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网上挂号_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yb120./index/index.php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北大街96号

邮编:644000

电话:0831-8888120

预约须知

1、网上可预约两周内的医生挂号!下午四点后不能预约第二天的号!

2、通过支付宝付费的预约记录,要取消预约,只能在预约就诊日期之前到医院窗口办理退费,超过就诊日不办理退费!

3、未付费的预约记录,在就诊日的前一天四点前可在网上取消,累计三次失约的用户,本年度将不能再进行任何形式的预约挂号!

4、已预约的患者,就诊当日请到挂号窗口取预约号,再到诊疗区分诊台按序就诊!

5、如预约专家在特殊情况下出现临时变更,我们将为您安排同级别医生为您就诊!


入院手续

第一步您凭门诊病历和医师开具的入院证到门诊入院处窗口办理入院手续,这些手续是入住科室所必须具备的。

第二步交费:接下来您要交纳住院预交款,一般根据病种交纳,预交款不足时需进行追缴。出院时与医院结算,多退少补,交费方式可用现金或支票。

第三步办妥以上手续后,请您务必于当日下午16:00时以前到相关科室护士站办理入科登记,若超过时限,需重新办理入院手续。


住院指南

1、请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主动参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2、讲文明、讲礼貌,休养员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在病房内吸烟,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在房间打麻将,打扑克,保持整洁和安静。

3、为了您的安全,请行走时小心,防止摔跤、跌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传染性疾病。

4、请您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和证件,不要携带较多物品,如有特别需要请与护士长联系。

5、治疗室是配药的地方,为了避免污染,请您不要擅自进入治疗室;为了保护您及其他病友的隐私,请不要翻阅病历及其它医护记录;为了您的医疗安全,请不要私自到院外求医购药。自购、自带的药品将不得在住院期间使用。

6、为了防止您受到交叉感染,请您不要随便到其它病房走动。

7、为了您的健康,请按时休息。在查房诊疗时间内不得擅自离开房间。特殊情况外出要请假,请征得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意方可离开。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外宿,否则作自动出院处理。

8、凡病危、大手术及五岁以下患者,视病情需要由护士长签发陪伴证,陪伴需服从病室管理。

9、探视者就按医院规定时间和手续探视病员。每次探视不得超过三人。

10、我院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医疗全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我们将根据您的需要为您提供"住院费用一日清单",便于您核对和监督。如有疑议,请及时咨询。


出院手续

1、病房将出院病历送到财务处(出院病历包括:病案首页、住院记录、出院记录、临时医嘱、长期医嘱、各种检查报告单以及出院证、门诊病历、出院带药处方和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登记表。)

2、财务处先找出相应的病人卡片,再计算出治疗单上治疗费和材料费的金额,然后从电脑里调出该病人的住院明细表,根据病历-一核对。先核对各种检查报告单,看有无多登、漏登的检查项目,再核对临时医嘱、长期医嘱,看药品记录和治疗记录是否相吻合,然后核对床位费并将治疗单上治疗费、材料费的金额输入电脑。最后由电脑进行此病人出院处理。打印出住院病人的结算单以及药品清单,该病人就可以办理出院手续。

3、办理出院手续时,病人必须准备好交预交款时所开的临时收据。若有出院带药的病人,由收费员将药品金额加入住院病人结算单,然后根据住院病人结算单开出院发票。若病人所交预交款小于结算单上实际金额,则由病人补足差额。若病人所交预交款大于结算单上实际金额,则退还病人多余金额。若病人所交预交款为现金,且现金金额大于其余额,则退还病人现金;若病人所交预交款为定额支票,且定额支票大于其实际应交金额,则由我院将余额从银行汇回病人所在单位。


介绍: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西南半壁古戎州”美誉的四川省宜宾市市中心(翠屏区北大街96号)。经过12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进步,医院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科教实力强大的综合性教学医院,2002年被卫生部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被四川省卫生厅确定为川中南区域医疗中心。

多元历史

1889年,北美基督教浸礼会在宜宾设立治疗所开始行医,并于1916年建仁德男医院、明德女医院,两所医院于1948年合并为北美浸礼会医院,设病床90张。1951年9月由人民政府接管该医院改称川南第三人民医院。1952年底四川合署建省,医院始改称宜宾专区第二人民医院。

1945年,四川省卫生署设置宜宾县中心卫生院。1946年,宜宾县中心卫生院接收同济大学留川人员30余人和同济大学附属西郊医院,病床增加至60张;1952年宜宾专区设立宜宾市,中心卫生院改称宜宾市人民医院。1954年6月宜宾市人民医院合并入宜宾专区第二人民医院。

1997年宜宾撤地设市,医院更为现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同年底原电子工业部405医院并入。2003年,医院在405医院原址建成宜宾市传染病医院。2006年,医院在旧州路建成第四分院,2012年该分院改建为康复院区。2009年,医院在蜀南大道中段建成南岸院区。2011年,在南广路建成肿瘤院区。2013年,在大湾路建成宜宾市中医医院。

医疗能力

医院的医疗服务范围覆盖宜宾及川滇黔结合部1000余万人口,承担各类重大医疗应急和抢救任务,是川中南地区各级医院的后援机构。医院占地面积140788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128141平方米,开放床位3000余张。由总院院区、南岸院区、肿瘤院区、康复院区、文化广场分院、宜宾市传染病医院、宜宾市中医医院七个院区组成。设有60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拥有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3个(骨科、乳腺外科、肿瘤科),心血管专科、麻醉与危重病专业和消化病诊治中心已经通过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立项评审。2014年门急诊量112万余人次,出院病人7.7万余人次,手术3万余台次。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

医疗技术

医院秉承仁德传院,大医精诚。在复杂普胸疾病的外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颅内疾病的手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骨肿瘤、断肢再植、人工关节置换等骨科疾病的手术治疗,耳鼻喉复杂疾病的手术治疗,烧伤整形治疗,小儿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重症肝炎治疗,康复医学,核医学等方面各具特色。广泛开展胸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乳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等微创技术和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介入诊疗技术。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肿瘤综合治疗、视光学技术、复杂眼科疾病手术治疗、盆底重建术、重症产科、麻醉医学、重症监护、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开展了连体婴儿分离术等一系列高难度医疗业务技术。医院多学科、多专业综合能力不断增强,能够全面满足本地区人民群众的诊疗需求。

医学人才

医院打造了由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以医学博士、医学硕士为主体的高素质、创新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在岗职工2484余人。其中医学博士后1人,医学博士12人、医学硕士128人;主任医师、教授90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人,中级职称371人,硕士生导师12人,享有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专委会副主委2人,省级专委会常委28人、委员8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3%。

医学设备

医院高技术水平的医学设备为高质量诊疗技术奠定坚实的现代科技基础。医院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Elekta Synergy VMA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鹰眼派特CT,西门子双源CT,64排全身螺旋CT扫描机,大孔定位CT,1.5T磁共振成像系统(二套),悬吊型C臂数字减影系统(三套),彩色超声诊断仪(21台),全套诊断和治疗内镜系统,全套检验医学设备等高精尖设备共计3279台(套)。建成了省重点专科实验室一个、生物医学实验室一个。医院投入巨资建立的甲骨文数字化信息系统充分保证了医院管理、业务技术和医院网络的信息化需求。

教学科研

医院办学传统源远流长,现代医疗教学起源于明德护理学校,重视学生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多次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宜宾临床医学院;是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的非直管附属医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遵义医学院等医学院校教学实习基地。承担泸州医学院和成都医学院本科临床理论课大课教学任务。是四川省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在稳定提升医疗质量水平的同时,注重科研学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获市级科研成果奖30项,完成科研鉴定42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7项,荣获宜宾市卫生系统唯一科技贡献奖;一获宜宾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平均每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60余篇。

医院荣誉

医院于1997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02年被卫生部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年医院被卫生部审定为川中南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卫计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临床药物实验机构、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宜宾分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医院荣获“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卫生厅文明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 全国优质护理服务优秀病房”、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师协会党务理事单位等各项荣誉。

金沙水暖滚滚西来,岷江水清滔滔南下;三江源头,翠屏山下,百二河山老院再次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医疗机构,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院宗旨,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努力维护好宜宾人民的健康权益,为保障为川中南地区、川滇黔结合部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90年代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医疗梯队。现有主任医师(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3名,专业技师2名,其中硕士3名,四川省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1名,宜宾市神经病学专委会数名,宜宾市科技拔尖人才2名。多年的专科疾病的诊疗,我们在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及疑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包括磁共振成像(脑脊髓成像,动静脉成像),CT成像,数字减影脑脊髓动、静脉造影,长程脑电图监测,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谱勒,率先在市内开展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开放式卒中单元”,动静脉溶栓术等,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方面均处于我市领先地位。

 我科是四川省神经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等多家院校的实习基地。同时承担着泸州医学院宜宾班的本科理论教学工作。多年来与华西,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多项科研合作,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基于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秉承“质量是生命”理念,我们将以最优质的医疗和服务水平,实践诚信仁德,求实创新,争取成为患者最满意和信任的现代化科室。 

呼吸内科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于1997年,是一个以临床医疗为主,集医、教、科、防为一体的专业学科,学科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科精神,励精图治不断发展壮大。

学科承担着我市及周边川南地区呼吸疑难及危重病人的诊治任务,担负着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本科教学任务,同时也是上述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重庆医学院的实习基地。全科拥有医护人员40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共有普通病床70张,呼吸重症监护床6张。另设有支气管镜室、肺功能检查室。开展了肺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镜下的各种介入手术。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日本Olympus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美国Sendis大型肺功能仪、德国Drager有创及无创呼吸机、美国除颤心电监护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

学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营造宽容、友爱、愉悦、人文的工作氛围,弘扬善良、责任、能力、关爱的呼吸内科精神,力争以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规范准确的医疗行为,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方式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专家:

科室     医生

肾内科     张亮 刘牧 周进 唐前容

泌尿外科     张厚彬 曾铁兵 秦素 毛有容 曾白兰 曾白兰 何跃华 张仕淮 雷星辉 鄢世兵 刘燚 刘咏松 江永浩 陈骏 张河 聂乐君 涂定英

心内科     刘丽 何江 韩乾国 淡雪川 管一平 林文果 梁超 李 莉 瘳玉英 周明霞 陈迪凡 黄英 钟远芹 郭琴 张元萍 喻莲 甘雨梅 刘芳 钟健英 沈川林 沈川林 刘春琴 黄琴 吴玉琴 吴玉琴 何江 淡雪川 淡雪川 林文果 梁超 罗智 刘婷婷 黄大岗 王娟 李奎

呼吸内科     詹明萍

神经内科     李长芳 刘骅 刘沁 张光伟 段红利 罗 军 杨筠 蒋萍 郑丽华 陈道锋 薛友惠 田宁

中医科     单鸣 赵书刚 袁艺 陈劲秋 詹云 张其兰 赵波

感染科     康涛 陈强 范修平 李文全 叶清琦 邱邦东 姚玲

康复科     杨自国 谢明芬 杨宗才 冯雯琪 杨自国 谢明芬 王寿强 冯雯琪

内分泌科     蒋成霞 杨祖蓉 蔡薇 陈三巧 贾国莉 李婷 张艳 唐元英 高冬梅 刘欣 武金文 姚 兰 李 梅 杨祖蓉 蒋成霞 华燕 李梅 姚兰

儿科     蔡强 黄均阳 肖吉琼 林逸仙 卢玉蓉 王子谦 荣德明 曾成惠 毕良群 王芳 代宗琴 谢功琼 张英 姚荣方 陈华刚 王丽 黄润英 丁常聪

消化内科     何俊 陈扬 陈忠华 刘雪梅 何庆玲 赵红萍 陈容和 张琳莉 王正平 李钰 罗咏萍 杨丽莎 陈洪 郑能 刘毅 曹敏 唐欢 李红 于力力

血液科     黄世华 石希均 严巨明 黄世华 石希均 严巨明 陈丹 陈昌茜 林芝 易煜尧

肿瘤科     贾钰铭 雷开键 袁志平 袁志平 叶序卷 叶序卷 叶序卷 彭生才 魏彪 袁志平 陈昕

皮肤性病科     张晓玲 邓英键 张晓玲 王瑞杰 杨如学 曾秀娟 叶倩

急诊科     张季元 何世娟 汪云霞 张秀容 何虹 王君华 罗文学 康霞 但芳 陈春霞 王雪莹 杨希 刘友芳 张隆林 古金华 孟照全

门诊部     雷强 秦素 刘维宾 高惠明 王毅

肝胆胰脾外科     赵少勇 朱勇 龚光 王昌松 黄 斌 罗 洪 陶友江 周文浩 沈长军 杨武 潘俊江 毛有容 江华山 朱明

乳腺外科     何 山 马昌义 唐文 何山 谢明均

骨科     叶蜀新 江伟 谢小平 谢小平 林海 宋玉光 刘晓华 赵世芬 杨本琦 廖方腾 彭燕芳 叶蜀新 江伟 曾强 林海 宋玉光 赵勉 刘光大 吴智涛 刘兵 余游 李杰 段凌霄 蔡建平 谢小平 肖文倩 韩玉健 王攀 江祖洪 淦科 樊志强 吴小军

胸心外科     管一平 杨朝坤 伍斌 孙彬 姜雄 沈长军 解少强 李泽伟 周洋 王徽 王青 王辉

麻醉科     姚洪林 何常佑 孙宾 屈晓玲 任静华 张立君 毛崇秋 童志敏 吴永兰 杜明英 周家琴 牟敏 刘小玲 周铭红 杜秋 李继东 王桂林 刘炼波 邹琪 王跃斌 孙川力 熊莉 陈敏 陈奎 赵玉潮 陈萍 王继平 赵力 张鹏 田崇小川 唐雷 唐雷 王丹 王心 刘刚 殷圣群 袁晓荒 刘雪茹 张朝贵

口腔科     方文静 杨铭艳 胡凌洁 童庆华 钟秋 粟杉杉 安宏

产科     刘晓薇 郑碧 刘晓薇 郑碧 蔡春梅 曾丽 史怀淮 史怀淮 胡洋 蔡雨倩 汪月梅

口腔颌面外科     张平 张小平 彭聪 丁晓凤 李倩 路开芳 钟巧莉 赵容利 张晓莉 段小梅 张平 苏纲 李敏 邵卓娜 张茜

胃肠疝外科     陈立恒 吴淼 郑涛 邓小东 杨健 范小莉 刘世琼 吴英琼 肖 蔓 王 敏 张 静 穆 婷 谢冉冉 侯沛雪 刘 丹 陈 蓉 陈 颖 顾晓翠 叶 旭 刘 见 张 玲 刘世呈 毕洁领 张贵祥 张恩霖 陈历恒

重症医学科     张朝贵 曹良海 王良兵

小儿外科     蔡 苗

影像科     薛杭兴 曹跃勇 裴礼模 刁显明 胡明宗 段宗强 李登科 朱 军 曾大奎 林 川 邱丽华 张理平 陈洪亮 黄永前 周春容 曾宪辉 梁旭 周恩友 戴信组 戴信组 王春林 何建波 金明利 喻鸿亮 陈继军 刘盛林 杜旭洋

检验科     陈江 郭晓聪 刘炳 胡蓉 邓丽丽 罗立 张蔺 张琳林 朱松林

南区普外科     朱明 潘俊江 江华山 朱明 杨武 宇明 黄荣森

耳鼻喉科     陈兵 粟红燕 陈兵 陈兵 刁显明 龚恒萃 郑大吉 郑力维 周浩 杜聃 谢亚柳 谢亚柳 张小平 杨登全

泌尿外科及男性专科     付招伦

妇科     刘牧 张川莉

眼科     宋玉伟 陈平 徐文烽 黄天福 姜兴华 杨丹 李兰 彭明先 杨静 张霞 邓婷 陶宗蓉 谢明丽 陈启 刘曦 谭洪 蒋洁 曾韬 赖晓娟 刘秀丽

肾病内科     刘牧 解德琼 聂晓冬 赵 平

综合内科     淡雪川 管一平 管一平

南区门诊部     杜一平 宋玉伟 何 俊 何 山 彭杰 李厚英 董玉会 石惠 邓红梅 严丹 刘炳旭 张薇 秦永娇 周燕 姜雪梅 雷强 蔺显琼 汪洋

磁共振室     邹翰琴

肿瘤中心     陈昕 殷圣群

放疗科     王培忠 胡明宗 周克松 刘志辉 徐晓茜 徐晓茜 樊树华 叶江 肖炜 黄强 邓廷志 陈代勇 付堂钊 徐国红

第四分院     林海 张甬 李明惠 冯洁 杨盛琼 张代平 蔡其贵 吴永兰 林海 熊义祥 李忠孝 陈洁 王晓祥 曾强 张友明 刘森

白沙病区     蒋晓忠 向汉周 尹洪芳 王正伦 王万东 吴远林 华燕 蒋玲 王利 秦永方 郑喆 陈诗咏

预防保健科     何俊 何庆玲

心血管内科     韩乾国 林文果 刘丽 淡雪川

超声检查科     徐晓茜 王培忠 王可 刘志辉 邹翰琴 耿庆碧 叶江 樊树华 周克松


新闻:

我科推出低剂量螺旋CT技术与肺癌早期筛查  

CT磁共振科推出主要应用于肺癌早期筛查的低剂量CT技术,为广大宜宾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一、肺癌早期筛查的意义

1、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几大主要城市中,肺癌已成为成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目前中晚期肺癌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仅为15%-16% 。如果能在早期阶段(尤其是Ⅰ期)检出并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则预后将显著改善,五年生存率将大大提高。

3、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找寻安全有效的筛查手段,以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最终提高生命周期和生活质量。

二、肺癌的筛查方法

我国肺癌早期筛查现状:目前无明确指南,各级医疗机构采用的方法不统一,主要用X线照片(CR、DR),还有用照光的(三级医院已禁用),部分用常规剂量CT,仅少数用低剂量CT体检。

1、照光或照片价廉,但不易发现早期病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周围型小肺癌与病灶周边肺组织对比度差;②肺组织与纵隔、心脏及膈肌有重叠。照片虽然射线辐射量低,但检出时多为晚期肺癌,丧失手术切除机会,所以多数学者不推荐X线胸片(CR、DR)作为肺癌筛查工具。

2、CT横断面断层成像,可以发现位于解剖学死角病灶或因组织结构重叠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遗漏,明显提高了肺内小结节病变的检出率。但常规螺旋CT检查时,吸收X线剂量较大(64层以上CT每次检查4-5mSv,相当于50次X线胸片),往往不被大家接受或主管部门推荐。

3、低剂量螺旋CT是对高危人群进行肺部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特别是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其检出率约为胸片的10倍,可发现肺部1mm微小结节,受检者辐射剂量降低90%,我院高端螺旋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和GE CT680)低剂量肺部扫描可达0.5mSv以下,相当于3-5张胸片(拍摄1张常规DR胸片辐射剂量为0.154±0.054mSv)。

三、低剂量肺CT应该成为肺癌筛查“首选”

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Lung Screening Trial,NLST)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X线胸片相比,采用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病死率下降20%,且辐射剂量显著降低。为此,美国多家权威医学组织陆续推出了肺癌筛查指南,推荐在高危人群中进行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