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宝安区中医院网上挂号_宝安区中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宝安区中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bazyy../

地址:深圳市宝安30区裕安二路25号

电话:0755-29629333

介绍: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精神,加速建立与“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宝安区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在人、才、物等多方面大力倾斜,以深圳市宝安中医院为龙头,于2015年12月20日组建成“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将建设成为由“1总院5下设医院、若干家名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组成的三级中医网络完善、分级诊疗明晰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集团。集团将规划建设病床数为4000张,门诊量可达500万人,年出院病人7万人次。集团建设旨在加快宝安中医医疗、科研、教学、文化建设,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好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中医药产业结构发展,推动宝安区中医药事业逐步达到国内领先、国际水准,助推宝安区打造“中医药创新之都”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总院是原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宝安中医院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同时是广东省中医名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多家中医高等院校教学医院,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AAA单位、全国第二批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第三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和广东省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

医院目前编制床位680张(康复中心将于2016年中投入使用,届时床位数将达到832张),开设临床科室32个,医技科室10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6个。医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临床专科,其中国家中医临床重点学科1个(康复科),“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5个(康复科、骨伤科、糖尿病科、治未病、护理),省中医名科1个(康复科),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个(骨伤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康复科、骨伤科、糖尿病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儿科),市级中医特色专科6个(康复科、骨伤科、糖尿病科、儿科、妇科、肛肠科),省级示范社康中心1个(宝文社康)。医院拥有CT、DR、乳腺钼靶X光机、四维心脏专用彩超机等先进诊疗设备。

现有员工906名,高级职称153名,出站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100名,省级名中医5名,市区级名中医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医院柔性引才包括石学敏院士在内的权威中医名家及国内知名专家34名,建立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针灸学专家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全国名老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梅国强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脾胃病专家周福生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工作室在内的“一站多室”,并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林洪生教授团队等多个名医团队,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力度。

建设宝安中医院(集团)坚持“四个创新”:即创新中医药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中医药研究交流模式、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

建设宝安中医院(集团)以“五大原则”作为保障:一是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原则;二是发挥品牌优势,推动集群发展原则;三是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四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五是一体化管理原则。

建设宝安中医院(集团)坚持“六个统一”管理原则:即统一信息管理平台,统一药品、耗材、物资、后勤采购与供应体系,统一综合性医学检验检测,统一医院技术和管理标准,以及工作流程,统一人员资格准入、岗位培训与考核,以及调度机制,统一财务预决算和审计管理。

宝安中医院(集团)的使命和担当:当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先锋;当好“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的龙头,建设好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医科教中心、中医药产业中心、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心、中医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五大中心”;当好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标杆。


推荐科室:

骨伤科二区

宝安区中医院骨二区,是以创伤骨折、骨关节病、脊柱、老年骨病为重点的骨伤专科。我科现有骨伤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1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3名,副教授2名,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特色明显、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骨二区由盛朝辉主任医师任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刘庆思教授担任我科中医骨伤技术顾问,天津滨海医院韩慧教授(国家体委医疗顾问)担任我科骨科手术技术顾问。

我科以解决重大、疑难骨关节疾病,脊柱骨病,创伤骨折,老年骨病,骨肿瘤为医学重点,已成熟开展了:四肢创伤骨折内固定技术,关节镜微创手术,髋、膝、肩等人工关节置换术,颈胸腰椎前后入路钢板及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等高难度手术。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技术在重大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的应用,在降低手术出血、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或控制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术前合并症,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挽救老年高危患者生命方面,成功走出了一条中西并重,中西结合的骨伤特色发展道路。

我科作为广东省中医特色专科,承担着该重点大学的研究生的自主招生及培养,实习医师临床教学工作,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重要临床教学基地。在科室发展中,勇于开拓创新,着眼于国内外的医学前沿,引进一流的现代医学技术,并与传统中医药骨伤技术进行融会贯通,加以深入研究,开创独具特色的中西医骨伤治疗技术,获得本地区患者的认同与肯定。同时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成立了与欧洲骨科协会合作的会诊中心,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院指导、讲学。


骨伤科三区

宝安中医院中医正骨门诊作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门诊,继承了中医正骨的优秀传统。一直以来坚持中医辨证施治,运用中医传统“正骨十法”,闭合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内服、外用中草药,功能锻炼等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技术,综合治疗骨折、关节脱臼、筋伤等骨伤科疾患,形成一套独特的中医正骨体系,具有“不开刀、复位好、花钱少、疗程短、痛苦轻、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等特点。

我科与广州正骨医院全方位合作,努力提供优质服务。为了最大限度方便伤病患者就医,还开设了午诊(12:00~14:30)和夜诊(17:30~21:00)。


专家:

科室     医生

中医骨伤科     庞瑞明 赖洪华 曹顺海 臧安长 陈海良 盛朝辉 谭官峰 林晓生 王健 朱冬梅 黄家亮
内科     叶世龙 曾纪斌 周启棣 叶仁群 李少臣 谢华先 区显维 马家骥 单志恒 潘秋兰

妇科     刘艳霞 李秀荣 周晓爱 黎宁 廖杏香 潘红燕

急诊科     刘惠灵 周振华 谭国华 梁建华 郑献敏 窦玉福

康复科     潘秋兰 黄治林 尹建平 金远林 王德俊 张锡利 夏循富

外科     塔长峰 蔡祥梧 吕东森 赵汉鹏

儿科     李维军 黄又新 米宏图

男科     远庚彦 李其信

耳鼻喉科     张广亮

功能检查科     彭伟平

眼科     李元朝

皮肤性病科     顿艳波

口腔科     张国明 刘春子

检验科     丁文

治未病中心     尹霁

影像科     肖新华 何敬柏 莫华梅

肛肠科     吴定奇


新闻:

宝安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宝安中医院(集团)建设以及教育、科研等合作

3月13日上午,宝安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宝安中医院(集团)建设、教育、科研、文化、产业等方面开展合作,标志着双方在建设“中医药创新之都”、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副校长刘小虹,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吕玉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书记魏伟,市卫计委副主任常巨平,区委书记黄敏、区长姚任,区领导李勇、刘红瑛、梁敏华、廖欣参加签约仪式。

姚任区长与王省良校长分别代表宝安区政府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联合打造宝安区“中医药创新之都”和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有关事项达成协议。

教育方面,双方探讨在宝安区建设中医药高等院校;

在宝安中医院(集团)建设方面,宝安区做好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本科、研究生等带教工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协助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并指导建设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在科研方面,共同建设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在文化、产业方面,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共享,合作建设中医药主题公园,线上、线下中医药博物馆,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博览会、创新论坛等。

王省良校长表示签署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推动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在教育、科研、文化、产业方面以及宝安中医院(集团)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共享,促进宝安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宝安区打造成“中医药创新之都”。

黄敏书记表示,近期,宝安将着力推进“三大板块”建设,按照“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标准,规划好、建设好华南中医药创新平台,打造宝安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地标;荟萃资源、彰显特色,高质量、高品质办好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展览会;包容共享、合作共赢,强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夯实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根基。未来,加快建成“五大中心”,以“互联网+智慧中医”为突破口,进一步整合区内中医药服务资源,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构建“一总院五分院一学校、六家名中医馆、若干家中医特色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中医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区域中医药产业中心、区域中医科教中心、区域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心、区域中医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等“五大中心”。

黄敏书记说,宝安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扎实推进“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宝安将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推动双方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将发挥“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及时对合作当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将狠抓协议的执行落实,将合作框架协议深化、细化、具体化、行动化,全力以赴做好政策、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