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中心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jjhospital../
地址:
医院本部(新区)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办事处江州大道615号
东门分院-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办事处大同路69号
邮编:402260
电话:023-47521342
住院指南
入院手续办理:
持医生开具的住院申请单,在医院门诊大厅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并按住院证上的预交金额交纳住院预交金,最后持入院处盖章的住院证及入院病案首页直接到相应科室住院。注:医保病人在办理入院手续时需提交本人的医保卡。
基本情况:
1、由接诊护士为您作初步检查(测量体重、体温、血压),让您熟悉病区内的环境。
2、新入院病人收取押金可租用一个热水瓶,出院还热水瓶时退还押金,同时发给一套洗漱用品(两个盆子、一个杯子、一双拖鞋),并将费用计入您的住院费用内。
3、若病情需要夜间陪床者,到护士站办理陪床卡,并收取陪床费,每晚21:00领取陪伴床,出院时统一开陪伴费发票。
4、每个床头均装有呼唤按扭,病人有事可按此按扭,护士会及时为您服务。
5、病房内设有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和中央空调设备,为了您和大楼的安全,请您勿动这些装置,禁止在室内吸烟,禁用电炉,以防发生意外。
时间安排:
1、开饭时间:上午7:00 中午:11:30 下午:17:00
2、服药时间:上午7:00 中午:11:00 下午:16:00 -------因事错过服药时间,请到值班护士处领取药品。
3、开水供应时间:上午6:00 中午:11:00 下午:16:00 --------护士将为您打开水
4、诊治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5:00--18:00
5、休息时间:13:00--14:30 午休,22:00--6:00就寝
6、探视时间:14:00--20:00 --------以上时间因季节变化,可能稍作调整。
住院费用查询:
1、医院住院费用实行公开、透明制度,护士每日将为您提供住院费用“一日清单”明细表,可供您随时查询住院费用情况。可随时到收费处(内科一楼)查询您的住院费使用情况。如您的住院费超过了预交款时,请您或您的家属到收费处领取催款单,及时补交费用,以免影响您的治疗。
2、需要双处方的病人,请向经管医生说明。
3、医保及公费医疗病人请在入院时向医生说明。
介绍:
江津区中心医院是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医科大学等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学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非直管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的友好合作单位,于2013年1月通过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评审。医院除本部外设有东门分院,占地面积共220亩,编制床位800张,展开床位1200张,年门急诊量5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4万余人次,手术1万余台次;固定资产8亿多元。江津区中心血库挂靠在江津区中心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现有职工1075人,其中,博士18人,留美博士后1人,清华大学博士后1人,硕士95人,本科生391人;硕士生导师2人;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256人;国家级、省级专家学术委员会任职50多人。《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副主编1人,编委1人;《重庆医学》杂志编委1人。每年在国家级、省市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精湛的医疗技术 开展了肿瘤的介入、氩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微波、热疗等治疗项目,肺癌气管内介入(氩气刀、冷冻、支架植入)及经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脑血管造影,颅内肿瘤切除,纵膈肿瘤切除,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肺叶、肝叶、食道、全胃、结肠、膀胱、尿道等切除术,全髋置换术,肝门胆道成形术,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羊膜移植眼表重建等眼科手术,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计200多项高、精、尖手术;开展的腹腔镜下妇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相关手术,显微支撑喉下声带肿物显微切除术、显微镜下乳突根治、鼓室成形,鼻窦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手术等成熟的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医院坚持实施“科技兴院”方针。自2010年以来,医院发表文章3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获得包括省部级课题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35项,其中卫生部课题5项、市重点项目1项;获得市级科研成果2项,其中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区级科研成果1项;发明专利3项;主编专著2部,参编高职教材2部。
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有26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和21个行政后勤科室,设有江津区呼吸疾病研究所。其中,儿科和麻醉科是重庆市重点专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是重庆市特色专科;心血管科、泌尿科、骨科、呼吸科是江津区重点专科; 眼科、耳鼻喉科、消化内科、中医科、肾病科、肿瘤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康复理疗科、重症医学科等传统学科具有优势。不仅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疾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症的救治,在肿瘤的放化疗、肺癌的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胸腔积液的综合诊治、腔镜微创技术、重症病人的监护、颅脑损伤的抢救、肾病的血液透析、白内障的超声乳化、高压氧治疗等特色优势明显,已达到市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在渝西南地区享有盛誉。
先进的诊疗设备 医院先后购置进口64排128层螺旋CT、1.5T核磁共振、四维、三维、彩色B超、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大C臂)、椎间盘镜、数字化照片机(DR)和世界一流的罗氏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6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价值3亿多元的医疗仪器设备,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医院的院训是“厚德、精医、求实、创新”,坚持“病人至上、服务至真、质量至优”的宗旨,开展整体医疗、整体护理、实行礼仪上岗,微笑服务、感动服务和优质护理服务,力争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把医院建成全市先进、渝西领先、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推荐科室:
心内科
江津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在重庆同级医院中成立最早的科室,成立于1989年,有30多年,为江津区的重点学科,科室业务用房面积2000m2,设置床位103张,设有普通病房、抢救室病房等,科室共有医生17名(包括心电图室5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1名,医师5名(包括硕士生4名);护理队伍1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学科带头人为重庆市心血管专委会委员,内科专委会委员,老年心脑血管专委会委员。
心内科虽然是老牌科室,但仍一直注重学科建设,不断开展新技术,改善科室服务能力,心内科的发展历程:
1、1989年建科,1996年为江津区(当时为江津市)重点学科,1997年率先在同级医院开始开展临时、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同时此类疾病得以根本性治愈;
2、1994年率先在同级医院开展直流点复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转律,填补了当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治疗心律失常的空白;
3、1995-2005年参加了由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共同组织实施的氯吡格雷和倍他洛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的一项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对全球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颁发后研究证书;
4、2004年3月率先在同级和部分市级医院开始开展冠脉造影及冠脉球囊扩张、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从开始的每年50例到08年达每年200例以上,一方面为确诊冠心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为治疗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填补了空白,抢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心肌梗死病人,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次住院率,显著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生命,并获得了重庆市同行专家的认可,2013年5月通过了重庆市卫生局组织专家的评审;
5、从2006年开始开展外周动脉造影及介入技术,为多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后糖尿病病足痊愈;
6、2005年开始开展肾动脉造影术,了解肾动脉有无狭窄,从而筛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011年对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成功植入了肾动脉支架,从而彻底根治患者的高血压;
7、2011年成功为一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安置了支架,解除了患者的肢体疼痛和残疾;
8、2013年7月为一反复发作晕厥—室性心动过速濒临死亡的患者,安置年除永久除颤起搏器(ICD),填补了同级医院的空白(目前在重庆开展此手术的医院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至今随访,患者未再发生晕厥。
9、2014年为两例高龄心肌梗死患者(1例85岁,1例88岁)成功进行了心脏介入治疗,解决了原有高龄心肌梗死患者只能靠药物治疗、死亡率极高的难题,在同行中得到较高评价。
肾病、内分泌科
江津区中心医院肾脏内分泌科(下设肾脏组、内分泌组、血液净化中心)是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为一体综合科室,为江津地区肾脏病及内分泌疾病防治中心,并承担了全区的血液净化工作。主要负责肾脏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医生全部获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5名硕士研究生。共有71张床位;收治病人最多达90人左右,医疗技术水平处重庆市同级医院领先地位。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改善医疗环境,开展整体护理等活动;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乱收费和不合理收费。把救死扶伤作为医护人员的最高准则,弘扬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对技术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树立人人重视质量管理、人人参与质量控制;不断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密切医患关系;开展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病人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床位使用率90%以上。科室医护质量高,医疗安全好,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把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关,杜绝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室重视人才培养,先后派出李斌、孙红亮、刘浩、缪洪芸等人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常年聘请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专家查房、会诊和技术指导;护理人员均具大专学历。全科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科内的医护人员都具有丰富的内科临床经验。全科人员定期参加国内各种学术会议与培训,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进展。
专家:
科室 医生
耳鼻咽喉科 於建东 李洁 何芸 张朝梅 肖斌 古金碧
儿科 代勤韵 向梅 李世芬 付宏 陈荣国 张慧 刘懋霞 李锋 黄臣 陈其芬 闫孝永
骨科 朱明 刘爽 张彬 程旗 吴川 吴元勇 郭金伟 张孝华 罗辑 陆慧 胡奇 李松涛
眼科 王曼华 张朝军 费春梅 吴洋 谭蔚 刘敏利 梁焱 刘承 张琪
消化内科 张庆 胡毅 赵正中 刁攀娅 邹胜智 谢华 张林 李远洪 赵纯成 张婧 罗善明 周钢
普外一科 王浩 李益飞 许建利 帅磊渊 郭永川 吴云其 张可
急诊科 崔继忠 黄先明 韦益 邱发祥
泌尿外科 刘颖 韩振华 陆虹兵 陈天明 夏阳 朱耀明 涂果
心血管内科 蒋佳玲 谢国荣 罗勇 张玉 刘丹丹 付世全 李俊 黄如彬 王利莎 傅虹淋
呼吸内科 万礼 祝纯礼 黎晓强 雷仕鹏 牟江 黎联 李娟 董一山 刘翩 万雄 桂天绪
神经内科 唐月岭 冷崇健 谢刚 陈香霖 刘圣恒 穆峰 白寅又 沈兰 李豫兰 张作文 陈光伟 撒俊鹏 刘丹霞 李春 车福友 陈弟莉
放射科 吴刚 周军 李职跃 周德林 单凯 成麒 黄建 杨万才 李刚
口腔科 敖云会 黄朝琴 涂伶俐
病理科 何先智 李科 周仕娴 李敏
妇产科 李华 程虹 卢敏 熊嫚 全冬群 李刚 刘从君 韩明 陈丽 张世芳 王玲 夏姗
肾脏内分泌科 孙红亮 何宁 曾建 李斌 缪洪芸 王玲 杨军 刘浩
神经外科 何轩 李栋良 牟晓洋 王飞 杨博文 吴晓辉 童建国 左茂廷 杜应军 唐瑞文
麻醉科 朱元茂 彭春玲 张勇 汪琪云 庞刚 李军 陆兵 陈英 陈莉 饶传华 童珊珊 夏泉
体检中心 宋晓松 沈文婷 余明秀
肝胆外科 谭孝华 朱耀虹 冯毅 代国华 游宇来 江德全 冯华国 董晓灵
重症医学科(ICU) 董瑶瑶 刘婧 代永红 周忠荣 杨钧 熊乐 姚隆
中心血库 曾玉梅 李雅嫦 余明超 蔡小月 陈相涛 肖传国 石磊 张旺 曹型群 郑建萍
门诊部 王建才 帅光龙 刁洪亮
中西医结合科 张跃 马健 李岭栩 肖敏 廖强 艾显江 罗庆中 吕荣锋 王娟
普外二科 李太功 纪沛君 张文峰 邱昌福 张涛 熊彬 刘兴元 刘亚非
超声科 胡青茂 刘培玉 严静 漆秀英 黄光健 杨利 黄蕊 唐艾琳 周云 黄永 周泽芬
检验科 李健 秦甦 何玲 康彦 邹宇 张运洪 张雪英 王丽华
肿瘤科 邹洪元 董蕻 孙贵银 吴华英 彭方毅 曾健梅 巩茜 向德兵 徐云珍 彭春芳 唐卫军
感染科 罗阳剑 袁进 蒋晓松 蒲德红 周敏 陈永节 赵雪玲 杨舰寓
新闻:
6月5日,重庆市护理学会老年专委员第二届四次学术年会在我院大会议室顺利召开,来自重庆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近1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学术活动主要到会开展讲座的专家有老年专委会主任委员暨重医一院护理部副主任丁福,重庆市三院护理部李宝兰主任,重医一院心理卫生中心罗庆华副教授、老年病科护士长何锡珍、年病科护士长杨君,胃肠外科护士长刘雯雯。参会代表分别来自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重医附一院、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钢医院等10余家主城三甲医院、区县医院和社区医院,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的两名代表参会。
会上,老年专委会主任委员丁福对我院承办会议表示感谢,同时分享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于PDSA理念的压疮管理改进。此次授课专家带来的知识大餐有护士职业倦怠及其应对、老年精神健康失调管理、浸渍性皮炎治疗与护理、老年护理教学PPT的应用等,都紧紧围绕老年科护士的自我管理、患者的管理以及护理教学等进行。会议最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护士长何锡珍分享了第17届全国老年护理年会赤峰会议学习交流的心得和经验,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