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眼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gzzoc./
地址: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
电话:020-87330000
如何挂号
一、现场挂号
综合门诊、专家门诊现场挂号地址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号楼一楼挂号处。
特需门诊、速诊现场挂号地址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号楼四楼。
每个工作日早上7:00开始挂全天的号。
二、预约挂号
(一)普通门诊、专家门诊预约
1、电话预约
目前预约可以通过拨打广州的(020)114、86668114、66617606、4006677400 电话预约,需提前14天。离退休教授除外
拨打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07666可提前1-14天电话预约。
2、网上预约
(1)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guahao.gov./deplist.xhtml?HIS_CD=1042
(2)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在建设完善中)
(二)特需门诊预约
1、电话预约
目前预约可以通过拨打广州的(020)114、86668114、66617606、4006677400 电话预约,需提前14天。
拨打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07666可提前1-14天电话预约。
2、现场预约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号楼四楼特需门诊预约处,现场可提前1个月预约。
三、白内障科专家挂号途径
1、医院现场挂号及预约
您可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号楼一楼挂号处及医院前线服务站进行现场挂号或预约。
2、公园义诊及现场预约
我院白内障科逢周五上午在各大公园进行义诊及现场预约医疗服务:越秀公园东门东秀湖广场(每月的第一个周五)、东山湖公园正门长廊(每月的第二个周五)、天河公园北门(每月的第三个周五)、人民公园广场(每月的第四个周五)。
广州市医保居民,年龄在65岁以上,可申请免费白内障手术。
免费白内障手术咨询电话:18922103633/87331369
3、电话预约
目前预约可以通过拨打广州的(020)114、86668114、66617606、4006677400 电话预约,需提前14天。
拨打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07666可提前1-14天电话预约。
微信服务:请关注官方微信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专科”
白内障科特需医疗服务热线: 18922377099/18922377098
中山眼科中心眼科急诊就诊指引
1、眼科急诊就诊时间:24小时开诊(节假日照常)。
2、就诊地点:2号楼一层急诊室
3、眼科急症抢救病种:
①眼部化学伤
②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③眼球穿破伤
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⑤急性全葡萄膜炎
⑥急性视神经炎
⑦化脓性眼内炎
⑧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⑨眼眶蜂窝织炎
⑩角膜溃疡穿孔
就诊提示
1、您如是首次到本院就诊,需要办理诊疗卡,最好带上二代身份证。诊疗卡可在自助设备上操作,诊疗卡充值自助挂号、缴费将减少排队,节约时间。
2、第一次就诊建议挂综合门诊号(普通号),先做眼科基本诊查以及专科检查,部分情况在综合门诊就能得到解决,病情需要再转相应专科诊治。
3、经综合门诊检查需要专科诊治的患者,本院现开展院内转诊服务,可到2号楼1楼前线服务台办理。专科教授介绍、出诊时间等信息可在本网站查询。可通过现场挂号或电话020-114/86668114预约或现场预约挂号。
4、所有就诊患者诊前均需检查视力,部分专科就诊前需要先做一些检查准备,如眼底科需要散瞳;青光眼科需要测眼压等等,以支持医生诊治,请配合。
5、我院实行分时段就诊,在您的挂号单或预约信息提示上注明有就诊、取号时间段,请提前1小时候诊。检查完视力后将病历交服务台,按照候诊区显示屏显示顺序就诊。
6、请带好您的病历和检查、检验结果候诊。
7、正常上班外,周六上午安排专科专家出诊;周一至周五下午6:00-9:00、周六、日上午综合门诊开诊;并配套验光检查。
8、诊病后个人信息不能再更改。为保证您能够报销费用等,请办理诊疗卡、挂号、填写病历时核实姓名等信息资料是否与身份证一致。
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就医指南
一、 城镇职工医保卡
(一)领卡后的注意事项
1. 核对医保卡及存折上的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等资料。如资料有误,单位在职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按月缴纳医保费的退休人员请尽快到办理参保手续的地税部门变更;已缴满10年医保费的退休人员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需更改资料的,先告知所属单位或退管办(所),再由单位或退管办(所)经办人到对应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变更。
2. 尽快修改密码。可在制卡银行广州市区内的任一营业网点或其多媒体查询机、ATM 机上修改密码。
(二)医保卡的使用
1. 医保卡是参保人员就医和记录、使用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的凭证,必须妥善保管。
2. 就医、配(购)药、办理出入院手续时必须出示医保卡。
3.医保卡挂失、密码挂失、损坏卡重制等相关业务,均可到制卡银行广州市区内任一营业网点办理。在此期间,可暂凭银行开具的挂失证明或重制卡回执及有效身份证件到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办理就医手续。
银行服务电话:
中国光大银行:95595
中国农业银行:95599
广州银行(原广州市商业银行):96699
4. 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从正常缴费的次月起,每月18日后参保人员可持卡到标识有“广东银联”的自动柜员机、制卡银行广州市区内任一营业网点,或通过制卡银行的服务电话对个人医疗账户注资情况进行查询。
参加住院保险及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不设立个人医疗账户,无资金划入医保卡中。
5.按照市委、市政府推广应用社保(市民)卡的要求,我市将分批组织医疗保险参保人申(换)领广州市社会保障卡及老年人社保卡(简称“社保卡”)。社保卡是我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办理医疗保险相关业务的电子凭证,已具备医保功能的社保卡将代替原医保卡,医疗保险相关就医流程、就医手续保持不变。
广州市市民服务和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电话:83366288。
(三)个人账户支付范围
参保人员在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区内,可使用个人医疗帐户资金支付本人及其亲属的以下费用:
(一)缴交社会医疗保险费。
(二)在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属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三)在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预防接种及体检费用。
(四)在本市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及医疗用品的费用。
提示:1.参保人亲属使用参保人个人帐户资金就医、购药时,应向定点医、药机构出示参保人医保卡及亲属本人身份证以便查核、登记。
2.参保人应按规定使用个人帐户资金,不得采取各种违法违规手段套取个人帐户资金。
医院前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项目
1、分诊、导诊
2、咨询(含准分子激光咨询)
3、验单查取
4、轮椅借用
5、代填病历
6、医院宣传资料发放
7、测量身高体重
8、老花眼镜借用
9、饮水及一次性水杯提供
10、笔、针线包借用
介绍: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中国的南大门羊城——广州,是“ 海上丝绸之路 ”的 发祥地 ,中国第三大城市,拥有中国第二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和便利的公共设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闻名遐迩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座落于这个美丽的城市。
中山眼科中心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835年由美国传教士医师伯驾(Peter Parker)创办的眼科医局——中国最早的西医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两个医学院的眼科合并为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4年,光华医学院眼科也并入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6年,随着华南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眼科教研组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7年,又更名为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组。在此基础上,1965年10月,陈耀真教授、毛文书教授等创办成立了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这是第一间中国高等院校附属眼科医院。1983年6月,中山医学院中山眼科中心成立,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这是我国第一间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1985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眼科视光学系挂牌成立,中山眼科中心进一步发展成为所、院、办、系四位一体的眼科中心;2001年10月,随着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的强强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历经近50年的发展,中山眼科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眼科中心,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中山眼科中心下设的眼科医院是我国首家眼科三级甲等医院,连续五年蝉联39健康年度总评榜“全国最受欢迎眼科专科医院”。
医疗业务方面,建院以来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中心占地面积8,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开放病床320张。2013年门诊量78万人次,出院病人3.1万多人次,手术量4万多例,平均住院日3.8天。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治疗中心、眼眶病与眼肿瘤、眼整形、眼外伤、激光近视眼治疗、斜视与弱视、屈光科、神经眼科、黄斑病、葡萄膜炎、小儿遗传眼病、中医眼科、结膜病与干眼病专科、预防眼科等眼科临床亚专科,其中,角膜病专科、青光眼专科、白内障专科是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中心在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激光近视眼矫正手术、角膜形态学、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系列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
教育教学方面,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学科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可招收眼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08年成为全国专科医师准入试点工作的首批试点医院,且是唯一入选的眼科专科医院;有广东省精品课程1门;中心现有硕博导师83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3人;2013年,获青年教师理论授课大赛中文三等奖、英文二等奖。临床教学方面,医院现有在校学生2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3人,硕士研究生104人,8年制学生11人。
科学研究方面,1982年,成立了中山医学院眼科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设在高等医学院校的眼科研究所。1991年,成立了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2006年,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建设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眼科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1978年以来,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系列研究与推广应用》获2013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获国家973计划首席课题1项,是我国眼科学界获得的第一个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863计划课题5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防盲治盲方面,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历任领导都重视派出医疗队深入基层农村开展查盲治盲工作。特别是1983年防盲治盲办公室成立后,从最初的2~3人发展到今天30~40人的强大团队,从当年靠自行车、牛车驮着简易的医疗器械下乡到今天拥有先进的设备。防盲办坚持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海伦·凯勒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合作,积极进行医疗扶贫模式的创新,深入到广东各县市、乡镇农村,开展查盲治盲、眼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基层眼科医生等工作,探索出了从“救济式医疗扶贫”到“发展式医疗扶贫”的模式,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中山眼科中心历任党政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许多德艺双馨的老专家发挥着传承指导作用,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中心创始人陈耀真教授和毛文书教授是国家一级教授,李绍珍教授是我国眼科学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现有200多名专业眼科医生,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30多人。近年来,更在全球范围内延揽人才,并进一步挖掘培养青年领军人才。中心现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二级教授5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引进人才4名,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3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引进人才和原有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国际化领军人才编队。
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历任中心领导注意传承弘扬“开放务实”的传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1982年9月,奥比斯(ORBIS)流动眼科教学飞机应陈耀真、毛文书教授邀请首次访问中国,在广州停留18天,做手术示范教学、专题学术报告及会诊。1985年,中山眼科中心主办了我国首次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之后,又主办或承办了第28届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术会议、第一届亚太视觉科学大会、第一届亚洲白内障研讨会、第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第九届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第一届现代眼科显微外科国际讲座、第一届国际葡萄膜炎研讨会、第18届国际眼科研究大会、第七届亚太青光眼学术会议、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国际论坛等。2012年6月,我中心和奥比斯国际联合举办了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首航中国30周年庆祝活动,并与奥比斯国际签订了长期合作项目。2013年1月,APAO投票选出永久总部将于2015年落户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APAO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医学学术组织,成为中国眼科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标志。“2014Nature中国论坛”也将在广州举行,这是《Nature》杂志首次与中国研究机构联合举行的高水平学术会议,2015年亚太眼科年会(APAO)也将在广州举办。此外,中心还组织开展全球联合查房活动,与世界卫生组织、Johns Hopkins 、NIH/NEI等建立并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双边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和提升中山眼科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中山眼科中心曾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如:1995年广东省文明单位;1998年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1999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2002年广东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2003年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窗口单位;2007年广东省志愿服务金奖;2009年广东省“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先进党支部;2011年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2012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2013年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
五十年任重道远,五十年继往开来,在五十年的光辉岁月中,不断成长壮大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正在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眼科中心而努力。
推荐科室:
角膜病科
角膜病专科是由全国著名角膜病专家、全国角膜病学组创始人杜念祖教授和著名角膜病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家祺教授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由角膜病区、眼表疾病研究中心、广东省眼库、角膜病实验室等下属机构组成,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平台。本专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和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在角膜移植、角膜形态学、眼表重建以及泪道疾病的诊治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专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已培养毕业和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69人。还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医师数百人,对我国角膜病和眼表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本专科是国内最早进行角膜移植和眼表重建手术的单位,至今已施行了40000例以上的角膜移植及眼表手术,手术总数及每年手术量均居我国眼科同类手术的首位。作为国内角膜病专业的引领者,角膜病专科平均每年新开展手术等治疗方法1~2项,还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干眼症专科门诊和第一个泪器病专科门诊。
本专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一直处于我国前沿地位,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等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他省部以及厅级课题3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近5年来本专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0 篇,其中SCI期刊文章5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140余篇。专科重视转化医学,近年申请发明专利22项,获授权16项,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产品批文2项, “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项目”一项。
眼底病治疗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底病治疗中心成立于2012年10月,由原眼底外科、眼底内科、黄斑病专科、葡萄膜炎专科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室等科室组成。现任眼底病治疗中心主任为吕林教授,眼底病治疗中心副主任为易长贤教授。
眼底外科简介
眼底外科是我国最早开展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基地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眼底病手术专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各种眼底疾病的诊治新技术,包括微创玻切技术、抗VEGF药物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等,在黄斑部疾病、各种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主要眼底疾病的诊治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本专科在职12名医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3名。拥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包括1名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本专科是我国培养眼底病专科高级医疗技术人员的主要基地之一,先后培养出站博士后3名、毕业博士研究生40多名,硕士研究生近40名,现在读博士15名,硕士15名。
本专科有两个病区,共56张病床,年专科门诊量40000多人次,年住院病人数约4000人次,年手术量约5000人次。
本专科始终重视科研和临床相结合,创建了国内第一间玻璃体视网膜实验室。先后获得各级基金项目70多项,包括国家级 20项、省部级 33项。荣获教育部、卫生部及广东省科技奖励 6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30多篇,EI收录数10篇。拥有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5项。
本专科一向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先后6次主办国际性玻璃体视网膜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了本专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促进了我国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我国玻璃体视网膜领域在国际学术殿堂的“话语权”。
专家:
科室 医生
玻璃体视网膜科 唐仕波 吕林 张少冲 梁小玲 黄新华 刘文 胡洁 朱晓波 邹玉平 黄素英 李加青
白内障专科 刘奕志 林振德 张振平 陈伟蓉 鲍光全 许京京 利华明 柳夏林 郑丹莹 刘玉华 吴明星 程冰 朱斯平 杨文辉 张新愉 黄文勇 曲博 林浩添
角膜病专科 陈家祺 王智崇 钟兴武 黄挺 周世有 邓新国 龚向明 冯春茂 陈龙山 袁进 梁凌毅 梁陵毅
眼肿瘤和眼眶病专科 杨华胜 李永平 钟秀风 张平 艾思明 毛羽翔 颜建华 冯官光 庞友鉴 吴中耀
青光眼专科 葛坚 余敏斌 刘杏 彭寿雄 卓业鸿 张秀兰 林明楷 凌运兰 叶天才 黄晶晶
眼底内科 易长贤 于强 金陈进 欧杰雄 李梅 闫宏 胡兆科 高前应 罗燕 温树灶
眼外伤专科 汪振芳 梁丹 林晓峰 何丽文 龙崇德 罗益文 闻祥根 袁钊辉
眼肌专科 麦光焕 康瑛 林小铭 邓大明 陈国策
眼整形专科 卢蓉 黄丹平 郑永欣 刘金陵
黄斑专科 文峰 黄时洲 罗光伟 吴乐正
葡萄膜炎专科 杨培增 谢楚芳 杨晖 李梅
小儿遗传眼病专科 张清炯 郭向明 陈又昭
中医眼科 潘晓燕 温树东 李勋赤 李长海
准分子激光 刘泉 王铮 杨斌 余克明
防盲、眼保健科 何明光 黄文勇 康南 黄圣松
屈光专科 余克明 杨晓 曾骏文 杨智宽 关征实 余荣志
研究所门诊 吴开力
神经眼科 顾欣祖 杨晖
眼底外科 张少冲 吕林 梁小玲 丁小燕 黄素英 黄新华 李加青 朱晓波 胡洁 刘文 唐仕波 李春芳 黄玉珍
准分子激光专科 王铮 刘泉 杨斌
眼眶病眼肿瘤专科 李永平 冯官光 杨华胜 吴中耀 庞友鉴 艾思明 张平 毛羽翔 钟秀凤
干眼症专科门诊 刘祖国 邓新国
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 王铮 刘泉 杨斌 钟兴武
眼肌屈光专科 陈国策 麦光焕 颜建华 林小铭 康瑛 邓大明 吴河坪 梁陵毅
眼科研究所 吴开力
评价:
上周五去的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住院环境有点闹,离医院不算远,沈医生看病很效率,做检查专业,叔叔恢复的相当好。
三个月前去的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问诊环境还不错,离医院比较近,孙医师看病很细致,做检查准确,大舅恢复的稳定。
离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很远,小舅前段日子看过,感觉就诊比较满意,身体恢复的还行,口腔科孙主任非常专业,这次过去体液检验设备有点落后,看病环境比较差。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病科孔主任态度很贴心,问诊很专业。
新闻:
我中心研究生走进火炉山开展环保公益活动
1月10日,由我中心研究生党支部、学生会发起的环保公益活动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火炉山开展。
上午,同学们早早来到火炉山北门集合。天公作美,伴随着和煦的冬阳,同学们开始了本次环保公益之旅。在科教处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批进入火炉山。在行进的过程中,同学们手持着垃圾夹和垃圾袋纷纷捡拾路上的烟头、包装袋,纸屑等难降解的垃圾,一路上洒满了欢声笑语和轻快的身影。
同学们齐心协力,互相鼓励帮持,经过两个小时,登上了火炉山顶。同学们纷纷表示,美丽的自然环境得来不易,今后必将会以身作则,共同保卫我们美好的家园。
本次火炉山环保公益活动,响应了党的十八大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号召,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同学们在登山的过程中也增进了感情,释放了工作压力,舒展了心胸,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同学们一路欢声笑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以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