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佛山市南海区官窑医院网上挂号_佛山市南海区官窑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佛山市南海区官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0755-85895111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官窑

介绍:

该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拥有较高医疗技术的医、护、药、技人才;是南海区社会医疗、平安、人寿、美国友邦等保险公司的定点医院;是全国脑血管防治办公室、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治疗协作组颅内血肿微创治疗协作医院;就医环境优雅,院内设有单车、摩托车免费停车场。

门诊部设有内、儿、妇产、五官、中医、骨科、皮肤、口腔、检验、理疗、B超、心电图、放射科、心血管专科、消化道专科、内分泌专科、月经病专科、骨科专科、肛肠专科。住院部一楼设CT室、预防保健中心、妇幼科,开设夜诊,急诊24小时应诊,预防保健中心、妇幼科提供预防接种、体检、妇幼保健等服务。

医院引进了如日本日立W550型新的全身CT机、日本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OHMEDA7900型多功能麻醉机、美国威利高频电刀、美国GE黑白及彩色B超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500MA遥控摇篮式X光机、体外震波碎石机,高压氧舱、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及一大批急诊、急救监护设备。


相关新闻:

优越可靠信息共享 南海20家医院电子病历将一卡通

作为卫生部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之一,南海区已有15家医院使用电子病历。记者近日从南海区卫生局获悉,南海区将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网,届时,另5家医院也将推广电子病历,全区20家医院获得授权的医生可通过电子病历“共享”患者在区内各医院的就诊情况。

电子病历可根除“三长一短”

作为卫生部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之一,南海区从2000年开始,在南海中医院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就是信息化建设中医生工作站的内容之一。现在,全区20家医院中已有15家用上了电子病历。

南海中医院推广电子病历,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南海区卫生局副局长谭兆裕认为,这是因为使用电子病历后,医生按模版填写病历,费时比手写病历要少得多、规范得多,也不容易漏项。推广电子病历,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了病人就诊的速度,面且基本上根除了“三长一短”,即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的弊病,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电子病历曾受法庭认可

我国法律目前未对电子病历进行立法,社会各界对电子病历的合法性也产生了怀疑,看法不一。谭兆裕表示,电子病历在医疗纠纷的案件中确实未必能得到认可,但是,有效的措施可保障电子病历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比如,在南海中医院,电子病历不仅保存在医院网络中,患者也可以即时打印,而南海区卫生局还提供第三方储存,医院每天更新、添加的电子病历都必须拷贝到南海区卫生局的服务器上。

在南海区卫生局,只有获得授权的行政人员才可通过网络对使用电子病历的医生进行病程记录、医疗行为等实时监督。谭兆裕说,按照规定,谁也无权更改电子病历,至今也未发现有人擅自更改电子病历。由于保障措施做得足够,电子病历渐渐得到了认同,“在一件医疗纠纷的案件中,南海区中医院出具的电子病历获得了法庭的认可”。

信息共享可减轻患者负担

通过实际运作,南海区卫生行政部门发现,电子病历所发挥的作用一直以积极为主。为此,南海区卫生局决定,尽管电子病历尚未披上“合法”的外套,但仍要继续在全区医院推广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并将在下一阶段建立起区域卫生信息网。届时,区内各医院的医生获得授权后,可查阅患者在区内各医院曾接受治疗的情况。

谭兆裕说,这种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就诊过程全程了解,患者曾做过的检查也可避免重复,这样将可减轻患者的负担。

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电子病历的真实性,各医院将对信息化系统设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启动这种认证系统后,医生一旦使用医生工作站,网络将即时记录登陆者姓名、操作行为、时间记录等。

南海区域内已推广电子病历的15家医院

南海中医院、南海妇幼保健院、桂城医院、松岗医院、盐步医院、黄岐医院、里水医院、和顺医院、官窑医院、小塘医院、西樵医院、沙头医院、九江医院、罗村医院、狮山华立医院。


佛山南海区升级一卡通系统 推出微信支付等便民服务

10月28日,南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直3家医院领导作客“南海民声热线”微访谈,与市民交流互动,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区卫计局局长孔小燕表示,将升级一卡通系统,建立区域性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大平台,推出更多便民服务,如微信支付等,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健康服务。

建立区域性医疗信息大平台

近年来,南海区一直致力于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大卫生格局。目前,全区共有执业登记注册医疗机构399家,其中公立医院15家,3家区直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130家,三级就医网络和15分钟就诊圈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南海区大力落实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加大民营医疗机构放牌力度,取消对社会力量举办二级及以上医院的类别、级别、数量限制;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重新梳理《南海区医执业注册管理工作程序》;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目前共有市级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16个。

在10月28日的微访谈中,一位来自丹灶的网友反映,他曾在丹灶镇一家医院就诊时开了一张诊疗卡,由于病情需要,需转到区直医院治疗,但南海区内的医院没有联网,需再办理诊疗卡录入资料,建议南海区内医院系统联网,使用统一的诊疗卡,方便群众就医。

“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向,我们将升级南海一卡通系统,接下来,我们所选的突破口是从怎样优化全区医疗信息化平台入手,目标是建立一个区域性的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大平台,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高效率的、满意度高的医疗卫生服务。”孔小燕回应这位网友时表示,区卫计系统将依据这个平台,推出大区域的、基于微信平台的便民措施,如微信挂号等,目标是全区医院都可以在微信平台上预约挂号、实现微信支付,让市民看病更方便更快捷。

根据人口增长设立服务站

10月28日的微访谈中,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医疗卫生规划问题是市民关注的话题。“请问广东金融高新区B区一带有新的医院建设规划吗?这边中海锦城、万科中央金域和滨江一号等小区到医院看病比较远,希望在附近建设新医院。”

“桂城聚集了南海的优质医疗资源。3家三甲医院均聚集在桂城,另外还有区第二人民医院及桂城医院。目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后,由原来500多个床位增至1100个床位,还有一定空间的服务能力。”区卫计局副局长邱宇翔说,在中海锦城、万科中央金域和滨江一号等这些新社区建成后,居民增多,希望增设社区服务站。区卫计系统将根据服务人口数量,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相应的服务。

继续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

南海发布微信网友“恬静”建议,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设家庭门诊,可以上门看病打针。

“刚才网友提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设家庭门诊,应该是指我们现在推进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区卫计局社区与妇幼保健科负责人肖晓东介绍,佛山市卫计局、南海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从去年开始,将家庭医生式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推进。目前,全区增加8个家庭医生式服务点,全区签约户数约4000户。通过开展契约式的家庭医生式服务,为行动不便或一些老年病患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我们会不断提出新的服务方式。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成熟后,我们会推广。市民提到的家庭病床,我们也正在研究,如果确定下来,会在人手资源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区卫计局副局长邱宇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