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glyy./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大道西
电话0755-28015466
住院病人须知
1. 病人办理住院需持有门诊,急诊医师开出的住院允许证。
2. 准备住院的病人需将住院允许证交到住院处,并认真填写联系电话,地址,以保证能及时通知您入院。
3.住院病人需按医院通知入院的时间,来院办理入院手续,过时不予留床。
4. 病人办理入院手续时,必须详细填写住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以备遇有急事能通知到家属。
5. 病人住院需携带好身份证及住院预交金。
6. 医保病人,医疗照顾人员及一老一小等病人住院,需在住院时交纳医保手册(急诊入院未带医保手册者,需在入院后第二天补交)如过时未交医保手册,医保中心将不予报销此次费用。
7. 住院病人,可通过病房护士站或住院处查询住院费用。
8. 病人住院需自备洗漱用具。
9. 我院实行包伙制度,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需在“兑换饭票窗口”预交饭费。
介绍:
龙华新区中心医院位于世界最大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西侧,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区直属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服务辐射周边逾300万人口,年门急诊量达370万人次,住院3万人次。
医院先后被评为“百姓放心医院”“绿色医院”,首批广东省民主化管理示范单位;成为美国贝勒医学院家庭医学训练与研究观澜基地、广东省创伤救治研究中心观澜创伤外科临床基地、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深圳市眼外伤重点学科协作基地、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连续多年荣获深圳市医疗服务质量A级单位。牛湖社康中心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松元、新澜、岗头三家社康中心为广东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君子布、章阁社康中心为深圳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占地6.1万㎡,建筑面积7.6万㎡,业务用房面积5.4万㎡,编制病床850张。职能科室23个,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19个,医技科室16个,其中,泌尿外科是深圳市重点学科,中医肾病科是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创伤骨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妇科、代谢内分泌科、肾内科、全科医学科是区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眼科是区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泌尿外科、烧伤整形科是广东医学院重点学科。下设21个社康中心,先后成为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试点,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指导项目试点,深圳市双向转诊试点,社康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计生服务体系“四位一体”试点。
医院拥有一批高职称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有员工1580人,其中正高46人,副高238人,高级职称占全院18%;研究生学历156人(博士后和博士28人、硕士128人),本科学历954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全院70.3%,高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MRI、DSA、数字乳腺钼靶机、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万元以上设备1781台。能开展三级医院常见手术及部分三甲医院重点专科手术,微创技术是医院的技术特色,其中泌尿外科经皮肾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等在全市处于先进水平。
目前,医院发展势头良好,医院扩建项目获龙华新区政府立项,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住院床位1200张,计划3-5年完成投入使用。同时,医院创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并积极落实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不断深化医疗品牌和内涵建设,推动新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区域性医疗中心。
推荐科室:
创伤骨科
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是深圳市龙华新区综合性医院第一个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特色专科,是深圳市特色专科,区级重点专科。科室包括创伤骨科门诊、手显微外科门诊、运动医学门诊、中医骨伤科门诊及住院中心病房。临床、教学与科研并重,技术力量雄厚。
全科工作人员27人,其中医生11人,护理人员16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1人,硕士2人,广东医学院硕士生导师2人,可开展床位65张。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患者为良师益友,优质服务,中西手段治疗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中医优势治疗手段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以高起点、严要求、重特色、速发展为学科建设理念。
学科以科研促进临床,主攻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四肢创伤骨折、血管神经肌腱治疗及各种手外伤,四肢关节关节镜下诊断及治疗。
心胸外科
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心胸外科是龙华新区首家成立的甲乳、心胸专科,也是深圳北部(关外)地区最大的甲状腺乳腺、心胸外科疾病治疗中心。病房位于龙华新区中心医院住院部后楼6楼,是重点扶持建设的专科之一,医疗设备先进,技术水平一流。科室医护人员临床经验丰富,人才结构合理,治疗理念先进,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本科6人;科室主任姚晓军博士具有20余年三甲医院临床工作经验,是深圳市甲状腺、乳腺外科学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理事;陶守军主任医师是深圳市微创学会委员、宝安区医学会心胸分会副主任委员。科室住院部编制病床30张,实际开放床位35张;门诊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坐诊(周一至周日8:00-12:00,14:00-17:00)。
目前我科分甲状腺乳腺外科专业组和心胸外科专业组。甲状腺乳腺外科组已开展甲状腺、乳腺良性疾病的各类开放手术,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及腔镜手术,乳腺美容整形手术,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治疗,颈部肿物活检术,颈部外伤的抢救治疗;心胸外科组开展了胸腔镜下肺癌、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心胸外伤抢救性手术,胸腔镜治疗手部多汗症等。
目前科室多项技术处于新区甚至全市先进水平,填补了龙华新区空白。科室专家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竭诚为广大的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
专家:
柯昌能
擅长特重度的烧伤诊治,体表缺损及各种复杂难愈创面的修复,烧伤后瘢痕畸形的修复整形,以及常规美容外科手术,如:重睑、隆鼻、隆胸、巨乳整形、多种皮瓣、各种器官再造等。在颅颌面创伤、肿瘤、畸形救治有丰富的临近经验。
李雯霖
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眼科兼职教授,深圳市医学专家库专家成员,深圳市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深圳市设备采购、药品采购和课题评审专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其中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眼科工作十六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眼科工作八年,先后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天津眼科医院进修学习,2011年5月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眼科中心做访问学者半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眼底疾病和各种小儿眼病包括屈光不正、斜视、弱视、先天性泪囊炎、先天性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等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在国内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SCI期刊论文两篇,其中《Effect of resveratrol on Bcl-2 and VEGF expression in 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发表在美国SCI收录期刊《 journal of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 Strabismus》2012年第49卷第4期。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省市级科研课题八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柯新桥
内科疾病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过敏性鼻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病、结肠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尿道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眩晕症、月经不调、慢性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有较显著疗效。
王细生
1971年8月出生,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广东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Wake Fores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和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访问学习。广东省医师协会结石病分会、腹腔镜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男科常委,深圳市科技项目、医疗设备评审专家。曾任三峡大学医学院葛洲坝中心医院(三甲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兼肾病(含血液透析)中心主任,主持开展了肾移植等技术项目。师从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刘春晓教授,擅长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如腹腔镜肾肿瘤切除、肾盂成形及单孔腹腔镜技术;经尿道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经皮肾镜、输尿管镜下碎石及TVT-O等。获省级成果奖2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SCI收录期刊和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实用疾病诊疗学》等著作2部。
朱倩
博士,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致公党党员,深圳市消化学会委员,深圳市医生协会消化分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理事,《中国医药导报》审稿专家。199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曾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医院(三甲医院,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及科教工作多年,2005-2010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硕博连读,获消化内科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肝脏病学。主持武汉市科技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11年参与深圳市科技项目(资助)(第二负责人)。发表SCI论文一篇及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四篇。
新闻:
引进两个国家级医疗团队 获市“三名工程”批复
在家门口就可看名医,享国家级医疗团队的优质诊疗服务,这个可以有。为充分贯彻落实《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政策措施》,提高本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龙华新区中心医院近期借助“三名工程”成功引进全科医学、泌尿外科高层次医学团队。
据悉,在区级医院获批引进的8个国家级医疗团队中,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就占了两个,是全市唯一同时引进两个团队的区级医院。这些名医团队的引进,将有力提升该院的综合实力,缓解区内民众“就医难”问题,让片区居民不出龙华就可以享受到全国知名专家的优质服务。
对于龙华人来说,近年来,在家门口看国家级名医不再是梦。2015年,为加快推进社区卫生事业发展,龙华新区中心医院与国内全科医学领域最优秀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系祝墡珠教授团队合作,学习和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全科医学临床技术、全科医学培训体系、科研教学和管理经验,共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深圳基地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深圳名医工作室,建立双方人员交流平台,开展全科医学科研项目,以进一步提升深圳市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据悉,双方合作的重点项目是在“基地建设、培训体系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主要任务是:共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深圳基地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深圳名医工作室;建设华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科医学与社区适宜技术培训中心,建设全科医学临床教学基地和社区教学基地;合作开展全科医学相关研究项目,提升全科团队的科研水平;建立双方人员交流平台,提升全科团队医技水平;五年内将全科医学科打造成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
“双方将共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深圳名医工作室,方便有需要的社区居民就近看名医,从而获得便捷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龙华新区中心医院院长罗新乐介绍说。据介绍,专家会定期或不定期到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坐诊、查房、开展专题讲座等,进行临床、科研和教学指导等,有针对性地解决新区市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新区及周边近百万市民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与国内优秀
泌尿外科团队建立合作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为全面提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卫生质量,实施以引进和培育名医名科名院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借力深圳市政府“三名工程”的实施,不断充实与“名医名科名院”的合作内涵。因此,除了引进国内顶尖全科医学团队之外,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去年还引进了国内优秀泌尿外科团队。2015年,龙华新区中心医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团队合作,学习和引进最先进的科研理念和临床技术,并结合龙华新区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计划在5年内将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在结石病防治方面提升到国内先进水平,成立深圳市区域性结石病防治中心。
据悉,双方将在临床、教学、科研,以及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其中,要求该团队定期来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指导临床实践,学科带头人每年前来该院泌尿外科指导和参与临床工作不少于3次或1个月,学科骨干每年在甲方临床支持和指导工作不少于3个月。并建立疑难、危重病例即时会诊机制,尽可能开展远程手术项目。黄健教授团队将全面帮助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积极开展新技术项目,协助该院建成深圳市区域性结石病防治中心。
片区居民点赞
看病不用再往外跑
一生病就想着去市内或者省里大医院看曾是许多龙华居民的无奈。家住大水坑社区的刘先生说,过去总担心龙华的医院技术不行,所以有病都是往市内跑或到广州去看,既耗时间,花的钱也多,但自从龙华新区中心医院通过“三名工程”不断引进国内高水平医学团队,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医生名医生,再也不用往外跑了,节省时间和费用。“求医路的艰辛只有病人才能体会,现在新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与投入,片区医院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我们感激在心。”刘先生感慨说道。
把病人留在龙华,让龙华人看病不再难、不再累,片区医院必须先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为何一家区级公立医院,能够同时引进两个国家级医学团队?当然,这首先得益于新区成立这几年来,重民生、补短板,加大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建设,无论是财政支持或者政策支持,均不遗余力。新区成立以来实施 了“人才强区”的战略,出台了 “龙舞华章”人才计划,其中医疗人才为重点引进和培养的人才之一。其次,与医院自身的综合发展提升有着重要关系,龙华新区中心医院院长罗新乐自到任该院后,以市级三甲医院的标准抓医院综合管理、学科内涵建设、便民服务等,从质量、安全、人才引进、规范科学管理及医院改扩建等方面着手,并亲自协调“三名工程”,约请专家,终于成功引进了两个国家级医学团队,促进新区中心医院向市级医院的服务、管理靠拢。
罗新乐表示,在引进祝墡珠教授全科医学团队之后,龙华新区中心医院将会夯实社康中心,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促进卫生均等,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实力,使居民看病不用再往外跑。此外,罗新乐还力推全流程网络化便民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