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网上挂号_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hhdyyy./

电话:0456-8223858

传真:0456-8223858

邮箱:hhdyyy@sina.

地址:黑河市东兴路49

介绍:

    黑河市第一人民院成立于1945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70年的发展,已成为黑河市辖区内唯一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也是4300公里中俄边境线上唯一的一所三级医院。担负着黑河市区及毗邻市县170多万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康复等任务,曾荣获曾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全省“三好一满意”活动十佳医院、全省“平安医院建设”十佳医院等荣誉称号,蝉联黑河市“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行风活动中第一名,实现了行风评议四连冠。近日,该院又荣获了2014博鳌中国健康服务业品牌榜“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称号,(全省仅有三家医院获得该荣誉)。

    医院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业务用房34000多平方米,编制床位600张,实际开放床位386张。现有在岗职工682人,专业技术人员527人。医院开设了27个临床科室和10个医技科室,其中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5个。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和教育平台,与安贞医院开通了心脏病患者远程监护平台。

    作为黑河辖区内最高等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勇于担当区域医学中心责任,不断满足当地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进一步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一、把握办院方向,践行医院发展战略

五年来,医院对自身的发展和历史定位做了深入的思考,坚持了正确的办院方向,确定了“建设区域医学中心,打造国门第一医院”的战略目标,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和未来区域中心功能需要,积极向国家争取项目,加快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得到了国家、省、市在医院发展建设方面的大力支持,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了医院的手术室、ICU等硬件设施,还将完成两万平方米的院改扩建和儿童专科建设。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为医院购置了128层螺旋纳米CT和高端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有效地促进了医院技术能力的提高。

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突破发展瓶颈,肩负起区域医学中心的历史责任,今年该院制定了《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二五”末至 “十三五”期间提高医疗技术能力规划》,并在全院首次聘任8名“首席专家”,通过签订责任状等一系列鼓励政策,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推动我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国门第一医院战略实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医疗服务。

二、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用医院文化弘扬正能量,引领职工坚持“视患者如至爱亲人、视患者如衣食父母、视患者如恩泽上帝”的服务理念,“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报答之意、常修仁爱之德、常长惠民之技”、“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尊重人才、尊重市场”的经营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提升医院形象,实现了医院跨越式发展。

结合医院实际修改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确定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干部队伍建设。为提升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管理水平,聘请医院管理专家来院进行医院管理知识培训。完成了32个科室主任、副主任和全部护士长岗位竞聘工作;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了述职测评,对排名靠后的中层干部院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对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同工同酬政策,保证人才队伍稳定。

2、人才引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卫生技术人员29名;引进医学硕士研究生12 名(自筹资金给每名研究生发放8万元安家费);聘用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100余名充实到一线,有效地缓解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问题。

3、智力引进。加强和国内知名医院的联系、协作,开通与上海中山医院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得到省卫生厅的认可,批准获得国家级Ⅰ类学分;选派10余人有针对性地到内地大医院学习先进诊疗技术,邀请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专家100余人次来院讲课、手术、会诊,培养我院专科技术团队,提高我院技术水平;组织召开了18个市级医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承办了2个省级专业委员会会议;获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1项,10项市级科研课题结题,通过智力引进,我院现任市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已达16名,开展了新技术20余项。

4、人才培养。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开展岗位大练兵、“百名医生上讲台”活动;充分利用远程继续教育平台,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每年有计划地选送具有发展潜质的中、青年技术骨干50余人次进修提高,为特色专科培养梯队式战略型人才。

5、科研和教学。作为齐医毕业生实习基地,接收培养齐医临床实行生26人,并在实习中给予专业指导和训练,促进了医院医生的临床教学能力的提高,受到齐医院方的良好评价。

6、加强专科建设。加强与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哈医大三院、哈医大四院进行专业人才和技术交流,建立多方协作医院,搭建提升区域医疗技术能力的联络平台,通过“一帮一”帮扶、义诊、现场视频演示教学等形式,帮扶基层医院专科建设,使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技术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近年来,在哈医大四院的帮扶下,医院成立了脑神经外科,使黑河脑出血死亡率得到明显控制,填补了黑河脑神经外科领域空白;眼科成立了视光学中心,并且坚持帮扶我院眼科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极大地促进了黑河地区眼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哈医大三院的帮扶下,开展了甲状腺肿瘤改良手术;在哈医大二院的帮扶下开展了冠脉血管的造影和介入手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哈医大一院ICU合作开展了实时远程会诊,为急、危重、疑难病人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治疗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医疗风险。

7、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定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与评价细则》,为科室医疗管理提供标准,也为晋升三甲医院做好准备;坚持医疗质量运行分析会制度。通过分析会,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和质量意识,防范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推行临床路径。在原有开展的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基础上,今年我院临床路径增加到50个病种,并新增了70个病种的护理临床路径,让患者在我院的医疗服务中享受到规范化的治疗。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1、创新服务模式。在全国公立医院率先成立患者服务中心,免费为患者陪检、办理入出院手续、复印和邮寄病历等优质服务项目,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WIFI、二维码等便民措施,让患者切身感受到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规范化服务,切实解决了患者就医困难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了患者就医的幸福感。

2、开展现代化管理。医院在我省首家率先同时上线包括HIS、LIS、PACS、全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在内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杜绝了私收费、乱收费现象。安装了化验单、CT、MR钼靶、DR数字胃肠等放射影像照片自助打印机(在省内是第二家),通过简化各项就医流程,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今年7月,我院在全市首家引进了当今国际先进的飞利浦128层螺旋纳米CT已投入临床使用,为黑河市广大患者的就医诊查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医疗技术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3、开展感恩教育。医院党委每年都坚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制定了《规范化服务流程(1.0版)》和医疗篇、护理篇、窗口篇《服务规范用语手册》三本口袋书,不断提高职工职业道德修养,激发职工敬业爱岗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大家学会感恩,用感恩的心态面对患者,面对身边每个人,共同把我们医院营造成同事之间互帮互助、科室之间团结协作、医患之间尊重信任的文明和谐的大家庭氛围,通过这几年的感恩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营造了有利人才成长和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

4、拓展服务领域。我院利用地缘优势及相关优惠政策,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州立儿童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保持长期开展互访活动,进行技术与医疗合作,有效地提升双方技术水平和社会效益。2010年10月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医院签订了中俄共建友好协作医院协议。2011年11月,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中俄口腔种植牙技术研讨会”,来自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俄罗斯阿穆尔州口腔医院、州立医院的口腔专家对种植牙技术进行了技术交流和研讨。每年接待俄罗斯患者100余人。

5、回馈社会。继续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和无假日医院服务模式;每年开展下乡义诊活动20余次,诊治5千余人次;在电视台开展《健康指南》科普讲座;全市首创“糖友俱乐部”、“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和“肾友俱乐部”,为低保、糖友、肾友和高血压俱乐部患者减收10%的专项检查费,并每月免费开展健康宣教课堂和专业指导2次,深受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让全院职工深受鼓舞,充满感激,他们把这种感激转化为肩上的责任和工作热情,将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做好“两篇文章”,争取拿到两个“通行证”,实现两个战略目标。第一篇文章是以患者为中心,按照国际化的理念和标准,拓展、创新、规范服务,方便就医,提高百姓幸福感;第二篇文章是按照区域医学中心的功能要求,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带领区域内医疗机构提升整体技术能力。通过做好这“两篇文章”,使医院通过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认证,获得医院国际化的“通行证”;使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获得国内医院最高等级的“通行证”,实现医院“建设区域医学中心 打造国门第一医院”的战略目标。


推荐科室:

内分泌、呼吸内科

内分泌呼吸内科是一支专业能力强、技术过硬、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医疗服务队伍。现有医护人员1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5人,以收治内分泌、呼吸疾病为主的临床科室。科室配有胰岛素泵、肺功能仪、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多导心电图机、雾化吸入泵、微量泵、输液泵等多种先进诊疗设备。对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脂质代谢紊乱、肾上腺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肺心病、呼吸衰竭、各种原因的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肺脓肿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水平。

针对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我科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为我科的特色之一,率先在黑河市创建了“糖友俱乐部”,开展糖尿病教育工作,每年接受糖尿病教育的患者达2000余人次。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使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得到规范的诊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树立了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呼吸内科品牌,造福了一方百姓。


消化肾内科

消化肾内科成立于2013年5月,由消化肾内科专科门诊、消化肾内科病房、消化内镜室及血液透析中心四个部分组成。全科共有医护人员30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6人、具有医学硕士学位2人。现有开放床位22张,设有消化重症抢救室1间,配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过硬的专业护理队伍。

科室业务范围:消化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消化专业: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炎症性肠病、大肠癌、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腹泻、肠炎、肠结核、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胰腺炎、胰腺癌、消化道出血等。

肾内专业: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尿毒症、IgA肾病、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各种尿路感染、肾性贫血、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尿路结石、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血尿、蛋白尿、肾损害等。

消化内镜室:科室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配备有电子胃肠镜、无痛胃肠镜、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并已开展内镜下止血、取异物、胃内碎石、胃肠息肉电切术等治疗,实现了全瘤活检明确息肉性质、治疗其出血等临床症状,作为癌前期病变切除,预防癌的发生。

血液透析室:作为全市唯一一家血液净化中心,担负着黑河市区的急慢性肾衰竭及药物、毒物中毒的救治任务。拥有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机4台,日本日机装血液透析机13台,日本日机装血液透析滤过机2台,能够开展无肝素透析、高通量透析、序贯透析、血液灌流、血液灌流加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等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严重水储留(如慢性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症):严重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等。还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牛皮癣、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急性胰腺炎、脓毒血症等疾病。

消化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竭诚为您提供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感谢您的信任!


专家:

科室     医生

麻醉科     杨华 孟祥文 聂宝印

妇产科     曹莉 陈冬梅 李静杰

心内科     孔劲松 李敬群 张宝华 刘爽 杨春波 杨郁

儿科     杨树金 李宗峰

普内科     勾先哲 王增宝 刘炜

普外科     陈嘉琦 徐振瑞 李传明 甄江 贾晓文 王靖波

普外二科     毕国涛 刘伟业

传染科     常曙薇 陈秀娟

骨科     王月敏 李志明 李晨光 白铁军 刘福 纪春生


新闻:

我院召开2015年上半年医疗质量运行分析会

9月22日下午3时,2015年上半年医疗质量运行分析会在医院门诊5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院长孙洪涛主持,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职能科室及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医务科、质控科、感控科、临床药学科、护理部就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各项工作,分别从医疗质量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合理用药管理、护理管理等方面报告了2015年1-6月医院整体运行情况、重点科室建设情况、各科室工作量完成情况等工作指标并一一与2014年同期作比较。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医院收入、门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手术台次、床位使用率、药品比例控制情况、抗生素使用控制情况及病案管理、医院感染控制等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业务院长王靖波对各职能科室的分析汇报进行点评并要求各临床科室反馈意见,重点指出上半年我院医疗工作遇到一些困难,但大家能够克服困难,保障了医疗安全,使各项医疗工作平稳运行。没有医疗的安全,质量无从谈起,希望下一步大家继续努力,科主任要尽职尽责,行使好管理职能,带好队伍,针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保障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孙院长最后总结今年8月15日是我院建院70周年,首先感谢大家对医院发展建设做出的贡献,通过分析我院上半年总体运行形势趋稳,呈小幅上升势态,没有出现医疗安全问题,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要清醒认识,距离实现我院“建设区域医学中心、打造国门第一医院”的宏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各科室主任要组织本科人员认真学习讨论本次分析会的内容,分析自身存在问题,立查立改,保证医疗质量持续的提高。下半年大家要继续努力,顾全大局,围绕我院的重点工作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