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东莞市中堂医院网上挂号_东莞市中堂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东莞市中堂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dgsztyy./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中麻路53号

电话:0769-88123217

门诊就医指南

一、急诊就诊流程:

急危重病人,就诊时直接入抢救室抢救,后补办相关手续;

普通急诊病人就诊前请先挂号,携带相关病情资料,并按照普通门诊就诊流程就诊。

二、挂号及开诊时间:

普通门诊及挂号时间:

5月1日-9月30日:上午:7:30-11:30;下午:14:30-17:30

1月1日-4月30日、10月1日-12月31日: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30

(普通门诊挂号单分为普通、儿科、中医、优免处方和社会保险专用处方。挂号时请说明所需的挂号种类。)

2.急诊及挂号时间:

全天24小时

中午开诊、夜诊时间及科室:

①中午开诊时间:每天11:30-14:30

开诊科室:妇产科、康复理疗科、眼耳鼻咽喉科、口腔科

②夜诊时间:每天17:30-22:00

开诊科室:妇产科、康复理疗科、眼耳鼻咽喉科、口腔科

温馨提示:

(1)就诊过程中请保管好财物,防止丢失,钱票及药品请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

(2)检查单、化验单、处方、治疗单、手术单等付款后,要保管好所有票据,谨防遗失。

(3)医保患者在门诊就诊时,请出示社保双向转诊单或特定门诊批复。

(4)医保患者在门诊交费时,请出示社保双向转诊单或特定门诊批复、身份证和社保卡。若持有社保IC金卡,请到社保IC金卡专用窗口交费。

(5)门诊社保医疗费用中的自费部分一律由个人现金或银联卡支付,不得刷社保IC金卡消费。

(6)如需住院,请持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单到一楼收费处出入院办理窗口办理入院手续。


住院就医指南

门诊服务流程

一、开诊时间: 全年365天开诊,开诊时间早上8:00-12:00,下午2:30-5:30

二、就诊流程:

客服中心台办理就诊卡/候诊室候诊/医生诊病/需要做相关检查或治疗的请先到收费处处交款/做相关检查/取到结果后/回到就诊的门诊科室/医生诊病/到挂号处划价交款/取药/离院(或住院)

注意事项:

1.就诊前请先到客服中心台办理就诊卡,无病历者请购买病历本。对于不清楚所要就医的科室,请到客服中心台或导诊服务台询问。初诊、复诊患者一律排队挂号、收费。重症患者由导诊人员协助、优先挂号。

2.挂号后请在候诊室等侯,轮到者就诊。不清楚可向导诊人员咨询。

3.取药请到一楼挂号处划价、交款后在到药房取药;需要静脉输液或肌肉注射,请到输液、肌注室。

4、检验科、黑白B超室、心电图室、电子胃肠镜室、电子支气管镜室在医技楼。彩超室在门诊部3楼。CT室、放射科、体外震波碎石室在住院部1楼。

急诊服务流程

一、开诊时间: 全年365天开诊,开诊时间24小时。

二、就诊流程:

1、急危重病人,就诊时直接入抢救室抢救,后补办相关手续

2、普通急诊病人,就诊前先到客服中心台办理就诊卡/急诊室医生就诊/到收费处划价交款/取药/离院(或住院)

三、注意事项:

1、急诊为24小时开诊制,提供全天候全程医疗服务。当遇到突发疾病和意外损伤时,请拨打“120”,详细说明病人所在地,及其主要标志,简单描述线路及病人情况。

2、急危重病人,就诊时直接入抢救室抢救,后补办相关手续;抢救过程中,家属或陪人请自觉离开抢救室,配合医生护士完成抢救工作。

3、普通急诊病人就诊前请先挂号,携带相关病情资料。患者或陪同人员必须如实将病史资料详细告知医生,以免延误诊治。 医生诊断完毕,请按医生建议进行必要检查及治疗,并支付相关费用。

4、危重患者立即入抢救室抢救;诊断明确、病情尚不稳定需住院进一步治疗者,护士会陪同检查并护送至病房;需留观治疗者,仅办理简单手续;病情较轻,只需输液及一般治疗者,可提供临时输液床,以方便患者。

5、在急诊科观察、抢救的患者,一般不超过24小时,需继续观察治疗的可办理住院手续,继续治疗直至痊愈出院。
 
住院服务流程

开诊时间: 全年365天开诊,开诊时间24小时。

一、入院流程:医生开入院通知书/病人或属凭入院通知书到收费处办理入院手续(社保病人三天内携社保卡及身份证办理社保相关手续)/护士接到入院通知书后安排床位、链床/测体重及生命体征,填写体温单项目/通知主管医生/带病人到病房,进行入院宣教/根据医嘱执行治疗和护理/遇危、急病人应立刻安排床位,通知医生并相应的处理。

二、出院流程:医生开出医嘱/护士核实收费,需要带药者录入出院带药/打印出院通知单给病人或家属/病人或家属持出出院通知单及押金到收费处结账/打印住院明细汇总单(需要时)/携住院处方到药房出院窗口取药/凭结账发票到护士站取门诊病历或出院小结/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注意事项/责任护士送病人到电梯口。

三、住院须知:

1、如果病人是社会保险参保人,请主动告诉护士或医生,并在办理入院手续后的3天内(包括入院当天)持患者的身份证和社保卡到一楼收费处出入院办理窗口登记社保住院。

2、所在科室每天将住院患者的费用开支清单送到患者手中,如对住院费用开支有疑问,请到所在科室护士站查询。若发现病人姓名不相符,及时出示身份证,以便及时更正。

3、护士站二十四小时有护士值班,病房设有对讲机系统,若需要帮助时请按对讲机按钮,护士将与您联系,并给予帮助。

4、 为保证住院环境的安全,请勿携带有关电器用品。请不要随意离开病房,如有特殊情况者需经主管医生、护士批准。

5、为了保证住院患者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且早日康复,每天中午12:00-14:30、晚10:00以后至次日晨6:00为休息时间。为确保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陪人不要坐卧病床上。

6、请注意个人卫生,在病房不要吸烟、喧哗、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和乱倒水。

7、住院期间请勿携带贵重物品,并小心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介绍:

中堂医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中堂人民公社中心医院”,是在中堂联合诊所的基础上成立的,设潢涌和槎滘两个分站,辖望牛墩分院,工作人员共28人。1959年改称中堂人民公社卫生院,位于中堂墟衙前街,由原来酒厂的部分厂房改建而成,其后曾迁往公社旧址及敬老院等地,1963年复迁衙前街原址,编制床位10张(1960年10月望牛墩分院脱离隶属关系)。

1964年—1965年,中堂医院增设江南、蕉利、三涌、湛翠、马沥5个卫生站,全院工作人员发展至61人。鉴于业务需求的增大以及医院的发展,1971年在原址附近兴建新院,并于1973年10月建成启用。经过六年的努力探索,中堂医院已经备具拥有制剂室,自制大型输液的能力。到1987年底,医院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工作人员84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医师14人,护士2人,药师1人,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15人等,设病床32张。拥有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超声波等先进医疗设备。全年门诊186146人次,住院482人次,业务收入100.6万元。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中堂卫生院改称中堂医院。

随着城市化的改革和发展,医院发展受到业务空间的严重制约,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3月由政府出资2600多万元再建新院,以解除我镇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新院址在中堂镇中麻公路东向路段,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1994年12月竣工正式投入使用。门诊设急诊科、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性病科、中医科等;住院有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编制床位150张。2000年底,医院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1平方米,工作人员19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8人,医师34人;护师21人,护士49人;主管检验师1人,检验师2人;副主任技师1人,药师13人,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20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5人,行政工勤人员26人。有CT机、进口B超及麻醉机等医疗设备。能开展脊柱、颅脑、胸、腹外科手术及全宫切除、腹膜外剖宫产等手术。当年门诊244118人次,住院1427人次,业务收入1906.2万元。

2002年底,医院建筑面积达21911平方米,全院工作人员达22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20人,医师23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9人,护士49人;主管检验师1人,检验师3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药师2人,药师16人;其他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全年门诊303823人次,住院1437人次,业务收入2215.1万元。

2012年3月,中堂医院经过18年(1994-2012)的建设改造,已发展成为一所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综合性二级甲等非营利性医院,下设潢涌分院。

医院改造至房屋建筑面积为12297.45平方米,辅助设施面积为15472平方米,拥有住院楼、门诊楼、专家专科门诊、医技楼、供应楼等5栋医疗用房,1栋行政办公房。全院员工有42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59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18人。编制床位301张,设有内科、外科、ICU、妇产科、儿科、NICU、手术室、门急诊科、中医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性病科、康复理疗科等15个临床科室。医院设备先进,拥有全数字化摄影系统(数字胃肠)、16排螺旋CT、全自动数字化拍片机(DR)、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奥林巴斯腹腔镜、输尿管镜、宫腔镜、纤维支气管镜、动态心电监护系统、电子胃镜、体外震波碎石机、C臂X光机等。
依靠科技  创造辉煌

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生存的根本,医院的医疗水平需要时间的沉淀,中堂医院经过五十多个年头的努力探索,医疗技术发生了质的提升。在90年代初,由于人才短缺以及医学知识水平有限,中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处于一个比较低下的水平,还不能解决一些重症疾病。直到1994年3月20日,我院开展第一例外科手术,结束了中堂医院不能开展手术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成为了我院医术医技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多年来,中堂医院在提升自我医疗水平上采取了引进人才、外派进修学习、聘请高技术专业人员前来交流与指导等多种措施,不断累积临床经验,提升自我医疗水平。近年,我院强化“科技兴院”的发展理念,以增强科技创新为重点,大力倡导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研项目,科研工作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已有七个科研项目获东莞市科技进步奖。分别为2001年3月,由叶萍等完成的产科一项科研项目《现代新式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术的临床应用》,获2000年度“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1年9月,由叶毓麟、徐尼亚、黎锐波等完成的骨外科一项科研成果《脊柱后入路前方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获2001年度“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由妇产科完成的《球囊压迫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获“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9年9月,由妇产科完成的《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研究》被东莞市人民政府评为2009年“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1年,由妇产科完成的《宫颈环扎加宫腔水囊压迫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以及由内科完成的《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分别获“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


推荐科室:

内二科

中堂医院心血管内科(内二科)于2010年从大内科独立出来成为医院的特色专科,从预防、诊断、治疗、抢救、护理等各个方面为患者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拥有床位36张,年平均门诊量12000余人次,年平均住院病人987人次,病床使用率65%。在全科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内二科学科的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医疗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2011年被评为东莞市优质护理示范单位和中堂医院先进科室。

外一区(骨外科)

近日,东莞市中堂医院骨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复杂股骨头骨折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该患者是一名32岁男性,因车祸入院。入院诊断为右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伴右髋关节脱位。主流分型Pipkin分型为Ⅲ型及Brum-back分型为4B型。目前主流治疗观点认为该类型股骨头骨折应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但是年轻患者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合患者病情并经研究讨论及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中堂医院骨外科谢嘉禧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行右髋外侧入路股骨头粉碎骨折切开复位线缆、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及植骨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八个月随访复查X线骨折愈合良好,患者可正常步行活动。


专家:

科室     医生

内科     张国慧 吕键 祝寿明 饶龙林 张秀芳 陈宇浩 藏卫兵 李育鹏 张国爱

外科     卢敦良 盘毅辉 潘建华 黎锐波

外二区     刘凯 丁勇强 邓孙林 王怀申

儿科     陈映雪 李俊平 韦志群

外三区     曾啸雄 史鸣

妇产科     叶萍 戴晓莲

五官科     胡新华 郑县庭

口腔科     袁梅寿

皮肤性病科     彭家权

肛肠科     刘学义

外一区     徐尼亚


新闻:

中堂医院举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签约仪式

2015年9月12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授牌仪式暨东莞市心血管论坛在中堂医院隆重举行,来自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疾病关键治疗技术临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台”项目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以及各医院心血管内科和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堂医院副院长郑县庭主持。中堂医院院长姜双东致开幕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心肌梗死等在内的心血管病发病率也持续增加,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牵头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疾病关键治疗技术临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台”研究。该课题旨在构建我国心血管病临床研究网络信息平台,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的分析研究,搭建临床、科研、培训和推广的合作平台。通过合作,参加医院可优先参加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组织的各种科研协作项目。很荣幸,我院内二科心血管专科参加其中。因此,在未来工作中出现疑难、复杂和危重病例时,我院内二科可得到阜外医院远程会诊及技术合作,患者不用去北京,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资源与诊疗服务。

 会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博士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组杨进刚教授发表讲话。他高度评价了我院在心血管诊疗方面做出的努力及贡献,并勉励我院进一步加强心血管专业的建设及发展,在做好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临床诊疗技术及规范的培训工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心血管事业发展,为全市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随后,杨教授为我院成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授牌。

授牌仪式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进刚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李刚副教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王国标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常佩芬教授,分别就《心肌梗死防治——进展与挑战》、《心肌肌钙蛋白在临床的应用》、《早期干预心衰的全程管理》、《稳定性冠心病指南解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探讨》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最新的学术进展和专家们生动的授课形式,为大家带来一场丰富的心血管专业学术盛宴,让与会人员掌握了国际公认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进一步规范了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