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绵阳市中心医院网上挂号_绵阳市中心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绵阳市中心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myzxyy./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警钟街常家巷12号

预约挂号电话:0816-2225460/2246881

挂号注意事项:

1.签约后的银行卡已开通网上预约,请填写银行卡正面号码及对应姓名预约(如:卡号6220000000000000000 姓名:张三)

2.银行卡签约方式:1.医院门诊大厅自主缴费机上办理。2.银行柜台办理。3.工行卡可用网银办理。办理需求:1.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2.银行卡对应的身份证

3.中心医院就诊卡可继续使用,卡号为就诊卡背后数字。

4.预约成功后如需取消,可以不用做任何操作。本系统会自动将您的卡号加入未取号用户。如果您在本月内预约成功三次而没有来院取号,本月内不能再次网上预约。下一个月自动清除。

5.预约成功后可以在预约查询页面再次查询您的预约时间及就诊号。


(绵阳)新农合病人住院指南

办理入、出院程序

1、入院3日内持当年已缴费审核的《新农合医疗证》或当年参合缴费发票原件及复印件、户口薄或者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入院证,在门诊大厅入院处办理住院手续,进入新农合费用管理系统。外伤病人还应具备由当地新农合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审签的受伤经过公示证明。

2、在院直报结算新农合病人,住院医疗费用可按实际费用先行预付,出院结算时多退少补。

3、出院时,办理了第1条相关手续后在我院直报结算新农合病人凭出院手续,到第一综合住院大楼二楼医院街医保新农合审核办申请费用报销核算,再到收费科结清应自付费用。

4、未开通在院直报服务的区、县及绵阳市外新农合病人住院费用全额现金结付,凭发票、新农合费用清单、《新农合医疗证》、身份证明回当地新农合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申请报销。

费用补偿范围、标准

1、起付标准:市级定点医院(含我院)起付线为500--800元(游仙区、北川600元、三台800元)。

2、补偿比例标准:按政策扣除起付标准、剔除全自费项目费用后,对符合政策范围的医疗费用按50%--65%补偿。(三台50%,涪城、梓潼60%,盐亭65%)

3、补偿范围:《四川省新农合用药目录》、《绵阳市新农合诊疗项目》、《绵阳市新农合医疗服务项目》范围为补偿依据(可在我院住院收费网络系统中查询)。

4、补偿最高标准(封顶线):每年度13-30万元(以各县区标准为准)。

20种重大疾病住院报销

唇腭裂、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宫颈癌手术、1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终末期肾病透析、儿童先心病(含城镇居民儿童)、儿童急淋、儿童急粒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友病、重型精神病、耐多药结核、艾滋病为四川省20种新农合重大特殊疾病。出具《四川省重大疾病新农合定点诊治登记表》,经参合地新农合机构审批后定点救治。

每次住院和全年(或门诊)医疗费用只有在符合临床路径条件下实行单病种定额限价的病种(另外发文),在限价标准内三级医院按实际费用70%补偿(儿童先心病、儿童急淋、儿童急粒白血病按85%,先心病贫困家庭按100%),(不设起付线),其余由患者负担。重大疾病治疗中途退出临床路径的;或者伴发其他疾病和并发症治疗费用超过定额标准的超出部分,应按原新农合政策补偿。贫困家庭向民政部门按政策申请医疗救助。

生育补偿

        顺产定额补偿450元(梓潼600元);剖腹产定额补偿1000元(涪城区1400元)。新生儿或者年度缴费结束后出生的婴儿,其住院医疗费用随母亲参合报销。


介绍;

 绵阳市中心医院坐落于绵阳市繁华的城市中心,始建于1939年,秉承“崇尚科学与生命”的价值观,和“仁爱、诚信、和谐、敬业”的医院精神,在历代中心医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建成了以临床医疗、健康管理为主,集医疗、教学、科研、急诊急救、灾难医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四川省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

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医保先进单位”、全国“2004-2014灾害医学突出贡献奖”、全国第二届品管圈大赛一等奖;荣获中央组织部授予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和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省级文明单位”、四川省“文明医院”和“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四川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是绵阳市首家省内异地医保定点直报单位。

“5·12”地震后,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第一综合住院大楼、香港政府援建的康复肿瘤大楼相继投入使用,实现了医院里程碑意义的发展。

一、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我院占地面积115亩,有职工2700余人,编制床位1500张,年门诊人次165余万,年出院7万余人次。设职能部门21个,各类专业学科46个,其中麻醉科是四川省乙级重点学科,肝胆外科、介入诊疗中心、眼科、肿瘤科、妇产科、普外是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有市级重点学科18个、重点专科1个,省二级生物实验室1个。有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省、市级“科技拔尖人才”及高科技人才100余人,博士23人,硕士249人。装备了宝石CT、直线加速器系统、平板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飞秒激光等高精设备。

医疗服务辐射包括川西北区域和甘肃、陕西、山西等省份,服务覆盖人口上千万,医院综合实力在四川省地市州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在2014年“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50位、西部第4位。

二、医疗技术水平

我院是国家卫计委直属北京医院远程会诊医院和国家卫计委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国家卫计委“普外腹腔镜”、“妇科腔镜”培训基地,医院综合介入诊疗技术项目培训基地;是国际慈善组织“微笑列车”定点医院,美国儿科协会“心连心”技术培训基地,中国西部健康快车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心,四川省“孤残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定点医院。

绵阳市急救中心、放射介入诊疗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眼病防治中心、白内障复明低视力康复训练中心、妇科腔镜治疗中心设在我院;建成肾脏病专业、临床麻醉、临床病理、病历质量、临床检验、院感管理、急救、输血、护理专业、儿科、放射医学、放射治疗、妇产科、临床营养、皮肤病性病医学、普外科、肿瘤性疾病、重症医学、眼科、超声医学、骨科等21个四川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绵阳分中心。

近年着力引进和开展高新技术,在微创、介入、肿瘤综合治疗等多领域技术居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微创手术已在妇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小儿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等专业广泛应用,3D腹腔镜在普外、妇产科应用;开展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三镜联合治疗食管癌伴纵膈癌、飞秒激光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等多种新术式;能独立开展复杂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人工血管或自体血管搭桥杂交手术等高新技术;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超声介入、放射介入等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多学科协作新技术;儿科7个亚专业的发展在西部同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年门诊服务23万人次,住院诊疗1.3万人次;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等新技术推动了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四川省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接受了省级评审。作为“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获得国家脑防委表彰。

三、科教培训工作

我院是国家卫计委卫生人才培训基金基地医院、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国家卫计委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4个专业纳入基地管理)、四川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编辑出版了《地震灾害医院医疗救治分析》、《医院综合目标管理与务实》、《眼科临床路径》、《现代临床检验诊断大全》等多部医学专著,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0余篇。有3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是泸州医学院和成都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是西南科技大学医学影像技术卓越人才技术培养中心,承担成都医学院本科班临床教学工作及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研究生培养任务,年接纳大专院校实习生500余人。

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每年送出多名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赴北大医院、协和医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先后送出多名临床医师去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学习培训;派送管理团队到台湾万芳、圣马尔定医院、英国国王大学医院参观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多次特邀台湾管理专家来院开展质量管理工具培训;选拔70名年青中层干部参加由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为我院定制的管理培训。

四、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公立医院,主动担当社会责任,20余年医院派出数十名医疗专家赴非洲参加援外医疗工作;积极开展对川西北老、少、边地区技术支边及对口帮扶工作,并无偿赠送医疗设备。2008年“5·12”抗震救灾受到国家、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2010年“4·14”青海玉树大地震救援事迹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健康报等60余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为绵阳增光添彩;2013年“4·20”庐山地震中,医院“三级救援体系”再次得以充分运用,受到国家国家卫计委表彰。

近年来,医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济世救人,造福社会”的服务宗旨,努力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把中心医院铸入世世代代百姓心中!


推荐科室:

皮肤科

我科成立于1964年,于2003年4月成立病房,现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专业技师1名,规培生2名,其中硕士3人。黄忠奎副主任医师担任绵阳市皮肤性病质量控制分中心主任、四川省皮肤病性病质量控制中心性病组副组长、四川省皮肤病性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性病专委会委员、绵阳市预防接种医疗事故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周继霞副主任医师为绵阳市皮肤性病学组委主任委员。我科现设有固定床位30张,病床使用率172.2%,门诊量达十万以上。收治病员范围覆盖绵阳城区及各县市区、广元市、德阳市、遂宁市及部分外省病员。对大疱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疾病、性传播疾病、皮炎湿疹、药疹等疾病均可进行系统、先进的诊疗,诊疗手段齐全,抢救成功率高。科室承担了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学大学、四川省中西医结合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院校实习生及部分研究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同时承担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工作。为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每年带教市内外多名规范化培训医师及进修医师。在科研方面,已承担多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每年发表十余篇科研论文。科室拥有日本进口BXIF型双孔显微镜、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HJZ—2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液氮冷冻治疗设备,并开展相关治疗。同时开展了真菌镜检、螨虫检查、皮肤活检、免疫性疾患检测、过敏原检等诊疗技术。我科系绵阳市皮肤病性病质量控制中心,整体诊疗水平及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达到市内先进水平,部分优势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我科不断筑巢引凤、吸纳优秀的医学人才,现已汇集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医风严谨、医德高尚的医疗精英,并定期与国内及国际上众多知名医院进行学术交流,汲取医学界最新的前沿技术,不断的创新与突破,不断把皮肤病的医疗推向专业化、现代化,深受患者的信赖与好评,为成特色医院提供强有力保证专业保障。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成立于1973年,目前开放床位98张,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绵阳市医学重点学科。我科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研究方向涵盖神经系统各个疾病谱系,凭借一流的配套设施与医疗技术建立了神经系统疾病规范化诊疗中心。我科常年为广大患者提供符合国际国内指南的各项神经科规范化诊疗服务,病员群体覆盖省内省外多个市、县,并长期义务为本地区市、县、区医院进行各种规范化诊疗技术的业务培训,积极推动了我省神经病学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省健康事业的巨大进步。

    我科分为脑血管疾病、心身疾病、癫痫与运动障碍疾病、神经免疫及感染性疾病等四个研究方向,年收治患者3000余人次,年门诊量40000余人次。诊疗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1名,其中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硕士1名,人才梯队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能力过硬。我科以先进的脑血管病介入诊治、超早期溶栓、组织化卒中医疗管理、心身疾病综合诊疗、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神经免疫疾病、帕金森病规范化诊疗等一批有特点的技术为代表,诊治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中心近3年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3项,主持及参研国家、省市级科研立项13项,近3年在中文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多次参与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论文交流。


专家:

科室     医生

小儿内科     吴晓季 何晓芸 余静 刘亚琼 王安民 谢坚 刘蓉 赵荣香 王敏 刘继宁 王文英 管利蓉 任臻 杜继宇 机动安排 吴翼君 江南 吉雍 张毅 徐兵 杨小兵 谢丽 刘纪宁 王新陆

肿瘤科     汪虹 杜晓波 李雪松 周筱秋 姚兵 李慧 冯岗 廖东彪 任素蓉 王晋 杜小波 冯刚 刘媛

耳鼻喉科     赵涛 刘荣成 王杰 尹建平 刘国旗 罗刚 董钏 胥斌 邓伟 蒋振华 蔡艳 夏少华 付启红 柳庆君 余淳湛 赵书元 刘一星

骨科     王军 张进 赵贵能 吴瑞智 唐诗添 康斌 石波 王陶 王伯通 刘都 杨衡 陈利江 肖敏勤 谢荣标

心血管内科     王羽 李健 焦荣芳 张再伟 郭秀全 罗彩东 刘云兵 赵亮 吴屹 牟英 高莉 李建 戴闵 陈国伟 李建明

肝胆外科     黎前德 周仲健 杨培 王宁 匡铭 罗华 胡朝辉 张伟 胡朝晖 邓澜 陈正贵

消化内科     张伟 冯琦 冯凯祥 刘涛 姜毅坚 章静 赵新华 徐维国 刘华柱 彭兰 罗玉君 陈世忠

眼科     王晓莉 曾健 范遵勤 白小良 毛灵元 陈小虎 余敏 李娜 李健全 李彬 陈俊 唐晓蕾 曾涛 陈向晖 乔岗 王科 代艳 姜世怀 肖远辉

妇产科     张明霞 张耀 张勇 孙华 张玉琳 张燕 李燕华 齐成秋 舒晓芳 王丹 孙敏 王亮 潘长青 陆琳 马瑛 余明

神经内科     段劲峰 俞梦洁 王大模 王祥炎 雷茂林 文世全 冯由军 唐宇凤 苏牟潇 吴孝萍 陈忠伦 胡宏
杨泽武

血液病专科     吴华新 周棠馨 陈劲松 胡宏 梁效功 冯贵平 许芳 冯凯祥 黎建义

泌尿专科     马蜀爽 刘涛 袁光亚 李清奇 辛宇鹏 范宇 邵红刚 贺凯 王耀东 马属爽 赵贵能 黎前德

胸心外科     何树松 黄光友 麦玉怀 李小丛 朱宏 刘文 任杰 马属爽

呼吸内科     黄体祥 陈斌 吴友茹 曾春芳 张晓东 王蓉 徐维国 马春华 谭吉林

肾脏病专科     张林 王松 甘晓辉 宋晓英 邓金华 郭瑞兰 高梅

传染病专科     郭有旺 张大明 陈超 王世佑 邹晋梅 杜蓉 刘媛 靳启国

普外胃肠科     智星 徐成君 向春华 吕汝奇 赵平武 刘文 王大川 朱宏 何树松

内分泌内科     方向明 乔天凤 刘云 赖晓娅 叶文春 禹世福 缪英年

疼痛科     胡望荣 李卫 夏氢 刘斌 畅文丽 雷咏震

神经外科     谭学书 马大鹏 刘平 陈旭 李宗平 黄海林 毕宏生

骨科脊柱专科     崔易坤 宋晋刚 尹振宇 黄海锋 赵贵伦 赵兵 姚丽

颈肩腰疾病     晁远弟 尚忠麟 骆路明 郭洪科 谢刚泰 高艳霞

普外乳腺专科     徐卫云 黄光友 张晓红 赵丽娟 张珍 徐卫芸 刘洪英

老年病科     杨强 马春华 王蓬华 胡安国

介入治疗     刘启榆 王鸿智 王富春 何瑜 王忠 陈正国 陈景寒

中医内科     谈跃昂 曾永寿 张启武 赖晓梅 张聪 陈明 张梅林 智荣 唐章全 陈勇

预防保健科     杨清华 郭秀全 韩克捷

CT、核磁共振     明兵 黄迪生 孙新一

眼底眼     姜世怀 李彬 李兆青

风湿免疫科     杨静 张羽 田岚 邹晋梅 刘志群

普外甲状腺专科     王东 鲜于剑波 夏培君

小儿外科     孙新一 彭成初 刘钧 李润智

美容整形中心     唐鏖 明兵

普外血管专科     蒋岚衫 蒋岚杉 李伟

普外胰脾专科     胡朝辉 韩艳丽

口腔正畸     刘润梅

男科     马蜀爽

牙槽病口腔专科     徐炳权

麻醉科     陈伟

口腔内科     李新

口腔修复     赵承曹

牙周病口腔专科     陈平

伤残医学鉴定     陈立

皮肤科     周继霞

口腔颌面外科     曾明昌

肛肠科     李国强 何道钰


新闻:

为患者营造不一样的就医体验 ——绵阳市中心医院全面打造就医体验新境界

 在夏至这一天,记者顶着炎炎夏日来到绵阳市中心医院,进入窗明几净的门诊大厅,看到患者按照明确的提示信息有序就诊;医院的门诊和病区温度控制在26度,舒适又节能;综合服务站的导诊护士亲切的为患者介绍诊疗知识和专家专科;志愿者在扶梯边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体检中心医生在为患者讲解健康保健知识……这些服务的变化,来自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从患者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行动、优质护理工程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进一步凸显出该院在区域内的引领示范地位,把医疗质量安全和人文关怀高度融合在一起,让患者得到舒适的就医体验。

服务更便捷

——信息化构建健康生活新模式

市中心医院开通了网站、微信、银行卡、社保卡、自助挂号机、预约电话、114、诊间预约等8种预约挂号方式。患者通过手机在家里就可以预约1周内的专家号,就诊当天,根据手机提示的叫号进度不慌不忙的到医院就诊,不必早早就赶到医院排号。医生诊断后,还可以立即预约1月内的专家号。足不出户的“口袋医疗”服务让记者充满期待。

相信大家都见过取检查报告的场景,挤到窗口,在厚厚的一沓报告里翻找自己的检查报告,却发现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实在让人焦躁。市中心医院针对这种情况推出了自助报告打印机,患者凭就诊卡、银行卡、缴费小票二维码等在自助报告机上扫描后,系统提示结果完成情况,如果已出报告将立即进行打印,这个过程在不到20秒的时间完成。患者到药房窗口取药时,恭候多时的药剂师早已经把医生开出的处方配好,患者即到即取。

这种变患者等服务为服务等着患者的做法,深深浸入了医院各流程之中,医院运用信息化手段把这一服务理念变成现实。正在测试运行的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慢性病的智慧医疗项目,将提供远程医疗、动态监测、家人照护等一系列健康生活体验。

环境更优良

——硬件条件满足患者医疗康复要求

院区内因地震影响拆除了原内科大楼,原址重建病房是呼声最多的想法。而绵阳市中心医院却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修建42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和4400平米的花园广场!方便患者及家属停车,给患者一个活动休养的场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导着中心医院前进的每一步。

院区内第一和第二住院大楼之间有着近百米的间距,第二住院大楼改造的同时,连接两个大楼的风雨走廊也同期纳入了设计规划。一条长150米的走廊,不仅能够遮风挡雨,采用回廊折线式的设计,行人穿行在绿草茵茵、古树参天的院区,不时飘来阵阵花香。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来院停车不方便,医院就把停车位尽量提供给患者使用。急诊科停车场仅停放救护车、业务车,接送患者车辆可临时停放。这些举措,无不透射着为患者着想的精神。

如今全院总计近15万平米的直接业务用房格局基本形成,医院以临床医疗、健康管理为主,集医疗、教学、科研、急诊急救、灾难医学五位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服务平台得到进一步提升。保证了医疗接待能力,畅通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急危重患者诊治提供了支撑。

医疗更温馨

——将医疗推向多元诊疗

医院推出了以无痛舒适化医疗为代表的新型诊疗方式,包括无痛分娩、胃镜、纤支镜、骨科无痛病房、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疼痛门诊等,一系列基于高超诊疗技术和贴心人文关怀的无痛诊疗服务。院长鲜于剑波要求全院在服务中进一步凸显人文关怀。摒弃让人恐惧的传统治疗概念,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既感受到有尊严、受尊重,又能够无痛、舒适,使患者就诊时获得有信心的医疗感受。

医院成立了肿瘤、脑卒中、心脏、消化、呼吸、前置胎盘诊疗、无痛分娩、大动脉疾病、关节病等9个诊疗平台,其中仅肿瘤诊疗平台就有12个科室组成,形成了一批具有实操价值的诊疗指南,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最贴切的治疗路径,不走弯路。医学的发展越发精深,专业越分越细,在处置一种病症时,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方案,给患者最适宜的治疗,让患者少痛苦,少花钱,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绵阳市中心医院追求的至上医疗方式。

开放周末专家门诊和周末手术,医务人员牺牲少有的休息时间,方便患者在周末也能看上专家,做有关治疗。

绵阳市中心医院在提升患者舒适度的点点滴滴中,让舒适化医疗服务润化百姓心田,以构建医院诊疗文化、质量文化,打造区域诊疗高地。

照护更贴心

——优质护理让患者如沐春风

病房实行优质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有三问:问候、问诊、问需。早已杜绝了直呼床号和姓名,换而之是相宜亲切的称呼,再次询问患者不适症状,了解患者有哪些特别的需求,这样亲切的接待,让患者病痛早已去了一半。

在护理“专业化、专科化、专家化”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护士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输液而已。她们给予患者的是专业的医学帮助,带给患者生理、精神上美好享受的护理服务。

内分泌等慢性病患者较多的科室设置了专职健康教育护士,长期、专职、全程为患者设计个体化宣教及康复计划,受到患者赞扬和认可。开设了糖尿病、PICC、女性心理咨询、伤口造口治疗等13个护理门诊,102人获得专科护士认证,将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出院后,满足更多慢病患者的诊疗护理需求。定期回访和联络患者,指导家庭康复。

护理做出的协助诊疗、患者教育、心理支持、沟通协调工作,保证了医疗安全,促进了患者康复,增进了医患信任。

这样的护理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让跨病区收治患者成为可能,对于季节性反映突出的呼吸科,在冬季就可以收治患者到其他病区,有效解决患者住院难。全院组建55个品管圈,运用QCC、RCA、SOP等品质管理工具改进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公立医院改革的近期目标是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护理质量的提高,是能够迅速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一种有效路径。

报账更快捷

——让患者更好的享受医保新农合政策

今年1月,中心医院成为绵阳市首家省内异地医保就医定点医院。全省参保患者在该院住院费用均可以在院直接报销,执行原参保地政策。这大大方便了外地患者来院就医,特别是为长期异地居住的参保者提供了便捷服务。

全省首家开展了医保病人单病种“日间病房”治疗模式,同时方便了类风湿疾病、慢性肝炎等患者的周期性治疗报账问题,使患者受益。

全省首家实行医保卡替代就诊卡,凭医保卡直接可以完成挂号、检查、治疗缴费,方便患者使用卡内医保费用,不用再揣多张卡就诊。

全省首家开展了患者预约住院模式,将住院前2周相关检查纳入本次住院费用报销,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诊。

全面实现了绵阳市、县区职工、居民医保、新农合在院即时结报。

这些首创性的工作,让患者少跑辛苦路,充分享受国家保障政策。

患者在入院处就会收到医保报销指南,了解有关政策。到病房后,又会在科室医保管理员的指导下查看医保知识宣传栏,做进一步了解。医院在医生工作站嵌入医保监测软件,严格控制使用医保全自费项目和限制药品,加强用药和耗材管理。实行医保与医疗、药剂、护理、收费、信息等各条线工作的联动管理,保证患者出院当天即可办理结算。

健保更全面

——家门口的医生

医院的主要通道和病区都设置有整齐规范的健康宣传栏,在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辟健康知识和健康讲座宣传页,通过绵阳电台1033《我是大医生》、绵阳日报《健康绵阳》栏目传递健康保健知识,深受群众喜爱。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体检保健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事。绵阳市中心医院组织专家到各单位、学校、科研院所进行健康体检知识讲座,指导健康生活。

医院每年也会组织本院职工进行体检,根据疾病谱变化,还会调整相应的检查项目,在今年的体检中增加了“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监测”、“甲状腺及颈部淋巴彩超检查”等项目。结果职工中有好几人查出甲状腺癌,所幸发现及时,党委书记王东亲自为患病职工手术,院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何梅带队上门或到病床旁慰问患病职工,职工很快痊愈并回到工作岗位。健康体检不仅温暖关心职工,更加成为团结凝聚职工的有效载体。全市每年在中心医院做健康体检的单位或团体超过300个,大家把健康体检作为爱护员工的重要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个人陪同家人来院体检,表达对家人的关爱。他们说,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就是相信这里查得准、后续服务到位。

奉献更闪耀

——让志愿精神得到升华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绵阳分队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成立,志愿服务队队长、绵阳市护理学会理事长、院党委副书记何梅带领全市护士姐妹在每年512护士节组织进社区、到养老院进行义诊服务。医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与多个社区、养老院结对子定期上门服务。

绵阳市中心医院小燕志愿者服务队由417名白衣天使组成志愿献血队伍,近两年志愿队为32名患者应急献全血3900ml,血小板36个治疗量。“晓燕”献血志愿队帮助在院患者的同时,还先后积极组织志愿者为成都、江油地区的危急重症患者应急献血。用鲜血拯救了一个个濒危的患者,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常年开展亲友互助献血工作,简化流程方便了患者。奉献精神在全社会传播。

产妇因前置胎盘、DIC需要紧急输血,一条微信,就有数百名爱心人士赶到血站和医院为患者献血,在极短的时间内满足了患者紧急用血需求。

脑瘫患儿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康复科医师郭洪科发起爱心帮扶,吸引公益组织参与,在每年六一儿童节为这个特殊的群体送去祝福和帮助。

市中心医院成立病友资源中心,把志愿服务等工作集合在一起,开展义诊、讲座,组建病友互助群,把关爱播撒到每一个孤独的心灵。每年医院志愿服务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

支援更深入

——带走一片风景留下一份光荣

从2010年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市中心医院先后对口支援过阿坝小金县、汶川县、广安岳池、三台县等8家县级医院,参与诊疗患者22万余人次,巡回义诊患者4万余人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近4000人次,开展学术讲座1400余次,业务培训2.5万人次,教学查房4400余人次,手术示教650余台次。另外免费接收受援单位进修培训近300人。通过这种全方位援助,有1所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所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所医院被确立为县级区域医疗中心,1个专科被评为绵阳市级重点学科。阿坝州红原县人民医院在第二届全国医院品管圈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市中心医院建立起对口帮扶长效机制。组织“管理智囊团”对口帮扶,开展“延伸服务”,促进受援单位的管理能力提升。加强基本操作、重点专科建设,推出“导师制”培养骨干医师,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危重症能够在当地得到有效救治。依托四川省护理质量控制绵阳分中心平台,通过组织护理技术、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标准解读等巡讲,切实帮助区域内医院提升整体护理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建立畅通的双向转诊机制。

今年5月,中心医院向红原县人民医院捐赠病床150张,进一步扩大该院在高原地区的医疗水平引领作用和医疗健康保障覆盖面,让当地的百姓能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东说,我们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扎实整改患者不满意的地方,巩固提升患者认可的工作,以坚忍不拔的信念和毅力,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传递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爱,保障好群众生命健康,助力以健康为基础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