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743-6261270
地址: 龙山县民安街道办事处城北路30号
介绍:
龙山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急救为一体的湘鄂渝三省(市)边区最大的县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65亩,建有近18600平方米宾馆式的第一、第二住院大楼,1200平方米花园式的传染病区,7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医技大楼。院内环境优雅、清新、舒适,获“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医院设开放床位589张,实际使用床位为620张;拥有普通外科(含烧伤科和肛肠科)、肝胆胸外科、泌尿/五官科、骨科(含脊柱外科)、神经科、妇科、产科、五官科、感染内科、儿科(含儿科一区、儿科二区)、新生儿科、心血管内分泌科、消化肾病科(含胃肠镜、血液净化中心)、呼吸内科(含支腔镜室)、重症医学科(1CU)、麻醉科(手术室)、急诊科(含县120中心)等17个临床科室。
医院建有边区最大规模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及血液净化中心。拥有原装全进口飞利普1.5T超导核磁共震、DR系统、西门子螺旋CT、彩超、全自动系列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化光仪、血气分析仪、血培养仪、血凝仪、成人及新生儿呼吸机、降温机、心电监护仪、体外碎石机、高压氧仓、麻醉机、除颤仪、腔镜(包括腹腔镜、宫腔镜、鼻内窥镜、阴道镜、输尿管肾镜、膀胱镜等)、内镜(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鼻咽喉镜等)、新生儿温箱、血透机、手术显微镜、动态血压、运动平板、高频热疗机、臭氧机、射频消融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开展了血液透析、自动静脉吻合内瘘成形术、无创呼吸机支持技术、有创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分析、震动排痰技术、实验室新技术(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试验、胰岛素、性激素六项、肿瘤相关抗原、尿沉渣)、妇科腹腔镜及利普刀、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PPH术、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显微镜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眼科A/B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泌尿外科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射频消融术、脊椎前后路手术、全髋关节置换、肺叶切除术、颅内肿瘤切除术、颅内出血微创手术、广泛心肌梗塞综合治疗、各种中毒急救、多器官功能衰竭、极低出生体重儿抢救、心包剥离、心理咨询等治疗项目。
仅近2年,医院就独立完成了双膝关节人工置换手术,高风险骶管囊肿摘除手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椎体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高难度眼球修补术,新鲜羊膜移植术,“镜面人”手术,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胸腔镜直视探查术,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等等。
2011年,龙山县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正式建立医疗联盟关系、随着通讯设备的发达,远程会诊已被广泛运用,患者足不出门就可以享受到省级医院专家制订的科学、合适的治疗方案。
2010年,龙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建设边区中心医院的决定。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两年后,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将会矗立在龙凤经济示范区的中央!
专家:
科室 医生
妇产科 刘义德 张晓容 孙艳红 唐莉华 罗宪华 赵凤玲 罗蓉
肛肠痔瘘科 杨林
普外科 谢淑君 胡辉 何先强 羊军
医技科 周文剑
骨伤科 田金华
五官科 赵映全
口腔科 李春梅
大内科 高宏兴 陈小莉 梁明通 姜蓉辉 卢惠民 杨健 贾天平 陈仕辉 廖禄文 刘松 王兴强 刘碧华 任槐
相关新闻:
湘西州卫计委到龙山县人民医院督查医政重点工作
8月23日上午,湖南省湘西州卫计委一行8人对龙山县人民医院2016年医政重点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检查。
督查组通过实地检查和听取汇报的方式,对县人民医院行风建设、医疗、护理、院感、物价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导检查。
检查结束后,督查组对县人民医院医疗工作的亮点给予了认可,同时指出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查组要求,龙山县人民医院要继续加强各项医疗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进一步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国家卫计委专家团应邀为龙山县人民医院“体检”
5月31日-6月1日,湖南省龙山县人民医院特邀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主任王吉善教授等6名专家,为该院的管理工作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5月31日上午,简短的欢迎会在五楼多媒体教室举行。医院负责人介绍了医院的整体情况,展示了医院在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
随后,专家分成管理组、医疗组、护理组、药事组、感控组,用两个上午的时间对全院各科室和部门进行了走访和调研,查看了医疗设施、辅助设备、人员资质、系统管理等情况,与医院领导、中层干部、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患者家属约120余人进行了访谈。
31日下午,专家组分别从医院综合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药事管理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医院领导、中层干部共计80余人参加了培训。
6月1日下午,专家组对调研情况进行了集中反馈。专家组成员汇总了检查辅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湘雅二医院对口扶贫 龙山人医改革破冰
今年3月,湘雅二医院的眼科专家魏欣博士风尘仆仆来到龙山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科技扶贫。
自2009年以来,湘雅二医院开始对口支援少数民族聚居地——湘西州龙山县人民医院,并于2011年与该院挂牌成立医疗联盟,通过双向转诊、定点指导、对口扶贫等方式,缓解当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没有湘雅二医院的对口扶贫,我院的医改还不知何时能破冰。”龙山县人民医院院长贾琳称。
优势医疗资源下沉
龙山县人民医院位于湖南西北边陲,与湖北恩施州来凤及重庆市酉阳、黔江等多县市接壤,位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因山高路险、地势偏远,交通条件落后,该院承担了湘鄂渝边区百万群众的医药卫生服务任务。
“多年以来,医院人才及设备匮乏,严重制约了当地群众的就医。”贾琳说,为求发展,医院把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契机,向省卫生厅申请批准成为湘雅二医院支援单位,“带队到湘雅二医院汇报后,立即得到了湘雅二医院领导及广大医学专家的支持。”
湘雅二医院派驻的专家们不远千里,来到贫困偏远的龙山县,与县人民医院的职工们一起扎根基层,治病救人,传道授业。
据了解,1997年以前,龙山县人民医院骨科只开展一些较简单的创伤骨科,即使到2009年,该院关节置换仅作髋关节的置换,脊柱手术也仅作胸12至腰4椎体的后路手术。而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副教授邓幼文的来到,使骨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幼文从理论上灌输新知识、新理念,从实践上手把手的指导,医院骨科现已能全面开展了各种脊柱外科疾病的手术,至目前,该院已成功实施几百例脊柱外科手术,脊椎外科水平居湘鄂渝边区同级医院之首。
专家支援。他们先后派出了眼科、肾病科、骨科、肝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外科、心内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等8批共23名专家,通过这些专家的传、帮、带,该院开展了2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
培训支援。他们免费为该院培训各类专业进修人员120余人,举办大型学术讲座20余次,科内讲课100余次,开展教学查房200余次,以便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推动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
设备支援。他们为该院提供了高剂量电视透视机一台、血液透析机4台、呼吸机一台,设备的支援,使医院的硬件设施日渐完善。
管理支援。针对当地的疾病谱,相继派驻张磊、陈俊香教授带领的专业队伍协助建立了重症医学科、肾病科,成立了ICU病房及血液净化中心,使其成为了边区唯一拥有该学科的县级医院。
信息支援。依托信息化手段,湘雅二医院与龙山县人民医院对接,实行远程会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更高层次专家的医疗服务。
“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帮什么。”对于对口支援的项目,湘雅二医院负责宣传的王玉林主任说,“为认真贯彻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湘雅二医院秉着的原则是把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老百姓得到实惠
龙山县的尿毒症病人在血透室成立以前,绝大部分患者在周边县市进行透析,甚至放弃治疗,回家听天由命。
2011年10月,在湘雅二医院的支援下,龙山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成立,血透机由最初的2台现增至12台,极大程度为透析病人节约了交通费、租房费、误工费等费用。“以前长期在外地透析的本地人,现在都回到了龙山县人民医院行透析治疗。”该血液净化中心的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每月血透约600多人次,全年约8000人次,固定透析患者已达70人。”
2012年3月,湘雅二医院的刘绍坤博士和申向民博士,携手诊断了该院第一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偏侧舞蹈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参与第一例“脑脊液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打破了龙山县人民医院五项诊断历史纪录。
湘雅二医院对口扶贫后,龙山县人民医院这个基层医院打了个“翻身战”。
据悉,2008年该院仅有临床科室10个,编制床位245张,年住院病人约1.1万人次,年门诊病人约11万人次,年手术量2700台左右。但到2012年,龙山县人民医院实际开放床位为517张,每天住院病人533人次左右,年门诊病人21.1万人次,年手术量5115台次,年住院病人2.6万人次。
以此为铺垫,2012年12月,酝酿多时的公立医院改革在龙山县悄然破冰,龙山县人民医院作为试点医院正式启动改革,摆脱了对药品收入的依赖,改变了过去“以药养医”的局面。
今年3月,作为湘雅二医院的第23位科技特派员,眼科专家魏欣博士来到龙山,在她上班的第二天,成功地为当地一名患者进行了一例高难度的右眼球修补手术。
考虑到学生看病的不容易,魏欣博士又主动要求开设周六假日门诊,同时还带来卫生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根治沙眼项目),对检出的致盲性沙眼患者进行治疗,开展眼科保健教育与公众宣传。
“泽流之远,千里思源。对龙山的这些援助,无一不凝聚着湘雅二医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心血。”贾琳不无感激地说,“医疗服务上了大台阶,医院得到了大发展,湘鄂渝边区的老百姓更是得到了大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