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四人民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电话: 0731-88412308
地址: 株洲市建设南路港口街52号
病人入院流程
门诊医生开住院证
患者持住院证到住院收费处登记
住院收费处办理住院手续
患者持住院手续到相关科室
病区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
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及时建立住院病历
通知主管医生接诊患者
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入院介绍
遵医嘱进行各种治疗、护理,加强巡视、重点交班
株洲市四医院病人出院流程
主治医师确定病人病情稳定可以出院
患者及家属签字要求自动出院
规范完成病历、病程、出院小结
上级医师及时审签
开出院医嘱
指导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护士协助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手续
出院小结及出院带药交患者
提醒患者清理好自身用品带回
出院
介绍:
株洲四医院(株洲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地市级二级医院,隶属于株洲市卫生局。位于工业重镇的株洲市湘江之滨,市内四区均有公交车直达四医院站,就医十分便利。
株洲四医院有一支高素质的医护专业队伍,拥有高、中级职称60余人,病床250张。设有内科、外科、骨伤科、烧伤整形美容科、妇产科、儿科、肿瘤科、中医科、结石科、五官科、皮肤科、社区医疗科等,并配以先进的医疗设备,拥有CT机、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后装治疗机、钴放射治疗仪、B超仪、彩色颈颅多普勒(脑彩超)、大型X线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常规设备配套。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肿瘤科、泌尿科、烧伤整形美容科等专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本院研制的“解毒烧伤膏”已获国家新药准字号。
1999年以来,株洲四医院的建议及发展受到了市政府、市卫生局各级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医院作为全市卫生系统改革的试点单位,首次通过株洲市卫生系统公开竞选,产生了一个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德才兼备、勇于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为医院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株洲市四医院致力于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质量高、服务好、价格低”的就医环境,依靠雄厚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及优质的服务这两只翅膀,展翅高飞。
专家:
科室 医生
内科 周曼君 尹昭红 曹修治 段珊瑚
神经内科 罗正伟
外科 陈大林 蒋卫民
骨伤科 雷小华 黄石根
妇产科 张春兰 刘淑红 熊翠英
儿科 邓月英
肿瘤外科 胡云辉 周常奇 隆高强 徐捷
口腔科 吴肇聪
五官科 郑龙剑
肿瘤内科 王红
急诊科 赵新曼
泌尿疾病诊治中心 肖湘鄂
新闻:
株洲市四医院注销公告正式公布
3月21日,株洲市芦淞区建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们的白大褂也还是“株洲市第四医院”。本报记者陈正摄
从26岁到53岁,袁湘兰见证了株洲市四医院的前世今生,她回忆起那段美好的岁月,手舞足蹈,但很快被拉回现实,双眼湿润,沉默不语。3月21日,株洲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正式向外公布了注销四医院的公告。工作27年的医院要注销,四医院的医生们想“趁着四医院的牌子现在还在”,和医院合个影。
如果从1985年由株洲市商业职工医疗所更名为株洲市财贸职工医院算起,株洲市第四人民医院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
回忆
“以前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打小,袁湘兰就有白大褂情节,父母在云南工作,15岁辍学后,她直接去了卫校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
1986年,袁湘兰26岁,随父母返回老家株洲,进入四医院的前身株洲市财贸职工医院工作,“当时医院在百货大楼二楼有一个点,有三四间房子,我那时在另外一个点,原人民旅社一楼,火车站附近,有十来间房子,我主要负责为患者挂号、打针,那时还没有一次性注射器,我就负责消毒。”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觉得虽然辛苦,但过得很充实,“患者很多,没时间回家吃饭,我们就自带炉子做饭。”
在财贸职工医院工作的十几年间,袁湘兰称全院上下干劲十足,群情激昂,“那时,我们的烧伤整形美容科、痔瘘科和在治疗动物咬伤方面被患者认可,茶陵、攸县很多人慕名而来,特别红火,有一个全身烧伤面积95%的重伤患者都被我们救活了。”袁湘兰说,“那时,我们都很自豪。”
现实
医生们想与四医院合张影
说起过去的辉煌,袁湘兰沉浸在幸福里,当提及四医院被分流时,她的神情顿时哀伤起来,她使劲地眨着眼睛,努力不让泪水流出来。
2000年左右,医院更名为四医院,“患者逐渐地少了。”医务人员也渐渐陷入低沉,这种氛围一直延续至四医院分流。
对于医院分流,袁湘兰称自己心里很矛盾:“有种说不出的味道。”说着,她将脸转向一边,良久没有言语。
事实上,医院很多人的心情是复杂的,“长期的没落,也影响了我们的收入,如今分流了,也是件好事。”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很长时间,我们的心情都很低沉,不少人很迷茫,甚至跳了槽”。
袁湘兰被分流到了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现在从事行政工作,“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袁湘兰打算和同事一起,在医院门前合张影。“趁着四医院的牌子现在还在”,袁湘兰说。
考虑
四医院分流,将充实基层医疗队伍
昨日,记者从株洲市卫生局医管处获悉,2011年,株洲市政府就表达了分流四医院的意向。2012年6月,株洲市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正式就分流四医院达成共识。
四医院是一家地市级综合性二级医院,有芦淞区与荷塘区两部分,其中芦淞区为总部,荷塘区为株洲市肿瘤防治中心,肿瘤科及烧伤美容整形科为其知名学科。
近年,四医院没落,株洲市政府为了优化资源,提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决定对四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分流,总部改造为建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荷塘区部分改造为月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职工集中被分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据卫生局妇社科科长尹湘秦介绍,“事实上,建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四医院内,由其承办,我们改造就是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的”。“由于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混在一起,基本药物等在建宁那边落实得也不到位,这也是分流的一个原因”。尹湘秦称,“芦淞区较大的医院有省直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及三三一医院,医疗资源较为丰富,四医院规模小,发展又受到局限,将其办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合乎实际。”
未来
四医院人员分流工作已完成
事实上,四医院人员的分流工作在2103年初已完成,其中90余人被分流至荷塘和芦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余的130余人被分流至市妇幼保健院。由于市妇幼保健院还没有搬至原株洲市一医院,目前,市妇幼保健院将分流而来的130余人仍留在四医院旧址,并挂牌为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建宁院区,并设置了综合内科和外科及妇产科等。届时,市妇幼保健院搬至原一医院后,这些人员随之前往。待这部分人员搬走后,原四医院将接受内部改造。
镜头
在四医院工作25年的牙医想把穿过的白大褂珍藏起来
“我在这里退的休,今年是我在这里工作的第25个年头,即便将来白大褂上的标识换了,我还会说我是四医院的医生。”吴肇聪低头望了一眼左胸前印在白大褂上“株洲市第四医院”的标识,然后一直很活跃的她陷入到了安静当中。吴肇聪现在身穿的印有“株洲市第四医院”字样的白大褂,即将伴随着四医院注销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不久之后,吴肇聪就会领到新的白色大褂。“我会把它洗干净,珍藏起来。”原株洲市四医院牙科医生吴肇聪指着自己穿的印有“株洲市第四医院”字样的白大褂对《长株潭报》记者说。
25年前,一场跨越千里的邂逅
吴肇聪1988年从成都铁路医院调往株洲,“当时还不叫四医院,叫做财贸职工医院。”而此后吴肇聪在这里一干就是24年。不久前吴肇聪刚刚从四医院退休,不过她接受了四医院返聘的请求。
为何接受这份收入不高的返聘工作,吴肇聪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医院缺人手,我走了牙科可就得关门。”
返聘上岗的吴肇聪保住了她一手支撑起来的牙科科室,但是四医院却难以避免注销的命运。
“不后悔”,吴肇聪果断地说,就像当初她选择从1000多人的成都铁路医院转投注销前都只有300多职工的四医院。
二十多年,多次拒绝大医院邀请
“我们医院可以算得上是株洲医疗系统里面待遇最差的一家医院了。”吴肇聪漫不经心地说,言语中似乎没有一丝留恋。
对于亲历医院几次易名的吴肇聪来说,四医院的注销的确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变化,她依旧是同一间办公室,依旧是相同的科室,“也就是再换一个名字而已”。
吴肇聪并非对于四医院没有感情,她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就像二十多年间她多次婉拒了其他大医院向她伸出的橄榄枝。
1988年从四川奔赴株洲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广州铁路医院向吴肇聪发出了邀请,四医院在这家有数千职工的大医院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拿着手续条去找院长盖章,院长就跟我说,小吴呀虽然你不是我们医院培养出来的,但是医院的科室是为你而开的,你走了,我可就要关门咯。”吴肇聪随即走出了院长办公室,回到自己的科室,这一留就是二十多个年头。
吴肇聪说:“我在这里坐诊二十多年,在这里退休,我的心留在这里了。”