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渠县人民医院网上挂号_渠县人民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渠县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scqxrmyy./Index.html

地址:四川省渠县渠江镇和平街88号

邮编:635200

电话:0818-7322690

智能排队叫号分诊系统正式上线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我院的普及,为了进一步拓展优质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病员的服务需求。我院的智能排队叫号分诊系统,经过积极筹备,于2012年7月25日在门诊内科正式启动,经过一个月的运行目前已在全院各诊疗、检查窗口全面实施。

智能排队叫号分诊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复诊处理:病人再次来院就诊时,可直接到分诊处,通过护士站工作管理软件,把病人安排在原来就诊的医生,进行再次复诊。

2、病人选医生:病人只要把自己要选择的医生告诉分诊护士,就可通过护士站工作软件将病人安排在指定的医生队列中就诊。

3特殊病人优先:主要是针对一些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病人需照顾优先就诊时,病人只要向护士申明,通过护士站工作软件就可让病人提前优先就诊。

4、自动处理病人弃号:当医生呼叫就诊病人多次无应答时,系统会将病人信息做为弃号处理。

该系统在我院的成功运用,不仅是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医院提升形象,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病人就诊时排队等待时间,杜绝了各诊疗窗口的纷乱无絮,做到了看病有序,为病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也为就诊医生创建了一个安静的诊疗环境。


住院病人须知

1、入院后,您的主管医生将为您作体检,您的主管护士将为你作有关关情况介绍及相关健康知识指导。住院期间请不要外出。查房、诊疗时间请不要离开病房,特殊情况外出时,请向值班医护人员请假,并履行书面请假手续方能离开医院,擅自离院者后果自负。

2、入院后,请到入出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和预交款手续,住院期间请妥善保管好临时收据,待出院时到入出院处办理结帐手续并索取正式报帐发票。

3、住院期间,请保管好您的一切财物,请勿将现金及贵重物品带入病室,多余现金请存入银行或交入出院处,若有丢失自行负责。

4、病员不得自行邀请院外、科外医师诊治,更不能将院外药品带入医院使用,也不得随意到院外购药自服。

5、为避免交叉感染,病员、陪伴请不要相互串病房或自行调换床位,陪伴请勿坐备用床或睡病床,查房、治疗时请陪伴自觉离开病室。

6、为了您有一个干净、整治、舒适的环境,请勿随地吐痰和乱丢果皮、纸屑、向窗外倒水,严禁在病室内吸烟、饮酒、打牌和高声喧哗。

7、为了您的安全,请勿带入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准烧煤油炉、电炉、电取暖器等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燃具,违者将罚款50元,造成严重后果概由当事人负完全责任。

8、离开病房请随时关门,如有可疑人员或陌生人进入病房,请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9、为了保证病室设施使用完好,请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室内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呼叫器、电源、输液挂钩等抢救治疗用物,当你出院时将有护理人员和您共同清点病室财产,如有损坏,将照价赔偿。

10、病员入院时需交押金100元(交在入出院处),如住院期间不违反医院规定和管理制度,出院时押金全部退还本人。

病员及家属朋友:您选择渠县人民医院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将以一流的医疗技术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院长李健携全院干部、职工祝您早日康复!希望您为我们的服务提出宝贵意见,愿您永远健康、快乐。监督举报电话:7322690


介绍:

渠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渠县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公立“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达州市“120”急救指挥分中心,是渠县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交通事故、各种保险的定点急救医院,担负着全县150万人民的康复保健、疾病救治和院前急救工作。
医院总占地面积103亩,总建筑69557.42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年门诊44万余人次,年住院2.7万余人次,设置科室65个,在职职工809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68人,中级职称239人。

医院常规诊疗设备齐全。目前拥有拥有日本东芝64排128层螺旋CT机,医用直线加速器,进口血液透析机等医疗设备2000余台件。开设专业38个,骨科被评为达州市重点专科,心脑血管专科被达州市评为特色专科。获市县科研成果33项,开展了髋关节置换术、经皮肾碎石取石术,肺大泡胸腔镜手术,腹腔镜取石保胆手术,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等二甲医院开展的全部业务和三级医院部分业务。骨科、心脑血管、血透室等特色专科在川东同级医院中具有领先水平,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医院挂牌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网络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医院,沪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附属儿童医院技术指导医院。先后获得“国际爱婴医院”,“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护理巾帼文明岗”、全国卫生应急先进单位,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卫生单位”,获四川省县级医院管理优秀奖,省先进法人单位等荣誉。

目前,医院科室齐全,环境优美,设备设施一流,全院干部职工在党委书记、院长赵明才的带领下,正朝着“达州前列,四川一流,全国有名”的三级乙等县级综合医院而努力奋斗。


推荐科室: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渠县人民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成立于2007年6月,改建于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次扩建。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总投资1000余万元,是我县唯一的标准化内科疾病的重症监护病房。

科室设置:

分设两个病区,分设于内科大楼二楼、三楼。二楼重症监护病房,主要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为主的多功能监护病区;三楼重症监护病房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编制床位共20张。是全县内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中心。

设备配备:配有高档多功能病床、中心供氧、中心负压、中心监护、多功能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输液泵、亚低温治疗仪、进口呼吸机、急救车、高档进口压缩雾化吸入机及气管插管、切开所需的急救器材等一流监护、抢救、治疗设备,配有高功率空调6台,三氧消毒机9台、病房温度、湿度常年保护相对恒定,院感合格率100%。

人员配备;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抢救治疗内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地,医院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了强力保证,抽调了具有临床治疗护理经验、专业知识丰富、技术精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高、中级医护人员43名。分别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大坪医院、新桥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专业培训,技术力量雄厚。


呼吸(血液)内科病房

渠县人民医院呼吸(血液)内科病房位于住院部内科大楼4楼,设置床位50张。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是全县呼吸、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治疗中心。

病房现有在编人员1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拥有大学本科者5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人,“三星级”护士1名。医疗护理人员均经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培训、均能从事各种内科疾病的诊治及护理。

诊治范围:主要诊治各型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急慢性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肺栓塞、胸腔积液、气胸、顽固性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各种贫血、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内科疾病。

科室常规开展: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活检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技术、经皮肺穿刺诊疗术、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治疗技术、胸膜腔闭锁、肺功能检测、过敏原筛查技术、肺部肿瘤化疗及放疗技术,可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骨髓穿刺检查、成份输血治疗技术。定期对社会人群开展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等健康教育讲座。


专家:

科室     医生

内科     王小渠 刘学芬 陈学高 薛元璋 汪健 刘光国 刘大勇 李伯庆 金泽俊 蒋名高 刘学坤

普通外科     张临汇 胡常明 廖兴明 黄庆国 李兆敏 李志德 王一成 杨超 刘明兵

骨科     刘学江 何骏

儿科     李果成 胡兆龙

中医科     刘学坤

妇产科     杨梅英 胡良英 毛凤梅 覃群英

超声科     代述明

小儿科     胡兆龙 李果成


新闻:

渠县人民医院举办全县基层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培训

为指导基层医院规范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切实提高我县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处置能力。我院受卫计局委托,于2016年3月7日--3月11日举办了为期5天的基层医院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医院、民营医疗机构的护理骨干共76人。

针对此次培训人员较多的特点,为保障培训效率最大化,我们将培训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培训教官。这样更有利于学员得到多次练习的机会,教学老师也能更好的指导练习。此次培训是通过理论、示范、练习、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合格后由县卫计局颁发合格证书并授予继续教育学分。培训项目有: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无菌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培训教官由我院曾多次参加省、市各种护理操作比赛的护理精英10名组成。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主动请教、认真观摩、仔细练习,大家都争分夺秒、精益求精地力求把每一个动作做到最完美。整个培训紧凑有序,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经过历时5天的培训,所有参训学员考核合格率达100%。

此次操作培训的成功举办,为我县护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将以点带面地提升了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护理操作意识,助推了全县护理工作的发展。

培训期间县卫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健同志,医政股长王小红等领导多次亲临培训现场关心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