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dg-tcm./page/
总院地址:东莞市东城区松山湖大道22号
电话:0769-26385588
分院地址:东莞市城区东门路61号
电话:0769-22235588
如何挂号 如何就医
一、如何挂号?
1.您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首先确定求医的科别(是内科、外科、儿科或者妇产科等);
2.您确定求治科别后,可依据自身实际需要,确定所求诊的专家;
3.再到挂号处正式向服务员申请挂号,如挂“XX科”、“号”、“XX医生号”等。
4.急重患者,可直接挂急诊号。
二、如何就医?
1.将挂号单交给所求医的科室分诊护士,然后到指定位置候诊;
2.候诊期间,要留意分诊护士叫号;
3.危重病人求医,可直接送急诊科(室)诊治。
介绍:
东莞市中医院始建于1965年,现拥有新院本部和莞城分院两个院区,以及中心门诊部、莞城分院门诊部、公务员小区莞翠中医门诊部等三个门诊;下属机构有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东莞市骨伤科研究所,即将成立东莞市骨伤科实验中心。医院于1995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2007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12年以优异的成绩再次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医院是东莞市中医学会的挂靠单位;是东莞地区中药剂型改革中心;也是东莞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2年6月28日,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的新院本部全面投入使用,掀开了医院发展的新篇章,床位规模达到了1288张,目前实际开放955张,年门诊量超一百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超两万人次,业务量呈逐年增长之势。在“2014年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位列第50名。未来,东莞市中医院将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特色突出,中西医并重,集医、教、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和东莞地区性中医医疗中心。
医院现有员工134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15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3人,副高级职称1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务院评定为有突出贡献的自然科学家2人,广东省名中医2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东莞市科技领军人才2人,东莞市科技领军后备人才1人;在站博士后1人,博士9人,硕士117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团体常务委员或委员5人,省级学术团体副主任委员8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427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269人,占比6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77人,其中中药专业人员46人,占比60%。
目前,医院医疗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拥有美国产3.0T磁共振成像系统、64排128层螺旋CT、FD20DSA心血管造影、德国西门子数字化大平板胃肠机、单、双板DR摄影系统、全腿全脊柱拼接系统(双版DR)等先进医疗设备,建有先进的百级、千级层流手术室17间。
医院重视中医药内涵建设,已形成国家、省、市重点专科梯队,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脾胃病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脾胃病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骨伤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2个(骨伤科、脑病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肛肠科、急诊科);东莞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3个(骨伤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医院重视治未病体系建设,治未病科成为“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单位”。医院重视对中医名家临症验方的挖掘,建有2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何炎燊、何世东),积极开展中药新制剂的研发和剂型改造,目前院内中药制剂有30个品种,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群众欢迎。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战略,牵头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何炎燊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传承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广泛推广应用;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科研项目1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市级科研项目72 项。近年来,已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3项,在国家、省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
医院先后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三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兼职教授50人,讲师1人,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的教学体系。目前,在院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7人,实习生150余人,规培生及全科医生41人。在对外交流方面,与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湘雅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锡椰那大学医学院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前往进修交流。
医院注重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传承岐黄、关爱生命、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大力弘扬“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医德观,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三严三实活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赖,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文明中医医院”、“ 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先进单位”、“东莞市2011年度文明标兵单位”、“广东省先进护理集体”等荣誉称号。同时有一批科室被授予“第二届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全国中医医院创优先进科室”、“广东省中医系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广东省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等荣誉称号;有一批人被授予“广东省中医药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中医药系统优秀护士”、“广东省中医药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在东莞市卫生计生局组织的行风建设专项督查中获得好评,被广大群众称为“医德医风好,医疗质量高,医疗费用相对低廉,值得市民信赖的中医医院”。
推荐科室:
功能检查科
功能检查科是集医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检查科室,包括超声诊断室、心电图检查室两个部门。现有工作人员共1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医师6人,研究生1人。
超声诊断室包含腹部、妇产、心血管、介入超声等多个专业,拥有先进的GE V- E9、L- E9、V730,Philps G4-IU22、 IE33,日立二郎神等超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超声图文工作站对报告及档案实行电脑化管理,并与医院医疗网络接轨。可开展多种超声诊断及治疗项目。
心电图检查室实力雄厚,有副主任医师、技师各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拥有原装进口美国 BI-Holter公司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及动态血压机,能开展常规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的检测与监护,同时可开展心得安、阿托品等药物试验工作。
该科服务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社会。以良好的诊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让病人满意。
放射科
东莞市中医院放射科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敬业的专业技术队伍。现共有33名工作人员,包括有1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
该科全体工作人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水平,在全身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拥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尤其在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及肿瘤性病变、骨关节损伤、关节病、骨骼与软组织肿瘤以及其他骨肌系统疾患的检查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放射科技术装备先进、齐全,拥有高场强3.0T MR机、128排螺旋机CT、大型平板DSA、数字化大平板胃肠机、DR拍片机、数字化乳腺钼靶机、骨密度仪,拥有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报告系统,全面实现了数字化 ,确保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健全的服务。
专家:
科室 医生
内科 何世东 宁为民 黄淑玲 叶小汉 董明国 马凤彬 刘石坚 张柱权 何炎燊 李志文 肖超烈 刘尊荣 王世平 李向农 刘慧卿 吴意红 何金木 郑志文 何强成 麦敏 詹利霞 周宇清 侯淑芳 叶立昌 徐卉 罗小珍 梅青霞
步步高门诊 刘国强 周学英 黄岸初 江昭 王卫华 朱德根 梁毅夫 邓丽意 邓志强 李秀霞 杨玉新 许致远 周展超 陈炎 卢丽芳 邓伟聪 罗小珍 梅青霞 高大达
骨伤科 蔡立民 叶伟洪 卢松江 张志峰 李伟 廖国强 任玉琦 黄雄飞 袁智文 王伟 骆家伟 卢国樑 梁浩标 黄中强 谭成基 叶建勋 谭泽林
外科 蓝桂森 王华 周学鲁 周俊灼 张剑锋 张继峰 周惠成 李成忠 苏永权 莫琰 张均和 何仰高 陈雷 黄坚 胡灏
儿科 万根保 吴妆 任国珍 罗桂平 徐卉 万绮梅 罗铨
妇科 莫绍伶 邱丽婵 戚越 苏淑仪 冯柳青 李一冰 邓伟聪
皮肤科 陈志峰 刘慧茹 刘小慧
康复科 黄雪梅 魏忠诚 薛爱国 吴春芳
骨一科 蔡立民 邓方跃 骆家伟 廖国强 黄中强
耳鼻喉科 陈俊雄 李彩云
口腔科 梁毅夫
眼科 张雪玲
急诊科 王伟 肖超烈
中心门诊 陈国明 周正 王文辉 陈志峰 张志峰 刘尊荣 王世平 刘慧卿 董明国 何金木 何强成
特检科 农恒荣
放射科 温志伟 涂建华
心血管内科 陈惠宗 叶小汉 詹利霞
内一科 黄淑玲 吴意红 周宇清
骨二科 黄雄飞 袁智文 梁浩标
综合科 陈雷
乳腺专科 李文敏 颜奇志
骨三科 冯永洪 庄沙斌 卢国樑
骨四科 李伟 王增星 蓝桂森 任玉琦
神经外科 王家骊
内三科 张柱权 陈敬毅
内二科 李志文 李亦东
痔瘘科 邱丽婵 张均和
新闻:
东莞市中医院接受第三方考评
11月26-27日,东莞市医院协会到东莞市中医院进行三级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评价暨市属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现场评价工作。
考评组一行16人,由樟木头医院副院长邓鸥鸥作为组长带队。考评组专家们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查、跟踪核实、访谈调查、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历时两天深入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参照评价内容逐项逐条进行细致、全面的评估。
专家考评组高度评价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对我院本次现场评价的迎检工作表示高度赞许,备检资料对接齐全,迎检人员积极配合,全体职工团结互动,促进现场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满结束。
另讯:12月10日,东莞市卫计局组织了6名妇幼专家到医院检查督导妇幼卫生工作。今年以来,医院严格执行检查标准,加强了产科质量、母婴阻断、地贫防控、出生证管理等妇幼工作的管理,积极配合做好本次督导检查工作,获得市检查专家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