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13860297030
E-mail:zpsyy808@126.
地址:福建省漳平市桂林北路78号
邮编:364400
介绍:
漳平市医院地处风景秀丽的九龙江畔,是漳平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抢险救灾、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占地面积16153.82m2,建筑面积30903.64m2。全院职工总数310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105人;现有编制床位350张,设行政职能科室11个,临床医技科室27个。医院现为省交通事故定点救治医院,龙岩卫校教学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2004年5月与福建省省立医院建立协作医院。
漳平市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拥有西门子ArnoVaCT机、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纤维支气管镜、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美国GE 500Mr3 PLUS彩色超声仪、日本岛津500mAX线摄影机、美国GE数字化C型臂X线机、罗氏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4通道凝血测试分析仪、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多功能麻醉机、电子阴道镜系统等万元以上设备达113台件。
漳平市医院为了改善就医环境,投入3500万元兴建病房大楼以及病房附属工程服务楼、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新病房大楼于2006年1月21日正式投入使用。病房大楼的投入使用,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病区环境优雅的诊疗场所,极大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条件和患者的就医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漳平市医院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医院党政领导班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带领全院职工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以创建二甲医院为新起点,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狠抓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强化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把医院建设成为医德医风兼优、人民群众满意、医教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推荐科室:
急诊科
急诊科承担着全市27万多人口的急诊、急救及院前抢救工作,为我市的人民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急诊科位于医院新病房大楼的一楼,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有相对独立的单元,设有急诊抢救室、急诊清创室、注射室和观察室,设立观察病床12张,多功能抢救床2张。设有急救专线电话1部,装备齐全的救护车3部。急诊科抢救室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配备有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中心给氧等配备齐全的急救设施,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命安全保障和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急诊科共有医务人员1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护师1人。多年来,急诊科医护人员通过到省级医院进修、参加函授学习等各种形式,深入学习急诊、急救知识与操作训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急诊科不仅担负着繁忙的门诊急诊工作和院内抢救工作,还肩负着漳平市“120”急救站的繁重任务,是全市110、120联动系统的急救中心。因此,急诊科每天都配备2套的院前急救人员与车辆,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120”畅通无阻。“120”与急诊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完善的院内外急诊网络系统,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工作流程合理,紧密衔接。2006年度,急诊科共完成门急诊9500人次,出诊近100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7%。
急救电话7834120
急诊科联系电话:7832895 3276025
内二科
内二科成立于2006年年初,由原来的大内科分解设立,技术队伍充实,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主管护师6名。现有床位59张,2006年科室业务总收入达105万元,住院总人数1452人,门诊20000多人次。
内二科作为一个年轻的科室,全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坚持稳健求实和不懈进取的作风,时刻牢记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关爱、同情患者的疾苦,在诊断、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力求全方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扎实开展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的诊治与健康教育,尤其在重症脑梗、脑出血、癫痫、头痛、失眠、眩晕”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防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开展脑电地形图检查等技术系统规范治疗,及时、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脑电地形图检查时间:每周二、四上午10:00—11:30或先预约。
电话:3276716
专家:
科室 医生
检验科 吴木旺
妇产科 张秀卿
耳鼻喉科 吴利亚
外一科 陈德才 李文健 庄长明
外二科 李玉俊 陈渊杰
感染科 李南田 刘一三
内二科 程国星 陈宇 陈亮
中医科 何榕芳 陈杰生
内一科 邓之贤 陈杰平 周小丹
针灸推拿科 邓红卫 陈晓斌
儿科 林海周 陈炎洋 陈福新 陈庆保
急诊科 陈津辉
新闻:
漳平市医院ICU天使陈秋儿 危重病人的福音
“昨晚这病人怎样?有什么特殊情况吗?”昨日一大早,漳平市医院ICU护士长陈秋儿提前到工作岗位,与夜班值班护士交接工作,细心察看一名因血栓引起脉管炎的截肢病人。
“ICU是危重病房,加班加点是常事,几乎没有一天是正常上下班的。”陈秋儿说。就在前天傍晚她下班准备回家时,一患者因截肢手术后病情恶化,紧急从外科转到ICU。她赶紧穿上刚脱下的工作服,进行紧急抢救,直到患者渡过危险期,已是晚上七点多。
陈秋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30年,2002年起转至ICU担任护士长。她的工作从来是“上班有点,下班没点”,手机要24小时开机,保证随传随到。她的护理技术“神”得连自己都佩服,有时病人血抽不出来,胃管插不进去,输液挂不了,一经她手都迎刃而解。不久前,另一科室有一重伤患者因失血过多休克了,须交叉配血,但因凝血,换了几个护士都抽不出血,打电话叫陈秋儿帮忙,她赶到后“一针就抽出来了” 。
“要有娴熟的技术,更须强烈的责任心。”她常常这么对年轻护士说。ICU的护理量特别大,除了正常的护理工作,每天还要为昏迷病人擦身、翻身等。患者全身上下到处插着管,得非常细心。最让年轻护士受不了的是为患者擦血、擦大便,有的患者家属看了都忍不住呕吐,但陈秋儿总是带头做这些事。
在ICU,死人是常有的事,到了夜间,脑死亡患者也让年轻护士感到特别害怕,但陈秋儿不怕:“一穿上白大褂,就马上进入状态,”她说,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病人对活着的希望多一点。
护士们给记者讲了一个“太上皇”的故事:那是一名山东人,在漳平打零工,4月初被送到ICU,又脏又臭,与流浪汉无异。工友说他已30多年没回过老家,身上没一分钱,家属也不愿管他。工友送他到医院后,留下一句“死了打电话给我”就走了。医院为其开辟绿色通道。护士们帮他洗了好几遍才干净些。“你是‘太上皇’,天天有这么多年轻姑娘为你擦身、拍背,伺候你。”其工友说。于是护士们都称其为“太上皇”。
陈秋儿还是位孝女,去年获评“龙岩市十佳孝女”。她父亲早去世,母亲、哥哥、弟弟长期患病,她14岁就担起家庭重担,“上班是医院,下班也是医院”。婚后更是如此,娘家、婆家照顾病人的事都靠她,“能为大家做点事,说明我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