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深圳市人民医院网上挂号_深圳市人民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深圳市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szhospital./

地址:深圳市东门北路1017号

电话:25533018

传真:25610730

邮编:518020

邮件:szhospital@163.

预约挂号诊疗流程

①电话预约:使用中国移动手机拨打1258006,直接接通专业座席。

②网络预约:深圳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szhospital.首页打开“预约挂号”链接,或者注册登录.91160.进行预约。

③手机wap网站:wap.szicity.

④现场预约:门诊一楼服务台现场预约;大厅自助预约终端机预约,服务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

预约成功后手机收到确认信息

在一楼大厅(自助预约终端机)输入手机短信(8位数的预约号/订单号/流水号)

打印预约凭条

手持凭条在预约挂号窗口挂号

去相应专科分诊处导入信息

按预约时间就诊


挂号流程
   
一、先挂号、交诊金及购买病历本,填写好病历本封面的就诊信息。复诊病人请携带前次就医门诊病历挂号就诊;

二、挂号注意事项:挂号同时须交诊金

挂号及诊金收费标准:

(1)挂号费:1.00元

(2)诊金:普通医生:17.00元

(3)专科及副主任医师:20.00元.

(4)主任医师: 22.00 元.

(5)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省级名老中医:64.00元

港澳同胞、国外友人亦按此标准收费

每号一科、需多科就诊者可一并挂号。

每层楼均有设挂号收费窗口,可同时完成挂号和划价,收费服务。

挂号及收费时间: 一、二楼  平时 上午  7:30-12:30

下午  13:30-17:30

周末及节假日一楼  上午  8:00-12:30  下午  13:30-17:30

其他楼层   上午  8:00-12:00  下午  14:00-17:00

周末及节假日:休息

急诊科请到急诊楼挂号。

口腔\感染内科\及肿瘤内科,放疗门诊在相应就诊科室处挂号

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肛肠科等需做相应检查的科室为减少二次排队交费,在挂号时一并先交检查费,如医生就诊时未做检查可凭医生签名盖章退费.

三、凭挂号票及病历到各科候诊大厅候诊,将病历及挂号小票交给分诊护士,由护士录入病人信息并排号后,门诊各科科室均安装了自动叫号系统,请您在候诊大厅等候,由电脑叫号,电脑屏幕显示排号后入室就诊。

四、需做相关项目检查者,先交费然后到相应科室检查(个别特殊检查项目须先划价再交费)。

五、看病完毕凭处方到收费处交费,并按电脑指定窗口取药。(西药房在一楼西侧、中药房在二楼东侧)。
六、住院者凭门诊病历及入院通知书到一楼住院处办理入院登记手续。

特诊流程

1. 病人先挂号,后诊病。上班前来排队挂号者,请将病历本按先后顺序放在挂号窗前,工作人员上班后,再按先后顺序持病历本挂号,严禁插队,扰乱秩序。

2. 特诊副主任级100元;特诊主任级102元;特诊政府津贴专家级144元。

3. 挂号完毕后,将处方和病历本放在候诊台,由候诊护士按先后顺序叫号诊病。

4. 经专家检诊后对病人开出的处置单,由导诊护士协助做有关辅助检查(如B超,心电图,三大常规,X光,CT等)。

5. 需做生化抽血检查者,由科内护士安排就地采血。


入院指南
   
一、办理住院的病人,必须持有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书》方可办理登记手续。

    1、已办理《深圳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或《深圳市劳动保障卡》或《深圳市家属统筹医疗证》或《深圳市少儿医疗保险卡》的病人,请:持《深圳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或《深圳市劳动保障卡》或《深圳市家属统筹医疗证》或《深圳市少儿医疗保险卡》及身份证,并备好现金2000元;使用《深圳市少儿医疗保险卡》的病人需多增加提供监护人身份证。

    2、未办理《深圳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或《深圳市劳动保障卡》或《深圳市家属统筹医疗证》或《深圳市少儿医疗保险卡》的病人,请按《入院通知书》上列明的按金数目,备好现金或支票。

二、在住院登记处填写《入院登记卡》,填卡时请详细填写病人姓名、年龄、籍贯、家属姓名及病者详细地址或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

三、登记手续完毕,请持《入院通知书》到住院收费处交足按金后,回住院登记处取住院病历到相应的科室住院。

四、医生要求直送的危、重、急症病人、需抢救的病人,请先持《入院通知书》直送病区救治后,再由家属(或陪人)回住院登记处补办登记手续。

五、住院收费处开具《住院病人预交金收据》,请妥善保管,出院时凭此收据结算住院费用。


介绍:

深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宝安县医院,1979年伴随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更名为深圳市人民医院。1994年被评为深圳首家“三级甲等”医院。1996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成为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5年升格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伴随着经济特区的成长,深圳市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深圳市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3.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100张,开放病床2400张。2013年出院病人8.04万人次,门诊量300多万人次。目前医院有两个门诊部(一、二门诊部)、一个住院部(又称留医部)及一个分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

医院现有呼吸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感染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口腔科、麻醉科、妇科、产科、新生儿科、急诊科、病理科、检验科、临床护理及包含CT、放射、超声、介入、核医学在内的医学影像科16个省级重点学科,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7个、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14个、深圳市医学重点实验室4个。2013年我院介入微创诊疗中心被评为亚洲冷冻治疗培训基地,承担起培训港澳台及中国南方地区专家的任务,凭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吸引了香港、澳门以及深圳周边地区的大批患者,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作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拥有卫生部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现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18个教研室。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107名。现已招收硕士生730余名、博士生40余名,本科生264余名。每年招收临床实习生近130余名,进修生 120余名。2013年全院申报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326项。在SCI收录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1篇。

医院积极开展高层次、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纽伦堡大学医学院、不莱梅港中心医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器官移植中心、美国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法国里尔大学医疗中心、韩国全南大学校病院、韩国大田宣医院建立起长期合作与交流平台,缔结友好医院,与国际医学大舞台进一步交融。2013年4月基于深圳市超级计算中心云平台的深圳市人民医院网络医院正式实运营,网络保健、远程监测、全程医疗等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被列为深圳市健康产业重点扶持民生工程计划。深圳市人民医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着特区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用她的历史、文化、勇气、智慧,努力呵护着市民的健康,铸就深圳医疗的辉煌。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深圳市重点学科,同时被列为深圳市优势重点学科群;是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收单位,拥有博士、硕士导师多人。神经内科拥有全国知名的专家团队,有担任过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的专家,也有在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广东省医师学会担任副主任委员的专家。该科室拥有三个住院病区共计102张床位,同时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第二门诊部、第一门诊部设有10个专科诊位,由科室主任、副主任及高年资医生出诊;二门诊的神经内科在同一就诊区域设立肌电图室、脑电图室、经颅彩色多普勒室、神经心理测定室等多个辅助功能室,为就诊病友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神经内科门诊在加强专科门诊的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门诊诊疗水平,充分发挥每个出诊专家特长,开设了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痴呆、癫痫、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病、卒中护理等专病门诊,均由担任广东省神经病学分会各专业学组委员负责专病门诊工作。神经内科医务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医疗技术竭诚为患者服务。


感染内科

我院感染内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重症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广东省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深圳市首批“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感染内科成立于特区建立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常见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感染及临床抗生素应用、非病毒性肝病等亚专业发展方向。目前开放病床总数为49张(包括感染性疾病区和肝病区),有两个门诊部(第一门诊部和第二门诊部肝病门诊、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有独立重症抢救治疗室、B超诊断室等。病房用房面积超过1000M2 。现全科医护人员29人,有固定资产百万元。有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肝病治疗仪、肝储备功能分析系统、床边心电图机、床边PCT检测仪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现年出院病人数达1500人次左右,年门诊量约4万多人次。   


专家:

科室     医生

保健体检中心     李承忠 张素芬 林江 刘少华 廖淑萍 陈光 杨昭云 陶红 卢佩文 陈楚湧 佘志红 韩全水 孟昭凤 李淑惠 段燕霞 甄国麟 王文博 陈子祺 胡玲妹 钟紫茹 弓丽

口腔医学中心     邹韵秋 张国志 黄盛兴 刘宪 吴秋玲 范海东 黄新文 殴汝强 陈鹏 秦念红 丁治中 翁汝连 何曼 张强 邓莉华 谢家祥 周超美 刘文芳 许力强 金艳 宋斌 冯力 李飒 金早蓉 朱丽红 周艳 吴勇 徐铁华 于晓霞 熊国平 郑雨燕

中医科     江波 蒋红玉 黄海龙 程淑娟 王耀邦 陈欣童 万于军 何纲 苏峥 耿小茵 刘抗美 李小球 戴春禧 陈威 黄晓军 段晓慧 李佑生 黄洁

耳鼻咽喉科     刘明 马玲国 智铁铮 席望星 王丽娟 冯春英 张伟 柯朝阳 侯穗波 高国凤 刘倩 刘芳 常捷燕 赵迎彬 刘亚晖

神经内科     赖真 高书勤 彭健 郭毅 褚晓凡 李富康 古坤意 饶宜光 马可夫 付学军 唐冰杉 肖学长
呼吸内科     陈升汶 邱晨 傅应云 吴福成 陶维华 樊萍 罗奕贤 于杰 陈文郁 王凌伟 韩雪梅 吴迪
肿瘤研究中心     郑涛 许瑞莲 王树滨 申维玺 徐敏 夏俊贤 白桦 郑瑾

肝胆外科     鲍世韵 余小舫 刘嘉林 帅建 王劲 张卓 郑锦锋

内分泌科     王玉粦 王新民 谭坤能 刘泽林 游甦 李路 吴炎 周仁

急诊科     王水云 单爱军 杨吉乡 马润芬 王建中 沈洪珍 刘海华 黄志军 黄晓勇 戴丽萍 罗学斌 廖昌龙 潘华明 高占良 朱信云 汪润民 田丰 李金清

乳腺甲状腺外科     周冬仙 麦沛成 张桂英 邙建波 刘新杰 傅建民 朱雪贞 阮南宋 周文斌 何文亮

手显微外科     傅小宽 庄永青 杜冬 童静 刘效民 李小军

感染内科     吴诗品 李文俐 孙希丰 杨健 彭红 周建良 肖伟 李文琍

妇科     马利国 徐宏里 栾春红 曹泓 周行列 陈递林 李晓梅 谢红 陈美一 夏震 陈爱娴 张立杰 韩桂生 叶喜阳 杨菊芳 张金玲 周国珍 吴国林 李明娥 徐洪斌 刘新琼 黄蓉

胸心外科     钱有辉 林少霖 温定国 王正 杨林 邱平 乔坤 张强基

老年病科     梁旭 周汉新 米涌 翟丽华 陈实 吴伏娜 杨纯玉 卢杭桢 蒋科威

胃肠外科     陈小春 夏利刚 潘凯 杨晓东 王东

心血管内科     董少红 陈德邵 卓上智 林钟文 文锦丽 杨鹏生 周志强 高虹 李宜富 吴盛标 罗林杰 石丹 廖习清 陈科奇 黄志昕 陈焕展

血液内科     张大龙 戴勇 王水云 董少红 吴铭 姜容 陈晓琳 徐肇明 张新友

儿科     文非球 朱松杰 徐位仁 洪虹

神经外科     吴耀晨 陈建良 陈东 赵永阳 曾延华 张青平 郭伟 杨地 向进 吕文 戴黎萌 陈洪 陈锦伦 蔡坤皓

肾内风湿科     肖学吕 张欣洲 郑伯良 李涌泉 李亚 陈华蓉 贺晓蕾 李雄根 张万帆

消化内科     杨振发 王玉林 朱惠明 蔡筱彦 黄庆娟 李银鹏 臧宁 彭贺新 王琴 戴建宜 黄勋 王立生 夏利刚 潘凯

泌尿外科     章道恒 曾宪俭 杨江根 陈彤 张轶庠 李学朝

眼科     黄菊天 葛钧 刘志远 肖琼 崔延江 朱格非 李平 李线 刘佳平 刘雄磷 罗小玲 席兴华

皮肤科     童秋生 郑利雄 宋彪 许小庄 杜晓红 张桂梅 吕晓萍 李放娟 房思宁 王启操 张雅洁

理疗科     骆均梵 陈竞芬 何爽 陈东风 鲍圣涌

骨关节科     林博文 黎伟凡 陈蓟 肖德明 王巨 麦汉溪 石世莹 张晓明 潘晓华 吕猛 徐忠世 谢伟平 程继武 胡新佳

脊柱外科     镇万新 高国勇 徐亮 王多 代成甫 刘洪涛 马乐群 杨大志 朱杰诚

产科     苏放明 袁红 张晓梅 张海鹰 赵跃宏 夏俊霞 周莉 林莉 魏晓萍 张海

计划生育科     胡小良 吕晓明 郭玉霞

重症监护     吴胜楠

整形外科     刘立刚 谢卫国 张劲松 宋仁刚 于丽 李小军

肛肠外科     谢友龙 吴海雄 王劲 杨晓东 王东

ICU     文舜康 刘雪燕 温隽珉 吴胜楠

药学部     肖永新 谢守霞 原文鹏 宁德俄 徐群英 陈振德

核医学科     郭一玲 张英男

病理科     陈灼怀 彭树松 王晓玫 庞春平 李红 左敏

高压氧科     易治 龙颖

放射科     单军 李莹 陈宇 马捷 彭东红 臧达 周恩平 龚静山 孙国平 徐坚民 钱立 黄国鑫

心理咨询科     张铮

风湿免疫科     谭艳红 洪小平 孙保东 刘冬舟

内科     卢金祥

肿瘤放疗科     陈善义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朱莹 陈德珩 任莉莉 李富荣 邓春艳 李岚 方爱平 李启运 齐晖

遗传病诊断及产前诊断中心     任景慧

介入科     张彦舫 窦永充 陈旭东

肿瘤研究所     徐敏 陈伟 郑涛 白桦 李先明 许瑞莲 王树滨 申维玺 夏俊贤 郑瑾

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     朱一明 王沙燕

超声科     梁海南 罗慧 丁志敏 卢峻 冯晓凤 曾昭明 张少文 林琪 罗奕伦 张甡 陈立新 姜燕 宋红 吴瑛 熊奕 王慧芳 徐金锋 孙枫

手显外科     陈振鹤 庄永青 傅小宽 杜冬 童静 刘效民

普通外科     卢小虎 丁兆义 钟秀兰 王建中 陈小春

心外科     杨超 罗滨 赵萍 孟春营 汪涛 凌庆

麻醉科     樊小兵 黄小朋 况穗 李涵葳 李亚丽 陶明哲 李少君 熊长林 许为敏 任永功 赵雷 张中军 石碧明 柯广珍 郭长春 王哲银 张雪萍

肝胆胰外科     陈阳 李明岳 毕建钢 张业祥 马杨 张悦 孙枫林 贾随旺 郭跃华 鲍世韵 余小舫 刘嘉林 帅建 张卓 郑锦锋

儿内科     周克英 刘庆祝 张蔚 刘亚兰 李博 李玉华 杨见亮 林小梅 文飞球 项立 黄若谷 朱松杰 徐位仁 洪虹

营养科     葛茜

新生儿科     吴俊 杨建生 冯战桂 潘小梅 唐沂 宋金枝 罗亮 李志光 吴本清

体检科     李承忠 张素芬 韩全水 廖淑萍 孟昭凤 李淑惠 杨昭云 段燕霞 甄国麟 陈楚湧 王文博 佘志红 陈子祺 胡玲妹 钟紫茹 弓丽


新闻:

CAR-T疗法清除癌细胞前景激动人心

什么是CAR-T?

CAR-T,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

CAR-T治疗,简单来说是五步:

1:从癌症病人身上分离免疫T细胞。

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给T细胞加入一个能识别肿瘤细胞,并且同时激活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嵌合抗体,T细胞立马华丽变身为高大上的CAR-T细胞。 它不再是一个普通的T细胞,它是一个带着GPS导航,随时准备找到癌细胞,并发动自杀性袭击,与之同归于尽的“恐怖分子”T细胞!

3:体外培养,大量扩增CAR-T细胞,一般一个病人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个CAR-T细胞(体型越大,需要细胞越多)。

4:把扩增好的CAR-T细胞输回病人体内。

5:严密监护病人。

如何生产出通用型的CAR-T细胞以减少生产成本是极大的挑战。一个可能的方法是从捐献者身上获得T细胞后将细胞的HLA基因敲除,并表达非经典HLA分子,以阻止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识别和细胞溶解,从而生产出通用的T细胞产品。此外,可能没必要将CAR基因整合到T细胞的染色体上,因为RNA转染的CAR的短暂表达在动物模型上也有效果。为了加强安全性,建议使用无血清培养基。

FDA最近制定和公布了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指导草案,其中一个要求是生产商要确定这些细胞或基因治疗产品的活性指标。对于基因修饰T细胞,有许多因素可能和活性有关,包括基因载体、培养条件、CAR结构、细胞类型以及该细胞类型的比例。目前,最简单的活性指标是CAR+细胞的数量。然而,细胞的精确类型可能对活性同样重要。例如,中心记忆细胞CD8+细胞的长期存活,这些细胞可能是确定活性的唯一指标。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专注于外周血衍生的T细胞。已有一些研究者用第二代CAR转导自然杀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