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cd2120./
地址:成都市庆云南街10号
电话:028-65108801
介绍: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成都中心城区锦江区府河畔,拥有120余年历史,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前身是1892年由加拿大基督教会医学传教士启尔德(Omar,L. Kilborn 1867——1920)创办的福音医院(后又称仁济医院、四川红十字会福音医院、四圣祠医院),为川西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一所西医医院。历史上,许多中外著名医学泰斗启尔德、启希贤、林则、戚寿南、董秉奇、杨嘉良、吴阶平、吴英恺、张光汉、杨振华、翁之龙等曾先后在这里工作。
1914年成为当年建立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科主要教学实习基地;
1938年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及内迁的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三大学联合医院的主体,是三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实习的主要基地;
1950年由成都市军管会接管,同年7月由入川的晋绥军区野战主队民众医院部分骨干等参与组建为川西第二医院,1952年更名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988年增名成都市红十字医院;
1988年成立以医院皮肤科为主体的成都市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中心,并于2002年更名为成都市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1992年以来,相继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川北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教学医院;
1999年通过评审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06年增名遵义医学院成都附属医院;
2006年成立以医院康复医学科为主体的成都市工伤职工康复中心,并在2008年成为成都市地震伤员康复分中心;
2008年与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合并,建立草市街分部;
2010年增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三临床学院。
医院由本部和草市街分部组成。全院占地面积22613.58平方米,业务建筑面积约85000平方米。现有职工总数1516人,其中,临床医技人数1243人(含占职工总数比例81.99%)、正高36人、副高228人、博士11人、硕士143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市政府特殊津贴7人。
医院编制床位700张,新建医疗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后床位可达到1500张。2011年门诊896659人次、住院28489人次、住院手术8773台次。对外协作的社区及医院共计35个。
医院设有一级临床科室18个、一级医技科室10个、职能科室16个,其中,临床专业67个、医技专业14个。拥有省、市、院三级重点学科群和一批特色专科:皮肤科是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是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烧伤整形科、肝胆胰外科、放射介入专业是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外科、骨外科、呼吸内科是院级重点学科;皮肤科和心血管内科是成都市医管局重点打造的特色专科;老年病科、胸心外科、疼痛科、乳腺血管外科、皮肤美容等在成都市颇具专科特色。成立有心血管专家张廷杰工作室、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室、老年心血管与代谢疾病研究室、急性心梗生命通道项目组、微创外科手术协作组、仁济整形美容部、脊柱脊髓疾病诊治中心(即将建成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肝胆胰疾病诊治中心、烧伤整形美容中心)等。能完成高难度、高技术条件下的腔镜微创胆总管手术、肺癌腔镜微创切除术、脊柱矫形术等手术。
医院拥有荷兰X光断层摄像仪(CT)、美国医用直线加速器(LA)、德国核磁共振成像仪(MRI)、法国平板数字血管减影仪、德国电视腹腔镜等多系列现代化大中型医疗设备。10万元以上设备总数3250余台,价值150338506元人民币。
医院是遵义医学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成都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成都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内科、外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16个专业是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外科和皮肤科是遵义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点。
全院职工秉承“勤慎服务,品德为先”的百年仁济传统,不断提高团队素质、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教学科研学术水平,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特色发展、高速发展,努力建设成都市现代化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改革创新医院”等各种荣誉。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特色专科。拥有先进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师。设普通床位45张、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导管室、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室、平板运动实验室及多导电生理记录仪。该科拥有大内科主任、市三八红旗手、市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主任医师聂晓莉和四川省劳动模范、主任医师、科主任赵思勤等一些市级知名专家。心内科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国家心血管专科会员2人,省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1人,省医学会心血管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1人,省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1人,成都市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2人。
科里技术力量雄厚,对高血压病、冠心病、代谢综合症、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已10余年,成功率非常高,创伤小,不开刀,术后3、4天即可出院;开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已有20多年,并且在成都市市级医院率先行单、双腔心脏自动复律除颤仪安置术。该科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技术位于市级医院前列,擅长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经皮肺动脉瓣狭窄扩张术等尤其是新安装的西门子1000MA心血管造影机,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图像,顺利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提供了保证。并可随时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使心肌尽早恢复血流灌注,该术式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深受患者欢迎。
肝胆胰外科
肝胆胰外科是成都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医院重点专科,科主任尹思能是成都市政府津贴享受者、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赴奥地利研修。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 1991年率先在四川省开展的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病变提供了最佳手段。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取代了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目前已完成了3万例手术,年龄最小者仅8岁,最高龄者达93岁,特别是为一些合并较重疾病的病员,如心脏病已安置心脏起搏器的病员成功施行手术,以手术量最高、并发症最少闻名省内。
该科还于1993年率先在国内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此术式开创了微创外科解决胆管结石的新纪元,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率先在国内开展的胆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免除了胆道结石术后的带管之苦,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在大多数医院还未开展此项技术的情况下,我院已为数千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解除了痛苦,深受患者欢迎。同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又率先开展了取石保留胆囊手术、胆管残余结石腹腔镜手术以及肝囊肿腹腔镜下引流术、电视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脾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肿瘤支架支撑、腹腔镜下胰腺囊肿切除或内引流术、急性胰腺炎腹腔镜下引流术、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等腹腔镜技术。该科能熟练使用胆道镜胰十二指肠镜,能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术,经十二指肠乳头取出胆道蛔虫、胆道小结石等,技术精良,操作熟练。
该科取之国医精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数百例,形成卓有特色的治疗方案,并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该科室开展肝胆胰脾外科其他疾病手术治疗。
专家:
科室 医生
皮肤科 左文勤 汪仲铭 向丹黎 苏晓杰 和玉仙 树瑜 路永红 刘关蓉 陈前明 周培媚 楼有益 陈娜伊 李烜 陈明
儿科 付师亭 王晓蕾 温晓滨 张丁平 张家伟 周谦 何亚薇 刘丽 许冰
妇产科 欧蓉清 谭欣 曾磊 雷放 熊万春 李江平 王正惠 王晓莉 鲁美丽 黄英 颜爱华 代苏瑾 邓永红 刘晓美
中医科 刘家林 徐枫 覃茂林 郭蜀京 盖兰 朱光 余嘉奕 黄元熙 张戈
胸外科 李海林 冯流辉 吴剑 王晓辉 马小驹 刘早阳 肖宗位 王晓晖 陈坚 高珂
神经内科 王孟琼 刘琴 谭文平 张蓓 张红 徐庆
普外科 黄雄 廖斌 李念 皮健 黄有成 沈健
口腔科 尧茂江 李荣 颜华 曹晖 宋宏杰 钟守鹏 陈红 蒋海
内分泌科 蒋新建 韩文群 张辉 刘雅 黄斌 罗先策 罗琳 魏东 封东来
耳鼻喉科 肖仕德 蒲念 张瑞林 伍碧玉 胡纯红 张晶
骨外科 胡明鉴 张玉鑫 曾光烈 蒋伟 梁益建 曾勇 王俊瑞 龚文斌 马红兵 郑晨希 何睿 石化洋 陈伶
消化内科 赵聪 白慎蓉 徐路 蹇贻 赵素芳
心血管内科 赵思勤 李秋 聂晓莉 周世炳 施宗学 文瑞莲 张文勇 吴涛 王勉 张廷杰 徐俊波 胡咏梅 刘剑雄 刘小蓉 易延静
眼科 杨静 张娣 马海英 姚小莉 李纲 黄焱 马惠杰
呼吸内科 颜浩 黎怀碧 周黎强 但晓君 徐淑辉 徐治波
肿瘤专科 张锦若 张辉 蒋新建 陈君辉
烧伤整形外科 王德怀 杨世清 陈大夫 钟宇
泌尿外科 刚荣生 闫德威 郭志明 龚春雨 黄朝友
老干科 杨雷 易延静 钟宏 刘雅 熊英
肾病内科 陆佩芳 苏承运 程小云 刘朝晖
脑外科 苑玉清 王思明 黄远航 肖新泉 吕涛 徐学君 周涌海
肝胆胰科 尹思能 陈安平 田刚
病理专业 主庆容 章培
预防保健 丁怡 李茂琼
超声专业 张大域 宋静
医学影像科 谢肇钦 张小鸽
急诊科 田仁发 李和莅 武怡
老年医学科 易延静 杨雷 熊英
康复中心 向岷春 罗伦 鲜红
ICU科 李杰
血液内科 黄素珍
心胸外科 李海林 冯流辉 马小驹 吴剑 王晓辉 陈坚 高珂 刘早阳 肖宗位
介入治疗科 陈君辉
肝胆胰外科 龙飞伍 孙科 王征夏 肖宏 索运生 易斌 刘安 陈先林 田刚 尹思能 陈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