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xt3yy./cms/
地址:湘潭市岳塘区板塘铺板马路20号
电话:0731-52512309
就诊须知
1、首诊病人请凭二代身份证在挂号室建卡、挂号、购买病历本;复诊病人请出示诊疗卡挂号,请将诊疗卡号填写在病历本首页。
2、我院现实行信息化办公,诊疗卡一人一卡一用,不宜转借他人使用。诊疗卡含有病人就诊信息(包括用药、检查、治疗等),就诊后,凭诊疗卡缴费、取药、注射、检查等,请妥善保管好诊疗卡。
3、挂号后请仔细阅读挂号单上的信息,前往相应科室候诊、您当日挂号当日有效。简易门诊只负责开具简易处方及检测单等。
4、挂号单及缴费单均为收款凭条,请仔细核对缴费单内容,以免药物遗漏;取药后请保管好药物清单,以供报销使用。
5、抽血化验均需在每日9:00点前去门诊一楼注射室抽血(手指血常规除外);一般检验结果当日15:00后可取,请您携带诊疗卡及缴费凭据在门诊服务台取结果(特殊检查项目报告时间,注射室会当面告知)。
6、核磁共振室在门诊一楼;CT、照X片、胃镜、肠镜等在门诊楼二楼;B超室、心电图室等在门诊楼三楼。如需做肝胆B超、胃镜、肠镜等检查需空腹,做胃肠镜需提前预约;泌尿系B超均需膀胱留尿检查,详情请遵医嘱。
7、有关医保、工伤等政策问题,可咨询医保办(电话:0731-52511220)。
8、您在就诊过程中,如需要咨询或遇到困难时,请与服务台、门诊主任办公室联系,将尽力为您提供帮助。
9、我院实行无假日门诊,即周一至周日全天开放门诊;急诊24小时开放(急诊电话:0731-52511210)。
住院须知
医保病人:请带好医保手册和医保卡。
医保计划生育、离休干部、伤残军人:请带好有关证明、证件及其复印件。否则将按照自费手续办理。
请带好住院预付款(800-1000元左右)
入院时请随身带来
换洗衣裤、防滑拖鞋等。
面盆、毛巾、牙刷、牙膏、口杯、饭碗、匙、卫生纸、肥皂等日用品。
请注意!
请您妥善保管好入院预付款收据及其他相关票据,以便出院结算时使用。
住院期间,病员身边不宜存放贵重物品及大量现金,如有需要必须携带时请您妥善保管,以防遗失。
注意事项
1.急诊病人就诊最好有家属陪同。
2.转院病人或复诊病人请随带既往资料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
3.初到急诊,可询问急诊大厅预检分诊台护士;诊疗全程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均可询问预检分诊台护士。
4.急诊病人按挂号顺序就诊,兼顾病情轻重。如有危重病人,医护人员会首先抢救此类病人,此时需要其他就诊患者理解加以配合。
5.急诊病人经医生诊治后由医生根据病情轻重决定下一步去向:病情较轻者出院;病情较重者建议留院观察或安排住院治疗。
6.急诊挂号、就诊、付费、取药及输液等均在一楼急诊完成;部分特殊检查需到专门检查室,如急诊放射拍片在门诊楼二楼;急诊B超在门诊楼3楼。
7.急诊各处标有显著标识,并提供部分健康宣教知识,敬请就诊时留意查看。
8.请注意妥善保管个人贵重物品。
介绍:
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坐落在美丽的莲城北大门----板塘铺,是岳塘区区域卫生中心,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甲”医院和“国际爱婴医院”,是湘潭市红十字医院。医院现有员工540人,其中有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教授级)50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210人,研究生5人,技术力量雄厚。
医院编制床位501张,设置了创伤外科中心、ICU、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康复科、肛肠科等17个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拥有中心吸引和中央给氧、层流净化手术室等现代化设施及1.5T核磁共振、全身CT、DR、数字化摄影成像(CR)系统、彩色B超、大型C臂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
医院的创伤外科中心,是首批湘潭市临床重点专科,内设骨伤科、手外科、颅脑外科、胸腹创伤外科、烧伤科、ICU、康复科,每年成功抢救近千例重症外伤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7%。手外科成功开展了断肢(指)再植、皮瓣转移、移植、拇手指再造,成功率95%以上,达国内先进水平。医院的石氏中风偏瘫治疗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腹腔镜中心、疼痛治疗专科在附近省、市颇具影响力。
为了彻底解决我院医疗用房紧张的局面,2014年7月,我院新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获得国家44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一栋高达17层、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的住院综合大楼于2014年12月正式动工,2016年底投入使用。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重点项目,我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建成后,医院实际床数达900张,能有效保障长株潭融城后,湘潭河东地区日益增长的居民的医疗需求。届时,医院将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先进设备和医疗技术、健康服务的现代化医院,为就诊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更好地践行医院“立足基本医疗、惠及全市人民”的服务宗旨。
推荐科室:
内一科
湘潭市三医院内一科为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其血透中心、心衰治疗中心是医院重点专科;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是我心内科的强项,成功率达80%。现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4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11人,设床位67张(其中血透中心14张),年收治住院病人约2000个,其中抢救危重病人达300人次,业务涉及长株潭及周边地区。
科室拥有遥控测心电监护仪,日本光电心电图机2台、数字无创心功能检测仪、动态心电图机、动态血压仪、心电监护起搏除颤仪、食道调搏仪、临时起搏器、起搏器程控仪、呼吸机、血气分析仪、VBP-动脉硬化检测仪、超声雾化吸入仪、床旁X光机、德国费森尤斯血透机、血滤机、日本血透机、美国百特复用消毒机、北京高智能环保型双级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等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
科室作风严谨,技术精湛,所有医护人员爱岗敬业,技术过硬、医德高尚,在科主任奉佳山的带领下,以科技求发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24小时开通绿色通道,开展了医后服务、电话回访。
药剂科
一、组织机构
药剂科是负责全院药品采购供应及药学技术服务的重要科室,同时又是承担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我院药剂科下设6个班组,即:门诊药房(含急诊药房)、中药房、病区药房、中药库、西药库,药学服务部(含临床药学)。
二、人才队伍
目前全科有职工21人,其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21人,占100%。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6人。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3人,占药学专技人员的14.28%。大专以上学历9人,占全科人员的42.8%。
三、主要职能
1.全院药品采购供应工作。
2.药学技术服务与临床药学工作,包括处方审查与调配、用药咨询、合理用药分析与监督、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药师查房等。
3.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
4.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5.其它工作。
专家:
科室 医生
内一科 邓胜林 刘岳湘 赵跃红 曾建辉 刘旭 邝为民
内二科 冯永圣 戴鹏程 丁伟 李炜 谢正洪 张占力 贺宇斯 李艳明 杜君 赵聚连
妇产科 周新建 贺建红 薛金云
创伤外科中心 李金满 言晓宇 文旭东 陈志文
内三科 王来生 贺中桃 胡建瑜
内四科 何涛 曹琼华 李书 刘文革 程立新
中医科 梁智群 冯昆 赵跃红
肾内科 刘旭 邝为民 曾建辉
神经内科 李艳明
骨科 朱光辉 肖义军
神经外科 陈雄志
心血管内科 奉佳山 肖志辉 赵聚连
呼吸内科 刘卫国
外科 刘初霁
五官科 胡跃 尹可新 赵文锋
麻醉科 张惠君 彭和枚
门诊部 陈以平
急诊科 王来生
口腔科 朱莉
外二科 邱建胜 唐奇勇 李卡励 沈琳 陈雄志 吴志安 李金满 李仕云
儿科 刘水清
外一科 王耀华 朱光辉 王头元
皮肤科 冯永胜 赵菊香
新闻:
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开路——我院成功救治一重度颅脑外伤患者
近日,我院创伤外科中心通过多科协作,再次成功救治了一位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目前患者已经脱离危险,生命体征稳定。
12月14日清晨, “医院严重创伤救治联动指挥系统” 发出呼叫指令,收到指令的神经外科、急诊外科、普外科等专家迅速赶到了急诊科,五分钟后,120急救车将一位老年男性患者送达急诊抢救室。该患者入院时昏迷不醒,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
神经外科主任、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文旭东主任医师带领抢救小组成员迅速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初步考虑为:特重型颅脑损伤,不排除胸部腹部闭合性损伤;立即采取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降颅压处理等措施,患者生命体征稍平稳后急诊头部CT检查显示:左侧急性硬膜下血肿,量约100ML左右、广泛性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急性脑疝。考虑到患者瞳孔已散大,脑疝随时会夺走患者生命,情况已是箭在弦上,不予手术连一丝希望都没有,在经历短暂的讨论后,决定立即为危在旦夕的患者实施急诊开颅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手术。
由于该患者无任何亲属陪伴,抢救小组在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立即通知麻醉科、手术室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并立即向医务科长及业务院长汇报该患者情况,指导抢救,同时请求派出所帮助协助寻找患者家属。
该患者 从入院到手术,仅隔半个小时,一台全称"气管插管全麻下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的巨大风险手术已在全麻下进行。为了不放弃最后的那点希望,本着病人生命为重的信念,由颅脑外科文旭东主任医师,急诊外科陈燚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吴华林副主任医师组成手术小组,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协助下,经过长达近4个小时的连续手术,终于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救了回来。 术后病人转入ICU继续治疗。
通过多方努力,患者伤后4小时其家属也赶到了医院,在了解了整个救治经过后,其家属对于我院在无家属、未缴住院费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积极抢救,勇于承担责任,表示感谢,并对我院建立的创伤救治联动操作系统和无障碍绿色通道表示惊叹。
术后文旭东主任医师说,面对这样一位陷入昏迷的危重病人,从决定手术那一刻起我们就深知自己是冒着病人随时死在手术台上的风险在手术,但救人如救火,在整个救治过程中,除了医护人员的技术,我院创伤外科中心开辟的急诊生命绿色通道、多科协作和无缝对接更是给抢救患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共同促成患者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