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湘钢职工医院网上挂号_湘钢职工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湘钢职工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731-58652030

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书院西路钢城大道

相关新闻:

湘潭市中心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百年香樟书恵景 医脉相承写华章

“大医精诚”,这是中国传承千年的医学古训。“景仰生命,惠济百姓”,这是湘潭市中心医院传承百年的院训。这两句话有着同样的内涵: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

荣誉,心血铸就

湘潭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00年,是湘潭市唯一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被中国医院协会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荣誉称号。2015年,医院职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一举顺利通过等级医院复评,续写了医院的荣光。

这些荣誉,是社会对湘潭市中心医院医疗技术的肯定,也是对湘潭市中心医院医德医风的赞许。

目前,医院专科齐全、设备精良、人才梯队建设科学、环境优美,承担着湘潭市区50%的医疗业务量和90%的急救任务,是中国远程心脏监护联盟组长单位,生殖与遗传中心技术跻身国内先进水平。2015年12月,该院在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的复评中获得国家级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16年新年,从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传来好消息:继心血管内科之后,该院骨科、护理学科、临床药学也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儿科、医学影像科成为市州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

在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湘潭市中心医院的医德医风也持续建设,并受到民众好评。2015年11月,该院烧伤创疡整形外科获评湖南省青年文明号;12月,脊柱外科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心血管内科黄河主任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感染内科张咏平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年轻护士傅佳圆被评为湘潭市雨湖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演绎着仁爱无私、精勤不倦的医者情怀,也展示了一个集体的职业坚守和良好品质。

院训,始终如一

在湘潭市中心医院东南角,有一株百年大樟树,它不仅见证着医院的兴衰变迁,树下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那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抗日战争时期修建的防空洞。那是湘潭历史上第一座有庇护能力的防空设施,也是现在湘潭市唯一留存下来的抗日时期的防空洞。1944年6月,日寇逼近湘潭,多次进行狂轰乱炸,医院的防空洞却躲过了战火的袭击,作为战区临时医疗所安置病人。医院在颠沛流离之中仍开诊施治,备受民众赞赏。

曾经的“湘潭专区”包括二市十二个县,而曾经的“湘潭专区人民医院”承担了超过湖南省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区划范围的医疗保健和救治任务。老一辈中心医院人下乡巡回医疗、赴南洞庭湖防病治病、组建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用无怨无悔的奉献,在湖南医疗史上留下难忘的记忆。

随着实力的增强,现在的中心医院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远万里援非、援疆、援藏;各种大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马当先;日常义诊、对口支援等义不容辞……这些无不融入了医者浓浓的爱。

抗战时的坚守,是前人做出的表率。近代的奉献,是前辈留下的精神。新时期的担当,是今人最佳的传承。社会变迁、时代发展,湘潭市中心医院“景仰生命,惠济百姓”的院训始终如一。

医脉,传承不绝

百余年的传承与坚守,医德医风正气已经成为湘潭市中心医院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和助推器。

当心血管介入技术让患者一次次转危为安;当生殖遗传技术为万家送去欢乐;当神经外科微创技术救生命于即逝;当多学科合力保高危产妇平安……当各种先进技术为病友解除了身体的痛苦之时,医务人员亲切的语言、关切的笑容和站在患者的角度的一项项贴心的服务,也轻轻拂去了病友心头的恐惧和烦恼。

2014年9月,心内科门诊由原门诊2楼顺利搬入心血管大楼9楼,患者从进入诊区开始,挂号、缴费、就诊、检查、获取检查结果等就能方便而快捷地完成。这些功能检查不仅针对心内科门诊病人,同时也服务于整个心血管大楼的住院病人。“没想到看心血管病也能像体检一样享受一站式服务。”医院减少了一层病房,却收获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称赞。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培养员工职业道德,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促使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医院举行“弘扬医院文化,情系惠景未来”主题演讲比赛、流动红旗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重医术、讲医德”的从业氛围。

多闻而择,所以明智。2016年1月8日,新年伊始,医院又请来了17位知名社会人士担当医院的“行风评价员”和“服务质量调查员”。在会上,院长曾建平说:建设和发展好湘潭市中心医院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医院将从技术、服务和文化三个层面打造好医院品牌。他恳请社会各界人士为医院的发展献计出力,使医院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发展,不忘初心

“景仰生命,惠济百姓”,一路走来,湘潭市中心医院始终不忘初心。

从一间江边诊所到国家三甲医院,从抗战时期的执着坚守到新时期的仁爱奉献,“惠景”精神影响着一代代湘潭市中心医院人,也推动着医院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2010年12月,经湘潭市政府批准,湘潭市中心医院在湘潭市九华示范区征地500余亩,筹建一所院本部所属的三级医院和养老服务机构。

2015年,经湘潭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并已列入市“十三五”规划:湘潭市中心医院和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共同建设“湘潭市中心医院传染病院区”、“湘潭市传染病医院”和“湘潭市传染病救治中心”。

2015年9月11日,湘潭市中心医院与湘钢集团签订整体接管协议,由医院整体接管湘钢职工医院,命名为“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并于9月30日上午完成揭牌仪式。

医院已形成“一院四区”的布局,正向着长株潭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不断努力……而不论医院的规模多大,技术实力多强,湘潭市中心医院都会一直谨遵院训,传承“惠景”精神,弘扬医德医风正气。


驻潭国企社会职能分离再迈新台阶 共17家参与改革

连日来,前往原华菱湘钢职工医院就医的市民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自该院换上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区)的招牌后,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均有了明显改善。湘潭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原华菱湘钢职工医院交由湘潭市中心医院接管,既是湘钢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湘潭推进驻潭国企社会职能分离移交迈上新台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好、更专业的公共服务资源。

湘钢是一家有着60年历史的老企业。多年来,企业除开展生产经营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企业负担比较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国有企业在生存、竞争、发展等方面均面临挑战,如果企业还继续承担所有的办社会职能,就难以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严重束缚国有企业的发展。

2014年9月,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树立全省国企社会职能分离典范,省委、省政府将湘钢作为了试点企业。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国资委及相关单位部门的推动下,湘钢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中,湘钢供水改造完成近七成,预计2016年上半年可完成所有18695户的改造;供电计划于2017年底完成所有1.7万多户改造。职工医院已由湘潭市中心医院整体接收,并于9月30日正式签订了移交协议。离退休人员、物业等分离移交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上级要求,湘潭参与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改革的国企有17家(含湘钢),涉及供水移交7万户,供电移交6.7万户,供气移交2.2万户,物业移交5.5万户,离退休人员移交4万人。目前各国有企业纷纷按照“整体分离、全面移交、政策指导、责任到位、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思路,有序推进各项社会职能分离工作。其中湘电已全面启动分离移交,江麓机电、江南集团、江滨机器、湘乡氟化学已完成供电分离,大唐湘潭发电集团已完成老职工家属宿舍区供电分离移交,江南医院已正式移交雨湖区政府管理。下一阶段,湘潭将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加大攻坚力度,按期如质的完成驻潭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任务。


湘钢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要努力创新

6月24日,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伟林率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研究湘钢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问题。湘钢总经理曹志强,党委书记易佐,岳塘区委书记孙银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永红等参加会议。

去年9月以来,湘钢与湘潭市中环水务公司、国家电网湘潭分公司、湖南中医药大学在分离移交生活供水、供电以及职工医院等企业办社会职能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湘钢已陆续对12个职工生活小区进行了水改工程施工,一期工程4个小区共计1200户已经完工,并移交给了中环水务公司,其他小区将于9月前陆续完成施工。生活供电移交方面,供电移交总户数为18000户,目前已进行了部分小区的改造移交,共计2500户。湘钢职工医院的移交工作也已启动。

胡伟林对湘钢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取得的进展给予肯定。他指出,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依法依规依程序实施,用好用足政策和项目资金,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由易到难,加速推进。

胡伟林强调,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部署和要求,湘钢作为试点单位,要努力创新,总结经验。湘潭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为湘钢转型发展“轻装上阵”创造条件,形成合力,帮助湘钢顺利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