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812-2903884/2912242
地址: 攀枝花市仁和镇老街三村
介绍: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一所有30多年历史、规模宏大、技术精良、环境优美、服务优质,融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医院,是攀枝花市和周边十多个市县的医保定点医院。医院占地面积66614m2,建筑面积35545平方米,绿化覆盖面达77%,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现开放床位488张,有专业技术人员286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16人,中级69人,初级121人,开设了5个封闭式精神病房,一个全开放式心身疾病病房,一个药物依赖防治病房,一所精神心理卫生中心(炳草岗江南二路春华小区),两个精神心理卫生社区门诊(炳草岗红星街社区门诊和西区社区门诊)。医院主要提供各种精神疾病的防治,同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戒毒、戒酒等综合服务,同时承担攀枝花市及周边地区精神心理卫生司法鉴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等任务,是攀西地区医疗技术最强,设备最先进的精神卫生中心。
近年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开拓进取措施,硬件、软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面改造装修了病房和门诊,增设了单间、会客室,既改善了条件,又有利于病人康复,呵护心身健康、关爱人类生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已成为全院的服务理念,在各项服务中实施人文关怀。同时,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给所有病房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保证病房24小时有热水供应,饮食上实行一人一套餐具,冬天和夏天分发适应季节变化的被褥和拖鞋,让病人在医院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舒适。除正规精神科药物治疗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体育、音乐等工娱治疗,发泄治疗,还全面开放卡拉OK室、书画室、手工制作室、阅览室等,并利用这些设施每年开展两次病人运动会和文艺汇演,治乐结合,让来院就治的病人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工作能力,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不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硬件条件,还在管理和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上下苦功,严格按照国家对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要求进行管理,采用国际、国内的先进标准,积极倡导对治疗过程中恢复较好的病人实行半开放式管理,目前精神病人的开放管理率为60%左右,且常年有50名左右的心身疾病病人实行了全开放式管理。医院狠抓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建设,服务态度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近三年,医务人员为病人做好事66件次,拒收病人红包53起,拒绝宴请56次,收到锦旗49面,感谢信38封,全院无违反“八项行业纪律”及“五严禁、五不准”的现象,病人对医院的满意率达90%以上。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在全省第一家争取到了取消医保精神病人住院门槛费的政策。积极疏通病员渠道,发展周边关系,与云南丽江、楚雄、四川西昌及本市等16个市县医保部门签订了医保定点协议。针对精神病人因病致贫生活困难的情况,向市总工会争取了2万元扶困资金和5000元的生活用品,解决了191名特困病人的生活费、零花钱和无力承担的自付部分经费。医院还减免了203名困难病人的住院费或医保病人自付部分费用共计941225.18元。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2004年医院投资2000余万元在炳草岗建成了攀西一流的精神心理卫生中心,配备高素质、技术精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人民群众提供集心理、躯体、社会三位一体的精神心理卫生医疗服务及市内唯一的高压氧舱治疗。
专家:
科室 医生
妇产科 叶玉珍
精神病科 李沛亨 张月良 衡克礼 罗明 龚昌海
相关新闻:
攀枝花市探索医养融合多元模式:医中有院 院中有医院医结合
“我的孩子都在外工作,家里就我一人,生怕半夜发病连个喊得答应的人都没有。”80岁的刘正碧已在攀枝花市德铭菩提养护中心住了半年,她告诉记者,养老院生活条件不错,不仅有医务室,每周还有医院的医生来看病。
截至2013年底,攀枝花市常住的123.33万人中,常住老人18.8万人,占总人口的15.2%。尤其是秋冬季,大批外地老人如“候鸟”般来此过冬。如何打造一个既让老人们高兴,又让孩子们放心的健康养老产业?
攀枝花市目前有“三甲”医院5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79个。去年以来,攀枝花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探索出“医中有院”、“院里有医”、“医养结合”多种模式的医养融合路径。
养老院在医院 里有病看病没病养老
颐心苑位于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五楼。这个由医院开设的养老机构去年开始启用,有日托床位21张、全托床位39张,设有保健区、护理区、康复区和多功能活动区,主要针对空巢、孤寡、慢性病老人、残障老人开展日间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疾病治疗等,由医院心身疾病科主任续慧蕾担任负责人。“我不愿意去一般的养老院。”颐心苑的“常客”、80岁的高顺发患有糖尿病,他喜欢这儿的营养餐,一吃血糖就会降下来。
“医院开设养老机构,既节约医疗资源,也可免去转院的麻烦。”续慧蕾说,老年人病情达到入院条件时可办理住院手续,仍然居住在原床位,待病情好转后办理出院,继续在原床位养老,“老年人有病看病,病好养老,所有的跑腿工作都由我们代劳了。”
养老院有医生 问诊就医有绿色通道
记者来到德铭菩提养护中心的时候,院长蒋维蓉正推着一名瘫痪老人出来晒太阳。此前,蒋维蓉是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名护士长,退休后受邀来到这里。
不少老人看中的正是蒋维蓉几十年的护理经历,更重要的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养护中心的协作单位。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杨勇刚每周三都要带队来这里巡诊,每月举办一次健康讲座,对这里的护工进行老人慢性病护理专业培训,每两个月为老人们开展一次集中免费体检。
“医养融合,关键是医和养要有交叉点。”杨勇刚介绍,医院为养护中心的老人就医提供了绿色通道,还专门添置先进设备为老年人服务,专业的医生指导是普通养老院所不及的。
杨秋芳的儿女本来劝她住在成都,但85岁的她执意一个人留在攀枝花。从菩提养护中心开放后她就搬过来住了,“在这里可以跟其他老太太摆龙门阵,不寂寞,护工都很细心,经常还有医生过来问诊。”杨秋芳每天早晨都带队做早操,“我不想麻烦儿女。”
社会出资医院出技术共建养老院
康和敏盛老年照护中心由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与一家服务公司合办,服务公司出资金,中心医院出技术。这里的老年人到中心医院可以先看病后挂号。
11月5日下午3点,午睡起床的老人们陆续来到一楼,中心医院的5名医生已经在此等候。
83岁的华慧兰刚刚来到这里,需要建立健康档案。“平时都吃什么药?之前有没有动过手术,之后恢复得怎么样?”她的健康档案被录入医院系统内,以后就诊随时可以调取。
“医生每个月来巡诊一到两次。”中心医院医务部王红说,医院正积极准备在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普达示范基地开展医疗服务。“医养融合的康养产业在攀枝花刚起步,探索还在继续。”攀枝花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九冶医院兴建的康复医院刚进行了装修招标,预计明年5月前投用;中西医结合医院正规划修建一个专门的医养融合中心,“走廊直通医院内科大楼,建成之后,三分钟从医到养,三分钟从养到医。”
同时,攀枝花市选取了4家有代表性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以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