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第三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736-3222591
地址: 澧县澧阳镇解放中路237号
介绍:
澧县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 1950 年,座落于澧阳镇繁华的解放中路,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型一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 6600 平方米,拥有医疗用房 5800 平方米,现在职工 232 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 6 人,中级职称以上 48 人,开放病床 100 张,开设有急诊、门诊、内、外、妇、五官、骨科等临床科室及放射、检验等医技科室,医院拥有美国进口 ATL 彩色 B 超仪,美国进口 GE 螺旋 CT 扫描机,德国进口的爱克曼电视腹腔镜,德国进口的电子胃肠镜以及日本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
澧县第三人民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病友提供优质、价廉、温馨的人性化专业服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连续三年被当地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全面工作先进单位。
澧县第三人民医院本着“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热忱服务于广大患者。
专家:
科室 医生
西医内科 李以和 陶宗英 左学农
西医外科 林远安 戴作均
妇产科 陈本菊
儿科 江元振 欧经国 彭军
中医内科 江学明 曾敏
检验科 李晶 刘正柏
中西医结合科 李明
影像科 李先银
疼痛专科 鲁礼文
骨伤科 熊毛武
五官科 毕文双
内科 彭飞 江学明 左学农 曾敏 陶宗英 李以和
外科 戴作均 林远安
新闻:
澧县近八千困难群众享受医疗救助
记者日前从澧县民政部门获悉,今年1至10月,澧县共为7987名病困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1398.8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在救助人数上增加了975人,增长了13.3%,在救助金额上增加了275.59万元,增长了24.5%。
今年来,澧县医疗救助努力打破传统救助模式,全面推行阳光救助,逐步实现了救助资源的有效配置、操作运行的公开透明、政策覆盖的最大化。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摸清了患病群体的病困情况,建立了病困群众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全县统一信息系统和乡镇、村居三级救助服务平台。从今年5月底开始,该县全面推行医疗救助金打卡制度,病困对象在上报相关病历资料的同时,只需上交病困对象本人身份证办理的信用社账号,民政按月审批后,将审批金额及时打入救助对象卡中,方便快捷,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澧县医疗救助逐步实行“三个转变”
澧县医疗救助努力打破传统救助模式,实行“三个转变”,逐步实现了救助资源的有效配置、操作运行的公开透明、政策覆盖的最大化,全面推行阳光救助。
一是实行由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的转变。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摸清了患病群体的病困情况,建立了病困群众信息数据库。按照病困群众的患病病种、病困程度,分类建档;主动了解群众需求,并针对困难群众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统筹,集中财力,开展主动救助和按需救助,增强救助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是实行由分散救助向统筹救助的转变。建立了全县统一信息系统和乡镇、村居三级救助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县救助资源,形成了“上下一条线,纵横连成片,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整体联动局面,有效解决了原先存在的分散实施、救助标准不一、救助行为随意性大、重复救助、多头救助等问题。
三是实行由封闭运作向公开透明的转变。医疗救助工作向全社会全面公开,各项具体的救助政策、程序、标准和内容等更加阳光透明;所有病困群众,均经过村居委会初审后交乡镇民政办,然后进行公示后纳入困群众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建立了救助标准与经济发展、物价波动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降低大病医疗救助、应急救助等门槛,扩大群众受助面;同时,全面推行医疗救助金打卡制度,要求病困对象在上报相关病历资料的同时,必需上交病困对象本人身份证办理的信用社帐号,民政按月审批后,将审批金额及时打入救助对象卡中,力争达到最佳帮扶效果。
澧县“卫生攻坚”普惠城乡百姓
“五一”前夕,投资480多万元、床位达120张的澧县小渡口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小渡口镇仁和村3组村民杨祖平为此点赞,三人一间的病房,空调、彩电、卫生间一应俱全,“星级标准,平民收费”的“奢求”如今在他和病友身上得到了印证:床铺费每天16元,免费提供开水,而且有了“一卡通”住院费用当即报销。这是澧县开展“卫生攻坚”工程普惠广大城乡百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澧县围绕市委、市政府“卫生攻坚”工程,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医卫建设和改革重点,提出“把最好设施建在乡镇,把最优服务送给患者”的目标,逐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医问题。
该县在抢抓国家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县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致力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2014年以来,卫生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60232万元,建成项目达73个。与此同时,该县强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700万元先后建成了车溪、小渡口等8个卫生院业务用房和公租房建设项目,CT扫描、彩超等一些先进设备落户乡镇卫生院。投资175万元全面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该县410家村卫生室均与县农合办联网,村民可在家门口持卡买药、看病,免除了偏远、贫困地区群众看病就医难的烦恼。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水平,2014年,该县启动了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通过推行首问负责制、开展全程优质服务等措施,以竞赛活动形式,在卫生系统掀起了比、学、赶、帮的热潮。县卫生局对各医疗机构采取“督、查、比、评、奖”的方式进行考核评比,奖优罚劣。今年,该县财政还投入资金为广大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百姓就医时,只要输入姓名、住址等信息,就诊医生立刻知晓患者个人全部健康信息。目前,澧县城乡居民共建档72万多份,建档率达85%以上。
先进设备落户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室,居民可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城”的医疗卫生服务圈。同时,该县城乡居民医保已率先在我市实现平稳整合,克服了城乡居民一直以来存在缴费地点不统一、标准有差别的弊端。如今,居民只需人均统一缴纳90元即可享受医保优惠。同时,作为全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首批试点县,大病患者还将得到救助。截至今年4月底,大病补助共2026人次,新农合大病保险共支付146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