚间最为剧烈,使病人不敢深呼吸、用力咳嗽和翻身,容易引起肺部并发症。当疼痛开始时,请告诉医生、护士,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使用止痛剂。

拆线:

切口缝合线拆除的时间依据手术部位、局部的血液供应及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术后5-7天,四肢切口为术后10-12天。长切口会分批间断拆除,防止切口裂开;年老体弱婴幼儿、营养不良或手术部位血液循环不良时,拆线的时间还会酌情延长。


专家:

科室     医生

中医妇科     马大正 倪小平 张筱萍 孙云 雷丽红

肿瘤科     黄兆明 王建中 陈光群

肝病科     董志航 池萍萍 曹家麟

心脑血管科     张云霞 胡万华

康复科     杨迎民 陈炳

骨伤科     吴惠明 王庆来

肾病科     李玉梅 黄蔚霞

消化内科     林上助 曾耀明

儿科     林黎清 黄建群

针推中心     郑士立

普内科     吴伯聪 刘曙光

眼科     潘小云

皮肤科     陆稚华

肛肠科     蔡敬泽

西医外科     施仲义

病理科     胡建平

呼吸内科     刘刚

中西医结合乳腺病科     傅晓辉


新闻:

2015年国家级暨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脑外伤康复治疗新进展”在龟湖饭店完美落幕

上周日(2015.10.25)2015年国家级暨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脑外伤康复治疗新进展”在龟湖饭店完美落幕,会议由康复二科陈炳主任主持。温州市脑外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外科张伟明主任致欢迎辞,温州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温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施仲义到会祝贺并讲话。
        此次会议邀请到了杭州武警医院康复科李景琦教授做关于脑外伤促醒治疗专题讲座,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外伤科鲁祥和、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陈炳、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外科陈献东、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李海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刘宝华等作专题报告,温州市中医院康复二科医师张垣、吴登宠、康复治疗师林大样也登台演讲。现场到场人数超过200人,会上学员们学习了脑外伤后意识障碍与处理,常见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处理,高压氧治疗、吞咽功能检查、肉毒素治疗等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并就真实的病例分析加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探讨,现场学习氛围浓郁,提问积极,反响热烈。下午郑伟明主任主持召开了脑外伤康复专业委员会2015年第2次全体委员大会,会上就下一年度的年会及活动等做了讨论和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