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黑河市爱辉区妇幼保健院网上挂号_黑河市爱辉区妇幼保健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黑河市爱辉区妇幼保健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地址: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兴安街170号

电话: (0456)8222861

相关新闻:

黑河市爱辉区鹿源春社区开展“五关爱、五帮助”活动

爱辉区鹿源春社区开展“百项服务进社区,打造特色服务型社区”活动以来,结合社区实际,创新“关爱互助型”社区服务品牌,开展了“五关爱、五帮助”活动,尽心竭力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关爱弱势人群,帮助扶贫解困。社区建立弱势群体信息库,完善大病救助、助学救助、临时救助。每逢节假日都走访慰问辖区内的残疾人、贫困低保户及孤寡老人,年初以来,已经送去米面12袋,现金2,700元。联合共建单位第二小学师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邀请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为院民们义诊。社区还开展“贫困家庭关怀关爱服务”,为刘伟丽、赵春兰、刘丽娜、曹胜君等家庭等发放救助款5,400元。协助房产部门为157名低收入无房户办理廉租住房补贴。

二是关爱老年人群,帮助扶弱解忧。为辖区1,557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老年人档案和健康档案,协调爱辉区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内老年人免费体检。为辖区17名8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和12名90周岁以上的老人办理了每月100元的高龄补贴。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为780名老年人发放交通补贴费,共计46,800元。

三是关爱失业人群,帮助就业解愁。面对1,079人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鼓励失业人员零活就业,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1人,帮助76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228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岗位信息345条,指导帮助24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社区成立“下岗女工互助小组”,每个月都组织下岗女工参加各种活动。互助小组成员参加社区“携手抗旱  传递爱心”活动,为灾区群众捐款240元,在居民区捡拾垃圾,宣传环保,举行羽毛球比赛。社区还举办下岗女工创业经验交流会,邀请在创业岗位上取得了一定成果的下岗女工孙岩和王艳红为姐妹们介绍经验。

四是关爱居民身心健康,帮助诊疗解患。全年组织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2次,免费发放健康宣传单600余份、健康生活用品50件。举办健康知识培训班2次,培训居民100余人。邀请黑河市疾控中心的医护人员为346名8个月至14周岁的儿童免费注射麻疹疫苗。联合市中医院在社区率先开展医疗惠民活动,向居民发放惠民卡和健康手册。居民持惠民卡在中医院享受就医免挂号费,免40%的医药费,每年享受免费体检一次。社区设立健康知识宣传栏,普及健康知识。

五是关爱居民生活,帮助排忧解难。社区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全面提升服务功能。今年,社区开展了便民服务年,组织居民对辖区服务单位进行测评,依据信用程度,首批选择10个便民服务网点(包括家政服务、快餐店、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理发店、卫生服务站、食杂店、粮油商店等),通过优质便捷的服务,方便辖区居民群众。社区旧楼占辖区楼房总数的96%以上,各种管线经常渗漏,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在冬季供热之前,对辖区6栋弃管楼进行了地下管道更新,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2010年,社区共解决各类突事件近40起,维护了辖区居民的稳定。


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全面提升全市诊疗环境

黑河市卫生系统各医疗单位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活动再上新台阶。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爱辉区妇幼保健院完善了预约诊疗管理制度,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出入院流程,开展双休日、节假日门诊和便民门诊,认真执行国家收费和价格政策,实行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重要事项征得患者同意,赢得患者理解和支持。

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断完善服务措施,推行人性化服务措施。各病区、住院处和门诊大厅设立便民服务台,备有轮椅车、免费饮水设施、针线盒和老花镜等。儿科改装制作了4台儿童点滴车,方便家长的护理。妇产科开设配奶间,备有微波炉等厨具,母婴同室病房,配备了移动式晾衣架,方便晾晒婴儿衣物。辅助检查科室免费为外地患者邮寄检查报告单。

“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解决医疗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上提供措施保障,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今年上半年共有16名医务人员拒收、上交红包近万元,收到感谢信26余封,锦旗11面。


节日里的守护天使

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但许多医疗战线的工作人员却不能与家人团聚。他们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成为节日里的守护天使。

急诊是最忙科室

除夕夜,21时,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依旧灯火通明,值班的主任医师张树学正在为一名发热患者检查身体,这已是张树学17时30分接班以来接诊的第7名患者。

为了保障春节期间患者及时就医,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选派有经验的医生、护士值班。回忆起20多年的急诊工作经历,60岁的老大夫于洁说,她几乎没有在家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根据记者的走访调查,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爱辉区妇幼保健院等市区主要医疗机构,虽然其他常规科室医护人员也都是24小时值班,丝毫没有懈怠,但急诊室都是各科室中最忙的。

据了解,为确保院前医疗急救及时有效,120急救中心加强了人员和车辆配置,并在节前对所有急救车辆进行了维护;为保证市内春节期间临床供血和血液安全,市中心血站节前积极储备充足的血液,成立专门的采供血领导小组,制定春节期间采供血应急预警预案,节日期间24小时值班。

产科迎来龙宝宝

大年初五,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的病房里,热闹异常,新生儿的啼哭、祝福的话语,伴随康乃馨花香,弥漫了整个病房。来自呼玛的王先生和程女士正对着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宝宝笑得合不拢嘴。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出生在大年初一上午9时40分,是第一人民医院产科迎来的第一个龙宝宝。

产科主任史玉云说,今年春节新生儿密度较大,几乎每天都有孕妇待产。为保障春节期间新生儿和产妇的平安,产科全员在岗,24小时值班,并相应增加了病房巡查频次。

据了解,春节期间,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爱辉区妇幼保健院都在春节期间迎来了首批龙宝宝。

病房里过个团圆年

除夕夜,20时,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爆竹声声,此起彼伏,瞬间腾起的礼花照亮了新春的夜空,也照亮了张祖军的心。这是张祖军和他的家人平生第一次在医院过春节。

47岁的张祖军是在黑河打工的内蒙古人,临近春节前的一次意外,造成了他右侧股骨骨折。得知丈夫出了意外,张祖军的妻子、两个女儿、大女婿和外孙女全都赶来黑河陪护张祖军,由于床位紧张,一家人只能租住在医院附近的旅店内。院方得知张祖军一家的情况后积极协调,腾出了医护人员休息室给张祖军的家人,让他们能在一起度过除夕。与此同时,医院还为每位病患准备了年夜爱心水饺,张祖军一家也得到一份。

除夕夜,病房里,张祖军一家6口像往年过年一样围坐在一起,吃饺子、看春晚,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张祖军激动地告诉记者,没有想到在医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些使他忘记了自己身处病房,忘记了伤痛。

据了解,为保障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在医院度过一个平安、温暖、祥和的春节,我市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在节前进行了水、电、气、暖等设备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病房大多布置一新,医护人员工作中也更加突出亲情感,为患者和家属营造了温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